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萬能車企大變身 五菱、廣汽、比亞迪轉產口罩日產千萬個
疫情之下,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作為國民支柱型產業,汽車行業在疫情之中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也就是說,你現在能買到的N95口罩,可能還是年初二生產的。而隨著疫情的持續擴散,應對防疫物資尚且不足,更別說市場零售了,所以短時期內口罩仍然會是緊缺物資。
可喜的是,最近,不光汽車業生產口罩,這幾天,富士康、爹地寶貝(紙尿褲企業)、三槍內衣、水星家紡、和碩(代工企業)等各行業多家公司都傳出轉產口罩的新聞。
紅點觀察:
疫情面前,如何恢復生產?是擺在所有車企面前的一道考試附加題,能不能破題是車企進階的關鍵。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車企轉產口罩,一方面既可以滿足自身恢復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供應市場,為國家分憂解難。
誠然,相對於每天1.5億的用度需求,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比亞迪加起來不過1000萬的產能,乍一看有些杯水車薪,但是在疫情面前,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群策群力,車企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擔當。從這一點上看,車企轉產口罩這件事上,都值得手動點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車企轉型造口罩,不僅是「中國製造」,更是「責任擔當」!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攪亂了2020年本該有的開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隨著防疫工作的持續開展,疫源區武漢市乃至全國許多地區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醫療物資短缺問題,口罩一度處於極度短缺的狀態。在疫情面前,不少車企都表現出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近日,隨著「長安牌」口罩的正式量產,連同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在內的4家車企已經具備了口罩生產能力。對於車企生產口罩,有的小夥伴認為是外行湊熱鬧,還有的小夥伴認為汽車廠商生產的口罩靠譜嗎?
「五菱」牌口罩的前車之師,不甘落後的比亞迪電子事業群第九部,爭分奪秒的廣汽集團,後來居上的「長安牌」口罩。面對疫情肆虐之時,我們能看到這些車企能夠不計成本的改造生產線,優先實現口罩生產,這些生產口罩的車企能夠運用自身的優勢能力,快速解決當下疫情期間出現的物資短缺的問題,他們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強大的「中國製造」,更是車企擔當社會責任的體現。
在當前共同戰「疫」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車企不把關注點放在成本和盈利上,積極轉身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之中,值得我們的尊敬。在所有中國人的同舟共濟之下,我們相信這次難關定能很快渡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車企改行做口罩更有優勢0.5秒一個口罩的誕生簡史
如今的自由程度,都是以口罩來計算的。
「世界正面臨著個人防護裝備市場的嚴重混亂。需求比正常水平高出100倍,價格高出20倍。」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了警告,稱全球口罩儲備已經嚴重不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車企硬核跨界,轉產口罩很靠譜
庚子年的春節註定令每一個中國人都格外難忘,本該舉國歡慶的新春假期卻成為全民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疫」戰場。從四面八方趕來支援的醫護人員在武漢和湖北組成「抗疫」最前線,更多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則積極組織恢復生產,為這場「消耗戰」源源不斷地提供急需的物資裝備。
這些企業當中,也不乏「汽車人」的身影。當口罩成為當下消耗量最大、也是最緊缺的物資時,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紛紛宣布緊急轉產,加緊生產口罩和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其中五菱喊出的口號特別能溫暖人心:「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
企業社會責任不是空談,實際行動才能真正讓人民和社會受益。
其實,很多車企都與醫療器械的研發有過合作,這本來也是車企們提升汽車科技含量的途徑之一。比如本田就推出過HondaWalkingAssist(步行輔助系統),這是本田推出的特別對於老年人、中風病人的創新輔助行走健康裝置。
另一方面,汽車企業「戰時」轉產動員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二戰期間,美國就曾有造車企業轉型做軍工的先例。今天,中國車企進入「戰時」狀態,扛起了「抗疫」大旗,盡自己最大能力為阻擊疫情做出實際而有效的貢獻。在這場災難面前,或許車市遇冷的情形將持續一段時間,但終究抵擋不住人心的回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