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寶馬為什麼要和長城合作
長城與寶馬的合資品牌,可以說是雙方各取所需、抱團取暖的「最佳選擇」。光束汽車對於長城來說,這將加快長城在高端品牌的布局。
寶馬與長城合作後成立的合資公司名字叫光束汽車。光束汽車量產MINI電動車,將推進MINI品牌的電動化和本土化。
(1)寶馬長城聯姻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外合資的利弊:
眾所周知,自「中外合資」的形式開始,自主品牌在中外合資上的發展基本上是依附狀態;以手李至於在大家的眼中,自主品牌不僅是對盈利上貢獻為零,並且還拉低了海外汽車品牌的「檔次」。
這是因為核心力量的缺失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沒有話語權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與海外汽車品牌合資對中國汽車工業配薯橘發展仍然有積極和重要意義。
換個角度來看,與海外車企合資為自主品牌打下來不小的基礎;如果不是自主品牌在合資中不斷摸索前培團進,如今國內的汽車市場就不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Ⅱ 長城與寶馬合作的背後(二):為什麼長城願意與寶馬合作
因此,長城與寶馬MINI之間的合作,算得上是「門當戶對」,絕不是簡單的國產品牌「抱大腿」,更不是「湊合著過日子」。
寫在最後:近幾年,國內外車企合資出現了一種新模式——不再是「傳統」的以市場換技術,而是地位平等,共同研發和製造。而此次長城與寶馬之間的合作,恰好成為這種全新模式的真實寫照,在強大自身的同時,也推動中國汽車業進入汽車強國新時代。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2019汽車圈八大「聯姻」,前七是雙贏,最後一組是「拼了」!
在新舊交替之際,很多人回顧2019年,都少不得要用「南」來形容,生活難、工作難、社交難……作為一名汽車小編,我也見證了2019年國內汽車行業的各種難,賣老車難、推新車難、提振銷量難,甚至連生存都成了部分車企的難題。
為了解決這些「難」,「聯合」成為不少車企新的戰略發展方向,「強強聯合」、「強弱聯合」、「弱弱聯合」,「聯姻」的劇情不斷上演,都能「1+1>2」嗎?
●吉利+戴姆勒
吉利真的很愛買買買,20億美元收購沃爾沃,90億美元入股戴姆勒,12億美元收購了寶騰,又狂又讓人服氣!吉利入股戴姆勒,跟收購沃爾沃和寶騰不同,吉利與賓士共享的是電動車技術,在未來的汽車領域電動車將為主打車型。
如此來看,一方有錢,一方有資產,誰有技術?兩手空空的合作,不是「雙贏」而是「搏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寶馬聯姻長城是否摳標惹眾議,細數那些最惹人「摳標」的車型
眾泰RS9摳標非同一般,它不僅摳字、英文標識,就連車標也要摳掉。但凡外觀有證明其真實身份的一律摳掉,然後憑借和保時捷車型高度相似的優勢,全部換上保時捷車型的標識。據說,當年眾泰的4S店還提供了這種服務,提車即摳,直接從眾泰4S店開一款保時捷出去。還別說,當年可還真是迷惑了不少人。不過現在該車已經停產了,想買保時泰的只有去淘二手了。
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除了眾泰SR9這類奇葩,大部分摳標的行為還是能夠理解的。雖然很多聲音在說是虛榮心作祟,但大部分原因還是一個習慣問題。像早期的合資品牌上汽大眾就沒聽說過摳標行為,如果說大眾並非豪華品牌,那北京賓士也鮮有摳標吧。所以圈哥認為等這些新鮮合資品牌再過一段時間後,大家習慣了,摳標這種行為也就不存在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寶馬和華晨「分手」 又與長城汽車達成合作,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剛過去的2019年,盡管國內汽車市場下行依舊,但對豪華品牌尤其是寶馬來說卻絕對是一個大年,畢竟該品牌在過去一年裡憑借著72萬輛的年終銷量,成功擊敗了賓士、奧迪並在時隔三年後再次奪回了中國豪華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見,寶馬在未來市場上必定仍充滿著不斷沖高的趨勢。
再者反觀長城汽車的競爭力,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佼佼者之一,其遠遠不是普通合資中方可以比擬的,可以說通過和寶馬汽車的強強合作,必定會是下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光束汽車」的強大基因鏈。
說到最後:
光束汽車的成功落地,無論對長城還是寶馬,都會獲得不可估量的推動力,再加上此次兩者之間的合作也不再是以往的外強中弱,為此對於未來而言兩者之間必定會開啟強強合作的時代,其中長城汽車必定會取得更好的技術沉澱和品牌渲染,而寶馬也會擁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生產成本,他們將會掀開合資模式的全新一頁,無論是長城還是寶馬都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