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沙750和xadv750哪個好
佛沙750好
佛沙750作為一台踏板車,結構獨特,運用街車車架和發動機,質量過關,是比較值得選擇的一款摩托車品牌。
② 佛沙和光陽摩托的變速箱一樣嗎
詳細測評光陽AK550︱劍走偏鋒
探覓汽摩
2022年3月30日07:54
關注
說到光陽AK550,不少朋友首先蹦出的想法一定是「哇喔」吧?
沒錯,一個國產踏板目前落地能上10萬,不少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一款大小跟賽艇250差不多大的傢伙,能貴這么多?
按照我一貫的習慣,先聊點一些平時不怎麼關心這類車的朋友們想了解的點。
首先,光陽AK550、三陽TL500、阿普利亞SRV850、雅馬哈Tmax560、寶馬C650GT/sport這幾個車都是定位類似的。
它們都屬於雙缸踏板車。
對了還有個獨一份的本田Xadv,不過那個車跟這幾台車完全不一樣,那就是一個有著踏板外殼的自動檔檔車,基本結構都和它們完全不同。
為什麼說上面那幾個車都是一類車呢?
首先排量都是五到八百實際排量的雙缸發動機。正是因為是雙缸發動機,光發動機的重量和體積,特別是體積,就算是卧式放置,它的寬度也是要比傳統單缸踏板的體積要寬的。
同時由於重量和定位,車輛結構上就不能像平踏板那樣沒有龍骨,不然車架強度無法支撐這么大的車輛整備質量。
再有,這些車為了體現其不僅大、動力強,還有不俗的操控性,傳動都不是傳統踏板那種發動機和傳動箱一體的結構。
傳統踏板結構由於傳動箱的存在,簧下質量比較大。
正因為這樣,路面信息會被傳動箱的重量弱化一些。
而AK550這些車首先發動機本體比較大,都是和主車架在一體,剛性連接的。
所以整車重心都比較集中,即使車子整備質量特別感人(AK550整備質量228公斤),車子在真正騎起來的時候也屬於比較輕靈的,同時在過彎的時候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檔車的過彎感受。
我之前不是詳細測評了光陽KRV180嗎?
那套PTM傳動系統就是由AK550的傳動系統改進而來。
說實話那套傳動,由於車子整備質量較小,而且台灣運動踏板特別鍾情於平踏板,所以前方一來沒有主車架的龍骨用於車架強度增強,二來發動機是個單缸發動機,絕對體積一定是小於AK550這種車的,所以傳動系統需要更加的精密和復雜。
AK550由於車身前方結構相對富餘(當然只是相對),所以傳動結構復雜度是要小於KRV180那台車的。
簡單來說,傳統踏板車的動力傳動路徑基本是:發動機曲軸-普利盤-傳動皮帶-離合器-後軸;而AK550這類車的動力傳動路徑大概是:發動機曲軸-濕式多片離合器-乾式CVT離合器-皮帶-後軸。
明顯可以看出:這類傳動結構,一來簧下質量遠輕於傳統踏板,二來傳動效率也有顯著提高,三來後懸架可以裝備傳統踏板很少使用的跟後搖臂直接相連的側置避震,這樣就能體現出更好的操控性,理論上動力傳導效率也會提高。
當然,實際動力感受有沒有比旗下的單缸踏板S400強多少呢?未必,發力特性兩個車是要分階段的,原因有很多,但這里只是說理論上。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那你這不是撐的嘛?這類車結構又復雜,修起來又麻煩,作為一台踏板來說,日常通勤能力也比不過小踏板,要運動你騎個檔車哪個不秒踏板N條街?至少隨心所欲地加減檔,這一點踏板就無法給予駕駛者足夠的心隨意動之感。
確實,你說得對。
要不,為什麼這類車是絕對的小眾車型呢?
但是,一個品牌如果想要拔高其品牌價值,總造便宜車你覺得有意思嗎?
比如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這類車一定是走量車型,按大家理解是不是只造這些就完事了?
當然不是,一個品牌有追求的話,一定會用心打造它的旗艦產品,這些產品無論從用途還是價格來說,在市場上絕對是屬於小眾車型,百分之一百是走不了量的,也就是賺不了錢的。
比如S級、7系、A8們,但是廠家還是不遺餘力去升級和改進它們。
這類車說白了,炫技,表明廠家的研發和造車工藝天花板才是其初衷。人家根本就沒有真正指望這類車隨時都要去承擔主力盈利任務,這類車從立項、設計研發、營銷這一套下來很有可能是虧錢的。
這么理解吧,廣告費。
所以別拿性價比這些來要求這類車,我們要做的就是欣賞和學習。
還是簡單說說AK550這台車的由來吧。
2016東京機車展開幕前不久,光陽向全球發表了概念車 K50 Concept。
當時產品理念就是為了力求車輛能將舒適性與個性運動感相互結合,集結」創新與突破」、」生活與性能」、」豪華與實用」、」舒適與便利」等精華,讓駕駛者每次騎乘中皆能感受到無比的樂趣與體驗,讓車輛能悠遊穿梭在都市與大自然之間。
為啥叫K50?按照廠家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光陽品牌誕生50周年。
其實看過我光陽摩托車品牌介紹的朋友應該知道,1964年6月1日台灣光陽工業公司正式開始營業,這一天就被定為品牌開業紀念日。
所以說發布日並不是准確的50周年,我估計找個50周年應該是從AK550立項之日也就是2014年算起吧,這一點各位也不用特別在意。
各位是不是覺得K50特別像T-max?
確實是這樣。
因為光陽在設計這款車的時候,是委託兩家義大利造型公司完成設計。最終設計方案確實是在雅馬哈T-max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
這樣的情況要是遇到國內某些人,肯定又要說是抄襲,哈哈。細節和內在人家當然是不在意的,噴成本多低啊對吧?
隨後,2016年亮相德國科隆摩托車展,光陽正式發布AK550。AK是義大利語「Anniversario Kymco」,也就是光陽紀念日的意思。
當然550就是排量這個就不多說了。
發布後,進到我國內地的AK550價格還是不便宜的,10.08萬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不用刻意了解產品力了,價格直接就勸退了。
畢竟踏板這個東西,很多人潛意識里依然認為總體價格就不該貴了,通勤代步這種工具屬性還是應該佔大多數。
2020年底,光陽把AK550拿到常州工廠進行CKD組裝了,價格當然就進一步下探了,不過8.88萬依然屬於「奢侈品」級別。
不過據我了解,AK550的這波CKD應該屬於降價不減配,除了電瓶是用的國產品牌,其餘99%都跟台產沒有區別。
當然,裝配工藝的些許差別一定是存在的,我這人向來是贊同一分錢一分貨的,多花一分錢絕對有這一分錢的價值。
聊了這么多,趕緊開始今天的主角本身。
定位
一台車脫離不開定位。
前面說了,AK550這台車本質上就是代表廠家的最旗艦的設計技術和調校水平。它想要兼顧日常通勤、長途旅行便利性以及激烈駕駛操控性。
當然,肯定是有偏重的,廠家重點應該是想要體現這么大車重的一台「踏板」,運動性是不俗的。
我們一條條來看它做到沒有。
靜態表現
整體表現
說說車況,今天這台光陽AK550是2017年10月上牌的第一批台產車型,當時裸車購入價是11.60萬,到今天為止才行駛了里程才16000公里。
我很少發表一台車關於外觀的觀點,但不得不說,AK550基本是長在我個人審美上,我還是比較欣賞這樣犀利線條的。
多的也不評價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
騎行三角
我說一台車的順序一定是從其定位偏向來說的。
所以對於AK550這台車,我肯定不會像傳統踏板的儲物空間開始說起。
AK550既然花了那麼多精力,用到鋁合金車架,用到雙缸發動機,用到POLINI傳動系統,最終目的就是要體現它的運動性。
為了它的運動性,它甚至犧牲了一台踏板最最看重的儲物能力、最大續航里程、以及沙發似的座椅舒適性。
一台車是否運動,本質就是其騎行三角設置。
坐墊
一台偏舒適取向的踏板,坐墊質感肯定是偏柔軟,包裹性更強,腰部支撐使得駕駛者坐起來後背偏直立的。
而一台偏運動的踏板,至少是想讓人覺得運動的踏板,它的坐墊一定是更加偏支撐性,也就是偏硬的,而且只要運動,駕駛者就會更趴下來,只要趴下來屁股就一定會後移。
所以說,AK550最直觀的視覺效果,就是它的原廠前座靠背是非常靠後的。
我看好多測評居然拿這一點去批評它?額,我只能說現在真的什麼人都能說車。
當然,靠背靠後無意之中,也對身高比較高的朋友更加友好。
我這台車的車主是把靠背改來更靠前的,因為絕大多數場景都是在市區騎行,腰部沒有支撐確實不怎麼舒適。
手把
騎行三角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車把。
AK550的車把總得來說是比較靠前且略寬的。依然是這個道理,它的定位主要是偏向運動,要運動駕駛者勢必會更加趴下來,手把當然就要更加靠前了。
否則趴得低,手把又很靠近身體,怎麼舒展得開呢?
原廠帶三段式手把加熱。作為一個旗艦產品,原廠手把加熱肯定是應該加上的。但是加熱具體表現我只能說一般,沒有寶馬的原廠手把加熱效果好,啟動速度和最大發熱量都不如C650。
手把轉動角度非常大,這大得有點過剩了,不過這對於低速倒車挪車還是有幫助的,還是給個好評。
前後剎車牛角開度均可調,好評。
座高
迴避不了,要說座高的問題。
785mm的座高,誒,不少朋友要說「誒,這個好」對吧?
可是,實際情況是,這一眾的雙缸踏板,由於卧式雙缸發動機的橫向寬度肯定是要比傳統單缸踏板發動機更大的,寬度大整個車身寬度就不可能窄,所以座椅一般都是非常寬大的。
並不是車廠想在一台運動車型上把坐墊做寬大,使得車主以為這台車是偏舒適的。
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各位可以簡單理解為附贈的,因為實在是做不窄。
綜上,座椅前端收窄肯定不好,駕駛者大腿內側一定是被抬起來的。
所以這台車以我172cm的身高,在不刻意挪動屁股往前坐的情況下,停車落腳基本就是一個雙腳前腳尖同時點地的姿態。
當然,作為一個踏板,你可以在停車時往前挪動下,那樣就能雙腳前腳掌著地了。總得來說,身高在170cm以下且控車經驗不是那麼足的車友還是請試駕之後再選擇這台車為佳。
我還是那句話:別被座高嚇到,只要你能夠同時雙腳點地,那麼你就能夠通過提升你的控車能力來彌補。
當然,倒車和挪車還是低座高的車比較合適,不過以我這樣只能單腳發力的身體狀況,駕馭這個重量的車幾乎也沒有任何不適。控車,真的很好玩,四兩撥千斤的感覺挺好的。
腳踏
AK550有一副前腳踏,坡度略陡,雙腳踏上去還是比較合適的。
但是不得不說,腳踩前面的這個駕駛坐姿是巡航起來最為舒適的一個坐姿,有前踏板肯定比沒有強。
這一點就是我一直不怎麼習慣一眾進口比亞喬踏板的原因之一。
畢竟即使要跑山或者摩旅,路上巡航的時間肯定占總時間的絕大多數,一個相對舒適的坐姿一定是加分項。
後視鏡
首先聲明一點,以我個人騎過幾百台各式車的經驗來說,後視鏡前移我就沒發現有幾個好用的。
基本無一例外肩膀擋視線,要麼就是距離太遠看起來需要一定時間適應等等。
後視鏡可以折疊,鑽車縫或者靠牆撐著邊撐停車的時候還是挺實用的。
我個人認為觀察視線最好的還是傳統在手把中間的後視鏡。當然,這取決於個人習慣,我只是說我自己感受。
手把鏡看起來好看,震動確實是最大的,而且車子寬度無形之中也變寬了,視野來說倒不能完全說差。
風擋
AK550的風擋高度是改刀可調,這一點不能給好評。
首先固定風擋它只適合一個身高的駕駛者,同時即使是同一駕駛者,在不同環境下對於風擋高度一定是有不同要求的。
比如我172cm,我在冬季我就希望風擋高一些,但太高超過視線可能前方景象會產生畸變;剛好跟我視線一般高我又覺得擋視線;夏季或者我想吹吹風了,又希望風擋能矮一些。
目前這個原廠風擋高度,風就正好吹到我眼睛的位置,耳旁有輕微風聲,高度還是合適。
佛沙原廠的電動無極可調電動風擋在這里就是絕對的好評。當然原廠風擋高度不行,肯定是要換的。
當然,2022款的AK550在風擋這一塊是有改進了,這個好評。
這里沒見到實車,2022款只說風擋是「電動可調」這一點還要實際用過才知道好不好,可調行程?調節順暢度?調到最高是否有異響或者高速抖動?耐久可靠性?
這些都是需要回頭驗證的細節。
儲物空間
依然是由於整車結構原因,AK550的馬桶空間一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它並沒有像S350那樣誇張的馬桶空間,甚至這個馬桶實用性跟我的PCX150比起來都不能強了多少。
不過這一點我是很理解的,還是基於定位,它為了雙缸、更大的動力、50:50的整體配重比例,同時還要給油箱留位置,座高還不能太高(不然大多數人真的雙腳點不到地了),這個馬桶空間應該是極限了。
整個空間還是比較深的,但是容積肯定是比不過佛沙、Xmax、S350這些車型的。
馬桶開啟方式和傳統踏板也不同,是向後開啟的。
這一次,光陽終於重新設計了這個它巨喜歡這個液壓挺桿了。
我以前自己的賽艇300、賽艇250、CT250全部都有這個東西,之前測試的S350也有這個東西,全部都有那個極為不便的馬桶內液壓挺桿。
又占馬桶空間,物料成本也不便宜,坐墊開啟角度也受限,合上坐墊的最後時刻坐墊同樣也是啪的一聲砸下來。
AK550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把液壓挺桿設計在後面了。
雖然AK550這類車的馬桶空間相對於它的整車尺寸來說都很小,但各位得這么理解:一台運動取向的車,如果是檔車那也就最多放得下一本行駛證,多出這么多應該知足了。
不行咱們加尾箱嘛。
當然,我個人依然認為不加尾箱是最美的。
車把下面還有兩個小儲物盒,容積確實很小,一邊放兩個碟剎鎖正合適。
右邊是有充電介面的。
儀表
儀表是三聯屏。左邊的液晶屏顯示轉速、里程、電壓、燃油消耗以及胎壓,右邊液晶屏顯示速度、油量、水溫以及手把加熱狀態。
中間屏是光陽自家的Noodoe車聯網系統,集合了個性化屏幕定製、GPS、藍牙、個性化地圖等功能,聽著很帥,但是內地沒用,只有台灣省可用。
目前就是初始狀態,沒啥其他作用,不過我個人也對這類娛樂化配置沒啥太多興趣,你說誰沒事跑去在這么一個解析度和亮度都一般的小儀表上換主題玩…
按鍵
按鍵質感一般,就是光陽一貫的手感,使用學習成本也較低,沒有特別不好按或者像進口本田那種反人類的按鍵布局。
右把手這三個鈕可以控制那個Noodoe系統和儀表功能選擇。
右手把手前端的開關是用來切換控制鈕是操作Noodoe系統還是儀表。
整個操作邏輯為:上鍵切換上半部功能選單,下鍵切換下半部里程功能,輕按確認鍵切換上半部功能的表示單位,長按確認鍵為歸零里程計數。
對了,所有按鍵不帶背光,這一點有點囧。
唯一我想要稍微吐槽一下這個轉向開關手感,我左右撥動時,帶夏季手套總覺得那個接觸面比較滑,角度比較刁鑽,存在感有些強了。
長按紅色按鍵為手把加熱,後面那個MODE鍵是切換駕駛模式的。
這個開關旋鈕嘛,在感應鑰匙帶在身上的情況下,先按最下面的開關鍵,等背光變成藍色以後,把手把往左邊打死,按住開關旋鈕往最左邊轉動就是打開座桶;倒數第二格是鎖車把。
燈光
直接放視頻:
動態表現
出力特性
AK550無論哪個駕駛模式,冷車啟動怠速會有很小一段時間怠速不穩,有的車友甚至怠速車子還會往前走,還好我這台車沒有發現。
另外怠速時震動完全可以接受,聲浪明顯比單缸車要渾厚得多。
起步以後,在極低速的情況下,車子是沒有那種很猛一下要沖出去的感覺的,就是緩緩起步,可以說在30公里以下的時速時,車子動力表現明顯跟這台車實際排量不相符。
相對來說應該算是比較綿軟的。
③ nc750X佛沙750咋選
nc750X。
1、nc750X長途摩旅價格優惠,而佛沙750價格較高,性價比遠遠不如nc750X。
2、nc750X機動性強,穩定性高,而佛沙750機動性較差,穩定性也差,遠遠不如nc750X。
④ 佛沙750有水溫表嗎
有。佛沙750是真正的sport-gt,在這個細分高端市場上,有水溫表,儀表盤上水溫表的溫度表示著車輛發動機水箱內部的工作溫度,通過水溫表的提示溫度,從而確定發動機的工作情況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⑤ 本田佛沙750太高怎麼辦
削坐墊。
摩托車為了提高舒適度,在坐墊的設計上都大量使用高彈性的填充物,這就使得坐墊又寬又厚,為了提高舒適度,在座高方面就顯得不那麼友好。所以對於腿短的摩友來說,削坐墊這個方法要來得更直接一些。
佛沙750作為一台踏板車,因為其結構獨特,而且運用街車的車架和發動機以及後搖臂,就會帶來街車的剛性和負載均衡。
⑥ 佛沙750使用說明
佛沙750使用說明是啟動車需要踩住剎車,按住啟動開關。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佛沙750沒有檔位,使用說明是駕駛者需要踩住剎車,按住啟動開關,等車啟動後松開,加油門可以行駛。佛沙750行駛過程中油門大小需適當,踩剎車不能過急,轉彎需要收油。
⑦ 佛沙350加護杠好嗎
好,可以保護車。
佛沙750作為一台踏板車,因為其結構獨特,而且運用街車的車架和發動機以及後搖臂,所以帶來街車的剛性和負載均衡。
因為佛沙750底子來自於NC750(自動擋街車)NC750系列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打造一款無離合街車;又因為發動機前傾角度之大,重心可降到極低,帶來異常好的操控性,再加上DCT自動變速箱,讓整車如虎添翼。
佛沙750採用了新的家族式的設計,並且從這個外觀來看像是融合了NC、X-ADV和佛沙三款車型的元素,但它並沒有喪失作為一台踏板車該有的姿態以及舒適性。
⑧ 佛沙750極速多少
本田佛沙750的最高時速是175公里每小時
本田佛沙750是本田推出的一款多功能車型,主要用途就是長途摩旅,採用的是一顆水冷並列雙缸八氣門發動機
⑨ 佛沙750頓挫感
像本田這類國際大牌,它做出來的每部產品都是有調性的。
也許你會說它不夠平順,動力不夠猛,太喜歡自己升檔…但這就是這台產品想明確傳達出的理念:它是一台最好騎,最沒有壓迫感甚至說存在感,上手門檻最低,最省油的全尺寸踏板。
⑩ 佛沙750適合身高
175~180cm
f佛沙750的坐高有790mm,根據摩托車座高於身高對照可知適合175~180cm的身高。
佛沙750是本田新款旗艦踏板,顏值高動力強,配備abs,水冷雙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