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錫靈山大佛到拈花灣的免費班車還有嗎
沒有免費班車了。建議你在無錫火車站北廣場中央車站公交a島搭乘樂游無錫2號專線車直達靈山景區及拈花灣。
樂游無錫一日票15元,一日內無限次上下車。
樂游無錫2號線拈花灣末班車17點57分。
如果你要看拈花灣夜景,除了打車外,如果你會騎自行車的話,你還可以選擇在拈花灣租賃共享單車,騎行至靈山大佛景區公交站(約20分鍾),搭乘88路夜班車抵達終點站梅園後,換乘地鐵2號線轉1號線至無錫火車站。拈花灣那邊hellobike比較多。
拈花灣及馬山島是一個比較適合自駕以及留宿的地方。建議你可以選擇白天前往靈山大佛景區觀賞(九龍灌浴、梵宮吉祥頌)後,下午返回無錫市區,晚上游覽免費的清名橋古運河景區。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是一個類似西塘一樣的古鎮街區,由京杭古運河四周的南長街、南下塘、陽春巷等組成。該景區就在無錫市區,交通便利(地鐵1號線南禪寺站8號口出站沿河向前步行十分鍾),特色飯店很多且平價。而且夜景絕不會比拈花灣差的。
⑵ 拈花灣的一笑十三禪
「讓我們微笑」——這是拈花灣的「五字真言」,寫在拈花灣的大門上,也映在拈花灣每一個人的臉上。
「讓我們學會微笑。學會微笑,就是學會禪」——這是迦葉用他神秘的微笑為我們每一個來到拈花灣的人送上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 「微笑禪」。
拈花灣的禪,正是「微笑禪」——來拈花灣會心感受微笑,在拈花灣重新領悟微笑,從拈花灣開始新的微笑。將自己的微笑留在拈花灣,將拈花灣的微笑留在心裡,帶回家去,帶給每一天的新生活。
所有這一切拈花灣的微笑,都從「一笑堂」開始。在這里,遊客們第一次與「拈花灣的微笑」相遇;從這里,遊客們走進「拈花灣的微笑禪」……
一笑堂,是拈花灣第一個也是最大一個文化旅遊綜合體——這正是拈花灣在傳統遊客中心基礎上的創新與創造——濃縮了拈花灣幾乎所有的文化內容,微縮了拈花灣禪游的各類項目,涵蓋了五A級景區和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旅遊度假區遊客中心的全部服務功能。
來拈花灣觀光的遊客,一笑堂是第一站。這里的「遊客集散中心」,專為三小時以內過站式遊客,特別是團隊觀光遊客,提供一站式購票、導游、換乘、簡餐、購物、醫護、愛心志願者等服務。
到拈花灣住下來的禪客,一笑堂是總服務台。拈花灣區域內所有的酒店,都在這里的「聯合接待中心」,設有接待前台和禮賓站,直接為客人辦理入住手續、接送行李。
在拈花灣居住的業主,一笑堂是管家中心。拈花灣的理念是,業主更是貴賓。任何時候,業主無論獨自一人還是與家人和親友一道,無論是回來還是離開拈花灣,都可在這里的「VIP中心」享受尊榮貴客的迎送服務。
一笑堂,按照當年靈山盛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意境設計建造。
我們來到一笑堂之前,遠遠看見的,首先是三根高高的柱子,猶如三根經幡旗桿。這是拈花灣禪境的象徵,叫做「三禪柱」。與經幡旗桿不同,這三根柱子上,懸掛的不是經幡和旗幟,而是長長的一串蓮花在中間,左右分別是一長串風鈴和一長串禪燈。
這「三禪柱」,象徵著「佛祖拈花,迦葉一笑」典故所蘊含的佛教及禪宗的三個最本質信息——蓮花應證佛祖說法,風鈴傳送迦葉微笑,禪燈本是心心相印。
在拈花灣,凡是有公共空間和院落的地方,就有這樣一組「三禪柱」。最高的33米,共有三組,分別矗立在一笑堂、大會堂和大禪堂的三個廣場。其他地方的「三禪柱」,與所在空間場所相適應,分別為3米、6米、9米、13米、18米、24米、30米不等。
如同印度佛教聖地的阿育王柱、中國古老寺廟前的經幢、國內外著名酒店前的旗桿,乃至於天安門廣場前的華表,大凡文化公共性建築,都有高高的儀式性標志物,或威嚴,或庄嚴,或神聖,或美麗。「三禪柱」也一樣,作為拈花灣的儀式性標志物,也是神聖的、神奇的,既令人肅然起敬,又給人難以抗拒的「禪力」,無論人們有無信仰,或有著怎樣的信仰,遠遠地看見它,都會被它吸引,不知不覺地朝它走過來,朝它禮拜,繞著它轉三圈……這「三禪柱」因此也是「三高香」、「三吉祥柱」,人們可以用自己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向它,或者通過它,向上天,向自己信仰的神靈祈福。
來到拈花灣的禪客們,正是這樣,在「三禪柱」的神奇感召下,走向「一笑堂」——正如當年十方世界的諸佛諸菩薩和無數眾生來到靈山聽佛祖說法,今天,禪客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拈花灣,走進一笑堂,就是走進了「十方世界」
一笑堂,是拈花灣的第一迎賓樓。每一位來到拈花灣的客人,都會首先在這里受到微笑禪禮的特別歡迎——無論是游覽觀光的遊客、休閑度假的禪客,還是旅居的業主,或者上下班的員工,無論是第一次來游,還是無數次來訪,一笑堂永遠都會以美麗溫馨而又神秘的禪禮儀式微笑相迎。
微笑迎接微笑——這是世界上最難忘的微笑儀式,這是人世間最動心的微笑禮節,只在拈花灣才有,只有一笑堂才能——從迦葉的微笑開始,在禪客們的微笑中進行,在十三分鍾之內,十三次與微笑相遇,這個短短十三分鍾而又意味深長的禪禮儀式,叫做「一笑十三禪」: 一笑堂的門前廣場,有一面「五字真言照壁」,正反兩面都刻寫著「讓我們微笑」五個大字,讓人一看上去就會會心地一笑。在五字真言照壁與一笑堂大門之間,是一個帶有天棚的過道式迎賓外廊(過廊)。在這里,五色「微笑天女」,亭亭玉立,立刻就讓一路疲乏的我們眼睛一亮——五個迎賓女孩,各穿著一種顏色的迎賓服,每個人的衣服上都寫著「讓我們微笑」這句話,並且分別各突出其中一個字,微笑著走過來,微笑著鞠躬,然後微笑著在每一位客人的身上,貼上一張「讓我們微笑」的歡迎貼,細心的遊客會發現:每個人身上的歡迎貼的顏色都不一樣。
這樣的歡迎,不只是一種迎賓禮儀,其實是一種禪意游戲,名為「在微笑中放下」——人們在游戲中快樂地放下各自的社會身份,快樂地互相認同彼此都一樣的新身份,這個身份,就是微笑。
這樣的歡迎游戲,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功能:以「顏色管理」,引導遊客分流——遊客們按照各自身上的歡迎貼的不同顏色,自動分成五個顏色小組(批次),各個顏色小組在相同顏色的微笑天女引導下,沿著相同顏色的線路,有趣而有序地走進一笑堂,走向相應顏色的集散區。 一笑堂的過廳,是一個的環形鏡像空間,在這個環形鏡像空間迎候我們的,是微笑的迦葉,所以叫做「迦葉之鏡」。拈花灣的許多公共場所的迎客過廳,都有「迦葉之鏡」,這是拈花灣的一大特色,只不過這里的「迦葉之鏡」,是整個拈花灣最大的,也是最神奇的。
此時,迦葉就在迦葉之鏡中向每一個人微笑。無論我們是在哪個角度,無論是成人的高度還是孩子的視角,鏡中的迦葉都會跟隨每一個人的眼睛,神秘地朝每一個人微笑——在每一個人看來,迦葉此時都只是在與他(她)一個人相視微笑……於是,奇跡發生了,人們在鏡像中,從微笑的迦葉看到了自己的微笑——我是迦葉?還是迦葉是我?無論怎樣,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在對另一個自己開心地微笑,與周邊陌生的禪友會心地微笑,與古佛迦葉會意地微笑…… 走出迦葉之鏡,轉眼便是「雲水禪音」,這里是整個拈花灣所有賓館酒店客棧公寓的「共享接待大堂」——如同迪拜帆船酒店的大堂——在這里,每位遊客都會有一個專屬「微笑管家」,幫助代辦入住手續,在等候入住期間,先在這里休憩、解乏,觀覽、購物,放鬆、發呆……
如果是觀光遊客,這里是拈花灣的第一景點,是拈花灣「三大大堂奇觀」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大禪堂和大會堂):仰望是天光流轉的日月星辰,遙看是凌空飛濺的雲溪細流,側耳是隱隱約約的神秘禪音,抬腳是輕鬆柔軟的藝術草毯。興奮的我們,剛踏入一隻腳,立刻就清凈下來。這樣一種動靜反差的轉換,如同人們在靈山梵宮的門廳,從藻井天光下面的台階拾階而上,一進到廊廳,即刻就屏住了呼吸……。循聲望去,只見虛空般的琴台上,三個「琴瑟天女」彷彿翱翔在雲水之間,神秘的禪音,正是從她們柔婉的玉手下傳出來,由遠而近,撫慰心身,讓人完全放鬆下來。地面空間的所有藝術景觀,其實都是「禪趣座位」,人們可以在上面隨意坐下甚至躺下,任由一路疲乏的心身,浸潤在這天籟般的雲水禪音中,接受洗禮……。 將人們從雲水禪音的遐想中引導回來的,是一群「微笑香女」。她們身披純白的禪紗,手捧紫煙裊裊的香爐,款款而來,出現在似夢還醒的我們遊客面前,微笑著拈起一支馨香,微笑著為我們這些一路疲乏的遊客致以「禪香祝福」的香熏禮——奇異的禪香,讓人心醉,又神清氣爽;美人的祝福,讓人銷魂,又肅然起敬——與香草美人一起微笑,這樣的感覺,只在夢中,這樣的經歷,一生難忘。
更為難忘的,是在香薰祝福之後,微笑香女會們還會送給我們每一位遊客一小瓶拈花灣特製的「蓮花香油」,讓人愛不釋手。好奇的遊客們立即就發現,每一個人手中的蓮花香油小瓶,無論是造型,還是香型,全都不一樣。此刻,微笑香女們會打開魔盒般的「香油寶匣」,展示十三個系列的拈花灣禪香精品禮盒,每個系列都包含有十三種禪香——「一笑十三禪香」。 品茶之間,休憩之餘,不時會有穿戴著廚師圍裙和廚師帽的「微笑點心師」,親自送上剛剛出爐的各式點心樣品,邀請遊客們品嘗。這個迎賓禮節,叫做「禪點開心」。這些花樣繁多的小小點心,全都是拈花灣特製的綠色食品——特別的原料,特別的工藝,特別的口味——其中特別精美的小包裝產品,叫做「開心禪點」,只有一笑堂才有供應。這些一笑堂特供的開心禪點,一共有十三個系列,每個系列有每十三個品種——「一笑十三禪點」。
由於每個遊客都只能品味到十三個系列開心禪點中的一個系列的一個品種,和微笑香女、微笑茶女一樣,「微笑點心師」,同樣會像魔法師一樣,為我們這些好奇遊客「變出」十三個系列的開心禪點禮盒,滿足大家眼饞的需求。 但我們在雲水禪音中盡享禪香、禪茶、禪點之時,也就是微笑管家辦好入住手續之時。接下來的驚喜,就是我們每一個遊客手中的鑰匙,都是一個「禪」字,每一把鑰匙的禪字都不一樣。在拈花灣,一共有十三種禪字鑰匙,分別是歷代十三個書法名人的字體。這些十三系列的禪字鑰匙,與禪香、禪茶、禪點一樣,也有一個禪修功能的名稱,叫做「一笑十三禪字」。細心的微笑管家告訴我們:在拈花灣,遊客可以找到這十三禪字書道館,專門練習自己喜歡的一種禪字字體,「以書參禪」……
更讓我們高興的是,拈花灣的禪字鑰匙,遊客離店時是可以帶走的,因為拈花灣的理念是:每一個遊客都是拈花灣的主人。不僅如此,每個遊客每次來到拈花灣拿到的禪字鑰匙,一定都不會一樣,如果有遊客集齊了十三種禪字鑰匙,一定有機會在拈花灣得到更大的驚喜。微笑管家還告訴我們:搜集禪字鑰匙,既可以通過每次入住免費得到,也可以在一笑堂的禪字鑰匙專賣店購買。無論怎樣,只要集齊了十三種,就會有獲得超值獎勵的機會。 驚喜一個接著一個。微笑管家在為我們送上禪字鑰匙的同時,還給每一位遊客都帶上一個吉祥如意的「禪畫胸牌」。這個禪畫胸牌,有三個部分,三個作用:一是綬帶,其實是拈花灣特製的禪珠項鏈;二是胸牌的正面,是一幅拈花灣全景的禪畫;三是胸牌的背面,是拈花灣經行健身的線路圖。
和拈花灣的禪字鑰匙一樣,這個精美而又實用禪畫胸牌,遊客可以帶回家——精美的項鏈可以佩戴,吉祥的禪畫可以鎮宅,記錄了經行參禪過程的線路圖值得珍藏紀念。
特別珍貴的是,每一幅禪畫胸牌的禪珠項鏈,都是唯一的,都有唯一編號的證書,都有設計製作者的簽名和祝福。當然,細心的微笑管家沒有忘記告訴我們這些好奇的遊客:如果想要與家人和親友分享,一笑堂有禪珠項鏈專賣店和「拈花灣全景禪畫」專賣店。 在我們離開一笑堂前往駐地之前,還有一個准備儀式,這就是「禪裝一色」。這時候,微笑管家會帶著各自的遊客主人,來到「禪裝店」。把我們暫時交給微笑模特。這里,各色各樣的男女禪裝及其飾品,琳琅滿目,在微笑模特的引導下,每一位男性遊客可以免費挑選任意一款白雲色禪修腰帶,每一位女性遊客可以免費任意挑選一款粉蓮色禪紗頭巾。當然,遊客們還可以在這里自由選購其他禪裝及飾品。
細心的微笑管家會再一次提醒他們的遊客主人,和此前禪香、禪茶、禪點、禪字鑰匙、禪珠項鏈、禪畫全景一樣,所有這些「一笑十三禪」系列的特別紀念品,都帶有「一笑堂」特別認證,都只在一笑堂特別展賣,過了這家店,在拈花灣其他地方就再也買不到了。
禪裝店的出口,是一條寬敞的開放式試衣鏡走廊。在這里,微笑模特們幫助我們仔細穿戴好禪裝。 整裝待發的遊客,逐漸雲集在一笑堂的出口大廳,這是一個具有中央樞紐功能的「轉換空間」,遊客們一方面匯聚到這里的中央樞紐集合,一方面從中央樞紐向五個方向分流。
這是一個和入口大堂同樣神奇的雲水禪音空間,更加神奇的是——這里猶如一個「虛空」的「十方世界」——分不清天上地下,沒有東南西北,穿越了過去與未來,沒有時間,只有當下,沒有空間,只有蓮花——「360度虛空」,蓮花無處不在:從地下湧出來,從天上落下來,在半空飄浮,在火中演化,在水裡變幻,在風中婀娜……
此時此刻,五色微笑天女們再一次微笑著出現在遊客面前,帶給大家似曾相識的驚喜。根據遊客身上的歡迎貼顏色,她們分別獻上相同主色的應時花冠:一朵主色禪花(以拈花灣標志製作的人工鮮花)配上一串應時花瓣——春天桃花,夏天蓮花,秋天桂花,冬天梅花,然後帶領同一個色組的遊客,走向同樣花色的出口小廳——一笑堂一共有五個出口小廳,「一笑五花,各表一枝」。每個出口小廳一種顏色,僅供相同顏色小組的遊客進出通過,在那裡等候乘坐同樣顏色的區間班車…… 當遊客們來到各自顏色的出口小廳,每一個人都會大吃一驚,然後又都會驚喜不已,原來,我們發現,在這里迎候我們的,竟是我們自己——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先前在入口過廳走過迦葉之鏡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變成了迦葉」——迦葉的古佛之身,自己的微笑之臉。
此刻,我們每一個遊客自己形象的迦葉,都一一呈現在一幅巨大的影像之幕上,赫然擋在我們面前,擋在我們前往出口的路上——我們必須走進自己的迦葉微笑之中,才能找到出路……
在微笑管家和微笑天女的雙重鼓勵下,人們鼓足勇氣,終於穿過了自己的影像之幕,來到光明的出口,最先看到的是一個服務台,這里展示著每一個「迦葉」禪影一笑的神奇照片,遊客如果願意,可以將自己的迦葉禪影照片買回去做個紀念,如果沒興趣,就繼續往出口外走…… 我們終於來到了一笑堂的出口車站。微笑管家和微笑天女都說,拈花灣的區間班車早就等候在這里了,但是遊客們卻完全找不見班車的影子,只有一隻巨大的彩燈,原來,這就是拈花灣的特色班車——以禪燈為車,照著遊客一路搖搖晃晃,以每小時二十公里以下的速度,猶如經行,在雲水禪境中悠悠盪盪,不只是為了送客趕忙到住的地方住下,而是要一路放下,最後到了住的地方才能完全放下。以車為禪燈,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無論陰雨還是晴天,無明的禪燈都為心靈導航,沒有禪燈,任何人都找不到走進拈花灣的路……
拈花灣的禪燈之車,是一大靈動的景觀。人少的時候,一燈一車,人多的時候,串燈為車,或三燈一串,或五燈一串。人在燈中,人燈相印;燈在拈花灣中,燈燈相映拈花灣…… 拈花灣禪燈串車,可說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叮當車」——每一輛禪燈串車上,都掛滿了各色各樣大大小小的禪鈴,木的竹的銅的鐵的金的銀的玻璃的陶瓷的長的短的花的無花的……,一輛車上的禪鈴,少則有上百個,多則有上千個。
坐在禪燈串車上,行向拈花灣,最愜意的感受,莫過於享受這千百個禪鈴的雜聲了:節奏或快或慢,聲音忽大忽小,音調時高時低,音色千變萬化,旋律玄妙莫測。或亂音齊發,稀里嘩啦;或餘音婉轉,空靈無限;隨機叮當,應聲即禪……
來到拈花灣的遊客,沒有不被這奇趣的禪鈴引得開心一笑的。正是這禪鈴叮當的開心一笑,我們才得以完成走進拈花灣之前必須完成的第一次禪變:進出一笑堂,一笑十三禪……
⑶ 無錫拈花灣的景色怎麼樣,當地有什麼好玩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沒有什麼比下江南更令人一見傾心了。
古有孟浩然煙花三月下揚州,今有小編櫻花深處尋無錫。
無錫地處江南,雖比不上揚州那般聲名大噪,卻有著令人繾綣難忘的溫柔。
拾一片落櫻,漫步在鹿鳴谷的竹林間,感受清風徐徐;
取一副筆墨,靜坐在禪者之家的一角,譜寫時光慢慢;
攜一縷暖陽,肅立在靈山勝境的大佛前,細聽鍾聲淺淺……
【行程安排】
Day 1:拈花灣景區(妙音台觀賞蝴蝶放飛-禪者之家體驗抄經和花道-鹿鳴谷櫻花-弓守道-香月花街-夜櫻)
Day 2:靈山勝境
“懶度庸人意,且拂明鏡台。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
一不小心,我便與唐詩宋詩撞了個滿懷。
古人雲:見字如面。還未真正抵達景區,我便被“拈花灣”這三個字緊扣心弦。
作為一座禪意小鎮,這里素來享有“凈空、凈土、凈水”美譽,小鎮依山傍水,環境幽美,踏入其中,彷彿誤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靈山小鎮·拈花灣位於無錫濱湖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與靈山依山相鄰,將江南小鎮與東方禪意融為一體,整個景區沉浸在獨具一格的美學意境之中,將禪意生活詮釋得淋漓盡致。
【關於交通】
無錫,作為江蘇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可謂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方便。
飛機:各地可乘坐飛機到無錫碩放國際機場,機場的高架與市區相通,另外有大巴車通往市區的各地。
火車:無錫目前運行的火車站主要有無錫站和無錫東站。無錫站位於梁溪區車站路1號,另外溫馨提示在這里乘車需分清楚北廣場還是南廣場,以免錯過時間。無錫東站主要是高鐵站,各地可以選擇火車或者高鐵到無錫。
汽車站:無錫市區內有無錫汽車客運站、無錫汽車客運東站和無錫汽車南站,都是發往不同的方向,各地可提前在網上查好線路。
地鐵&公交:
無錫目前已經開通地鐵一號、二號線,可直達市區部分熱門景點以及無錫站和無錫東站等地。
公交方面也非常發達,多為無人售票車,除一般的公交線路外,還設有夜班公交、快速公交以及旅遊專線。
⑷ 從常州到無錫拈花灣 怎麼過去 告訴下應該坐什麼交通工具 沒有汽車 不能自駕 幾點出發比較好
滴滴唄,順風車很便宜,快車也行
⑸ 美麗的拈花灣作文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以及爸爸同事沈叔叔一家一起去拈花灣遊玩。
買好了票,我們看著地圖尋到一座雄偉的水上風車。天空中下起了毛毛雨,星星點點的雨滴墜落下來。我們順著一條蜿蜒的小路走到拈花湖,平靜的湖面上泛起波浪,碧綠的荷葉旁長出了粉色的花苞,可愛極了。湖邊的野草輕輕擺動,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灰濛蒙的天空漸漸起了一層薄霧。遠處的山,雲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山頂屹立著一座寶塔。
拈花小鎮上,一座座房子整齊地排成一排,房子上還喜慶地掛著紅燈籠。突然間,雨下大了,我們趕忙進了一家麥芽糖店躲雨。只見店主賣的不是麥芽糖,而是「吹糖人」,這種糖是靠人用嘴吹出來的。老闆娘用一部分糖搓成一長條,讓小朋友咬住一頭,又拿了一個糖團接在長條的另一端,讓小朋友用力吹。經過老闆娘的手藝加工後,一隻糖老鼠就做好了。我看得出神,央求媽媽也給我體驗一次,於是,我如願以償地吹了一隻糖兔子。仔細巡視四周,這家店除了吹糖人,還賣五穀雜糧呢,有金燦燦的麥子、黃澄澄的玉米,還有白白的大米。
中午時分,一家家飯店都忙著招攬客人。我們吃完午飯,來到一座長亭,雨點嘩啦啦地從屋檐上落下,形成了一道水的簾幕。
到傍晚時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拈花灣。
拈花灣真美呀!
靈山是個美麗的地方,有靈山小鎮,靈山大佛,拈花灣……其中最美麗的要屬拈花灣了。特別是夜景。
我們一走進去就看見了一座橋,橋的名字叫作童心橋,來到了香月花街。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到可是很長地呢!我們來到了拈花塔,拈花塔上有很多風鈴,一陣陣風吹過來風鈴「沙沙」作響就像在合奏一個交響曲。到了晚上,塔上還會有五顏六色的光射出來,美麗極了。
香月花街上人山人海,非常多的人。我看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那塊石頭就像水晶一樣發著藍色的光芒,特別美麗。上面還有拈花灣這幾個大字。前面還盛開著幾朵花兒。
可是在這種美麗的地方有一點美中不足就是有人在地上扔垃圾,我看見有人在地上亂丟垃圾。那個人一走清潔工就來打掃,如果每個人豆亂丟垃圾的花那地上都會是垃圾。
如果沒有這些垃圾的話,拈花灣一定會更美麗地。
緊張的學習結束了,迎來了我們快樂的寒假。媽媽說帶我去一次休閑度假。不知道這次媽媽會帶我去哪兒呢?驅車兩小時後,我們來到了位於無錫的拈花灣。這時,已經夜幕降臨了,在晚霞的照耀下美麗的拈花灣顯得格外迷人。
走進園林,到處都是霧氣渺渺,猶如踏入了仙境般,這里的一樹一景令人陶醉萬分,聽說,這里有「一花一世界」之稱。走到湖邊,看到那湖面上五顏六色的噴泉照應著前方的漁船,感覺回到了夢鄉的江南。繼續往前走是拈花灣小鎮,步入小鎮,彷彿走進了世外桃源,這里亦夢亦真,建築風格仿古,門、窗和柱子都是木頭製成的。鎮中,點綴著小橋流水和園林小景,兩邊唐風式小店鱗次櫛比,讓人目不暇接,每家小店都透露著豐富的禪文化,在這里我心情感到無比舒暢,簡直讓人流連忘返。
不久,人群逐漸散去,我們也回酒店休息了,但我還是陶醉在這美麗的「仙境」之中,久久不能離開。
都說拈花灣特別好玩,尤其是那裡的夜景,十分美麗。寒假裡的一天,我們一家人便來到這里遊玩。
走過印心橋,我們來到了拈花灣的禪意主題街——香月花街。這里的建築為唐宋風格,古樸典雅。這里薈萃了近百家國內知名的文創產品和特色體驗的工坊店。這里的各種餐飲、地方小吃應有盡有,每個店都是香氣撲鼻,令人垂涎三尺。還有琳琅滿目、做工十分精緻的各種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這里處處充滿著濃濃的禪意,使人感慨,耐人尋味。
天色漸漸暗下來,觀看禪行活動成了重頭戲。我們都被這五光十色的景象驚呆了。瞧!路兩邊的樹木、蘆葦、草叢、池塘組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畫。燈光艷麗多彩,一會兒綠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紫色、一會兒粉紅色……有的如荷花盛開,有的組成了一幅美麗的青山綠水圖,有的似一本翻開的書……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湖中心升騰起裊裊霧氣,加上夜色朦朧,更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一路步移景換,我們看得眼花繚亂,驚嘆設計者的技藝高超,遊客們嘖嘖的'贊嘆聲不絕於耳。我們也拍了許許多多精彩的照片,等回家後再細細欣賞。
自然的風景,精緻的布局,幽深的小徑,絢麗的夜景,這就是美麗的世外桃源——拈花灣小鎮。
拈花灣在我不久前去過的一個美麗城市——無錫。
拈花灣裡面特別美,尤其是裡面的波羅蜜多酒店和晚上的燈光秀。
波羅蜜多酒店邊,被長長的小溪保衛,汽車要繞半圈小溪才能開到酒店門口。酒店門口過河的橋五花八門,除了車子過去的大橋,其他行人走的橋都很特別,有的用一兩塊大石頭鋪成,有的用許多小石子鋪成,有的用一塊寬約兩腳長的大石板鋪成。行人小徑彎彎曲曲,有的地方即使有小溪穿過,一步也能跨過去。酒店被茂密的花草樹木環繞著,有松樹、柏樹,有小花、小草,讓我目不暇接,百看不厭。
拈花灣小鎮晚上的燈光秀,真得特別好看。雖然我只看了一場燈光秀,但我能想像其他的燈光秀有多美了。那燈光秀,只需兩個照燈,就能照出一個佛祖的樣子或顯現出幾個「福」字。佛祖的姿勢還可以百般變化,一會兒坐著、一會兒卧著、一會兒站著,在低沉的梵音烘托下,讓人心境平和。燈光照映出的「福」字,也是形態多樣,有正寫的,有倒寫的,還有旋轉著的,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完全忘記了冬夜的寒冷。
我喜歡美麗的拈花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