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寶馬召回19000個寶馬i3增程式車型
近日,寶馬計劃召回2014-2017年生產的19130輛i3增程式電動車,原因可能是燃油蒸氣泄漏和線路摩擦起火。問題:油箱排氣管附近的電線摩擦後可能會磨損,露出電線,從而導致封閉的發動機艙內燃油蒸氣泄漏,增加火災風險。傷害/死亡:與此問題相關的已知傷害或死亡人數為零。一名非美國經銷商在車輛上發現了這種情況。寶馬當場檢查了車輛,看到了其他可能導致事故的跡象,然後下令召回。修理:從4月3日開始,寶馬經銷商將檢查燃油排放管道,必要時更換。對於所有召回的車輛,寶馬將在油箱通風管和電池電纜套管之間安裝一個夾子,以防止接觸和可能的磨損。這次修理不收費。如果有:寶馬會通知所有車主,或者車主可以撥打寶馬客服電話咨詢。車主還可以通過在寶馬安全召回現場或safercar.gov/vin.輸入車輛識別號來檢查他們的車輛是否受到影響
B. 如何看待寶馬在華召回14萬輛進口汽車,疑似製造工藝或設計容錯性不足可能導致燃油泄漏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日前,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決定召回2011年9月7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寶馬116i、118i、120i、125i、218i、220i、320i、325i、328i、330i、340i、420i、428i、430i、435i、440i、M135i、M2、M235i、M3、M4以及ActiveHybrid 3車輛,共計142754輛。因配件供應原因,3系車輛的召回活動將於2021年9月6日開始實施,其它型號車輛的召回活動將於2021年10月29日開始實施。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因燃油箱製造工藝波動和設計容錯性不足,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引發燃油箱上部的加工口蓋板開裂,導致車輛加滿燃油時發生燃油泄漏,存在安全隱患。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使用專用工具(泄漏探測儀)進行燃油箱壓力損失測試,並免費更換未通過測試的燃油箱,以消除安全隱患。
應急處置措施:在得到召回檢修前,建議車主加註燃油時不要超過油量表的3/4,以免增加油箱負荷誘發損壞。如果在車內聞到燃油氣味或在車外觀察到燃油泄漏,應盡快聯系寶馬授權經銷商進行維修。
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受調查影響,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決定採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及寶馬授權經銷商將通過掛號信、互聯駕駛信息等形式通知相關用戶,安排免費召回檢修事宜。
用戶可撥打寶馬服務熱線:400-800-6666(固話或手機撥打均可),了解此次召回的詳細信息。此外,也可登錄網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關注微信公眾號(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線索。
C. 寶馬在全球召回56萬輛汽車,到底怎麼了
汽車召回似乎已經是如今的潮流,然而作為一線豪華品牌,8個月召回21萬余輛、召回原因五花八門,涉及燃料箱、底盤、安全氣囊、發動機程序、燃油泵回油管等等,恐怕已經觸及到消費者的心裡底線了吧,沒錯,我們說的就是寶馬。
然而漏船偏遭連夜雨,除了在中國,寶馬在韓國和歐洲也出現了大面積召回。就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自進入2018年後,韓國已經有36輛寶馬汽車發生起火事件,寶馬公司在韓國召回包括520d在內的42款車型,共計10.6萬輛,而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8月報道,寶馬將在歐洲也將召回約32.4萬輛柴油車,修復發動機起火隱患。就算在德國本土,也有有9.63萬輛寶馬車受到影響,就目前來看,不論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大陸,都已經被一線品牌的另外兩家大佬賓士和寶馬遠遠落在身後,年初銷量爭冠的豪言看來已成笑話。
D. 寶馬汽車召回事件
召回的都是高檔車,配備V8和V12發動機的車子,所以國產的寶馬沒事,就只有進口的650i和750Li,以及採用V12發動機的760Li和勞斯萊斯!
德國豪車巨頭寶馬今日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35.8萬輛汽車,其中包含5800輛在英國生產的勞斯萊斯。寶馬稱原因是剎車系統存在一些問題。本次召回對美國市場受影響最大,召回數量達到19.8萬輛。
寶馬稱,本次召回涉及寶馬配備大發動機的5、6、7系汽車和勞斯萊斯車。寶馬所謂的大發動機汽車配備的是V8和V12發動機。
據法制晚報報道,記者上午從寶馬中國了解到,其在國內銷售的車型中,包括採用V8發動機的寶馬650i和750Li,以及採用V12發動機的760Li。
寶馬稱,受影響車型的助力制動系統可能出現漏液,導致真空下降,進而引起制動助力性能降低。不過,寶馬強調,在上述情況下,不依賴助力的機械制動系統仍可正常使用,並且也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的事故或傷亡報告。寶馬表示,將對召回的車輛進行檢查維修,並更換問題部件。
網易財經了解到的數據顯示,去年寶馬在全球范圍內總計售出了106.88萬輛寶馬汽車,以及1002輛勞斯萊斯汽車。
召回消息傳出後,寶馬股票在周五法蘭克福股市的午盤交易中下跌2%以上,至50.39歐元,是今天德國市場迄今跌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相關新聞
通用也「漏液」了
值得注意的是,「漏液」這個問題不僅出現在寶馬身上,通用也「漏液」了。昨天下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稱,由於動力轉向油管有漏液隱患,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將召回部分2010款進口凱迪拉克SRX轎車。
通用表示,本次召回的是2010款進口凱迪拉克SRX汽車,車輛生產日期為2009年12月4日到2009年12月23日。據該公司統計,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車輛341輛。
根據通用汽車全球統一的召回計劃,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採取檢修動力轉向油管的措施以消除隱患。
E. 注意!寶馬國內召回混動X5 xDrive45e,共計61台!
日前,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車輛被召回期間給別的車代步嗎
可以。
4S店的工作人員表示,車主可以提前申請代步車,現在鄭州大部分4S店都有代步車配額,一般在3~5輛左右。
申請代步車的步驟並不復雜,客戶提出要求後,4S店會拿出代步車申請使用協議,客戶檢查協議無誤後簽字,再檢查一下車輛情況,在使用代步車期間,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或者違章,所造成的損失均由客戶承擔。
另外,目前在河南,已有保險機構推出「出險代步車服務」,就是在你車出險又沒車開的期間,給你提供代步車,解決沒車開的難題,不過里程等方面有所限制。
注意:
也不是所有客戶都能有這種待遇,尤其是接下來的車輛召回過程中,店裡恐怕就不能提供代步用車了。「召回一般都量大,4s店也沒那麼多車去提供啊。」該負責人表示,最近全國召回的車輛據說有70萬輛,「如果每個車主都要提供代步用車的話,那全國的4S店也沒有這么多車」。因此,一般情況下,4S店都是選擇加班加點,爭取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召回維修。
也有部分品牌選擇進行交通補貼,廣汽豐田鑫寶店的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年初豐田CH-R曾經召回,當時廠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延長變速箱質保一年,在車輛召回期間給客戶造成的損失作出的補償是:每天500元的交通補助,上限是60天。
G. 寶馬召回20年前老3系,涉及14輛車主:我去汽車報廢場找找!
汽車召回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兒,很多車在出廠時可能存在問題,廠家後續發現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將車輛召回並免費維修,以消除各種隱患。不過汽車是有壽命的產品,召回一般針對上市3-5年的車型,即便時間再長也很少有超過10年的,而賣出去20年後依然堅持召回你見過嗎?
不過換個角度想,能在那個年代花近50萬元購買寶馬3系的人絕非普通人,一輛3系相當於現在北上廣兩三套房,花如此高代價購買的車即便不能開也不會輕易將其送去報廢,所以留存下來的比例可能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寶馬決定召回2.67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提醒客戶注意操作模式
據德新社消息,由於動力電池存在起火隱患,寶馬決定召回2.67萬輛混合動力汽車。
此次召回范圍為,今年1月20日到9月18日期間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共2.68萬輛。車型包括X1、X2、X3、X5、兩座ActiveTourer、三座、五座、七座、i8Coupé、Roadster和MINICountryman。
寶馬稱,這其中三分之一的汽車已經交付給客戶,需要召回重新維修,沒有交付的新車暫停交付直接維修。
據悉,寶馬正在和電池供應商合作,預計在10月底會找到解決方案。
寶馬提醒客戶注意,近期不要使用混合動力車的電動功能,不要充電,請只使用燃油狀態駕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多款汽車召回,吉利、比亞迪、BBA均有涉及,召回的汽車會如何處理
多款汽車均發布通知進行召回,召回的汽車量十分龐大,被召回的汽車多少都存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大部分召回的汽車會由4S店或者當地的廠家進行修理,更換配件,並告知用戶返車時間,如果車輛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沒有辦法進行維修後使用則需要賠償消費者。
多款車輛被召回,也代表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責任和義務,多款車輛的召迴避免了行車過程中出現的意外事故,召回的汽車均是小毛病,在廠家進行更換配件和加裝配件後可以消除安全隱患。
J. 寶馬汽車被召回,寶馬公司會造成多大損失已經賣出去的寶馬車還召回么怎麼給車主錢
召回是將「已賣出」或「未賣出」但可能有潛在問題的車拿回廠里修,潛在問題解決了,再退還給車主。
車企沒多大直接損失,就是點修理費加運費而已。
但是間接的對未來可能有兩種影響
良性影響:消費者覺得車企負責,提高了品牌認知度
惡性影響:消費者覺得車的質量不好,降低了購買此品牌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