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准確測量車輛的前輪距
汽車滿載時,把它停放在直路上。找到前後輪的中心點後,就可以測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了。輪距是指左右輪胎在支撐面上留下的痕跡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對於雙後輪的卡車,輪距是指左兩個車輪中心到右兩個車輪中心的距離。
常規汽車軸距差的檢測方法和裝置與汽車性能檢測技術有關。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待檢車輛前進方向兩側安裝一組相互平行、等距且對應左右兩側的檢查信號線;當車輛的垂直信號線經過時,分別測量前後軸上左右車輪的前後邊喚乎緣差;計算左右車輪的中心偏差;最後計算軸距差;使用的器件有:激鎮胡光、光敏、光電開關、變形、應變、接觸開關等檢測器件。本發明具有快速、准確、自動檢測汽車軸距差的特點。
做四輪定位,輪軌越大,操縱穩定性越好,車身造型和車廂寬敞性越好,橫向穩定性越好。但如果輪軌過寬,車的總寬度和質量也會增加,容易造和旅悉成車身側面甩泥等問題。如果胎面寬度過寬,也會影響汽車的安全性。因此,胎面的設計應與車身寬度相適應。
百萬購車補貼
2. 新手開車判斷前後車距方法
1、車影占後視鏡的全部,車距為3米。
2、車影占後視鏡的2/3,車距為5米。
3、車影占後視鏡的1/2,車距為9米。
4、車影占後視鏡的1/3,車距為12米。
5、前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後保險杠的上沿,車距為1米。
6、前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後保險杠的下沿,車距為2米。
7、前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後輪胎的下沿,車距為3米。
8、前方停止線和左前門角5CM處對正,剛好不越線。
9、前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方行人小腿中部,正面距人約2.5米。
10、前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方行人膝蓋上,正面距人約1米。
11、前擋風玻璃左下角,看到行人臂部,側面距人約0.3米。
12、前擋風玻璃右下角,看到行人臂部,側面距人約0.5米。
13、前擋風玻璃左下角,看到行人膝蓋下,側面距人約0.7米。
注意事項
倒車時,左側中窗下沿看到他車車輪中心時,左側面距左車約0.8米。
倒車時,右側中窗豎後中間?看到他車車輪中心時,右側面距左車約1米。
倒車時,後視鏡看到後輪胎上保險杠後端與停車線對齊時,本車後部距離停車線約0.2米。
停車判斷車距方法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0.5米。這時候就兩車的距離就是比較合適,可以拉起手剎停車了。
判斷與前車的距離,可以通過目測車輛前部遮擋前車後部的位置來確定。
①車頭邊緣與前車的'輪胎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剛好“接觸”到前車的輪胎下緣,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5米。
②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3米。
③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上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上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1米。
④車頭邊緣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
當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的距離大概是0.5米。這時候就兩車的距離就是比較合適,可以拉起手剎停車了。判斷與後車距離由於車後盲區較多,通過內後視鏡判斷與後車距離的變化不大,需要更為細致的操作,判斷方法與前車類似。
①如果後車發動機蓋以下完全遮蔽,此時離後車距離大概為5m。
如果有倒車影像,與後車的距離就更好判斷了,因此建議大家最好安裝倒車攝像頭。
②沒倒車影像也不要緊,通過後視鏡同樣可以判斷距離。如果在後視鏡中剛好能看見後車擋風玻璃,此時與後車的距離大概還剩0.5m,即可完成停車。
新手司機開車相關文章:
3. 新車司機在開車時,如何才能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許多車主剛拿著新車,初學者在路上既興奮又緊張。雖然參加過一次駕駛考試,但實際的道路有點慌亂。如何判斷前車的距離真的很難。下面是車在路上判斷前面車距離的方法,希望大家仔細看完會有幫助。
如果後車進氣格柵完全被遮住,這時後車離前車3米遠。慢慢跟隨的時候,這條街仍然是安全的。車速高的話,要加快速度或改變車道,避免與後車的距離太近山判中。後車的前保險杠完全被遮逗山住了,這時後車離前車8米遠。車速高的話,要提高速度,或者把變更線和倒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可以看到後車的輪胎下緣,這時後車離前車23米。在這條車的距離上,安全速度應該是每小時25公里。
4. 如何看與前車的距離
問題一: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後視鏡判斷後車距離:後車充滿外後視鏡。從右後視鏡看後車充滿後視鏡時,此時前後車差距應為3米;但當後車充滿左後視鏡時,實際距離只有1米。當後車將後視鏡充滿時(不論左右),兩車距離相當接近,此時做任何巧慎雹的並線超車換道都非常危險!
後車充滿後視鏡的2/3。當後車占左後視鏡2/3時,實際距離只有3米,不同於右後視鏡的5米,在日常行車中,這樣的行車距離還是太近,不宜做任何的並線超車換道。
後車充滿後視鏡的1/2。當後車充滿左後視鏡1/2時離後車的距離別為5米,與右後視鏡的9米距離有所差異。在日常行車中,這樣的距離也是相對安全的。
前車尾部判斷前車距離。跟車距離一般在2米左右較合適,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遠會被其他車輛插入。一般情況下,根據駕駛員從本車前部輪廓線看到前車後保險杠及輪胎的位置來判斷: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上沿――車距為 1m,這時候駕駛員必須很小心的保持與前車的距離,隨時注意前車是否有剎車等動作,容易追尾。
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下沿――車距為 2m,車市堵車緩慢形勢下最合適的跟車距離。城市堵車慢速行駛的情況下,與前車跟的太遠容易被其他車輛插入。
問題二:怎樣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找車內一個固定物,再在車右前方右大燈稍前位置放一個固定物(三點成一線),坐在駕駛位置上多看幾次(包括向前開車,一段時間後,你的目測能力很快提高。
看不到車頭,如何判斷與前車有多少距離
實你看不到車頭,看看以下這個圖就知你與前車有多少距離了,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看著它的後輪和後保險杠慢慢剎車,直到看不見前車的後輪而只看見後保險杠時應該剎住了(如果看不見後保險杠說明離前車已經很近了),如果是車頭對牆停車時看到的是牆壁以及地面,到看不見地面只看到牆壁就應該剎住了(其實就是牆壁與地面的直角,看不到地面就該剎住車)。小思這方面沒有固定模式該什麼時候剎車,只有平時不斷摸索找准自己的一個視角就容易多了。要不你在自己小區里找一輛停著的車在它後面試幾次剎剎看看找准視角上路就不難了。
目測距離前車約1.5米(從前擋風玻璃下沿雨刮處),或剛看不見前車後輪就行了.再者,不管是誰超車,自己按部就孝帆班的走,不會有問題的
看不見前面車尾燈大概還有70厘米
雨刮離車頭1M
跟前車距離 你可以看雨刷 到前車車牌附近
你倒車鏡根部對應的地方,就是你車頭的地方
為了放到車頭帖著牆的話,那我可以給你個辦法,打開大燈,看燈光能看出來
情願停遠點,都不要靠近點不要做自己沒把握的事
車身的距離是死的,你的座椅位置也是死的,這樣你就很容易判斷你與前方物體的距離了
看見前車輪子:足夠遠
我教你其實很簡單,你開車的是很看不見前車的排氣管你就該停車了
看見前車保險杠:比較近
看見前車保險杠上緣:非常近,當你的雨刮壓到前車保險杠上沿了,你就必須停車了,還有50厘米不到
看不見前車保險杠上緣:只有幾公分了
判斷離右邊離障礙物(行人)的距離,通過你的視線從車頭右側看出去,如果能看到很低的位置,說明離障礙物還很遠,如果只能看到很高的位置(如行人的膝蓋以上)說明離障礙物就很近了,就要注意。
問題三:如何判斷與前車距離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道路交通情況始終處於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中。駕駛員在觀察、收集交通信息時,有時只注意到前方的交通情況,而沒有注意兩側和後面的交通情況。也就是說,沒有正確利用後視鏡觀察,以致作出錯誤估計,採取了錯誤的操作措施。輕者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重者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跟車距離一般在2米左右較合適,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遠會被其他車輛插入。
一般情況下,根據駕駛員孝伍從本車前部輪廓線看到前車後保險杠及輪胎的位置來判斷:
方法
當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上沿,此時判斷車距為 1m ;
目測:實地測量距離為: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當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下沿,此時應判斷車距為 2m ;
目測:實地測量距離為: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看見前車後輪胎下沿――車距為 3m;
目測:實地測量距離為: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堵車跟車時如何判斷前車距離
補充知識
在車內通過車窗看到停止線與前門角五厘米處,則車子與停止線對齊。
問題四:如何判斷車頭與前車的距離是多少米 跟前車時,你如果能看到前車的後輪間距就是安全的,如果看不到後輪間距可能就小了(萬一前車故障,你不倒車一盤是拔不出去,萬一後面車跟得太緊,你很可能陪著前車一起爬在路上。)至少你要保證能看到前車的後車燈。如果你不能看到前車的後車燈,那就可能要撞上了。如果是停車,你如果能看到障礙物離地高度50CM的位置,就是安全的。如果看不到可能就太近了。 如果60CM你都看不到,多半就抵上了。
問題五: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在駕駛位置,你能看到前車和你之間的道路,就是還有一定的距離,這時是比較安全的。如果看不到路了,就是很接近了,你就應該減速行駛了。
問題六:如何判斷前後車距離 我們在開車的時候需要知道自己的車子在公路的什麼位置,車身離邊線還有多遠,離中心線多遠。新手在判斷車子位置時往往拿捏不準。 通過幾個圖片試圖說明如何判斷車的位置,僅供參考。 1、左輪位置的判斷 我們需要知道左輪會從什麼地方壓過,用以避免輪胎壓到實線,或者規避路上的坑洞石塊等。 當我們的視線通過左雨刮器突起的結點和地面上的物體重合時,我們的左輪在行進時就會在該物體處壓過。 比如在下圖中我們通過雨刮器結點和地面中心線重合,那麼輪胎就會從中心線上壓過. 左輪壓住了中線 2、離中線60 公分行駛 當我們正常行駛時,離中心線60 公分是比較安全的。 當我們的視線通過棉板和A 柱的交角和中線重合時,車身正好離中線是60 公分。 車身離中線60 公分 3、判斷右輪的位置 當我們視線通過右雨刮器和目標相交時,輪胎會從該目標上壓過 右輪已經壓線 4、右側離路邊60 公分行駛 當右噴水器和路面邊目標重疊時,車身離路邊還有60 厘米。 離路邊還有60 厘米 5、右方靠邊停車 當右雨刮器結點和路邊重合時,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達到離路邊10 厘米靠邊停車的效果。 離路邊10 厘米 以下是另一篇文章。我認為很實用。 如何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以及與前車的距離。 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 以轎車為例,假設前方有一個身高1.7 至1.8 米左右的人,腳面高在10 厘米左右,膝蓋高在45 厘米左右,臀部在70 厘米左右。 1、當你看到車前端由地面向人體腳面或腳跟上移並停留此處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3 米。 2、當你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膝蓋高度處時,車前端與人體距離為1 米。 3、當你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臀部下端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 0.3 米。 判斷前車距離: 1、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約一米; 2、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人的腳膝蓋)時約兩米; 3、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後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約三米; 4、左後視鏡下緣看到的相對地面的橫線就是自己車頭位置。 右後視鏡判斷後車距離: 1、後車影占後視鏡全部時,車距約3 米; 2、後車影占後視鏡三分之二時,車距約5 米; 3、後車影占後視鏡二分之一時,車距約9 米; 4、後車影占後視鏡三分之一時,車距約12 米; 5、左後視鏡看到後輪蓋罩中間(後門手握柄、車身橫線或後視鏡底線反射) 相對地面就是車尾位置。 6、通過車內後視鏡透視過後窗擋風玻璃下沿判斷後車距離:若看到後車大燈上緣,則後尾箱距後車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後車機倉蓋與前擋玻璃交界處,則後尾箱距後車為一米;若看到後車前擋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則基本靠上了。 判斷車輛位置(車輪位置、前後位置): 1、判斷路邊在擋風玻璃中的位置(左輪在擋風玻璃左柱往右 10-15cm 位置;右輪在擋風玻璃中心線往左5-10cm 位置);離路邊距離可以從後視鏡看到。 2、判斷右輪位置(車頭中部或右雨刮器):在車頭蓋板右邊三分一處的相對地面 司機的26 個經典竅門! 小竅門1:如何消除雨刮器片的震動和雜訊用鉗子把各關節處和夾橡膠片處的間隙調小即可。 小竅門2:如何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 買車後或更換新燈泡後,用酒精將燈泡擦拭一遍,消除指紋和油污即可。我買車後這樣做了,至今一個燈泡沒壞。 小竅門3:如何降低輪胎雜訊 將前輪內側防護板上粘上一層黑氈布或絨布即可。(仔細體會下過雨後你的輪胎雜訊變小,洗車後變大,因為內側防護板上有泥吸噪) 小竅門4:如何消除個別輪胎磨損不均勻後產生的噪音 四輪定位、平衡後找一修自行車的,借或買把木銼,將胎面高低不平的地方銼平就不響了。 小竅門5......>>
問題七:怎樣判斷自己的車與前後車的距離 反光鏡車子的大小判斷前後車的距離
問題八:如何判斷車輛前後左右的距離 一、後視鏡判斷後車距離
後視鏡是用來觀察後方情況的,但是如何通過後視鏡判斷車距來服務於自己的駕駛行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網路中有不少通過後視鏡判斷車距的小竅門,比如車占後視鏡的面積和距離的關系,不過大部分都是觀察右後視鏡便於並道用,就不再演示了。我們著重於左後視鏡的距離判斷方法,以供大家超車變道參考。(下圖中的後視鏡圖片均為左後視鏡)
1:後車充滿外後視鏡
按照網路中的描述,從右後視鏡看後車充滿後視鏡時,此時前後車差距應為3米;但當後車充滿左後視鏡時,實際距離只有1米。當後車將後視鏡充滿時(不論左右),兩車距離相當接近,此時做任何的並線超車換道都非常危險!
2:後車充滿後視鏡的2/3
當後車占左後視鏡2/3時,實際距離只有3米,不同於右後視鏡的5米,在日常行車中,這樣的行車距離還是太近,不宜做任何的並線超車換道。
3:後車充滿後視鏡的1/2
當後車充滿左後視鏡1/2時離後車的距離別為5米,與右後視鏡的9米距離有所差異。在日常行車中,這樣的距離也是相對安全的。
4:後車充滿後視鏡的1/3
當後車充滿左後視鏡1/3時離後車的距離分別為10米,與右後視鏡的12米距離相近。在日常行車時這樣的距離基本算是比較安全的距離,日常行車且車速較慢時,這樣的距離可以進行並線等操作,不過車速較快時或者在高速路行駛的境況下,這樣的距離進行超車或者前車急剎車極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
通過實測不難看出,網路中關於後視鏡判斷車距的竅門有一定的依據,但是左後視鏡與右後視鏡在同樣面積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不同,特別是車距越近的情況下,差距越大。在行駛過程中超車換道並線等動作需要駕駛員通過對兩邊的後視鏡來進行觀察,不同的車型在後視鏡的顯示上會存在一些差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遠的車距並線才更加安全,通過實測我們得知:從後視鏡中觀察後車不足後視鏡面積1/3甚至更小時在進行並線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一些。
二、前車尾部判斷前車距離
1、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上沿――車距為 1m,
這時候駕駛員必須很小心的保持與前車的距離,隨時注意前車是否有剎車等動作,容易追尾。
2、看見前車後保險杠下沿――車距為 2m,
車市堵車緩慢形勢下最合適的跟車距離。
3、看見前車後輪胎下沿――車距為 3m,
這時可以稍微跟的近點,城市堵車慢速行駛的情況下,與前車跟的太遠容易被其他車輛插入。
三、當路口紅燈你是頭車時如何判斷停止線距離:
在車內通過車窗看到停止線與前門角五厘米處,則車子與停止線對齊。
四、如何判斷左右前後車距:
1、左輪位置的判斷
當我們的視線通過左雨刮器突起的結點和地面上的物體重合時, 左輪在行進時就會在該物體處壓過。
2、離中線60公分行駛:
當我們的視線通過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線重合時,車身正好離中線是60公分
3、判斷右輪的位置
當我們視線通過右雨刮器和目標相交時,輪胎會從該目標上壓過
4、右側離路邊60公分行駛
當右噴水器和路面邊目標重疊時,車身離路邊還有60厘米
5、右方靠邊停車
當右雨刮器結點和路邊重合時,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達到離路邊10厘米靠邊停車的效果。...>>
問題九:開車怎麼判斷與前方車子行人的距離 感覺,首先直到車寬多少,例如兩米,在駕駛室的時候,估計左前車輪的位置。前邊距離也要知道前邊蓋縱向長度多少
問題十:如何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以及與前車的距離 你坐在車內平視車頭前沿邊,再下車看與前面物體距離來確定,多感覺幾次就好了。
5. 車內目測距離口訣,車距判斷技巧圖解
因為車輛的四面八方都存在視野盲區,所以就導致了許多新手不會判斷車距,輕則導致刮碰掉漆,重則沖到池塘里也有發生過。那麼如何在車內判斷四周車輛或者物體的距離呢,下面就來探討一下。6. 新手司機開車時,應該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有什麼技巧
很多運動員開車的時候,剛開始開車的時候會有一點緊張感,拿到駕照後不久就會發現自己不敢上路。但是很多初學者在開車時很難判斷車的距離。特別是考駕照的時候,對這方面的感覺很深刻。例如,當他們上路後,他們會發現他應該與自己判斷的距離有一定的差距。我現在正在前進和後。
如果連倒車雷達都沒有,可以通過回頭看駕駛席後面的方式看到後面轎車的雨刷與後窗玻璃下邊緣重合,距離後面車約20厘米。如果後面的車是商務車,從後窗玻璃下看到一半的商務車引擎蓋時,離後面的車大約有30厘米。這個數字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在實測後使用。如果車沒有停下來(目前正常),怎麼不出去再停下來,在小空間里輾轉反側,讓車停得更標准一點。比如:側面離路邊太遠,讓車離路邊更近嗎?再比如,車不平行,後輪貼在邊上,前輪還有很大一部分,但是前後距離比較小。
7. 新手司機開車時,應該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汽車之間的距離是新手在路上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判斷汽車之間的距離好,可以避免緊急情況下剎車不好造成的事故。同時合理的跟車距離可以大大減少追尾事故的發生。判斷車輛之間的距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與前車的距離是通過目視觀察車輛前部擋住前車後部的區域來確定的。不同車型前視不同,所以不同車型判斷前方車輛間距的標准也不同,需要車主根據自己車輛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可以看到前車輪胎的下緣,前車與後車的距離為5米。可以看到前車保險杠的下沿,前車與後車的距離為1.2米。如果我們的前車是SUV,底盤更高。如果前面的車是汽車,那麼在後面的車這個距離已經看不到前面車的保險杠上緣了。
在用後視鏡觀察之前,我們應該先調整駕駛姿勢,然後再調整後視鏡。這個順序一定不能反過來,不然就百搭了。當後車前半部分出現在左後視鏡時,兩車距離約為3米。距離太近時不要合並。當車身剛出現在前車左後視鏡時,兩車距離約為5米,在擁堵的路況下高速行駛相對安全,而高速行駛仍有危險。當後車占據前車左後視鏡三分之一時,兩車距離約為9米,以40km/h的速度合並相對安全。其實我們在變道的時候,不僅要判斷兩車之間的距離,還要判斷兩車的速度。變道必須在不影響後車行駛的情況下進行。所以你的速度要大於等於後面車的速度,換車道才能保證安全。
8. 開車時,如何判斷前後左右的車距
開車時,如何判斷前後左右的車距?
1、如何判斷車輛在車道位置
車主可以通過觀察左右外後視鏡,進行調整車輛位置。也可通過中控台或發動機蓋上的標志物來查看左右車距。觀察左側分道線時,一般可以通過將左側車燈邊緣沿左側分道線行駛,此時車輛已經在車道中心位置。也可通過查看中控台右側位置,以中控台中心點略靠右側位置,沿分道線行駛,也可將車輛保持在車道中心位置。
5、判斷前方距離。
等紅燈時,我拿三箱小轎車來舉例,當左後視鏡和停止線重合時,車頭離停止線20cm,當後視鏡下邊沿和停止線重合時,車頭正好在停止線上,以此類推。
總之,汽車如何找距離感,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參照物,必須自己親自實驗,把自己實驗的數據記好,成為自己的距離點,如果盲目去借鑒,去使用別人推薦的方法,很多都是不適合自己的。只有在不斷練習總結自己的開車經驗,找到自己的車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