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0萬就能買到的寶馬敞篷跑車,7秒多破百,油耗6.1L
別以為我說的是二手寶馬Z4,這回我推薦的是一款「新車」。沒錯,全新寶馬敞篷跑車只要30萬。
配置方面,寶馬2系敞篷車標配了運動風格座椅、座椅記憶、道路救援呼叫、車載電話和感應雨刷等功能,雖然配置不是特別豐富,但是完全能夠對得起其自身的定價,並且可以滿足普通消費者的日常需求。
動力方面,寶馬2系敞篷版本標配的是2.0T發動機,峰值輸出功率可達135kw,峰值扭矩可達270N·m,與之匹配的均為8檔手自一體變速箱。根據官方數據可知,百公里綜合油耗為6.1L,零百加速時間僅需7.7秒,能夠帶來很不錯的推背感,即便是中後段加速,也能夠感受到源源不斷的動力儲備。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當年進口的大眾高爾夫敞篷吧,售價也要30大幾萬,比較起來,集豪華品牌、動力性能、操控水平和敞篷設計等優勢為一身的寶馬2系,的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那麼,你是否也對這台30多萬的敞篷車有所動心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寶馬z4續航
500到600公里
寶馬Z4是一款定位於高端市場的豪華跑車。這款跑車雖然市場定位高,但是價格也比較貴。但市場表現出色,動力表現充沛,實測油耗低。那麼寶馬Z4一箱油跑多少公里?讓我們看看給出的燃油續航里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油箱容積
想知道寶馬Z4一箱跑多少公里,首先要知道寶馬Z4油箱有多少升,其次要知道寶馬Z4上兩台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實測百公里平均油耗是多少。根據官方顯示,市面上銷售的寶馬Z4油箱容積為52L,但一般加油的安全容量在47L左右。
實測油耗
寶馬Z4的動力系統搭載了2.0T和3.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分別為直列四缸和六缸,動力表現充足,油耗較低。工信部給出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7.1-7.9L,實測平均百公里油耗為8.7-10.1L
英里數
寶馬Z4的油箱容積是52L,但是正常加油的安全容量是47L左右,實測的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是8.7-10.1L那麼寶馬Z4一箱油跑多少公里?油箱容積/實測油耗*100km,最後平均續航里程約500-600km。
寶馬Z4的油箱安全容量約為47L,實測百公里平均油耗為8.7-10.1L那麼寶馬Z4一箱油跑多少公里?大概500-600公里
Ⅲ 2016款 寶馬6系 650i xDrive 敞篷轎跑車 6萬公里保養項目費用
對於2016款寶馬6系 650i xDrive敞篷轎跑車,當行駛到6萬公里時,需要進行基礎保養。基礎保養包括機油機濾保養套餐、空氣濾芯保養套餐、空調濾芯保養套餐、燃油濾芯保養套餐、清洗節氣門體保養和更換防凍液保養。其中,機油機濾保養套餐需要1429元,空氣濾芯保養套餐需要399元,空調濾芯保養套餐需要899元,燃油濾芯保養套餐需要1462元,清洗節氣門體保養需要200元,更換防凍液保養需要737元。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費用均為預估價格,具體金額以商家結算為准。
Ⅳ 寶馬跑車的速度能夠跑多少公里每小時
一般的寶馬車都有電子限速系統,一般是250公里/小時。但是跑車一般都要超過300公里。
Ⅳ 寶馬跑車一分鍾能跑多遠
1955年寶馬又推出了兩款新車,足以使公司恢復到戰前的地位。運動型的503標志著寶馬回歸到了以315和328為代表的生產高性能汽車的傳統,它的最高時速達到了190公里,但銷量不大。507也是如此,但卻是三十年代後寶馬車中最受歡迎的一款。
五十年代後期,當德國經濟奇跡不斷繼續,人們可支配的收入有所增長以後,買車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夢想。但對大多數購車者來說擁有一輛便宜的小型車才是現實的,盡管它可能並不舒服。於是1955年寶馬從它豪華的V8系列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為顧客提供一款最小的汽車,人們再也不用為了找不到停車的空間而煩惱,也不用費心修理那些小得可憐的損壞。這款新車被稱為伊塞塔,屬於五十年代所謂的「泡泡車」。它是由一個義大利冰箱製造商倫佐·里沃爾塔設計的。寶馬是獲得許可可以生產的幾家公司之一。它確實可以直接駛入極小的停車空間。許多隻能遠觀豪華V8系列的人們終於可以買一輛伊塞塔了。寶馬售出了16萬輛伊塞塔,後來的車型中還裝上了600cc的寶馬摩托車發動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輛奇怪的小車幫助寶馬生存了下來,它的銷量足以使公司有能力生產新的700運動系列車。
700系列在1959年推出,它的700cc摩托車發動機只比600系列的泡泡車大一點,但它看上去卻像一輛真正的轎車,從而使它擁有了一批穩定的顧客。700標准車型的發動機可產生30馬力的動力,運動型則可多加10馬力,在它小而輕的車身中表現極佳。在700系列的各款車型中還包括了一些裝有中型發動機的比賽用敞篷車,它們在一系列的賽事中取得了成功。它的不同版本一直生產到1965,是寶馬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款汽車,盡管沒有為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富,它卻使公司償還了所有的債務。
在700系列推出的同時,開發人員發現需要一款稍大的車來彌補小型的700系列和大型豪華車之間的空缺。但公司的決策者對應該生產哪種類型的車仍然爭執不休。就在這時,公司幾乎瀕臨倒閉。1959年 寶馬的大股東們逼迫公司接受戴姆勒—賓士的低價收購要求,寶馬的銷售商和小股東們抵制了這一要求,金融家赫伯特和哈拉德·昆特收購了寶馬的大量股票,他們要求生產出一款針對德國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的轎車。700系列的成功給公司贏得時間來生產這款轎車。它就是在1961年秋天的法蘭克福汽車展上推出的新型1500轎車。它還沒有正式投入生產,但寶馬覺得它應該被展出,以吸引潛在的顧客。在1500轎車的外觀開發上公司請來了義大利設計家米切洛蒂,將寶馬的傳統雙腎格柵裝在了新車上。底盤、車身和機械裝置都匆忙地開發出來,1500終於趕上了最後期限,這款車在車展上獲得了巨大地成功,數千輛車被訂購出去,然而立即進行大規模生產還有不少問題。
初步試生產在1962年2月開始,但完全投入生產卻要到10月才開始。盡管到1961年底已有2萬輛車被訂購,當年卻只有2000輛車出廠。對寶馬來說1500是一個新地開始,在公司它們被稱為新系列車,是天生的賽道高手,在公路上也能提供賽車般的表現。1500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它把寶馬從那時和賓士的正面競爭中解放出來。1500的發動機為現代的寶馬車設定了樣本。它是為高速駕駛而設計的,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以近100英里的時速飛馳,油耗量卻只有502 V8系列的一半。它漂亮的外觀設計、優異的駕駛表現正適合中產階級的需求,在二次大戰結束十七年後,這輛車終於救活了公司。
隨著1500系列的不斷成功,寶馬開始放棄它那些不怎麼贏利的老車型。小型的伊塞塔在1962年停產,501和502V8系列則在1963年停止生產。四缸的1500發動機可以接受更高性能的調試,它同樣也可以進一步擴大容量。1.8升版的新車取名1800型,於1963年推出,在外觀上只有一條鍍鉻橫條紋和一個徽章才能看出區別。寶馬的工程師們以運動為設計理念,還有更多的高性能發動機有待推出。就在同一時期他們還為國際巡迴賽開發了高性能的T1發動機,它壓縮比高,還有一個額外的化油器以及不同的性能選項。
好戲還在後頭,在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下一個十年中,以這一設計為基礎的不同車型陸續推出,以滿足新的寶馬市場的各種需求。基本款最重要的一個改進型是雙門系列車1802型,雙門車要比同級的四門車輕得多,對性能有要求更高的購車者十分喜歡。產品開發仍在繼續,裝有2升四缸發動機的2000系列在1966年推向市場,新的寶馬改變對跑車的傳統定義,他們的表現超過了大多數六十年代的雙座賽車然而看上去卻更像一輛普通轎車。200系列最終在1969年推出了燃油噴射車型Tii ,它的最高時速可達185公里。雙門的2002型在1968年推出,公路試車手們為之瘋狂,很快它就成了一種時尚。同時它在美國市場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但美國版的2002型車卻少了不那麼規范的歐洲車的沖擊力。
盡管四缸的系列汽車挽救了寶馬,但公司也沒有忘記可追溯到30年代的傳統六缸發動機。2500系列是寶馬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推出的又一款新產品。四缸汽車開始時裝有1500cc發動機,可以方便地擴大到更大地容量,六缸車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不斷增長的需求引起了一個變化和擴張的時期,新的工廠被收購重建,摩托車生產廠被移到了柏林。十年前還瀕臨破產的公司正在飛速壯大。六缸轎車有四門和雙門兩種車型。2.8升和3升的雙門車是寶馬七十年代最漂亮的產品之一。六缸的四門和雙門轎車的推出使寶馬又一次和老對手賓士開始了競爭。隨著德國中產階級財富的增加,寶馬把自己的產品打入了更廣闊的經濟階層。1971年3升的Csi推出後,公司再次開始吸引高端市場的注意。CSi 有六汽缸發動機,性能優異價格也很高。典雅的3升Csi 再一次把寶馬定位在了三十年代327型車將它帶到的位置上,二次大戰後的寶馬經歷了整整一個輪回,公司從戰後的巨痛中站了起來,經歷了不穩定的磨難期,成功使它有機會重新回到原來優異和高性能的理念。
3.0Csi
七十年代早期,寶馬開始在慕尼黑建造辦公大樓,這代表著它重新回到了德國汽車工業的主導地位。這座大樓充分利用高技術的建設方法建成了四汽缸的外型,1972年當寶馬正在開發戰後第三代汽車的時候,大樓完工了。
80年代中期,BMW收購了位於慕尼黑北郊的廢舊兵營,並著手將其改建成BMW研究工程中心(FIZ)。該中心具有設計以及測試裝備,是BMW又一處生產中心的雛形和試點。1985年在這里開展了第一次團隊合作項目。1990年該中心正式成立,並一直留心擴大其活動范疇。
高空俯瞰 FIZ
為了拓展市場以順應集團的日益增長,BMW於1994年收購了英國的羅孚(ROVER)集團,包括名下的羅孚、陸虎、MINI以及MG。BMW需要將其產品和廠房現代化,這一點使得收購別的工廠費用相對較低一些。BMW在收購上支出的費用為8億英磅。
BMW收購羅孚不久,英鎊的價值就猛漲50%,這導致了對該廠的現代化發行的費用更高。於是2000年,BMW決定將不再可行的羅孚和MG兩家工廠以10英磅的象徵性價格出售給英國鳳凰集團。陸虎不久也被出售給美國福特公司,但BMW卻決定保留MINI品牌,並開始研發新一代的MINI車年型。
2002年BMW從勞斯萊斯原來的東家大眾汽車那裡買到了'勞斯萊斯'這個商標品牌,准備同大眾掌握的賓利品牌爭奪高端市場,盡管BMW同意在2003年之前不使用這個品牌,但也開始籌劃它在西索塞克斯的古德伍德為新款勞斯萊斯所建立的新工廠。2003年1月,屬於寶馬的勞斯萊斯推出了第七代的幻影轎車。
站在當代豪華轎車品牌的頂峰,寶馬可以回頭看到那些拯救公司的出色轎車、那些受到誤導幾乎毀掉公司的「敗家車」。透過戰爭的廢墟還可以更遠地看到制定出三十年代優質標準的典雅賽車和雙門車。從寶馬的第一輛跑車315,甚至更久以前以迪西為基礎的小型奧斯丁7型車開始,寶馬走過了一條漫漫長路,它們在給人們帶來愉悅和享受的同時,也給世界留下了永遠抹不掉的美好記憶。
Ⅵ 寶馬最快的跑車:寶馬i9,最大時速320km/h遠超i8
寶馬最快的跑車是寶馬i9。以下是關於寶馬i9的詳細介紹:
Ⅶ 買一輛中等價位的寶馬,能開到十年以上嗎
一輛車用二三十年、跑幾十萬公里是很常見的事,這一點我們從他們發達的老爺車文化中也有所體會。而用五六十年、跑上百萬公里的情況在老爺車中更是不難見到,很多老爺車協會都會有百萬公里俱樂部,今天就走近其中10名車主,看看他們的人車故事。
故事一:1990 寶馬 325i 車主:美孚石油公司 里程:100萬英里(約160萬公里)
1996年Joe LoCicero買來這輛7.4萬英里的二手本田雅閣,從此開始了15年的使用歷程;Joe
LoCicero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保養,按時更換機油,並堅持使用原廠零件,在74.1萬英里(約119萬公里)時對發動機進行了再造,更換了汽油泵,只有車的內飾磨損嚴重。2011年這輛車的里程達到100萬英里時(約160萬公里),本田公司將一輛全新的2012款雅閣作為獎勵贈送給他。
Ⅷ 不到50萬的敞篷跑車,2020款寶馬Z4試駕
目光無法從寶馬Z4 M40i移開,配上Misano藍色金屬漆的Z4像蜂鳥一樣從停頓時一躍而去。
寶馬Z4兩座敞篷車在賽道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強大的Z4 M40i是一款強大而激動人心的跑車,具有平穩的行駛和一系列主動安全性和便利性功能。
寶馬Z4 M40i採用渦輪增壓3.0升 inline-6和8速自動變速器。擁有382馬力的動力和463Nm的扭矩。
Z4 M40i可以在3.9秒內達到了100公里的時速。
在「運動」模式下踩油門,充滿了德國車的一種高效,精確的掌控。
峰值扭矩范圍從1600 rpm,持續到4,500 rpm,自適應減震器是Z4 M40i的標准配置,電子限滑後差速器也是如此。
這款具有完美重量分布的小型敞篷跑車非常引人注目,M Sport Brembo制動器以足夠的力量抓住了19英寸的鋁合金輪轂。 Z4最適合作為跑車。Z4的推力越強,可變助力電動轉向就會提供更多反饋,因此在低速行駛或巡航時轉向輕盈,而在行駛時轉向收緊。
2020 BMW Z4 M40i,採用冷凍灰色金屬噴漆內飾
新型數字式12.3英寸儀表盤,方向盤控制項和平視顯示器相結合,使駕駛員能夠獲得重要的駕駛數據和便利,而無需從方向盤上移開手。轉速表和速度表構成了集群顯示的框架,因此中間可以用於中央導航視圖,而右側可以提供各種可自定義的視圖選項。
具有運動包覆感的座椅。
這款寶馬Z4敞篷車是豪華品牌中價格最低的跑車,具有軟頂敞篷,跑車,寶馬豪華品牌,合理價格,所以寶馬Z4是觸手可及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