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崆峒山的一件「假袈裟」
一個以道教文化揚名四方的5A級景區,卻藏著披假道袍的生意人,令人唏噓。
「100、300、500元都可以。香火燈關系後代,不點燈會斷了香火。」崆峒山景區中台文創中心內,一位僧人打扮的男子如此「恐嚇」遊客。
圖源: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崆峒假僧,披褂斂財
10月9日,一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投訴甘肅平涼崆峒山景區「借佛斂財」,稱其 旅遊 時因未捐錢點「香火燈」,被咒「絕後」,引發關注。網友稱,國慶期間,他與家人在崆峒山景區 旅遊 時,被告知可以免費領取紀念品,領到一顆小木珠以後,被領進屋內,一名所謂的「僧人」為其推算個人運勢,並建議點燈。網友拒絕後,「僧人」面露不悅,「恐嚇」道不點燈會「絕了後代」。網友奪門而出,那位「僧人」還說:「你不點燈,你明年就知道了。」
圖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難道我不點這個燈,就有罪過了?況且我和愛人各自還給掃碼捐了20元。實際上如果自己買燈的話,只需要一兩塊錢。對於我和我愛人來說,我們結婚還不到一年,這位『僧人』竟然用不點燈就會『斷香火』『絕後』的字眼,簡直可以說是惡毒的詛咒了。敢問天底下可有這樣的道理?!分明就是借佛斂財,敗壞佛門清譽,還請有關部門嚴肅查處。」該網友憤而舉報。
圖源: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一個月後,平涼市委督查室在「領導留言板」回復該網友:經調查發現,該店確實存在發放免費紀念品引導遊客進店點燈祈福現象,違反景區相關規定,現做出如下處理:一是崆峒山景區中台文創中心內供奉神像,點燈祈福與經營范圍不符,予以取締,並對店內宗教用品進行清除;二是立即停止免費發放紀念品行為。
圖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利慾熏心,凈土難守
宗教和 旅遊 一直有著非常天然的緊密聯系,宗教文化既是構築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石,也蘊含著豐富的 旅遊 資源。對於宗教 旅遊 而言,傳播宗教文化是初心,合理的商業性開發也是維護宗教場所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在唯利是圖的人眼中,香火成了搖錢樹,教義成了點金石。他們以發展 旅遊 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為由借教牟利。
圖源:崆峒山 旅遊 網
崆峒山景區除了「假袈裟」,還有遍布景區、令人不明所以的收款二維碼。網民投訴稱崆峒山景區太清宮、靜樂宮、東台關帝廟、招鶴堂、飛升宮、王母宮、八仙台七個宮觀收款二維碼各不相同,不知這些二維碼歸誰所有。遊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盲目掃碼,也不知這些善款最終歸向何處?
盡管平涼市委督查室對此事及時做出了反應,將以上景點收款碼清理,但若非網友舉報,這一現象又將持續多久呢?在中國,道觀、佛寺是否成了生意人的「印鈔機」?
借教斂財沉痾已久。2019年,海南玉蟾宮管委會主任陸文榮因兒子被綁架,意外爆出過億身家,一時間掀起風浪。據媒體報道,陸文榮闖盪海南僅一年,就拿到了3.75億元投資,包下文筆峰開道觀玉蟾宮,每年光門票就收入過億。許多人紛紛質疑陸文榮收入的合規性,甚至有網友調侃道:「海南有個玉蟾宮,宮里有個陸道長,斂財妙計安天下,腰財萬貫甲一方。」
圖源:海南玉蟾宮
無獨有偶,溫州樂清寶林寺、蒼南縣龍慧寺的雙料住持釋智通,14歲出家的他遭兒媳公開舉報:「有妻子,愛吃牛肉不愛吃菜,出門專車路虎攬勝,或者奧迪A8,出入五星級賓館,冬蟲夏草泡茶……在上海、杭州、溫州,很多地方都有房子和商鋪。」南京寺廟中法號「開勇」的力天佑,曾上過廣州警方撲克牌通緝令,代號「紅桃5」……
圖源:海南玉蟾宮
我國並不是沒有出台相關政策嚴防借教斂財。《宗教事務條例》第52、53條就規定,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不得用於分配。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捐資修建宗教活動場所,不享有該宗教活動場所的所有權、使用權,不得從該宗教活動場所獲得經濟收益,禁止投資、承包經營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
黑龍江大學 歷史 文化 旅遊 學院院長段光達分析說, 旅遊 景區需要文化支撐,國內一些名山大川 旅遊 景區內都有國家批準的寺廟、道觀等正規宗教活動場所,也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但是,也有部分景區在發展過程中,不是全力搞基礎建設和生態維護,而是違法修建一些殿堂建築進行收費經營活動。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興建未經批準的殿堂,將景區部分經營單位承包出去,以此收取利益,這種方式雖然「來錢快」,但對 旅遊 產業的整體發展和 社會 風氣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