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十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第15位:英飛凌(Infineon)
英飛凌位於巴伐利亞州諾伊比貝格,主要生產車用晶元,2018年銷售額接近34億歐元。通過收購美國晶元製造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英飛凌希望簡化開發步驟,降低系統成本,從而縮短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第14位:偉博思通(Webasto)
以加熱製冷系統聞名的偉博思通在2018年實現了34億歐元的銷售額。這家家族企業位於巴州首府慕尼黑附近的斯托克多夫,此外還提供車頂系統解決方案。公司於近期開展 汽車 電池系統生產。
第13位:曼•胡默爾(Mann + Hummel)
過濾器專家曼•胡默爾於1942年建於德國南部的路德維希堡,主要生產液體及空氣過濾系統、進氣系統等。通過新產品冷卻劑微粒過濾器,曼•胡默爾希望加大對電動 汽車 領域的投入。由於 汽車 行業整體疲軟,曼•胡默爾2018年銷售額接近35億歐元,低於2017年的39億歐元。今年4月,曼•胡默爾宣布全球范圍內節省6000萬歐元,並縮減德國1200個工作崗位。目前,該集團全球擁有約2萬名員工。
第12位:萊尼(LEONI)
總部位於紐倫堡的萊尼公司2018年銷售額為40億歐元,主要生產電氣線纜、線束系統等。為更大范圍地對公司架構進行重組,公司考慮對其電線及電纜業務進行出售或者上市。LEONI首席執行官肯佩爾(Aldo Kamper)宣布將在2022年使公司重回正軌。重組計劃於去年開始實施,完成後將節省成本5億歐元。
第11位:科德寶(Freudenberg)
從歐洲最大的製革廠之一發展成為全球化技術集團,科德寶為不同細分市場和數千個應用領域開發產品和解決方案。科德寶被認為是 汽車 及商用車創新墊片領域的領導者,2018年銷售額達到41.6億歐元。
第10位:德斯科米爾(Dräxlmaier)
德斯科米爾主要進行 汽車 線束系統、內飾產品以及電子元件的研發和生產,2018年銷售額達到42億歐元。自今年5月,德斯科米爾位於斯圖加特附近的電池工廠為保時捷Taycan生產整套電池系統。
第9位:埃貝赫(Eberspächer)
憑借排氣技術、加熱系統等,埃貝赫2018年銷售額達到46億歐元。該集團在29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主要 汽車 製造商均為其客戶。為促進企業發展,埃貝赫凈銷售額的7%用於研發。
第8位:博澤(Brose Fahrzeugteile) 博澤2018年銷售額約為65億歐元,為戴姆勒、大眾等主要 汽車 製造商及及 40 多家供應商提供機電及電子驅動系統等。
第7位:海拉(Hella KG Hueck) 作為 汽車 照明和電子產品專家,海拉2018年銷售額約為68億歐元。業務主要集中在 汽車 、售後市場及特殊應用業務。全球范圍內擁有近4萬名員工。
第6位:蒂森克虜伯 汽車 (ThyssenKrupp Automotive)
世界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 汽車 部門2018年銷售額約79億歐元。該公司核心業務是為乘用車和商用車車身、底盤和動力總成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開展自動駕駛方面研究。
第5位:舍弗勒(Schaeffler) 舍弗勒2018年銷售額接近109億歐元,目前全球擁有約9.25萬員工,其中歐洲員工6.3萬人。主要生產 汽車 底盤、離合器系統和變速箱零部件,以及用於電動及混合動力車輛的驅動系統等。
第4位:馬勒(Mahle)
位於斯圖加特的馬勒公司成立於1920年,2018年銷售額約為126億歐元,公司99.9%的股份由馬勒基金會所有。馬勒是全球最大的活塞系統、氣缸零部件及閥門控制系統供應商之一,除核心業務外,馬勒越來越專注於電動 汽車 方向研發。
第3位: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采埃孚成立於1915年,是全球領先的 汽車 傳動與底盤技術以及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供應商,在全球40餘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分支機構。2018年銷售額達到369億歐元,其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銷售額達到120億歐元。2014年,采埃孚收購天合 汽車 控股(TRW Automotive),以加強業務實力。
第2位:大陸(Continental)
1871 年,大陸集團成立於德國漢諾威,是世界主要輪胎製造商之一,此外還生產安全系統、動力總成及車身系統等。2018年銷售額達到444億歐元。
第1位:博世(Bosch)
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博世集團核心業務是 汽車 與智能交通技術,主要生產安全系統、驅動控制組件、車燈、起動機和空氣濾清器等。2018年銷售額為476億歐元。 盡管博世在德國 汽車 供應商中名列前茅,但首席執行官登納(Volkmar Denner)今年年中宣布開展裁員。博世為各大 汽車 製造商交付了約1700萬件裝有發動機管理軟體的技術設備,間接造成 汽車 製造商的排放作弊行為。經過四年的調查及審判,博世被罰9000萬歐元。
② 2019年全球前100位汽車供應商分析
最近automobil-instrie網站上的2019年全球前100位汽車供應商名單出來了,同時在該網站上看到了這篇文章,里頭分析了汽車供應商的變化趨勢,在此翻譯出來。(原文地址見文末)
(圖片來自Automobile-instrie報告)
情況還是一團糟:特朗普去年繼續呼籲反對德國,中國和日本的不公平貿易做法;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洲汽車業的影響仍未消除;連汽車銷量增長總是兩位數的中國在去年也出現了停頓;有關排放問題的討論——顆粒,氮氧化物,可持續性,柴油丑聞——繼續令消費者不安。總之,汽車行業的問題依舊存在。
盡管面臨種種困難,但排名前100位的供應商在2019年的銷售額增長了4.3%(上一年為+ 6.4%)。與上一年相比,有64家公司的銷售增長。但是2019年的銷售增長主要歸功於大型公司的收購和兼並:
2019年的這個名單中,最後一名公司的營業額達到27億歐,這下降到了2017年的水平;2018年為29億歐元。2019年全球前100位汽車供應商的總產值為9180億歐元。
前100位中日本的27家供應商小幅增長了2.8%,總營業額為2460億歐元。德國在前100位中佔了18位,總營業額為2050億歐元,與2018年相比下降了0.5%。排在第三的是美國,美國佔19家,總營業額是1340億歐元,增長了 2.6%這19家美國公司的增長率為+ 2.6%,總銷售額為1,340億歐元,名列第三。緊隨其後的是這六個國家的供應商,分別為法國(758億歐元,增長4.9%),韓國(541億歐元,增長19.4%)和中國(476億歐元,增長12.5%)。收購和結構重組是這三個國家供應商佔比強勁增長的主要原因。
汽車行業的轉型在2019年顯著加快,並且開始顯露如何從根本上改變行業。CASE(聯網汽車,自動駕駛,共享出行,電動出行)已經出現在眾多供應商及其戰略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的腦海中。圍繞未來核心技術,公司拆分和舊技術清算的斗爭不會停止,現在顯然有很多不再被需要的技術仍在全速發展。大陸集團(Continental)將動力總成拆分為Vitesco公司,蒂森克虜伯(Thyssen Krupp)汽車業務的重組,Borg Warner計劃收購Delphi Technologies,Tenneco收購Federal Mogul,ZF Friedrichshafen和Knorr-Bremse在Wabco進行的長期收購戰,分拆由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負責並隨後解散-所有這些都表明了接下來幾年的變化。
在過去的三年中,僅德國的五家主要汽車供應商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馬勒和舍弗勒就已經收購了40多家初創和高科技公司或為其提供了風險投資:Aimotive,Here Technologies,Fair.com,Splitting Fares,Digi Lens,E.Go Moove,Paravan Technologie,Deep Map,Ceres Power,Haptronik,Inspekto,Graphcore,Auto AI Technology,Ubitricity,「 2getthere」,Xtronic,Teralytics,Cartica,Nikola,Power Cell等。以收購和投資高科技公司這種方式就像配齊烹飪配方的成分一樣,確保汽車工業的未來的技術:自動控制的運動控制系統和執行器組件,閃光激光雷達技術,ITS解決方案,電動化微動性,電動車的充電網路,無人駕駛電動穿梭車,大數據分析師,GNSS定位服務,停車位應用,為電動汽車充電的電子漫遊平台,汽車的IT安全,用於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全息投影技術,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自主機器圖像處理,用於對象識別的機器學習,3-D超聲波感測器,基於激光的3-D感測器等。
一個事實 :大型供應商和中型公司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如今中型公司不再有機會在關鍵的創新領域迎頭趕上。高凈值的技術,軟體研發能力,遍布全球的研發中心,以及和大型高科技公司三星,蘋果,微軟等合作的能力,只有前100名靠前的公司才擁有。
企業收益這塊在2019年經濟放緩時就有跡可循。供應商能感受到行業的變化,一方面是來自OEM的價格壓力,另一方面是是CASE技術成本的上升。在前100位供應商中,宣布盈利的供應商有73家。在這73家供應商中,有56家利潤大不如前。與2018年相比,收入下降的公司數量進一步增加(71家中的48家,即68%)。2019年,整體盈利能力平均下降了1.5個百分點。2019年的銷售利潤率為6.0%,而2018年為7.5%。在前幾年的頂峰時期,前100名能達到8.7%。有的個別供應商的利潤急劇下降。與2018年相比,大陸,松下或American Axle的利潤損失了5至10個百分點。
在德國排名前三的供應商公司里,特別對於大陸集團而言,這是真正的「災年」,該集團以銷售停滯和虧損結束。博世集團能夠大致維持其整體銷售以及汽車行業的銷售,但在集團損失了43%的收入,但是沒有透露在主要造成虧損的汽車行業的具體虧損數目。前100位里的兩家最大供應商是行業急劇變化的例子,因為兩家公司2018年的息稅前利潤超過70億美元。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還必須應對汽車部門銷售額下降-1.1%的問題。
排名前100位的供應商匯總,韓國的供應商(主要是Hanon Systems和LG Electronics),由於匯率的影響,總銷售額也增長了19%以上:Hanon Systems通過從Magna和手中收購了Fluid Pressure&Controls部門。LG Electronics通過信息娛樂系統和其他電動汽車零部件的強勁銷售。來自中國的供應商,尤其是CATL,仍然實現了12%以上的平均銷售額增長。在2018年之後,CATL能夠再創輝煌(+ 55%的銷售額,+ 25位,現在排名第43位)。在2019年底,CATL創造了新的記錄,佔中國電池總容量的50%。更多的中國汽車供應商已經准備好了,准備在2020年躋身前100名。十年前,排名前100位的中國供應商只有濰柴動力。
美國的亮點是,天納克(Tenneco )通過2018年收購的輝門公司(Federal-Mogul)和2019年收購的Öhlins收購,現在排名第14位。(+ 52%銷售額,+ 10位,現在排名14)。而來自日本的日立汽車系統公司(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通過從KPS Capital Partners收購了Chassis Brakes International,加強了積極的銷售發展(銷量增長31%,排名增加4位,現在排名第25)。
盡管時局動盪,但排名前10名的供應商保持不變前100名中的74家經典汽車供應商在2019年的市值增長了+ 30.4%。米其林Michelin緊隨普利司通Bridgestone,今年有望超越。根據目前的情況,在2020年的排序出現任何變化都不會令人驚訝。盡管如此,2019年的增長也可以解釋為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是對於處在動盪之中的汽車行業以及前景充滿信心的印證。讓我們把它作為一個積極的結論,並充滿信心看待「供應商行業的結構性變化」這一艱巨的任務。
誰都知道2020年將是災難性的一年。會破產嗎?當然!會是位於前100名的德國供應商嗎?可能!Berylls預測全球供應商行業的銷售額將下降20%至25%。有人擔心只會產生一小部分利潤。管理咨詢公司還預計,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有90%會滑入虧損區。只有中國供應商會增長。
原文地址: https://www.automobil-instrie.vogel.de/top-100-automobilzulieferer-2019-rare-lichtblicke-a-945705/
如果您需要前100位汽車供應商名單,在公眾號後台輸入關鍵字「2019汽車供應商」。
③ 汽車配件供應商有哪些
在全球五百強企業中,與汽車相關的行業都占相當大的一個比例,但是造出一輛好車都離不開汽車公司的獨具匠心的設計,但是零部件的選用是實現設計的重要一環。所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往往才是汽車行業的命脈之根本,像博世、麥格納等品牌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依斯倍環保小編就給大夥盤點一下全球十大知名汽車零件供應商,裡面可是有不少世界五百強企業,看看大家認識幾個!
德國羅伯特·博世
1.德國羅伯特·博世(Bosch)
博世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主要生產蓄電池、濾清器、火花塞、制動產品、感測器、汽柴油系統、起動機和發電機等。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76位,無愧為德國汽車產業的支柱。准確說,博世不僅僅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乘用汽車零部件的營收只是其總收益的一部分。另外博世集團在汽車領域將持續發力氫燃料電池技術、繼續挖掘內燃機潛力以及加強自動駕駛與駕駛輔助技術的研發。博世預計2030年,燃料電池將會是汽車動力總成領域的主流解決方案
德國采埃孚
2.德國采埃孚(ZF)
采埃孚作為最知名的生產變速箱廠家,像寶馬/奧迪用的縱置8AT,以及Jeep、路虎、本田使用的橫置9AT都是用他們家的產品。作為德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263位,今年他們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投入將超過20億歐元,用於研發先進的電驅動產品、變速器的混合動力技術、車輛安全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
德國大陸集團
3.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
馬牌輪胎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但是說到德國大陸,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是啥,小編今天就告訴大家,馬牌輪胎就是德國大陸輪胎,包括汽車行業的很多領域,像制動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ESP等德國大陸集團都有所涉及。集團在自動化及自主駕駛領域,和未來的全面自動化駕駛階段,攝像頭、雷達及激光雷達感測器等均占據全球前列水平。
加拿大麥格納
4.加拿大麥格納(MAGNA)
加拿大麥格納是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90位,他們可以用自主生產的所有部件產品造出一輛完整的汽車,這是很多一線知名車企都做不到的本事,加拿大麥格納還為汽車製造商開發和製造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產品的經驗多年,麥格納的綜合實力著實驚人。
日本愛信精機
5.日本愛信精機(Aisin)
日本愛信精機是專業生產橫置6AT變速箱的廠商,我們所熟知的日系、法系、德系、自主車上的6AT變速箱其實就是他們造的,所以他們靠自己就可以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324位。作為日本車巨頭豐田控股的零部件供應商,在日系車廣泛使用的CVT也大多有他們生產的汽車零部件。
日本電裝
6.日本電裝(DENSO)
日本汽車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廠商,在全世界有很高的汽車保有量,自然他們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同樣不容小覷,日本電裝作為日本第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236位,雖然其在民眾中的知名度不如上面提到的日本愛信,但是他們的公司體量比愛信更大。包括空調設備、電控產品、散熱器、火花塞、組合儀表、過濾器、產業機器人、電信產品以及信息處理設備,電裝共有21種產品都是日本電裝做的,均排名世界第一。
韓國現代摩比斯
7.韓國現代摩比斯(Mobis)
作為廣大韓系車的背後最強後盾,韓國摩比斯主要為現代起亞旗下的汽車產品提供專業零部件產品,而且摩比斯公司還是韓國現代起亞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其品牌標志是魔比斯環,又名麥比烏斯圈,是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目前在2017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排名323位。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摩比斯也和加拿大麥格納一樣,業務覆蓋全車體系,也幾乎能用自家的產品造出一輛完整的汽車。
法國佛吉亞
8.法國佛吉亞(FAURECIA)
佛吉亞(FAURECIA)是法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是全球第六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法國佛吉亞的業務主要涉及在汽車座椅系統、排放控制技術系統、內飾系統和外飾系統等等。佛吉亞在大家心目中出名的是汽車座椅技術,其座椅機構件業務居全球第一,整椅居全球第三。
美國李爾
9.美國李爾(Lear)
美國李爾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內飾系統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也同樣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最早成立於1917年,由於他們發展速度驚人、一路飛馳,美國李爾公司已經成為這些年來美國發展最快的生產企業之一,已經被美國專業的《財富雜志》評為汽車配件行業中最受歡迎的企業。
法國法雷奧集團
10.法國法雷奧集團(Valeo)
法雷奧集團(Valeo)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系統、模塊設計、開發、生產的工業集團供應商,他們為如賓士、寶馬、豐田等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廠商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法雷奧集團總部位於法國,公司業務涉及廣泛,包括售前及售後業務服
④ 汽車配件生產廠家有哪些
中國十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1、全柴控規集團公司有限公司:全柴是當前中國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在2017年其收益早已被超出2200億人民幣,在其中車輛一部分應收款總金額超出1000億元,是實實在在的知名企業;
2、華域汽車系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華域汽車是比亞迪集團集團旗下的零部件供應商,業務流程涉及到電子電氣,作用件、熱處理件、新能源技術驅動電機、金屬材料成形與模貝;
3、海納川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海納川是北京汽車集團公司旗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該企業十幾年來為戴姆勒公司、寶馬五系、奧迪車、大家、volvo等知名品牌,給予鋁合金型材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製造服務項目;
4、國家航空汽車系統控投有限公司:這個企業在2011年4月全方位回收耐世特企業,中航工業根據回收耐世特後每一年營業收入持續增漲,變成現在中國第四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5、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戴卡主要經營的業務是鋁車軲轆輪圈,與此同時還做鋁底盤,武器裝備,模貝這些。中信戴卡有一定的技術實力,與此同時具備較強的供應工作能力;
6、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均勝電子在2004年才創立,2017年均勝電子完成總營業收入26六億元。2016年均勝回收了英國KSS企業,在汽車安全性系統軟體供應商行業,均勝安全性全世界范疇內僅次德國Autoliv企業;
7、廣西玉柴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玉柴集團車輛關鍵工作為發動機生產製造,除開汽車發動機以外也有電力機車,船隻,工程機械設備這些。在柴油機行業,玉柴發動機有很高的國產化;
8、福耀玻璃工業生產集團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世界聞名,在全球夾層玻璃供應商中排行第二,在我國市場福耀玻璃市場佔有率貼近60%,為肯定領頭,具備非常明顯的費用優點,而且在各種汽車廠家周邊就近原則投資建廠,生產能力合理布局十分健全;
9、北方地區青雲工業生產集團公司有限公司:凌雲集團是一件有軍用環境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是我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隸屬軍民結合子集團公司;
10、贛鋒鋰業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贛鋒鋰業創立於2011年,是中國首先具有競爭力的動力鋰電池生產商之一,致力於新能源電動車動力鋰電池系統軟體、儲能系統的產品研發。是當前全球較為知名的充電電池生產商。
⑤ 汽車托運物流公司排行
汽車托運物流公司排行在網上有很多,但是大多數可靠性並不是特別高,如果想要托運汽車推薦中振運車,這是一家開業多年的汽車托運公司,排名靠前,售後好,深得客戶們的信賴。⑥ 廣汽四大供應商
廣汽四大供應商:博世、電裝、愛信精機、大陸集團。
廣汽供應商不止是四個,還有:天合汽車集團、偉世通、江森自控、德爾福、西門子、麥格納。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原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家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合資夥伴,進行改制設立股份公司的企業。
⑦ 世界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這個大是指銷售額
博世和電裝排名第一和第二
第三名總是在變動,麥格納、德爾福、大陸、江森實力相當,如果按2008年世界500強排名看,應該是博世、電裝、江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