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寶馬迷你駕駛注意哪些
要注意的挺多的。
先剎後離所謂的「先剎後離」,就是要在減速時先踩剎車,等速度減下來,再踩離合器,換入適當的擋位。而新手往往會「先離後剎」,就是還沒踩剎車,先踩離合。這樣剎車、換擋,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使車子開得平穩些,但是對離合器卻會造成不小的傷害,高速時切斷動力,離合器片磨損加快。如果總習慣這樣開車,離合器的壽命大概只有正常情況的1/4或是1/5,必須提前更換。切忌總踩離合開車時左腳老踩在離合器踏板上姿態不規范,更不利於在遇突發情況時有效採取措施。市區內行車,道路擁堵,離合器使用頻繁,有的乾脆總把腳放在踏板上,久而久之養成踩離合器的習慣。在快速行駛中遇上特殊情況緊急制動時,左腳自然而然地踩下了離合器,車輛失去了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因慣性作用車速更快,緊急制動延時,很容易引發事故。上坡起步制動失靈咋辦汽車在上坡路上熄火,而手剎又失靈,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驚慌失措,首先將變速器處於低速擋位,下車後用三角木或石塊塞住後輪,再發動汽車起步前進。如沒有三角木或石塊時,右腳踩住剎車,左腳踏下離合器,變速器處一擋,在打開啟動開關時,右腳橫置,腳跟仍踩剎車,用腳尖去踩踏油門,左腳配合緩緩松開離合器,當汽車已有起步感時再松開右腳跟下的剎車就可平穩地上坡了。如何安全倒車首先要看清再倒車,如果用後鏡倒車,應熟悉後視鏡顯示的景物與實際物體的差距。其次在倒車時一定要控制車速,如果倒車環境亂,最好請其他人在車後進行指揮。需要注意的是從坡上向下倒車時,不少朋友使用空擋倒車,這樣做速度不容易控制,特別是在滑溜的坡路上,踩制動或離合器踏板時都會造成車體的側滑或失控。此時,比較穩妥的辦法是掛入倒擋,松開手剎,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平穩地倒車。
B. 寶馬MINI的性能
車評
全新的MINI Cooper在外形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又大又圓的前照燈以及平頂、短尾的獨特設計,秉承了MINI家族的風貌。這樣嬌小而獨特的外形已經成為MINI的招牌形象,相信不管怎樣升級、改款,廠方也不會捨得對其「改頭換面」。MINICooper的色彩搭配非常豐富,既可以選擇車身與車頂同色,又可以選擇車身與車頂不同色。此次試車,寶馬公司提供了兩輛MINI Cooper,一輛是車身與車頂同為藍色,供繞樁試車;另一輛車身為紅色,車頂為白色,供場地試車。
發動機動力稍嫌不足
MINI Cooper採用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四缸16氣門的發動機排量為1.6L,雖然車身較輕,但如果想追求運動激情,動力還是略嫌不足。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9.2s,雖然成績不錯,但爆發力不明顯。
操控靈活,穩定性好,能給駕駛者十足的信心
MINI Cooper裝備的是四輪獨立跑車化懸架系統,以及後軸多連桿懸架系統,提供了極為優越的道路操控性。另外,長軸距、低重心和寬車輪以及短尾的設計,使得這部小車無論在繞樁還是在場地試車中表現得都異常活躍,在寶馬5系、7系等老大哥面前毫不怯場。
在繞樁試車時,MINI Cooper的195/55 R16輪胎提供了很好的抓地力,左穿右插中總能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此外,調教偏硬的跑車化懸架系統,對側傾控製得非常到位,加上靈巧的車身,繞樁時,對車的把握就更容易一些,在不發生響胎的情況下,車速能夠保持在60km/h左右。MINI Cooper採用的是電液直接控制的助力轉向,高速沉,低速輕,操控輕便,但在繞樁時感覺路感不夠清晰,對車輪的掌控不夠直接。
場地試車我們選的是F3賽道,MINI Cooper在賽道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F3賽道全程雖然不長,但彎道較多,能夠對車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考驗。發車以後是一段300m左右的直道,MINI Cooper雖然不能帶來強烈的令人興奮的推背感覺,但可以很輕松地將速度提到100km/h以上,然後切彎、出彎一氣呵成,緊接著又是一個「回頭彎」,踩一腳制動,減速入彎、出彎提速也順利完成,接下來是連續的「S」彎,然後一段直道加速,最後一個彎路到達終點。總體看來,MINI Cooper在彎路上的表現相當穩健、出色,相比之下,直道加速以及出彎提速要略遜一籌,其實,對一個1.6L的發動機我們也不能太「強人所難」。
高標準的安全性
無論是主動安全還是被動安全,MINI Cooper無疑樹立了新的典範。MINI Cooper配備創新的Runflat零壓續跑輪胎,能在輪胎泄氣時,以低於80km/h的速度,謹慎行駛150km。因此,車上不用准備備胎或補胎劑,而是配備更先進的胎壓警示器,來提醒駕駛人注意胎壓是否異常。以BMW為標桿的車體設計,MINI Cooper的車體剛性與抗扭曲性都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除此之外,8安全氣囊以及車門內的保護裝置,可有效減輕撞擊對乘客所造成的傷害。另外,列為選配的新一代的頭部安全氣囊(AHPS2一Advanced Head Protec-tion System)也能大幅提高安全性,它能在車體遭受側面撞擊時,有效保障駕駛者及乘客的安全。四輪盤式制動器,搭配ABS+EBD系統,即使是在駕駛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剎車始終精準、伶俐。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選配)可以在制動系統無法順利制動的情況下,例如發現車輛發生滑移的趨勢,則會在最快時間內恢復車輛的穩定,保持車身平穩與安全。
內飾造型誇張,但不乏舒適實用
坐進MINI Cooper,立時感覺被帶有金屬質感的圓形儀表盤以及操控鍵所包圍。位於轉向盤後方的是一個圓圓的轉速表,金屬銀外殼、白色表盤、字及橘黃色指針,十分清晰,表盤能夠隨著轉向盤的位置作調整。中控台上方是一大兩小三個表盤對稱布置,中間大表盤是時速表,樣式與轉速表相呼應。其他操控鍵如開門扳手和變速桿飾圈等,也幾乎都以金屬質感的圓形為主,營造出一個似乎用圓形搭建起來的空間。車門內飾板材的造型很另類,不過用起來很舒服、實用。
MINI Cooper的設計初衷是「能夠容納四名乘客的小型經濟轎車」,實際的室內布置也是兩排座椅,不過後排坐兩個成年人,實在有些局促,主要是腿部空間比較緊張。盡管如此,這輛小車的2467mm的長軸距還是值得贊許。真皮座椅的色調搭配,具有運動風格,不過舒適性很好。真皮包裹的轉向盤手感極佳,並且設置了功能按鍵,可直接操作定速巡航系統與音響功能。定速系統通過轉向盤正面的按鍵來控制,音響功能則由轉向盤幅背面的控制鍵來操作。
電子恆溫空調系統附空氣微濾網,可根據車外溫度、日照強度以及車內測量的溫度值,自動調整出風量與出風分布,達到預設的溫度。其控制面板具有液晶顯示功能,系統內並設有活性炭空氣微濾網,有效濾除來自車外的塵埃、花粉等污染源。
C. 每個人都繞不開的MINI COOPERS,升級之路
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 BMW MINI COOPERS 代號F56。作為MINI家族中(至少在我眼裡)最為經典的兩門掀背車型,再搭配上主流的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短小精悍的車身、圓潤可愛的外表。我覺得就是想像中的MINI。MINI的車型分類也比較特別,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MINI的車型包括:MINI兩門版跟四門版、MINI CLUBMAN(夜店男)、MINI COUNTRYMAN(鄉巴佬)。然後對應每個車型按照排量又做細分:ONE對應1.2T、COOPER對應1.5T、COOPERS對應2.0T;剩下就是大哥大中的戰斗機JCW。所以掌握了這個基本就能很快識別出MINI的車型還有對應的排量了。
為什麼會選著這樣一台車?這一台是我老婆的座駕,理由很簡單,每一個女孩都繞不開的MINI夢。但是為什麼非要選擇油耗更高的2.0T呢?理由也很簡單,每個男孩都繞不開的鋼炮夢。哈哈哈,雖然B48的調校偏保守,比較難上大馬力(只是同樣的預算下,相對於德系老大哥大眾、奧迪來說)。6AT的變速箱換擋速度與換擋邏輯也比不上德系老大哥雙離合(DSG等等)。但是不得不說開過MINI真的會上癮。
BMW 118i是我的第三台車子,不得不說BMW的調校把它變成了一台很好的車子,1.6T+ZF8速變速箱,前置後驅FR的布局,讓它有不俗的動力表現及操控性。只是對於我來說一切都來得過於平庸。但無可否定這是一台很好開的車子,雖然空間在同級別的車子里算不上優秀。但是動力及操控,油門的反應,駕駛的品質可以說在同級別的車子里屬於佼佼者。
作為家裡的第二台的通勤車,它能夠非常輕松的完成所有的通勤任務,穩定的發動機及變速箱,除了換油水以外,從未掉過鏈子。在入手的第一年,我就已經把「真防火牆泡沫」給換掉了,換掉後「臭名昭著」的1系內飾巨臭無比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移步至更換作業。
本來就已經平庸的生活,不能在這樣平庸下去,必須給生活加點樂趣。所以只能忍痛轉讓給了朋友。
說起來買車確實也要靠緣分,本來計劃賣掉第一輛車的時候就計劃入手R56 COOPERS,為什麼一定要選擇COOPERS呢?其實是我的一個私心,R代的MINI動力最好的就是COOPERS跟JCW了,JCW價格太高只能傾向於COOPERS。但是結果尋覓兩個月都沒找到合適的R56。正好碰到一台夢寐已久的拉力藍MT BRZ,因為當時我跟老婆就一台車日常通勤,考慮到老婆又沒辦法長時間開手動擋,於是做了好久的工作,老婆終於同意購買BRZ,圓本土肥圓一個跑車夢。真心感謝老婆的理解與支持。[可愛]
這一代代號為F的mini,我感覺在外觀上變化不大,只是像極了上班的我們,明明什麼都沒做,卻一年更比一年肥碩。這肥碩版的mini給我感覺不變的就是mini那幾乎都是圓形的標志性設計。圓形的大燈、圓形的後視鏡、就連內飾裡面也充滿的圓形的元素。可謂褒貶不一,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就不喜歡。最為英國傳統
14年的MINI COOPERS 2.0T搭配哈曼卡頓音響就差沒選抬頭顯,配置已經很好,前任車主是小姐姐,到入手為止只開了3.7W公里,簡單的小刮小碰無法避免,排除發動機變速箱大量算得上是比較精品的車子,關鍵是價格正好在接受范圍。這些都是其次,關鍵是每個女孩都繞不過一台MINI,入手至今我覺得應該改成男孩女孩都繞不過的一台車,不是因為別的開這個車特別上癮。不僅是上癮它的駕駛氛圍,跟上癮的是它的駕駛感,雖然開過的車子不多,但是感覺能把自動擋的換擋邏輯做得比手動擋換擋還頓挫的,真心感覺只有mini一家了。絕對是獨樹一幟的調教。
這一代的F56發動機已經變更成B48與上一代的N12相比提升了排量,同樣的COOPERS由1.6T變成了2.0T,動力數據上是提升不少,但是體感差別不大。本來崩0-1就不是MINI的強項,也不是MINI的主打。在主流的2.0T陣營中這個動力系統被德系老大哥可以說虐得體無完膚。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最可愛。[可愛]這才是MINI的初衷,可愛就行了,動不動力無所謂,再說了那不是還有JCW嘛。
說到英國品牌,雖然現在MINI已經被德國BMW收購了,但是MINI應該是屬於英國的一個符號,同樣是英國車,同樣車標的帶翅膀的,就是他的兩個大哥了。一個是勞斯萊斯(RR)另外一個是賓利(大B)。英式的設計總是取圓潤的線條,整體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圓」。賓利的尾燈也是圓的,大燈也是圓的,車身線條也是圓的。跟我的MINI一樣,沒什麼區別。是不是這優越的感覺一下就上去了[偷笑]。
原車的顏色應該是戰斗灰,買車後不是很喜歡白色於是換了個比較大膽的顏色[嘻嘻]
比較難得兩台車一起同框
貼了暴力黃大概半年左右,感覺貼的膜沒有原漆來的有感覺於是就還原了原車的戰斗灰,其實一開始是比較難接受這個灰色,因為整台車的感覺並不是很戰斗,在沒有改動的情況下。
改動之初,因為預算有限,所以上了一套祖國版的BBS LM,一開始的老婆給我的方向就是往復古的方向改動,可是我覺得作為一個2.0T的車子,應該有小鋼炮的亞子[嘻嘻][嘻嘻][嘻嘻]。所以開始不斷灌輸老婆這不是一台復古的車車,是一台鋼炮。事實證明,MINI可咸可甜,它能陪著你出入各種場合。
很多身邊的朋友一直問我這個問題,你們兩夫妻一人開一台雙門車,是不是就已經不打算再接人了,以後出去玩你們是不是就不用開車了。哈哈哈,機智如你。
與其說MINI像是一台卡丁車,倒不如說我的BRZ是一台卡丁車,兩台車完全就是兩個個性。BRZ有NA的線性與後驅的樂趣,MINI給你的感覺就是拳拳到肉,當然MINI因為軸距的優勢,在過一些彎時確實有一些後驅的感覺。僅僅是體感上,一轉彎屁股嗦一下就擺過去了,總而言之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
很多人吐槽,MINI的後座是擺設,那是因為你沒見過真正的擺設,對我的BRZ而言,MINI的後排已經非常寬敞了,本人175,180斤出入自如。那是當然對比兩門車。其實我也做過四門的MINI,後排也沒感覺有多寬敞。買兩門車,有後排有尾箱還不夠嗎?這個與追求空間無關。[折磨]
2020年開始就已經開啟了深淵級別的難度,好好的洗個澡過個好年。
(PS:本篇主要更新最近的改裝項目,還有一些本人對改裝的理解,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僅僅是個人觀點)MINI其實不改原廠就已經很好開了,只要換一套輪胎,把原廠又硬又吵的防爆胎換成米其林PS4,什麼都不用改駕駛品質就能上一個台階。原廠MINI的避震支撐力度已經夠了,對於日常駕駛來說。只是考慮到日後有機會能開著老婆的MINI去賽道體驗一下,所以開始了對MINI的一次進化。 更換:1、SF RACING絞牙避震 2、O.Z RACING Veloce GT 18寸 輪轂(18 8J ET45), 3、AP9540大四剎車配 MOTEK街道皮、全車GD剎車鋼吼、費羅多330分體競技剎車盤、AP剎車油。 4、米字旗黑底銀邊流水呼吸尾燈
米字旗尾燈是新款的標配,之前覺得太爛大街了,基本每台MINI都裝了這個尾燈,不想流於大眾。但是事實告訴我,真香!
拆掉尾燈前留個影[嘻嘻]
原裝位原裝卡扣,不用改穩流器,不用刷電腦,直接接上就行。
拆掉銀色的邊框條,擰三顆螺絲就行把尾燈拆掉,難度系數一顆星,拆的時候需要留意一下卡扣,把車燈周圍的縫隙小力度撬動一下再大力度拆下來,尾燈的電源連接線很長,但是也不要扯太遠。最好是先斷了尾燈的電源線再拆。
是不是一對比就已經真香了[暈][暈]
完事~買尾燈時還配了一套黑色的邊框,但是感覺裝上了黑色的邊框與灰色不太搭,顯得太沉悶了,於是又把原來的銀色邊框裝上了。
因為受制於經濟條件,沒能像土豪那樣滿地改件的豪改只能走一步是一步[流淚]。剎車套件全家福。AP9540 Radi-CAL II代+全車前後GD鋼吼+MOTEK街道皮+費羅多330分體競技盤。為什麼要上街道皮,你是不知道我的BRZ上了菲德羅DS3000競技皮來代步,是有多引人注目。只要一剎車就是整條街最靚的仔,所以果斷給老婆訂了一套街道皮,本著皮實耐用耐磨無異響的原則。當然這套皮在賽道上面的變現肯定是沒有DS3000那麼優秀,整體的剎車性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畢竟平時老婆需要代步。所以有得有失,關鍵是錢不到位,錢到位上ENDLESS[得意]。
AP9540 是AP8530的升級版,AP9540是二代、AP8530是一代,這個不對稱的活塞環設計也就是AP大名鼎鼎的Radi-CAL技術,據說算是獨門技術了。
考慮到整體車身的顏色與輪轂的顏色,感覺整台車需要一點點綴提升一下,所以果斷的選擇了紅色。
另外給大家分享一下研究的關於剎車卡鉗的淺薄之見。改裝的卡鉗一般分為四活塞、六活塞。其中又分為小四活塞、大四活塞、小六活塞、大六活塞。這個不是取決於卡鉗的大小,而是取決於剎車活塞環的大小,活塞環直徑大的為大,活塞環直徑小的為小。弄明白了,就不會被不太厚道的改裝店家給忽悠了。
AP9540在論壇上研究時應該算的上AP結合的比較好的一款剎車,既有街道卡鉗的活塞防塵套,也可應付日常的賽道日。我BRZ車上的AP9448 5000R是金屬活塞密封環,使用一段時間就要進行保養,因為剎車時會有鐵粉掉落,像AP9540這樣的卡鉗就有橡膠的密封環來防止鐵粉進入活塞機構,保證剎車卡鉗的活塞運動不受影響。但是5000R的是競技的剎車卡鉗,密封環長時間在高溫度下容易加速老化,所以一般的競技卡鉗活塞環都是金屬的,不使用橡膠的材質。說到這里,並不是說我有多專業,賽道成績有多好。只是同時裝了兩套卡鉗後的一些感悟。以代步為主的改裝還是建議選擇AP9540,因為一年到頭下賽道的時候可能都超不過兩次,剩下的363天都是以代步為主。所以沒有必要選擇競技卡鉗。制動效果不僅僅是取決是卡鉗還要取決於剎車皮,剎車通風效果等等....相信我不是很厲害的車手,一般人真的開不出區別。AP9540跟AP9448的價格差不多的。我想說的就是理性改裝。
當然這個橡膠套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還是能耐得住高溫的考研的,前提是你買到的是正品的卡鉗。AP卡鉗只有英國原廠,沒有所謂的台產,更沒有所謂的國內代工廠。不要被低廉的價格蒙蔽了雙眼。購買剎車還是要找正規的渠道,找靠譜的商家。除了提供安裝以外,還能對這個東西進行後續的質保與維護。只要卡鉗使用及維護得當,使用的壽命的是很長的。
可以明顯看得出來,這套競技卡鉗沒有了AP9540的橡膠防塵套。所以一定要定時對卡鉗進行保養,避免剎車皮上面摩擦下來的鐵粉掉進活塞環里,影響活塞的正常工作。可謂有一得必有一失,在獲得較好的制動力的同時伴隨著異響。很多人會說,你一台NA2,0的車子,有必要改到這樣的卡鉗嗎?簡直是殺雞用牛刀,剎車這個東西不是說用不用得上,我覺得應該是說用這樣的剎車能力,我需要用上的時候就得有。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吧。如果有去真正的賽道玩過的朋友,應該沒有誰會覺得自己的剎車夠用。[憨笑][憨笑][憨笑]。
這套5000R是裝在我日常代步的BRZ上,至於我為什麼在我的BRZ上上了這一套競技卡鉗,enm。。。我覺得總得體驗對比一下,[偷笑][偷笑][偷笑]。
AP9540差不多有我的小臂那麼長,是一款比較挑輪轂內徑的卡鉗,在買卡鉗之前一定要問清楚靠譜的賣家,不然到時裝不上的時候輪轂避不開卡鉗的時候,你就白白瞎了一套新輪轂。與之搭配的輪轂我選擇了O.Z的輪轂,裝完動平衡貼片僅僅能一張A4紙的厚度。不是說因為喜歡開快車所以要改卡鉗,這是個本末倒置的問題,在街道上就不該超速行駛,要浪一定要下賽道。即便你改了頂級的ENDLESS ALCON剎車,停不住的時候一樣停不住,每個東西都有它的物理極限,你突破了就沒辦救了。相反我改裝了卡鉗在正常的狀態下,我能更快的停住,有更短的制動距離。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了再去弄這些東西,知道為什麼改而改。別問我怎麼知道,改裝的彎路有很多。
GD鋼吼,英國的剎車鋼吼,提升剎車腳感的利器,即便是你們不改裝剎車卡鉗,改四條油管也能最直接的改變剎車腳感。原理很簡單,GD的油管具備更強的抗壓性能。剎車時從剎車油泵通過車身上的硬油管將剎車油壓倒四個輪子的軟油管,通過油壓推動卡鉗活塞進行制動。所以腳感的好壞除了取決於剎車油品的好壞,剩下的就是剎車軟管的好壞。全套四根油管價格也不貴大概在1300左右。市面上的假貨很多,剎車的好壞決定是否能夠及時停得住,所以什麼都可以省,剎車開不了半點玩笑。
安裝剎車油管時一定要將原車上面的油管拆下來,對比好長度後再裝上去。太長太短都不行。原廠設計的這個長度有它的道理,不要問裝之前對比就對了。
費羅多定製330盤,對應的卡鉗要配對應的剎車皮要配對應的剎車盤,不是剎車盤越大越好,而是剛好配得上才是最好。小四活塞就配285盤,大四活塞就配330-335盤,能不能剎得住要看剎車皮於剎車盤的接觸面積,這個接觸面積也有物理極限,一定要合適才是最好。具體什麼卡鉗配什麼盤還是建議咨詢靠譜的商家,我也只是停留在初期研究階段。
enm。。個人還是比較這樣的紋路,感覺比我的5000R那個盤看起來高級多了[偷笑]
MOTEK 街道剎車皮 0.43摩擦系數,400度中高溫剎車皮。明確的說,無異響很舒服。
原廠的前剎車卡鉗,單活塞,但是活塞的口徑夠大了[白眼]
SF的絞牙避震,因為裝車時在公司沒能抽出身,所以少了安裝作業。SF RACING是寶島台灣的一個避震品牌,說著是32段阻尼軟硬可調,但是好像實際調節就是16-18段,避震高低也是可調的。我選擇了不帶塔頂的版本,雖然有了可調塔頂能夠調出比較滿意的前輪傾角,但是可調塔頂也會有概率出現異響,畢竟是老婆的代步車,考慮到舒適耐用性就選擇了不帶塔頂的版本。
絞牙避震的軟硬,除了取決於可調的阻尼,起著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彈簧的K數,如何理解彈簧的K數,以1KG的力量往下壓,彈簧就會向下形變1MM,這樣的K數稱之為1K。一般原廠的前後的避震彈簧K數為2.5-4K左右,根據不同的車型對應不同的K數。更換絞牙避震時如果換的彈簧K數與原廠相差不大時,在合適阻尼的情況下,軟硬程度相差不大。所以並非是改了絞牙避震就一定是硬邦邦的。
本次更換的彈簧K數為前6K後4K,實際裝車體驗非常好。沒有了原廠那種「死硬死硬」的感覺,多了一份韌性,在過減速帶或者起伏路面時更為緊綳,感覺整個車底更為統一。與我BRZ車上的KW V3CS相比,是舒適了很多。期待在賽道的表象能有更好的支持。
MINI的避震為倒插式,與我的日系BRZ不同。可以看到MINI原廠的防傾桿就已經很粗了[得意]。看來MINI在底盤設定上確實下足了功夫,以運動操控作為主打果然名不虛傳。
德系車的裙底總是這么規規整整[偷笑]
後避震
前防傾桿與半軸
隱隱約約的頭段。
後輪內村,應該是每輛MINI改了輪轂以後必磨的地方,磨著磨著磨沒了就不磨了[挖鼻]
後輪的剎車卡鉗,在現代的汽車設計中,前輪剎車基本承擔整個剎車力度的80%,後輪承擔20%左右的剎車力度。
原廠卡鉗,MINI這個車子好像只有COOPERS跟JCW原廠自帶剎車導風,到時候下賽道玩的時候再接跟通風管就OK,保持剎車卡鉗有限工作溫度也是提升制動力的一大重要因數[偷笑]
原廠剎車盤與改裝的330盤,感覺整整大了兩圈
整體拆卸後,等著裝新的剎車盤了
這個剎車盤的劃線,真的深得我心[愛心]
剎車盤的通風口
專車專用的橋碼,7075的輕量化鋁合金。
排氣中尾段
原廠的頭段頭目[嘻嘻]
與上圖的原廠卡鉗對比,豐滿了許多。
裝完剎車盤緊接著裝剎車卡鉗,最後裝剎車皮。
剎車皮完成安裝,日後如果需要更換剎車皮不需要改卡鉗,把上面的兩顆螺絲擰下來後直接拆裝就好。
最後一步是裝剎車油管,排空,加上剎車油,再排空,再加剎車油。一定要把剎車管道裡面的空氣排空。不然後果會非常嚴重[嘻嘻]
按照原來的剎車油管線路盤好剎車油管,固定好。就算大功告成了[勝利]。
未改裝前的樣子
是不是一下子就像小可愛穿上了盔甲,配上這戰斗灰,戰斗感覺十足。
進過小半年的陪伴,經過貼膜再還原,終於找到我心目中最合適你的樣子。
最喜歡的這個角度,暴力肥臀[挖鼻]
紅色AP卡鉗隱約中點綴著與車頭的S紅標相互襯應,看到S看到機蓋上面的小開口看到這個隱隱約約的AP,感覺上終於有點狠勁了[得意]
看著全車的效果,還是銀框比較襯,全黑的話太沉悶了,如果換做是我的代步車我會選擇全黑的邊框。但是這是我老婆的代步車,看著現在的MINI,我老婆說這感覺太帥了,就像她開了她老公的車出來一樣。跟大多數姑娘開的MINI已經嚴重的不符了[偷笑][偷笑][偷笑]。可是我覺得這才是小鋼炮該有的樣子,每一台MINI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取決於開的人。[嘻嘻]
MINI的特別就是細節滿滿
其實我挺好奇,為什麼原廠設計了一個不透風的格柵[擦汗],加多一塊塑料格柵成本不高嘛?為什麼不直接做成鏤空的呢[擦汗][擦汗]
S標
O.Z配AP,性價比之選[噓]
MINI是如何俘獲芳心的? 坐在車內你能感受最大的就是基本上都是圓形的,圓形的空調出風口、圓形的時速表轉速表、圓形的中控台、圓形的空調調節、圓形的音響造型...。真的給你營造出一個很舒適很具有識別性的內飾氛圍。不得不佩服設計的力量,在如今的快餐時代,潮流訊息萬變,能具備很好的辨識度又不缺乏時尚的感覺,MINI的設計功力真的很強。雖然同樣都是硬塑料的材質,通過設計就能擁有高級感,當然這只是相對於這個價位的內飾來做評判。但是至少要比我的BRZ強得太多,開得了日系車就不要強調內飾了[偷笑]。都21世紀了,二十大幾萬的車,給我配個綠色的CD機頭是什麼鬼[擦汗][擦汗][擦汗]。
MINI我覺得已經不是一台車了,應該是一種時尚的單品,更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是一件有態度的單品。MINI的特別之處還不僅僅僅限於外表,它的系統提示聲也極為特別,反正整台車就是特別,在其他汽車上找不到的特別。把與眾不同貫徹到整台車,這也應該才是MINI的靈魂,也正符合這個時代的追求。怪不得小姐姐們都那麼喜歡MINI。
中控台的人機工程做得也比較好,雖然這個不是觸屏,但是通過中控的旋鈕可以很快的對中控進行調整。基本無卡頓,這也是寶馬的功底。
MINI是一台開過就會上癮的車,就跟它的廣告詞一樣:小心上癮,雖然它的動力並不出眾,但是它不僅有一副可愛的皮囊,更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我很榮幸能同時擁有MINI跟BRZ的這樣的兩台車子,真的要多謝我老婆及家人的支持。童心不泯,折騰不止。下面是我的BRZ近期參加賽道日及日常的一些照片,下回有機會下賽道體驗一下MINI在更新使用心得。賽道技術有待提升當中,至少比在街道上蹦直線的那些所謂的「車手」好多了。本來玩車的圈子就是一個很小很邊緣的群體,日常道路上總會有那麼一些「車手」瘋狂秀操作,真心想玩車就應該維護這個小小的圈子,做到合法合規守法守規。要體驗車子的性能請下賽道,即便失控還有緩沖池,在街道上失控就是害人害己。還破壞了這么好的玩車環境,不瞎搞沒人想惹麻煩。也希望我們小廣西能組織多一些這樣的賽道日活動,勸勸那些騷年,正規合法的玩車。希望小廣西的玩車圈氣氛越來越好。
D. 寶馬迷你怎麼剛開始啟動後提不上速還有很強的頓挫感
可能是你的剛開始啟動等車,所以速度沒有上來,低速的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頓挫感,這是是很正常的。
E. 寶馬mini提不起速,是何故障
首先要看是不是該保養了? 這款車按本來說提速應該很快的,但是在現在的城市裡車多路口多,往往還沒提速就要剎車了,所以燃油不充分。去跑一趟高速,或者打打「吊瓶」清洗下油路。 PS:我剛換mini的時候也覺得提速不快,油門踩下去半天才有反應,後來想想也是,自動擋本身就比手動擋提速慢,而且那麼小的車有1.5噸,才1.6的排量,後來慢慢適應一下就好了。
F. 寶馬迷你冬天提速慢是因為什麼原因
積炭過多積炭過多清洗一下就沒問題了【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G. 寶馬mini如何
寶馬MINI 1956年蘇伊士運河爆發戰爭,石油危機籠罩英國,英國汽車公司(BMC)聘請了著名汽車設計師伊西戈尼斯(Issigonis)。當時英國流行大型轎車,但是他很清楚更需要一種經濟型轎車,要求公司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設計,否則就不幹,他的要求很快得到批准。1959年秋天Mini終於面世了。人們看到只有3.9米長的車身里,容納了4張合適的座椅,橫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省略了傳動軸,變速器裝在發動機下面,伊西戈尼斯把機械都集中到人不需要用的地方,兩個前輪之間以及後座地板下面。它的奧妙在於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適當的軸距和輪距。從1962年起,Mini不斷參加各種汽車比賽,曾多次獲得了冠軍,例如1962年荷蘭拉力賽冠軍,在蒙特卡洛汽車賽中三次奪魁,1979年英國Saloun冠軍賽冠軍,在無數次環形路車賽中獲勝,賽車手認為該車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良好操縱性和路面附著能力。 1988年,當代傑出的汽車設計師伊西戈尼斯莫逝世了。但他的Mini創造了一個奇跡。這種車車輪才25.4厘米,技術落後的鐵質發動機的功率又比別的汽車小得多,它怎麼可能在比賽中把保時捷、富豪、福特等汽車甩在後面呢?Mini的秘密來自於技術優勢:巧妙的重心分布及適當的軸距和輪距。由於它的外型呆頭呆腦,許多人曾試圖使這種小車換成一種「現代化的式樣」,改進它原來的設計,結果都沒有成功。這是因為伊西戈尼斯將Mini車的設計從一開始就考慮得十分周密,自成一體。 不過,正因為它的呆頭呆腦的可愛模樣和卓越的性能,獲得了許多人的青睞和愛戴,成為不分等級的私人用車。首先迷上Mini車的人士,是倫敦及歐洲一些潮流派的中產階層,許多名流把它當作玩具在市區里開來開去,同時,這種價格比較低廉,經濟實惠的小車也成為不少普通百姓的私家車。 Mini的名字甚至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詞彙,成為微型和袖珍的代名詞。中文譯音「迷你」用在許多商品上,迷你裙、迷你音響等等,但許多人不知道「迷你」是來自於一輛車的名稱。這也是世界上唯一被用於生活名詞的汽車名稱。 Mini曾屬於羅孚汽車公司,2000年羅孚對Mini的經營權將交給寶馬汽車公司。經過調整目前Mini只保留1.3升和Cooper兩款型號,並裝備了駕駛負安全氣囊裝置。在40年的生涯中,已經累積生產了540多萬輛,成為英國最佳單一品牌轎車的銷售記錄。 老MINI誕生於英國,代表著1960年代社會歷史變革的印記,精巧、富樂趣、激發朝氣與自由,是60年代英國的標志之一,1994年德國寶馬(BMW)集團從它原來的生產商Rover接手過來,專心致志進行迷你車的改良工作。新MINI的誕生,代表著高技術含量、高水準的生產工藝、突出的產品特點,還有強大的品牌形象。新一代MINI雖然會有三個版本,但引擎的規格都一樣,是1.6升4氣缸。而隨著MINI COOPER進入中國市場,才讓我們有機會感受這款有著40年傳奇歷史在世界車壇享有盛譽的經典小車。 外觀: MINI造型設計簡潔有力,古典色彩與時尚感在她身上共存,大又圓的頭燈印證著她MINI家族的純正血統和風貌。所有的MINI車型都是兩門車,車門張開的最大角度可達80度,進出車門和後排座都很方便。短小而緊湊的車身、平坦的車頂、造型怪異的尾燈讓它看起來十分精簡靈巧。前機蓋由單張金屬板件製成,一直延伸至輪拱,堪稱是設計和工程學的力作。前大燈與發動機罩採用一體化設計,不但醒目獨特,而且顯示了高度精確的生產和裝配的工藝。側面的MINI腰線向後緩緩上升,向人展示出了一個動力十足的側身,清晰地表明了該車的性能取向。前、後風擋玻璃的傾角設計的很小,側窗玻璃也幾乎沒有弧度,天窗大得幾乎覆蓋了整個車頂,車門採用了無邊框設計,為了保護玻璃並減輕關門時乘客耳部的不適,開門時側窗玻璃會自動降下一點,門關好後又會自動升起,造型古老的鍍鉻門把手讓人在握住它的瞬間就會萌生幾分懷舊情懷。 內飾: 坐進駕駛座椅,一個醒目的白色圓形大表盤十分惹眼,位於儀錶板的中央位置,可電子顯示車速、油量、冷卻劑以及其他功能狀態等信息。這種布局自從1968年以來一直是MINI典型特徵。在這個概念下,新MINI的控制健和舒適功能旋鈕環繞四周,車內的各種功能和顯示都用一種令人舒適的橙色燈光顯現,控制台下方帶有6個條形小開關是從原創MINI繼承而來的,這些開關均為彈簧式按鈕,使用後自動彈回原來狀態。 動力: 此次試駕的為手自一體變速箱,如果想方便和平緩駕駛時,可以選擇自動擋,而當希望MINI更具運動風格時,可使用六速半自動功能。其1.6升排量發動機,能夠輸出85千瓦/115馬力的最大功率。可在10秒鍾內將車從0加速到100公里/時速度,並在二十多秒內加速到每小時16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小時以上。在直線加速道測試時,手動一檔就輕松把車拖到了70公里/時,感覺峰值扭距在3000轉/分就已經來了,減至三檔超車,並線,動力充沛,就象脫開韁的野馬,橫沖直撞,這對於一量1.6升排量的小車來講以是不易了。 操控: 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寶馬口號是「駕乘樂趣」。這描述了所有寶馬汽車的一個共性。寶馬汽車從外觀設計到整車性能,一直到每個技術細節的設計取向,都是以「樂趣」為核心思想的。MINI雖然是寶馬行列中最為嬌小的一款車,但其動力性、操作的平順輕松、准確和靈敏性、以及動態穩定性依然是出類拔萃的。新MINI具備了前一代的MINI開起來類似小型賽車的操控性,而且開起來更為平衡舒適。在以50公里/時速度繞樁時,四個輪子緊緊扒住地面,任由輪胎發出「吱、吱」胎響,車身就是不側滑。手握方向盤,輪胎的尋跡感覺極好,令駕駛著信心十足,根本就沒拿她當是一量1.6排量的小車來看。MINI的前懸掛採用單銷滑柱擺臂式結構,後懸掛採用多連桿設計,等長的前驅傳動軸確保在過彎、加速與剎車時均衡的前輪驅動與轉向反應。選配了全天候防滑穩定控制系統+循跡裝置(ASC+T),以及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等先進科技的MINI,讓人更容易聯想到的是一部具有賽車性能的小型家庭轎車。 MINI檔案 ○ 1957年MINI的原始設計者,亞力克·依斯哥尼爵士 Alec Issigonis 著手設計MINI。 ○ 1958年第一部MINI原型車誕生。 ○ 1959年MINI上市。訂價500馬克。 ○ 1961年MINI聲名大噪 全球颳起一陣「MINI旋風」!MINI COOPER 997問世。 ○ 1963年MINI在Alpine Rally賽事中贏得冠軍。 ○ 1965年——MINI之年!源自MINI的靈感,倫敦的一位服裝設計師設計出了風靡全球的迷你裙。 ○ 1967年MINI Moke jeep-style 成為電視影集「The prisoner」的指定用車並第三度贏得蒙特卡洛賽冠軍。 ○ 1994年BMW Group購並Rover Group、mini、 Land Rover、 Rover及MG等品牌,正式成為BMW Group旗下一員。 ○ 1995年MINI被Autocar票選為歐洲的「世紀之車」。 ○ 1997年新MINI概念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中首度現身。 ○ 1998年MINI擊敗Jaguar、Bentley、 Aston、Martin及Triumph等車種,成為金氏世界紀錄史上最成功的英國車。 ○ 1999年為慶祝MINI上市四十周年,紐約的25位MINI車迷同時擠進一部MINI車內,打破紀錄。同時 MINI當選為歐洲的世紀之車。 ○ 2000年9月,新款MINI在蒙特羅車展中亮相,舊款MINI宣告停產。共計生產5387862部MINI。 車評 全新的MINI Cooper在外形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又大又圓的前照燈以及平頂、短尾的獨特設計,秉承了MINI家族的風貌。這樣嬌小而獨特的外形已經成為MINI的招牌形象,相信不管怎樣升級、改款,廠方也不會捨得對其「改頭換面」。MINICooper的色彩搭配非常豐富,既可以選擇車身與車頂同色,又可以選擇車身與車頂不同色。此次試車,寶馬公司提供了兩輛MINI Cooper,一輛是車身與車頂同為藍色,供繞樁試車;另一輛車身為紅色,車頂為白色,供場地試車。 發動機動力稍嫌不足 MINI Cooper採用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四缸16氣門的發動機排量為1.6L,雖然車身較輕,但如果想追求運動激情,動力還是略嫌不足。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9.2s,雖然成績不錯,但爆發力不明顯。 操控靈活,穩定性好,能給駕駛者十足的信心 MINI Cooper裝備的是四輪獨立跑車化懸架系統,以及後軸多連桿懸架系統,提供了極為優越的道路操控性。另外,長軸距、低重心和寬車輪以及短尾的設計,使得這部小車無論在繞樁還是在場地試車中表現得都異常活躍,在寶馬5系、7系等老大哥面前毫不怯場。 在繞樁試車時,MINI Cooper的195/55 R16輪胎提供了很好的抓地力,左穿右插中總能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此外,調教偏硬的跑車化懸架系統,對側傾控製得非常到位,加上靈巧的車身,繞樁時,對車的把握就更容易一些,在不發生響胎的情況下,車速能夠保持在60km/h左右。MINI Cooper採用的是電液直接控制的助力轉向,高速沉,低速輕,操控輕便,但在繞樁時感覺路感不夠清晰,對車輪的掌控不夠直接。 場地試車我們選的是F3賽道,MINI Cooper在賽道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F3賽道全程雖然不長,但彎道較多,能夠對車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考驗。發車以後是一段300m左右的直道,MINI Cooper雖然不能帶來強烈的令人興奮的推背感覺,但可以很輕松地將速度提到100km/h以上,然後切彎、出彎一氣呵成,緊接著又是一個「回頭彎」,踩一腳制動,減速入彎、出彎提速也順利完成,接下來是連續的「S」彎,然後一段直道加速,最後一個彎路到達終點。總體看來,MINI Cooper在彎路上的表現相當穩健、出色,相比之下,直道加速以及出彎提速要略遜一籌,其實,對一個1.6L的發動機我們也不能太「強人所難」。 高標準的安全性 無論是主動安全還是被動安全,MINI Cooper無疑樹立了新的典範。MINI Cooper配備創新的Runflat零壓續跑輪胎,能在輪胎泄氣時,以低於80km/h的速度,謹慎行駛150km。因此,車上不用准備備胎或補胎劑,而是配備更先進的胎壓警示器,來提醒駕駛人注意胎壓是否異常。以BMW為標桿的車體設計,MINI Cooper的車體剛性與抗扭曲性都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除此之外,8安全氣囊以及車門內的保護裝置,可有效減輕撞擊對乘客所造成的傷害。另外,列為選配的新一代的頭部安全氣囊(AHPS2一Advanced Head Protec-tion System)也能大幅提高安全性,它能在車體遭受側面撞擊時,有效保障駕駛者及乘客的安全。四輪盤式制動器,搭配ABS+EBD系統,即使是在駕駛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剎車始終精準、伶俐。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選配)可以在制動系統無法順利制動的情況下,例如發現車輛發生滑移的趨勢,則會在最快時間內恢復車輛的穩定,保持車身平穩與安全。 內飾造型誇張,但不乏舒適實用 坐進MINI Cooper,立時感覺被帶有金屬質感的圓形儀表盤以及操控鍵所包圍。位於轉向盤後方的是一個圓圓的轉速表,金屬銀外殼、白色表盤、字及橘黃色指針,十分清晰,表盤能夠隨著轉向盤的位置作調整。中控台上方是一大兩小三個表盤對稱布置,中間大表盤是時速表,樣式與轉速表相呼應。其他操控鍵如開門扳手和變速桿飾圈等,也幾乎都以金屬質感的圓形為主,營造出一個似乎用圓形搭建起來的空間。車門內飾板材的造型很另類,不過用起來很舒服、實用。 MINI Cooper的設計初衷是「能夠容納四名乘客的小型經濟轎車」,實際的室內布置也是兩排座椅,不過後排坐兩個成年人,實在有些局促,主要是腿部空間比較緊張。盡管如此,這輛小車的2467mm的長軸距還是值得贊許。真皮座椅的色調搭配,具有運動風格,不過舒適性很好。真皮包裹的轉向盤手感極佳,並且設置了功能按鍵,可直接操作定速巡航系統與音響功能。定速系統通過轉向盤正面的按鍵來控制,音響功能則由轉向盤幅背面的控制鍵來操作。 電子恆溫空調系統附空氣微濾網,可根據車外溫度、日照強度以及車內測量的
H. 寶馬mini cooper1.6自吸發動機 國慶跑高速120碼以後(約2500轉)想再提速顯的有些
丟缸了
是不是聲音也很大
I. 寶馬MINI 有什麼優點特色是什麼
無可否認駕駛標準的MINI Cooper是非常愜意的,但是與其它像160馬力本田Civic SiR和180馬力大眾GTI 1.8T跑車相比,它115馬力1.6升4缸發動機就顯得動力不足了。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小跑車市場中取勝,Cooper S被隆重推出,它安裝了經過改進的1.6升4缸發動機,這個發動機配置了皮帶驅動式增壓器、中間冷卻器、單頂置凸輪和每缸4氣門,能在6000rpm時輸出163馬力的強勁動力,比標准Cooper要高出48馬力。其轉矩在4000rpm時也明顯地從82牛米提升到115牛米。
��
從外形上看,Cooper S那引擎蓋上的小型進氣口和16英寸大輪胎使得它很容易與常規的Cooper區分開來。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明顯特徵,例如與車身同色的格柵板條、前面大型的低置進氣格柵、鍍鉻進氣格柵環邊、雙中央排氣管、後保險杠通風口以及後車頂的大型擾流器。另外,發動機罩上和後背上還有Cooper的徽標,門檻鑲上了漂亮的不銹鋼Cooper S嵌板。
��
2002 Cooper S標准配置車型的售價為29600加元,標准配置包括6速手動變速器、16英寸車輪、空調、AM/FM/CD播放器、真皮座椅、電動門窗、電動加熱後視鏡、獨立折疊式後座和6個安全氣囊。我試駕的車型還配備了自動恆溫空調(520加元),全景天窗(1300加元),前可加熱座椅(410加元),一體化車載電腦(250加元)和運動裝備(1500加元),包括了17英寸扁平輪胎和5輻合金車輪、前霧燈以及動態穩定控制器。如果包含運費在內,整車價格達到了 33580加元——一筆對小型跑車來說不算小的費用。
試車印象 ��
盡管Cooper S採用的1.6升單頂置凸輪軸16閥4缸發動機與Cooper的1.6升非增壓發動機尺寸相同,但是為了承受增壓發動機帶來的額外扭矩和動力,其內部零件就需要設計得更加堅固。中冷增壓發動機在6000rpm時輸出163馬力,在4000rpm時輸出115牛米的轉矩,而非增壓發動機在相同轉速下只有 115馬力和82牛米。坐在駕駛室里,可以感覺到發動機低轉速時的帶來的強大推力,極短的加速時間以及高檔時更大的動力而無需頻繁換檔。��
雖然如此,但感覺上Cooper和Cooper S的起動並不夠快,油門在發動機轉速低於2000rpm時反應遲鈍,離合器也有遲滯的感覺。但轉速超過2000rpm後,增壓發動機輸出平順而強勁的動力,直至轉速達到紅線6750rpm區域的極限。Cooper S 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7.4秒,而Cooper則需9.2秒。(配置自動變速器的Cooper百公里加速時間是10.4秒)
數字並不能說明所有問題,雖然Cooper S明顯比Cooper要快許多,但Cooper發動機能更自由平順的加快轉速,其排放性能也比Cooper S要好。而Cooper S的增壓器發出那種典型的齒輪旋轉的雜訊,雖說不算太大,但也差不多掩蓋了4缸發動機的響聲。另外一個方面,Cooper的發動機不斷試圖超過其紅色極限轉速區域,而Cooper S的增壓發動機則要受到更多的限制,而其更適合在較低轉速下工作。掛高檔,並讓車速穩定在100km/h,此時Cooper S發動機轉速是2500rpm。車速穩定在120km/h時轉速是3000rpm,這樣的性能使得它毫無疑問地成為了舒適的高速公路巡航者,而引擎噪音也只是低沉的嗡嗡聲。即使車速達到120km/h,Cooper S也能保持安靜和舒適,僅僅有點風聲從刮水器附近傳來。
� Cooper S的標准6速手動變速器掛檔平順,快捷,離合器有點硬但並不覺得沉重。離合器踏板的左邊有一個非常好的大踏板可以讓左腳休息。握住大大的圓形變速桿手柄感覺很棒,但我發現只要把車停在戶外一會兒,它那光亮的鍍鉻件就會燙手,這也許可以給你帶來有趣的握著"熱馬鈴薯"換檔感覺。��
在高速公路上,Cooper S有很好的行駛穩定性而又不失舒適性。盡管這輛車選裝了胎壁比16英寸輪胎更硬的17英寸扁平輪胎,但我並不感到不舒服。 ��
Cooper S與Cooper的優點在於操縱、轉向和制動性能相當優秀,提速快且反應靈敏,操縱很平順和穩定。即使在緊急制動的情況下,也沒有點頭的感覺,這可要歸功於它的前後短獨立懸架(前麥佛遜式結構/後多連桿懸架)。同時,四輪碟剎附ABS,EBD(電子制動分配系統)和CBC(彎道制動控制系統)是標准配置,這些系統保持了車在緊急制動時的穩定性,不至於點頭和甩尾。另外,ASC+T(電子循跡系統)也是標准配置,而幫助預防過度轉向和轉向不足的DSC(動態穩定控制)是可選配置,需要690加元。當然,即使沒有DSC,你也能很好地操縱它,因為Cooper S實在是不容易側滑,所以我懷疑DSC是否會真正派上用場。Cooper S沒有自動變速器可選裝,但是可以選裝一種新型CVT(無級變速器)。
Cooper S全長3655mm,算是一輛比較短的車型(它比大眾GTI短了534mm)。Cooper S的轉彎半徑只有10.7m,要轉換車道變得相當容易,它可以非常輕松地入線或出線。因為車小,也容易把車停在狹窄的地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車速較低時,它那帶速度感應電子伺服的助力轉向有點生硬,轉向時還會發出一些微響。��
Cooper S較好的操縱性得益於其很好的前方,側面和後部的視野。我注意到兩個後座頭枕幾乎能夠降到座位頂端以下,以便在不用時將其降低,從而不會妨礙後方視野。
在試駕期間,我的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冷車啟動,第一次著不了車,要第二次才能打著。據我了解,Mini加拿大公司已認識到這個問題,並通知了車主有此現象。另外,汽車右後部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響,但我找不到來源。鍍鉻加油蓋也壞了,鎖不上。典雅精緻的內飾像Cooper一樣,Cooper S的內飾大膽、率直具有現代氣息。儀錶板中央是個性十足的速度表,轉速表裝在轉向柱上。門上和儀錶板上使用了大量的鋁制裝飾件,非常時尚。Cooper S的深灰色金屬質感修飾有著不尋常的樣式,看起來很特別,極具個性。在我看來,它看起來像是某人遺留在儀錶板上的腳印。��
光滑的桶形前座椅能提供極佳的橫行承托力,可以手動調節高度,腰部承托,傾斜角度,還可放倒椅背。我所試駕的車選裝了極具視覺效果的藍黑兩色搭配的真皮座椅,我也試過標准配置的真皮座椅,就我個人認為,它們的承托能力和它們的瀟灑外表一樣出眾。兩後座可以讓6尺高的大漢也會感覺到乘坐舒適,但如果前面乘客腿長的話,那後座乘客就可能沒有足夠的腿部空間了。��
寬大的前門加上自動向前移動的前座椅,使得進入後座也不是一件難事。如果後座坐上乘客,那就很難調節靠背了。 ��
所有儀表用的是亮橙色/紅色的背光照明,特別是中央儀錶板上的240km/h大圓形速度表,在晚上也能夠非常清晰和醒目。不過,方向盤擋住了轉速表的部分視線。我注意到了轉速表6750rpm開始的紅色區域也發出紅光。��
我試駕的車有自動恆溫空調,中央的溫度刻度盤用紅色的數字標明溫度,你只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溫度,剩下的事情就交由系統自動完成恆溫控制了。但我還不太肯定我是否會花額外的500加元購買它。標準的AM/FM/CD立體聲音響系統有6個喇叭,聲音清晰而飽滿,但我認為那聲音調節旋鈕過於細小,手感不好。儀錶板下方有兩個杯托,不過,安放的位置不理想,想放入兩個大一些的飲料杯都不行。也許我最大的不滿,就是這輛車存儲空間太小,雖然車門上有小型的儲物箱,遺憾的是控制台下沒有中央儲物箱。在後座乘客邊扶手處倒有兩個不錯的貯物箱。另外,後車窗不能升降,有點遺憾。��5/5分離後座折起時,存放行李的空間就增大了,大約可以放得下4個雜貨袋。這對這輛小車來說真是一個福音,因為車尾行李箱實在是太小了。折起一個或兩個座椅,行李空間就增大兩倍或四倍,而且車後蓋也是很容易打開、鎖緊或開鎖的,非常方便。 ��
我試駕的車裝了全景雙天窗。開天窗時,可以讓前滑動玻璃天窗向上傾斜或是向後滑到後天窗之上,而後天窗是固定的,但它為車後座增加了額外的光線。在需要時,只要滑動多孔的遮陽板就能防止眩目的光線照入車內。��完善的標准安全措施在Cooper S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包括前排乘客正面安全氣囊和側面安全氣囊,所有座位都有窗簾式安全氣囊,防側撞門梁,安全帶預緊器,碰撞後自動開啟門鎖,前後安全潰縮區,電池安全接頭,4個高度可調門枕以及4個3點式安全帶。這些配置構建了非常高級別的安全性。
J. 想提升動力的寶馬迷你用什麼機油
之前在4s店做保養的時候,用的就是原廠機油,效果只能說是很一般,對動力方面根本沒有任何效果,就直接更換成了不行就換成了進口的GT機油,整輛車子瞬間煥然一新,起步加油門的時候也不在拖拉了,降低發動機的動力摩擦損耗,提升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秒殺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