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下,股市中的「逆行者」,寧德時代的黑馬故事
說在最後的話:
寧德時代官網上關於市場地位的這一頁還停留在2018年所取得的成績,然而我們相信這條線的未來還會繼續的上揚。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有錢嗎?股價雖高,但不妨考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加入寧德時代是最正確的決定」 | 汽車人的本命年
Tips:寧德時代乘用車事業部副總裁。
出生年月:1972年
又到了汽車公社一年一度的《汽車人本命年》,這次記者聯繫到了采訪寧德時代乘用車事業部副總裁來永傑,內心頗有期待之情。大家知道,寧德時代是一家TOB企業,核心是實干,在對外宣傳上則稍顯吝嗇,所以能采訪到寧德時代的人,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對了解寧德時代這個企業大有裨益。
但奇怪的是,除了在網路搜到一篇《寧德時代電動乘用車項目管理總監來永傑參加會談》與之相關的稿子,其它如頭條、微信、知乎、知網和領英等我能想到的網路平台,都未找到與寧德時代來永傑相關的信息。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TOP1的企業,而來永傑又司職寧德時代總裁級別的高層,各類宣傳、報道理應不會少。所以,這是為何?「寧德時代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公司,它的管理風格也比較簡單,以結果為導向,整個公司崇尚實干,並不講究太多誇誇其談的東西。」來永傑為這個疑問作出了解答。
「加入寧德時代是最正確的決定」
雖然在媒體上鮮於露面並袒露自己的心聲,但來永傑的個人生活卻是相當豐富。
據來永傑介紹,他的第一愛好是足球,他認為足球是一項非常令人激動的運動,在踢球的時候可以充分鍛煉身體,同時結交很多朋友,並能充分體驗團隊合作精神。第二個愛好是遠足和登山。來永傑表示,在寧德周圍有很多美好的山山水水,在每次登山過程中,自己都能放鬆與大自然能夠融為一體,充分享受這些山與水的美。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崛起帶動動力電池行業競爭的白熱化,這意味著以寧德時代為首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勇敢地走出國門。
這一點,寧德時代自然了解,來永傑表示,「雖然寧德時代在全球做了許多布局,比如我們第一個海外工廠建在了德國的圖林根州,我們在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都布了工程服務及銷售中心,但總體來看,我們的國際化旅程應該講是剛剛開始,以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因為電動車行業也是全球行業,我們會下比較大的功夫把國際化這一步走好。」
本文節選自《汽車公社》雜志12月封面故事
文/馮金剛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寧德時代凈利潤4年首下滑,動力電池一哥寶座能否坐得穩
兩次選擇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學習的是船舶工程專業,後來南下廣東,就職於東莞一家電子工廠,1999年,他辭去企業高管職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聯合創辦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彼時,索尼、松下等廠商,在硬殼、圓柱形電池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後來者ATL選擇差異化路線,下注移動電子通信設備將成為市場主流,果斷主攻聚合物鋰電池,由於其尺寸靈活多變,更能適應移動設備的電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來到美國,購買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獲得該授權的企業有數十家,所有購買者面臨同一個困境:貝爾實驗室配方製造的電池,在反復充放電後,電池會鼓氣變形。
ATL的厲害之處在於,經過數次實驗,團隊去除了配方中低沸點的化學物質,造出了不鼓氣的電池。在貝爾授權的企業中,ATL是唯一成功將該項技術產業化的公司,由此業界一舉成名。
2000年後,MP3、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時代風口,到2002年,ATL內置鋰電池首次應用攜帶型DVD,成為一流代工廠,其後,應用於MP3、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品類,ATL也陸續進入到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知名廠商的供應鏈。
曾毓群個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間,在職就讀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並獲博士學位,然而,他並未過多分享到創業的紅利。
創辦初期為融資,團隊出讓了大量股權,投資者美國凱雷、英國3i集團等後來退出,ATL在2005年為日企TDK株式會社收購,中國團隊成為經營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級副總裁等職。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個決定,力主ATL成立動力電池團隊,主攻環保電動汽車電池。應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黃世霖,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主動均衡功能的動力電池管理系統(BMS),可用於公司的電動車及儲能項目。
201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受限於政策,100%外資的ATL無法進入動力電池行業,於是,曾毓群與黃世霖帶領團隊,從ATL獨立出去創辦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確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兩大業務方向。無獨有偶,曾毓群與黃世霖同為寧德人。
CATL注冊資本2億元,ATL持有15%股權,後於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者,累計出貨50億顆電芯。
寶馬的訂單
寶馬汽車是寧德時代的貴人。
2012年,寧德時代成立不久,寶馬公司看重創始團隊履歷,選擇與其合作。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商業化的第一大項目,服務於華晨寶馬規劃中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及旗下的高壓電池項目。資料顯示,寶馬向寧德時代提供800多頁紙的動力電池生產標准,為幫助寧德時代製造符合要求的電池,華晨寶馬高級別的工程師常駐寧德,待了兩年多。
面向企業級客戶,標桿效應至關重要。有寶馬電池供應商的背書,寧德迅速打響業內的知名度,它也剛好踏入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2012年,國務院對外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將推進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作為重點工作。
2014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8萬輛,銷售7.5萬輛,行業進入爆發式增長。
市場成長如此迅速,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准備大舉進入。2015年,國家工信部推出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日韓企業被攔在名單外,採用它們的電池無法享受補貼。這一政策,為寧德時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時間窗口,營業收入由2014年的8.67億元,一舉躍升到次年的57.03億元。
動力電池的百家競逐,很快演變為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大頭部企業的對決,其中,比亞迪主推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選擇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兩條腿走路。
在國內市場,由於原材料資源豐富、應用成本低等特點,磷酸鐵鋰電池是純電動乘用車的主流選擇,只是,此種材質能量密度低,因此續航能力不足,且低溫衰退嚴重。
寧德時代則率先突破了三元鋰電池技術。
2014年,寧德時代與寶馬開展三元鋰電池的合作,公司內部項目代碼為「G38」,經過3個月鑽研,這項鋰電行業的創新成果誕生,為寧德時代帶來35項專利。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充電快等優勢,可支持長續航,抗低溫,然而,受到撞擊和高溫時起火點較低,要有非常強的安全保護措施。
雙方發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於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6年,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對外表示:「比亞迪的電池也暫時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外,寧德時代沒有向下游延展,並且廣泛採用「電池商+車企」的合資模式,由其出電芯技術,汽車企業主導裝配,這避免了與整車廠的利益沖突。比如,宇通客車一度連續3年位居寧德時代客戶榜首,它就是比亞迪客車競爭對手。相反,比亞迪一度拒絕向外出售其動力電池,也維持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優勢,坐失市場份額。
2016年,政府恢復三元鋰電池客車申請新能源推薦目錄的資格,該類電池銷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中,三元鋰電池佔比高達45%。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高達11.84GWh,同比增長50%,一舉超越比亞迪,電池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規模則達到200億元。2018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首日收盤市值逼近800億元,行業地位已不可動搖。
據寧德時代財報,2019 年實現銷量40.25 GWh,較上年增長90.04%,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且與多家車企深度綁定,締結戰略同盟的整車企業有寶馬、豐田、現代、戴姆勒、上汽、廣汽、吉利、東風、長安等。
Ⅳ 殺手鐧「811」 | 寧德時代,走下神壇還是走向世界
此前,得益於中國更大的市場基數以及本土產業鏈優勢,寧德時代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首位。但是,今年上半年,被LG化學所超越。
整體來看,動力電池領域,目前呈現出中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韓國的三星SDI、LG化學、SKI以及日本的松下,處於全球電池行業的第一梯隊,形成中日韓「三國殺」的局面。其中,寧德時代和LG化學的多家車企在不同市場達成合作,訂單量最多,二者之間的競爭也最為激烈。
事實上,目前,LG化學對特斯拉供應的就是NCM811圓柱電池。並且,LG化學在歐洲地區也在向多家車企供應電池,其是寧德時代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
寧德時代此前一直明確表示,有意在歐洲市場發力,並且已經在德國開始建設工廠。在業內看來,和在國內發展相比,沒有了本土作戰優勢的寧德時代,和LG化學的競爭將極為激烈,技術成為比拼的關鍵。而寧德時代現階段想要在歐洲市場打開局面,必須依靠811電池。
寧德時代押注811電池的背後,是成為一家全球性企業的野心。
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中,核心零部件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中國動力電池必須走向海外。寧德時代將811電池視作在海外市場的殺手鐧,面對811電池當下的一系列爭議,寧德時代未來走下神壇還是成為一家真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將通過全球市場的檢驗來給出答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寧德時代:盛世之下,必有憂患
在市值爆棚與財富飆升背後,寧德時代的業績和營收卻雙雙出現下滑,負債總額繼續上升。
有一個故事據說廣為流傳,據美團CEO王興講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辦公室中曾掛著「賭性更堅強」五個大字,合作夥伴曾好奇問曾毓群,福建人不是「愛拼才會贏」么?曾毓群的回答相當簡潔:「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
雖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過這位出生於福建寧德嵐口的商人確實拿下了近年來這盤關於動力電池領域的賭局。
就在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列出的前25位的億萬富豪中,榜首不再是一直壟斷榜首的吉利汽車實際控股人李書福。今年,曾毓群以158億美元位居榜首,李書福與長城汽車實際控股人魏建軍分別以150億美元和80億美元位列緊隨其後。
今年9月,螞蟻集團聯手寧德時代,以及聯手魚躍醫療、南洋商業銀行、國泰世華、千方科技和中國華融發起成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螞蟻集團是大股東,出資40億元,持股50%,寧德時代持股8%。
毫無疑問,寧德時代已經開始加快擴展業務,與產業上下游進行更多合作共擔風險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在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過往種種總讓人回憶起在2018年6月的寧德時代上市酒會上,曾毓群曾心懷激動地唱了一首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風雨里追趕,霧里分不清影蹤,天空海闊你與我,可會變」。
歷經多次電池產業的巨變,寧德時代只有比別人再快一步,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尋得一席之外,但在所有的未知中,如何能迎來高速增長,無人知曉。
文/匹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寧德時代: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31%,寧德時代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順應了新能源發展的潮流,加上自己技術和品質的過硬,也是得到了行業的認可。
寧德時代的發展也是看出領導者非常具有前瞻的眼光,日本是時間上電動車做的比較早的國家,也是占據了很大的市場,後續也是很多的公司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製造上。
寧德時代不僅在給國內有很高的地位,在國際上也是有很好的聲譽,在國際上也是成為大眾的供應商,逐漸超越了日本的松下公司,成為了全球第一的地位。
雖然說未來新能源是否是主流的是未知的,但是目前來看,新能源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也是開始了逐步推廣的階段。自身也是非常支持新能源的發展,不僅沒有污染,價格也是非常的低廉,這也是很多的人選擇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配套的設施也是發展的非常的快,電池充電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滿足了我們日常的需要,電車的體驗感也是非常的不錯。
Ⅶ 旗開得勝的寧德時代,又將如何居安思危
寧德時代,自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明朗之後,更顯穩步擴張態勢,「聯姻」吉利、寶馬、廣汽、東風等車企共建動力電池工廠,對外攜手戴姆勒、華晨寶馬、大眾,為其提供電池供應。寧德時代順勢而為之後,得來收獲。近期,寧德時代發布的《2019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創造凈利潤20億-22.78億,同比增長120%-150%,一邊對內發展,一邊對外擴張,迎合當今環境,在市場中獨樹一幟,是時代造就了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的旗開得勝,動力電池又是新能源車型的「心臟」,在應對新能源市場,面臨的續航問題、電池壽命、電池質量問題成為重要關鍵,車企如果想在新能源趨勢抬頭中獲得市場份額,解決這方面問題最為關鍵,所以尋找擁有強大技術支持的供應鏈最為重要,寧德時代就像「大腿」一般,相繼迎來各大車企的訂單。在2018年度國內汽車電池廠商排名中,擊敗比亞迪奪得桂冠。
新能源趨勢造就了寧德時代
2019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預計中,展現寧德時代發展的高峰,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寧德時代的裝機量為5.5Gwh和8.1Gwh,國內電池裝機量為12.3Gwh和17.7Gwh,市佔率達到44.6%和46.0%,近乎占據了中國電池裝機量的半壁江山。
寧德時代的成績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在如今的汽車市場寒冬中,新能源發展將成為重要轉折點,所以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將日漸壯大,在未來取代燃油車的市場地位也是可能發生事件,現在呈現出的問題是,在眾多車企著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需求比去年同期需求更大,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就能展現出寧德時代的價值,並將為寧德時代迎來更有前景的未來。
繁榮的背後又將如何居安思危?
新能源趨勢確實影響了寧德時代,但是寧德時代也是抓住了機遇,在此利於自身發展的環境之中,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以開放的態勢積極應對,前期通過投入拉線產能釋放,保證了後期產銷量的供應,得益於寧德時代看到未來的發展前景,抓住了新能源脈搏。
對於企業自身來看,不得不說寧德時代是非常聰明的,今年的「龐大經銷商帝國」崩盤,很多人分析是傳統4S店零售與新零售時代的較量,其實更加內在的原因是,在從2011年龐大開始的擴張和收縮網點數量並不能收放自如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了高達80%的資產負債率的制約,企業長期沉重負債,缺少現金流支持企業發展,先後出現信用危機,銀行抽貸徹底崩盤,當然為同行業敲響了資產負債的警鍾,對於寧德時代來說,擴張是必要的目標,為什麼在上半年預告中同比增長幅度巨大,當然得益於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而且從2014年開始高達90%的資產負債率降低到2018年50%以下,處於安全的區間。
但當下,將面臨的困難也是非常現實的,第三季度處於購車淡季,寧德時代產銷量將會有顯著下降,當然這只是表象,最明顯的還是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退坡,對於大多數經銷商和供應鏈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並不能阻擋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但是在當下新能源發展處於探索時期,在續航、電池問題上還處於升級階段,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不少疑慮,而補貼政策則是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的關鍵因素,處在補貼環境中,車企和供應鏈會有時間探索出成熟的新能源發展之道,如今退坡可能就需要車企、供應鏈加速腳步緊跟市場趨勢。
更大的挑戰來臨,動力電池白名單的取消,也將處於溫室環境中的寧德時代暴露在國際電池廠商殘酷的競爭之中,對於外國廠商來說,迎來了公平、公正的發展機遇,而對於國內廠商來說,脫離的國家提供的舒適環境,如不具備市場競爭的能力,那麼就會面臨物競天擇的法則,如今並不是說寧德時代做出多少成績就證明未來一定前景廣闊,眾多老牌傳統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紛紛倒下,而寧德時代不能立足現今優勢技術上,促進產業創新升級緊跟市場步伐,那麼又將成為時代發展中的「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