① 寶馬16.33億收購華晨中華,華晨這些年為何沒落了
雖然這一次的收購對於國內汽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打擊,但說實話,華晨汽車早就已經走向了自己的窮途末路,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初他選擇跟寶馬公司進行合作的時候,就已經奠定了自己今天的敗局,這一次,寶馬公司用16.33億就收購了華晨中華就見證了一味的低頭放棄技術,根本就不能夠獲得發展,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華晨的沒落。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收購?
在新能源這個賽道上,我們的確領先了國外的汽車生產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布局上能夠超越他們。最起碼從這一次的收購案件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國外的汽車公司在經營謀利上是要遠超過我們的,雖然現在國內的生產廠商可以通過政策上的優惠獲得一部分的補貼同時也能夠先發制人,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
② 寶馬收購華晨寶馬25%股份,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寶馬將要控制華晨寶馬。
寶馬(BMW),中文全稱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汽車品牌,寶馬的車系有i、X、Z、純數字4個車型,1、2、3、4、5、6、7、8等幾個系列,還有在各系基礎上進行改進的M系(寶馬官方的高性能改裝部門),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BMW的藍白標志寶馬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州州旗的顏色。
百年來,寶馬汽車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列,其全稱為die Bayerischen Motorenwerke (Bavarian Motor Works)。
2018年7月10日,長城公司與寶馬公司簽署合資協議,合資成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2018年10月11日,寶馬集團舉行了中國戰略協議簽字儀式和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開工儀式,寶馬對華晨寶馬投資新增30億歐元,合資協議延至2040年。
③ 斥資16.33億元,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品牌,背後有何利益關系
寶馬汽車公司用16.33億元就收購了一個經營了接近30年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劃算的買賣,很多人都說在這一次的交易背後,可能存在的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當然可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但是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還是不要進行胡亂的猜測,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交易行為。
第三,這一次的交易對國內車企的影響。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之上,我們的國內汽車品牌有所領先,但是領先的幅度並不大,所以寶馬汽車對於國內的新能源也是非常熱衷的。主要就是因為新能源的市場實在太大了,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的時候,讓20%的汽車佔有量,變成新能源汽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市場來說,能夠占據一小部分就足以讓寶馬賺得盆滿缽滿。
④ 華晨「中華」汽車品牌16.33億元被寶馬收購,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整體破產重整已不可能,集團剩餘資產也將被拆分出售,無法發揮整體重整的價值。
中華汽車品牌上述資產將用來生產寶馬相關產品,此後中華汽車品牌將不復存在。寶馬中國回復記者:「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並致力於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不過,該項目仍在有關部門的審批過程中。更多信息將在稍後時間發布。」
華晨和寶馬:
一位接近華晨寶馬的人士透露,華晨集團旗下有不少零部件企業,負責給華晨寶馬供貨,恰逢華晨寶馬產品上新和銷量大年。為此,華晨寶馬也曾多方努力,以求確保上述供應鏈企業運轉正常。
華晨和寶馬的盈利能力冰火兩重天,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顯現。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查閱了華晨寶馬入局以來華晨中國的財報,發現2004至2019年間,除去華晨寶馬貢獻的利潤後,華晨中國其他板塊僅有3年處於盈利狀態,分別為2007年的0.7億元,2010年的5.69億元,2011年的2.3億元。
今年6月,沈鐵冬接任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不再擔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有華晨集團員工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沈鐵冬到任後,召開過幹部會,但沒有全員大會。目前,職工們都在照常地每日上班,同時也非常希望了解到公司的後續發展計劃。
8月25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由於公司進入重整程序,正在進行審計工作,無法於8月31日前披露半年財報。次日,評級機構東方金誠也延遲披露華晨主體和相關債項2021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⑤ 寶馬16.33億購下華晨中華,寶馬收購華晨的原因是什麼
德國寶馬汽車以16.33億元全資收購華晨中華,這一次的收購可以說在整個汽車行業內引起了轟動。主要就是因為在此前寶馬公司其實是跟華晨中華進行合作,雙方各佔50%的股份,但是到現在寶馬公司竟然可以撐下華晨中華,相當於完成了一個利潤,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對這次的收購如此的傷心,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他為什麼能夠收購華晨。
第三,如何評價這一次的收購?
這一次的收購對於國內的汽車行業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那就是國外的大廠在實力方面還是非常強勁的,雖然我們在新能源方面做的不錯。但是想要真正超越他們,還是沒有那麼容易。華晨汽車目前已經走上了自己的窮途末路,而目前國內的比亞迪以及未來汽車正處於起步階段,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