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穗弊西的三大工頌纖業區是南寧江南工業區,柳州柳北工業區,桂林瓦窯工業區。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1958年,廣西建設3大工業區南寧江南猜櫻族工業區,柳州柳北工業區,桂林瓦窯工業區,將近60年下來,只有柳北工業區還在,柳鋼柳化柳州電廠還在生產,南寧的起高樓了,桂林的不復存在,只有柳州的工業還保留了精華。
『貳』 廣西三大新區,五象新區、柳東新區和臨桂新區,誰是廣西新區的未來
先說五象新區,五象新區其實就是總部經濟+公共機構+房地產。五象新區集中了區內大量的公司總部,其目標是做總部經濟和廣西金融中心。再就是公共機構+房地產,這也是大多數新區的最普遍搭配,在新區修建學校、醫院、政府辦公樓,然後引進地產,一個新區的基本框架也就形成了,最後差的就是人氣。可以說五象新區的新穎之處就是總部經濟,但這在廣西其他地市是不可能模仿的。
再者柳東新區,柳東新區是產城結合的形式,柳東新區即是產業區也是主城區,其形式是產業+公共機構+房地產。柳東新區先是引進產業,目前已經有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企業入駐,產業的引進已經基本完成,其次是公共機構,目前柳東新區已經建有國際交流中心、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最後需要做的就是房地產的引進,這方面柳東新區才剛剛開始,未來將是地產大發展時期。柳東新區可以說是最成功的新區模式,產業吸引人留住人,人服務於產業,就業居住都能解決。
最後是臨桂新區,其實拿臨桂新區與五象新區和柳東新區對比有點不合適,畢竟其起點不一樣,臨桂新區是從縣城發展來的,而五象新區和柳東新區都是從無倒有。臨桂新區可以說最無特色,其就是公共機構+房地產,這也是絕大多數新區造搬的模式,沒有自己的特色,也沒有任何產業和總部支撐,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前期發現快,後期沒活力。
廣西的新區最成功的應該算是柳東新區,五象新區應該說是最豪華的,不可復制的,而臨桂新區可以說是最低端的,也是廣西大多數地市復制的新區模式。
題主提出的廣西三大新區,誰是廣西新區的未來。
首先我們了解以下新區的定義
中國城市新區是城市郊區化發展的產物,是承接中心城區產業、人口遷移的重要載體,具有國外新城的基本特點,但也有其獨特性。但是新區的設立,必須要經過國務院的審批才能建立,如浦東新區,臨桂新區。
廣西三大新區的基本情況
南寧規劃中的五象新區,規劃研究范圍175平方公里,核心區范圍18平方公里,是一個功能復合的城市中心區,更是一個融入自然的生態城市典範。它將建設成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的重要總部基地,自治區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南寧市新的行政、文體、商業中心,物流、製造業基地。但這樣定位的新區沒有太多的活力,經濟總部和物業、商業中心的整合,只能不斷的提升房地產價格罷了。
柳東新區位於柳州市東北部,與柳州市老城區僅一江之隔,規劃面積約230平方公里,是廣西重點發展的三個城市新區之一,也是柳州市「一號工程」和實施「再造一個新柳州」發展戰略主戰場。2007年2月,柳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逐步整合柳州高新區、柳州陽和工業新區,並託管雒容鎮、洛埠鎮。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柳州高新區由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同年,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了依託柳東新區建設廣西柳州 汽車 城的重大決策。柳東新區是由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級高新區轉化而成。它可以依託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企業的基礎,培育出柳州的一個真正的工業、人文新區,也讓柳州的工業重鎮名副其實。
臨桂新區離桂林市中心僅10公里,土地資源豐富,而且以土山、土坡、國有林場為主。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城市建設主要是向西發展。確立「多中心,多組團式、重點西移、兼顧東延、適度發展南北向」發展規劃。打造成承接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和主要平台,以再造一個新桂林」的戰略部署,建設臨桂新區。首先,臨桂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建立,是有總體規劃的。其次,臨桂新區的文化人文資源豐富,臨桂縣 歷史 悠久,建縣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臨桂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全國有名的「狀元鄉」、「將軍之鄉」、「冠軍之鄉」。在封建科舉時代,廣西共出過9名狀元,其中有5個出在臨桂,曾有「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的美譽,科舉時代最後一個「三元及第」者陳繼昌,就是清代名臣陳宏謀的玄孫。從民國至今,共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天佑上將、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小諸葛」白崇禧等50多位將軍。第三,臨桂新區目前以初具規模,市政府以入駐新區辦公,一批大型企業如華為、融創、福達、萬達、恆大、梧悅、廣西嗓子、桂林三金等也入駐新區,助力新區的快速發展。
廣西窮路。建設好廣西也買不起一套住房。
桂林臨桂新區、不出意外未來會是整個桂林整體實力和水平的體現、華為融創萬達、恆大、梧悅、廣西嗓子、桂林三金等企業都在臨桂又是名人之鄉 歷史 文化底蘊豐厚、當然每個城市的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支持臨桂
現在廣西不管什麼區都不被看好!就拿五象新區來說吧,蓋了幾個場(館),幾家中心)院),幾間中小學,餘下的就是房地產...,沒有強大的產業支撐,會有前途嗎?難怪申報國家級新區不獲批?!
臨桂新區優越的城市與自然環境,被愈來愈多的北方人看中,如果繼續建設足夠數量的公辦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園,將會有更多北方家庭遷至臨桂居住生活。
不用比!柳州宇宙第一!
看GDP基本可以確定廣西沒有一個城市像樣的。路子沒走對都白搭!下一個工業革命是物聯網,目前來看只有柳州桂林有這方面的布局,南寧還只會利用行政中心的資源,根本不知道未來的路怎麼走。桂柳雖然有心卻沒有什麼能力,物聯網需要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鏈。在這個強者恆強的時代,沿海地區依然保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中西部經濟增長仍然停留在投資拉動的階段。等基建完成了也就涼了!
五象最強,因為南寧的新區,臨桂新區次之,因為政府機關都往那邊搬了,最後是柳東新區,也很強,很多優質資源都往那邊搬
『叄』 南寧哪裡有工業區
截止2019年8月10日,南寧工業區如下:
1、南寧市仙葫經濟開發區
仙葫開發區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東南部,連接南寧市鳳嶺片區,交通便利,直接受惠於南寧琅東新區投資輻射,總面積46平方公里。
1994年4月由邕寧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1月晉升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05年3月行政區域調整後納入青秀區,計劃五年內初步形成青秀區新的商貿中心。
2、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
東盟經濟開發區位於中國綠城——廣西首府南寧市北,距南寧市區30公里。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員管理模式,獨立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職能。南寧市人民政府直屬、國家商務部管轄、國務院僑辦重點聯系單位。
成功舉辦2012年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2012年南寧國際民歌節綠城歌台、2014年南寧市工業觀光游節、2015年南寧市工業觀光游節、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科技周、2016年國家水循環試點園區。
3、南寧高新區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於1988年,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總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2001年底,南寧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園區經濟發展,決定對開發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幾年來,園區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制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是廣西眾多個開發區中產業聚集程度最高、配套最成熟的園區,同時也是廣西發展高新技術的重要基地。
4、南寧市良慶經濟開發區
南寧市良慶經濟開發區為具有獨立綜合管理許可權的自治區級開發區。位於良慶區,是「南北欽防」經濟開放帶和南寧五象新區及南寧市南部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寧)北(海)高速公路、南(寧)北(海)二級公路貫穿園區南北,南寧市外環高速公路、黎南鐵路復線橫穿園區東西,南寧玉洞火車站和南寧國際綜合保稅物流園坐落園區。總面積265.4公頃,人口9萬。
5、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位於南寧市的南部,規劃控制面積504平方公里。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善,通信網路暢通,能源供應充足,城市配套齊備,服務體系健全,發展勢頭強勁,
中心區建設較早,分為金凱工業園、銀凱工業園、北部灣科技園和中央商住區,重點打造企業總部基地和醫葯產業園,空港經濟區是南寧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重點建設發展的區域,各園區功能互補,規劃建設為「以第二產業為主,多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