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改裝那些事兒|想改避震器改之前先明確改來做啥
所謂一低遮百丑,在改裝圈裡面無論什麼樣的車,只要降低了車身,即使在外觀件都沒改變的情況下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車輛的視覺沖擊感。這是由於車輛在降低車身高度的同時,也降低了車身的重心,而低重心的設計通常是用在跑車上,這也是為什麼降低車身後車輛會多出更多的運動感。
像如今的豐田TNGA架構,其中一大特點就是降低車身的重心,使得類似於凱美瑞、卡羅拉、雷凌這類曾經的「買菜車」也可以給人一種運動的感覺。
對於改裝車玩家來說,降低車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更換避震,這其中還有大致三種辦法——換短簧、換絞牙、換氣動。但是這其中有利也有弊,所以今天就來聊聊,改車該怎麼選擇避震器。
在改裝避震器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你改裝的車輛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用途的,是降低車身,增加操控?還是參加專業的賽車競技?抑或是只是想提升顏值,兼顧平日里的代步上班,以及一家人出行。
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避震器支持。
舉個真實的例子,本人之前購買的是一台奧迪A3,平日里車輛的大多數使用場景就是上下班,以及和家人一起出去玩。之後,為了追求低矮的車身和視覺的沖擊感,而一味地降低車身,去弄了一套競技絞牙避震。
競技絞牙避震器的特點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車身,帶來更強的支撐力度,有效減輕車輛過彎時的側傾,在平整的鋪裝路面上可以帶來很硬朗的駕控體驗,與之相對的遇見顛簸路面和起伏路面時,輪胎與路面之間產生的震動也會直接傳達到座椅上。對於喜愛低矮車身的人來說,更換競技絞牙是個不錯的選擇。
話說回來,在更換競技絞牙後,這台奧迪A3的操控感和以及車身高度都得到了優化,但是舒適度卻大打折扣,乘客在乘坐後都說這車的避震太硬,就像坐在水泥地上,長途駕駛完全是一種折磨。不僅如此,通過性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曾經有一次經過非鋪裝路面時,就出現了車輛托底,導致耽誤時間。
所以在僅五個月不到的時間里,本車主就將這套絞牙避震拆了下來,然後掛網上打折賣掉了。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極度反對再去改裝車輛,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所以改裝車輛之前一定要先明確,這台車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在車輛出廠之前,汽車廠家都會對自家的車輛進行一個定位,例如就奧迪A3而言,國產版本的市場定位就是日常代步的家用車,曾經有過的進口版本有著一定的改裝潛力,可以支持深度改裝。但是無論是怎樣的車,原廠的避震器一定是廠家經過各方考慮後而進行的調教設計,可以說是最能夠符合日常生活場景的高度與硬度。
所以原廠的避震就已經給出了一台車的大致改裝方向,例如奧迪A3原廠已經有著十分舒適的駕駛質感,要想降低車身,那就去選擇短簧,或者是BILSTEIN B12這種短簧+避震的組合,不要去聽車友或者是改裝店老闆的所謂絞牙避震多少段阻尼可調,高度可調,不影響車輛操控等。記住,只要是絞牙,舒適性一定大打折扣。
而例如奧迪S3這類性能車,其在出場設置的時候,廠家已經對避震的高度以及硬度進行了一定的優化,並且車輛定位於簡單的「走街」和偶爾下賽道,所以在改裝避震的時候就可以向著競技避震去選擇,例如KW以及BILSTEIN或者是OLINS都有著十分不錯的街道與賽道均衡表現。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是自己的第一台車,那一定要考慮好乘客的舒適性,畢竟這類車的定位本就是性能兼顧家用。
另一方面,在廣東地區有著很多類似於本田JADE和埃爾法一類的MPV通過改氣動避震的方式將車輛降到最低。這樣的氣動避震在許多豪車上也有配備,例如保時捷的帕拉梅拉以及賓士的新款GLE上都有氣動避震的配置。可以說氣動避震是兼顧舒適性和車輛高度、避震硬度的最優選擇,同樣的,改裝氣動避震的玩家肯定會經常性對車輛高低進行調整,車輪在長時間高低變化下也會產生偏移,所以時常需要去進行四輪定位。
總而言之,改高度用短簧,走街耍帥上氣動,下賽道用絞牙,清楚自己車輛的定位一定是改車的前提。
蜀錦暢言
事實上無論是改避震還是改排氣,無論是乘客還是駕駛員,只要是改車就一定要考慮交通參與者的感受。國內的改裝車文化本就落後於國外,不要因為個人行為的一時放縱,而阻礙了改裝車文化的發展。
註:本文版權歸蜀錦傳媒所有,轉載請聯系授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