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工業互聯網如何破局
我認為工業互聯網需要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也需要把互聯網行業充分運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
對於整個製造業來說,我們的製造業正在朝著更高質量和更快速度的方向發展,這個現象本身是一件好事,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逐漸拋棄低端製造業,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可能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就業壓力。一直以來,很多地方會通過低端製造業的方式來發展經濟,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提供更多的勞動崗位。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製造業的產業升級會降低勞動崗位的數量,製造業的產業升級本身也會面臨相應的發展情景。
❷ 如何實現工業互聯網產業
一、錨定細分市場
我認為,對於工業互聯網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行業都應該涉足的,目前有些工業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雙跨企業,動輒就說自己做了幾十個行業,賦能了很多用戶,其實,我覺得對於一個初創行業和初創企業來說,不宜做的行業過多,而應該是在不涉及過多行業的情況下,每個行業做深做透,也就是說,評價一個好的工業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指標是,哪怕只做了幾個行業,但是每個行業都做了幾十個客戶,這樣才是真正的有效行業應用。
之所以開展直銷模式,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來說,沒有什麼比直接面對客戶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了,客戶前期了解你的方式只有和你面對面的方式,其他的方式都是不合適的,很難想像能有人比你更能夠說清楚你的新體系、新架構和新技術。
對於工業互聯網行業也一樣,企業只有不斷地去通過直銷面對客戶,才能前期讓客戶盡早的了解你的產品體系和服務內容,通過不斷地市場積累,慢慢的磨合自己的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再融合各類其他的產品,才能順利站穩腳跟,走向主流。
❸ 如何利用工業自動化4.0和互聯網 這些技術去突破
GE計劃未來三年投入15億研發「工業互聯網」
業內專家認為,工業互聯網的價值總體上將從三個方面來體現。GE計劃未來三年在「工業互聯網」項目上投入15億美元進行研發與應用試驗。
GE(通用電氣)為未來業務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工業互聯網。這是GE的研發部門杜撰出來的名詞,GE希望通過在其產品中增加更多的感測器來獲取海量數據,並最終幫助公司提高其機車飛機引擎、核磁共振儀器等設備的能源效率。
GE計劃未來三年在「工業互聯網」項目上投入15億美元,其中一部分預算將用於支持在加州聖拉蒙市新成立的軟體研發中心的研究項目。
業內專家認為,工業互聯網的價值總體上將從三個方面來體現。第一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包括油、氣、電等等,而減少能源的浪費,並提高使用率,從側面
也等於提高了GDP。第二,提高工業系統與設備的維修和維護效率,降低宕機的時間,減少故障,並縮短維護時間,這相當於提高了生產力。第三,優化並簡化運
營,提高運營效率,這相當於解放了更多寶貴的人力資源,讓他們可以進行更有價值與富有創新的工作。
Wikibon兩份名為《定義和估算工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和大數分析:機遇和挑戰》的報告定義,工業互聯網將機器感測器和驅動器連接到本地處理和互聯網,並且進一步連接到其它工業網路。
兩份報告表明,報告表明,截至2020年,工業互聯網支出有望從2012年的200億美元飆升至5140億,而工業互聯網產生的累計凈值則有望突破
1.7萬億美元。談了這么多,我們說到了它可能的應用范圍以及在七年之後預計會達到的行業市場,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看下它的應用案例。
應用案例
國外:2012年12月,GE與著名的IT服務商愛森哲合資成為了面向航空業的服務公司Taleris,其通過雲計算服務的模式,為相應的航空公司提
供了這樣一種能力——當一架飛機落地以後,很快的把飛機數據用無線的方式傳遞出去,然後量身打造一套專門針對這架飛機維修的方案,在這其中,肩負信息收
集、傳輸、分析處理的就是GE打造的,針對航空的工業互聯網。
國內:春秋航空2012年輕輕鬆鬆省下了一筆可能花掉的21萬美元,怎麼做到的?這要從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簡稱:GE)早就在飛機中置入的七七八八的感測器說起。
2012年9月19日,這些感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一架春秋航空飛機的二號發動機風扇振動值突然升高,GE在上海的航空客戶支援中心立即向春秋航空發
送通知,春秋航空排查後發現發動機的兩片風扇葉片被外物擊傷。打傷的風扇葉片很快被更換,一次飛機故障停場檢修就這樣被避免了。要知道,被避免的可不是什
么路邊的自行車維修,而是昂貴的飛機維修。2012年,由於GE成功的遠程診斷探測,春秋航空節省了超過21萬美元的費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數次計劃外的
發動機拆卸和停飛待用。
----------------------------------
「工業4.0」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
新華社德國漢諾威4月7日專電(記者胡小兵)2014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展會主題定為「融合的工業——下一步」。這一主題反映出
展會對生產集成化及其對行業未來影響的重視,展會將深入探討建設智能工廠的未來趨勢,彰顯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引領地位。
傳統工業生產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
荷蘭是今年漢諾威工博會的夥伴國,其首相馬克·呂特在開幕式上講話時,稱贊2014年漢諾威工博會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置於中心地位。他說:「這場革命將傳統的工業生產和銷售方式與貫穿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服務和網路思維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德國早在2011年漢諾威工博會上就已提出「工業4.0」的概念。2013年,德國信息通訊新媒體協會、機械設備製造協會和電氣電子行業協會建立了「工業
4.0」研討平台。德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它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高科技戰略工程,意在將傳統工業生產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最終實現工廠智能化,提高資
源利用率、生產靈活性及增強客戶與商業夥伴緊密度,並提升工業生產的商業價值。
德國「工業4.0」被認為是先行者
自蒸汽機誕生以來,工業發展歷經變化,德國「工業4.0」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工業4.0」的前提是在工業自動化基礎上,實現從機器感測器
到網際網路通訊的無縫對接。生產自動化技術應通過自我診斷、自我修正和功能最大化程序達到更加智能,以更好地輔助工人完成生產。
主辦方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成員約亨·柯克勒日前表示:「要保持競爭力,工業企業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資源利用效率。企業需要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
反應,同時還要滿足日益增長的產品個性化和定製需求。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進行產業集成,確保生產流程具有最大靈活性。近些年來,行業內已經為實施產業
集成開發了很多新技術。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技術整合到工業生產中,形成一種同步、協調並且完全網路化的系統。這正是2014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的核心,即實現智能工廠向產業集成式4.0工廠的飛躍。」
產業集成的目標是讓生產系統能對全球需求和特定客戶要求中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在這一智能系統中,包括工件、機器到運輸系統在內的所有成分都會通過網路進
行互聯,實現彼此之間的自動通訊。人們不必再通過固定的生產線一個站點接著一個站點地傳遞工件。在新的系統中,工件可以獨立地啟動相應的模塊化處理中心,
然後自主地進行相關的處理操作。這樣,不同規模的工業生產流程都能實現最大的靈活性和效率。
主題:「融合的工業——下一步」
柯克勒表示:「靈活性和效率是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得以生存的關鍵。所以當前任務是採取正確措施,實現智能靈活型工廠的願景。而在這一過程中,2014年漢諾威工博會將發揮關鍵作用」。
要實現這一願景,行業內部需要進行廣泛的信息共享、討論和協調。據德國《經濟周刊》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德國實現「工業4.0」所面臨的最大障礙,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的安全漏洞、缺少標准化和專業人才、基礎設施不足以及相關費用過高等。
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參展商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直接或間接從事能源的生產、傳輸、分配或存儲。對他們而言,「融合的工業——下一步」這一主題正是當前能源系統轉型過程中的前進方向。
柯克勒指出:「未來的能源不僅是綠色能源,也是智能能源。今後,傳輸能量的智能電網和消耗能量的終端裝置將相互協調,最大限度地節約能量。要實現這一願景
需要多個行業的協調與合作。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一直提倡產業集成,它將繼續為行業提供理想的溝通平台,以便企業能夠研發出先進技術,並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
進而實現從傳統的、靈活度低的能源系統到現代智能能源網路的轉變。」
不會早於2025年
德國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協會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德國多數高校和企業認為,「工業4.0」將會實現,但不會早於2025年。
本屆工博會共吸引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0家展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展會共分為7個主題展:工業自動化、能源、移動技術、數字化工廠、工業供應、工業綠色技術以及科研與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