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馬車有什麼優點
BMW是在世界上唯一將鋁制傳動軸作為動力傳輸的汽車生產商,主要目的為了減輕重量和傳動更加直接、協調。鋁軸比鋼軸的重量減輕達三千克以上,當然,出於強度和穩定的要求,連接處依然使用鋼制螺栓接頭固定。
所有新5系都配備變速范圍更廣、運作更平穩的6前速手動或自動變速箱,在新7繫上首次運用的6HP19自/手一體變速箱被移植到了全新寶馬520i和530i上,而730d上標配的6HP26自/手一體變速箱則被裝到了530d上。
新5系採用了與寶馬新7繫上裝備的第二代i-Drive操控系統,外顯裝置是一個位於傳統轎車排擋桿位置的旋鈕控制器和儀錶板中部的一個LCD顯示屏。這個旋鈕的作用類似於電腦滑鼠,通過推拉、旋轉和下按等動作,可以控制顯示屏上的多級菜單,對車內氣候、通訊(車載電話等)、娛樂(CD/電視等)、導航、信息、寶馬服務支持、功能設置和幫助8個主菜單下數百個功能進行選控。
但是高度集中也有不利的地方,如果是在北京擁堵的大街上行駛,駕駛員不可能將視線長時間的離開路面,通過一級級的菜單來操作音響或者空調系統。
Active Steering(主動轉向):是一套電動控制的轉向系統、配備可變的傳動比和助力轉向。這套系統解決了傳統轉向裝置無法避免的根本矛盾:低速時的靈活性與高速時的穩定性。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轉向系統,駕駛者的轉向指令始
終以相同的轉動比從方向盤傳至前輪。當我們在低速調頭或駐車時,方向盤需要好幾圈的轉動,而高速行進時,為實償加速導致的轉向過於敏感,通常希望轉向轉動比更加間接。因此,傳統的轉向系統一般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採取折中的方案。
主動式轉向系統為以上矛盾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它的原理是根據不同的行駛狀態來增加或減少前輪的轉向角度。簡單來說,當你在市區低速行駛調頭時,電動馬達會助你一臂之力,使傳統轉向系統整整三圈的轉動行程減少為1.7圈,從而大大方便了駕駛者在有限停車空間里的操控,以及城市道路上的急轉彎。相反在高速時,電動馬達將反向運動來減少駕駛者的轉向動作,以達到減少前輪的轉向角度,從而使轉向比傳統轉向系統更加間接。
先進的主動轉向系統不止好用,而且安全,因為該系統保持了方向盤與前車輪永久性的機械連接,保證任何時候的轉向有效。
配備動態防傾側操控系統Dynamic Drive,這套系統最先配備在7繫上,其效果是能高速行駛在彎道上而難以察覺車身的傾側現象。據廠方介給,曾以BMW動態駕駛著稱的這套系統,直線行駛中駕駛員和乘客幾乎感覺不到路面的顛簸與不平,彎道中的車身搖擺也得到抑制。
不過,動態駕駛系統始終無法超越物理學的基本規律,當急轉彎時的橫向加速度達到極限後,車輛的側傾角度就會持續顯著地增加。
新7繫上的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也被移植到了全新寶馬5繫上,這套系統有著與傳統巡航系統不同的控製程序,通過方向盤下方的控制柄,駕駛者可以在30-180公里/小時,以10公里/小時為單位調整所需巡航速度。此外,ACC通過77GHz雷達感測器對前方120米內的車輛進行探測,當前方車輛的行駛速度低於本車的巡航速度時,該系統會自動將車速調整到與前車車速相同,以保證車距(與前車的距離可在120米內通過控制桿隨意設定),而當前車提速時,本車也會隨之提速,直至恢復到預定的巡航速度。這種感受非常特別,盡管在高速路上有很多車輛,但在啟動了這套巡航系統後的駕駛過程中,兩只腳就可以完全地「退居二線」了,雖然一開始心裡還有些忐忑不安,但很快就可以發現,多餘的擔心完全就是杞人憂天,這套系統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副駕駛」,只要有它在工作,除了要自己控制轉向,其餘的什麼都不用管,它可以替駕駛員很好地控制油門和制動,以保證安全的車速和車距。
前視投影顯示屏,作用是駕駛者目光的正前方顯示駕駛相關信息,提高了主動安全性,方便對車輛的監控。顯示包括導航指令、巡航控制信息、當前車速和車況監視系統警示。這樣,駕駛者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於路面交通,而不用低頭去看其它儀表,從而避免因視線轉移而發生危險。
新的隨動大燈會自動照向合適的方向,兩個復式氙氣前燈單元的方向根據方向盤角度。偏航率和車速而自動調整,從而為車輛的轉彎提供明亮的前分照明。
制動力顯示功能是全新寶馬5繫上的另一項新技術,當駕駛者緊急制動時,車子制動燈亮起的面積會增加,從而使後車的駕駛者很容易判斷前車是在輕踩制動緩慢減速,還是在緊急制動。雖然這項技術的應用還須經過車輛使用國有關交管部門的認可(目前在美國已獲得官方批准),但我想沒有哪個國家的交管部門是不希望降低事故率的。盡管在未得到獲准使用之前這套系統的功能是關閉的,而要啟動這項功能只需把軟體設定一下即可。
2003年11月底,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推出了新款BMW 530i轎車。2004年5月25日又推出520i和525i兩款新車,但是本應該成為賣點的幾項新技術,比如主動轉向機構,隨動式轉向大燈,抬頭顯示器,自適應巡航系統等並沒有列入國產寶馬的配置單里,甚至連選裝的機會也不給,不禁讓人有些遺憾。
三款在中國製造的新一代寶馬5系列轎車已經全部上市。寶馬的快速布局,不僅會沖擊到目前在高端市場一花獨放的奧迪品牌,也會給即將入市的通用凱迪拉克、賓士形成巨大壓力。
寶馬 - 車系:5系 - 車型:545i 81萬 - 92.5萬
作為寶馬新5系中的旗艦,集寶馬最新技術於一身用來提高品牌形象的545i只在德國寶馬原廠生產。4.4升V8發動機與寶馬745Li的相同,能夠驅動7系龐大的車身有上佳表現的動力用在輕了300多公斤的5繫上游刃有餘, 5.9秒就可以完成0-100Km/h的加速,最高時速被限制在250Km/h。運用了DIVA和電子氣門後油耗被控制在了比較低的水平:15.8L(市區)、7.7L(郊外)、10.6(綜合)。4.4升V8發動機,DIVA無級可變進氣歧管,電子氣門系統,前座舒適型電動座椅(帶記憶功能),車載電話,DSC動態穩定系統,8安全氣囊,側氣簾,可選裝衛星導航、BMW專業級音響(帶DVD換碟機)、主動巡航系統、主動轉向系統、HUD抬頭顯示、隨動式前大燈、運動式行走系統等。
最初它的定價處在730Li及745Li之間,但它論性能不如M3舒適性又不敵7系,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對性能要求高而又需要一些舒適性的顧客願意購買。經過一再的調整,目前它的價位已經低於730Li,但還是很少有人問津。
⑵ 寶馬的TWINPOWER TURBO是什麼技術,到底是兩個什麼
寶馬汽車的TWINPOWER TURBO為:汽車發動機的雙渦管單渦輪增壓系統技術。
寶馬汽車發動機的TWINPOWER TURBO技術只是一種技術,並不是代表兩種技術。寶馬汽車所搭載的N55發動機配置了雙渦管單渦輪增壓系統的技術,可以對汽車發動機的運行有著更好的幫助,保障汽車發動機正常運轉。
汽車發動機的雙渦管單渦輪增壓技術能夠為發動機提供缸內直噴,能夠保持汽車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正常狀況,保障汽車的正常需求。
(2)寶馬汽車有哪些好技術擴展閱讀:
寶馬汽車發動機的缸內直噴技術優點如下:
發動機內的活塞頂部一半是球形,另一半是壁面,空氣從氣門沖進來後在活塞的壓縮下形成一股渦流運動,當壓縮行程即將結束在燃燒室頂部的噴油嘴開始噴油,汽油與空氣在渦流運動的作用下形成混合氣,這種急速旋轉的混合氣是分層次的。
供油系統採用缸內直噴設計的最大優勢,就在於燃油是以極高壓力直接注入於燃燒室中,因此除了噴油嘴的構造和位置都異於傳統供油系統,在油氣的霧化和混合效率上也更為優異。加上近來車上各項電子系統的控制技術大幅進步。
⑶ 8秒破百,油耗比很多中級車還要低,寶馬五系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寶馬5系這款車能做到這樣驚人的成績是因為跟寶馬汽車商的研發技術離不開關系的,寶馬5系這款車的發動機採用的是缸內直噴技術,而且整個發動機的材質都是使用的鋁制材料,這樣就有效的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再加上配合使用缸內直噴技術,所以寶馬5系這款發動機的熱效率就達到了最高,從而提高了動力還降低了油耗。這就不得不佩服寶馬汽車商在研發發動機這一領域上下足了功夫。
總的來說寶馬5系這款車無論是從動力上還是從配置上都是非常豐富的,而寶馬汽車商對於製造寶馬汽車的主控范圍就是在操控性能上,所以很多人在靠寶馬車的時候感覺很動感,特別是在過彎道的時候側傾度很輕,給人的駕駛感覺很穩重,所以這就是寶馬汽車賣的較好的原因。
⑷ 寶馬汽車現在有什麼新技術
寶馬以其名稱傳達了象徵意義的信息:首字母縮寫中間的M代表「Motoren」或者是引擎。它代表著寶馬品牌自開始以來最高標準的引擎技術,並且包含了不只汽車的各種交通工具。不論對於飛機、摩托車還是汽車,寶馬都開創了新技術。
因此,寶馬不會只有一個傳奇的引擎,而寶馬官方既客觀也主觀地選擇了12個引擎。歸根結底,每具動力總成都有不同的焦點,因此這項清單也會是完美的辯論開始。
2014年寶馬i8(I12)三缸引擎混合動力
i8證明了電動車和運動駕駛性能絕不是相互排斥的。這個運動型跑車是由電動和汽油引擎共同協力完成高性能輸出。三缸渦輪增壓內燃動力和電動馬達的綜效性能,可輸出令人印象深刻的362hp。其內燃引擎驅動後輪,而電動馬達負責前輪。其0-60mph加速可在5秒內達成。
另一方面,綜合油耗更是大幅超越一輛小型車的表現。為最早在汽車業界展現21世紀跑車節能新趨勢的模範。因此,i8在2019年一舉連續五次獲得了年度引擎大獎,為寶馬進入電氣化時代的偉大傑作!
⑸ 寶馬的底盤為什麼好
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兩年國產車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但要超越合資品牌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合資品牌在三大件上還是處於領先地位,這三大件是汽車的心臟。所謂三大件是指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作為三大件之一,汽車的底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實底盤就像人體的骨骼,是汽車的支撐脊樑,會建一個好的站點。那麼,在整個汽車市場中,哪些汽車品牌的底盤表現優異呢?下面是三個底盤最好的汽車品牌。第一個品牌:寶馬
大家都知道寶馬是德國豪華品牌,在中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是豪華車中的領軍品牌。很多人以開寶馬為目標。但是寶馬的價格也很貴,普通工薪階層買不起。作為德國豪華品牌,寶馬的底盤調校非常出色,駕駛體驗和操控性都非常令人滿意。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坐賓士開寶馬是寶馬操控性最出名的事情。如果汽車想要保持非常好的駕駛體驗和操控性,這三個部分必須是優秀的。寶馬在操控性和底盤調校方面有非常高的技術,駕駛起來非常穩定有質感。開過寶馬的朋友可能都深有體會,所有的寶馬車型在彎道、高速公路、彎道上都非常靈活。第二個品牌:沃爾沃
沃爾沃最早是瑞典的汽車品牌。當時在歐美市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牌。雖然現在被吉利收購了,但是收購汽車品牌並不代表汽車的質量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汽車品牌的技術實力都上升到了一個優秀的階段,而沃爾沃作為合資品牌,在汽車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第三個品牌:雪鐵龍
說到底盤,法國車不得不說雪鐵龍強大的底盤調校技術是業內公認的,甚至寶馬也買它的底盤技術。作為雪鐵龍汽車的一個品牌,空具有非常強的安全性和底盤質感。尤其是在底盤訓練方面,法國車更是行業的標桿。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法國車基本都是採用滑板車懸架,但很多車主在日常駕駛中都能體驗到獨立懸架的舒適性。
⑹ 寶馬汽車公司Valvetronic技術的特點是什麼
Valvetronic系統在傳統的配氣相位機構上增加了一根偏心軸、一個步進電動機和中間推桿等部件,該系統藉助步進電動機的旋轉,再在一系列機械傳動後很巧妙地改變了進氣門升程的大小。
Valvetronic技術通過實現對氣門行程的無級可調,達到對發動機不同轉速狀態下功率轉矩輸出的最佳均衡。發動機的配氣技術,歸結起來,其實就是進、排氣門開啟與關閉的時間和大小的問題。傳統的發動機,氣門開啟與關閉的時間和大小都是固定不變的,設計師只能通過折中的辦法設定一個最佳運轉的正時和行程,這使得發動機在較低轉速(2000r/min以下)和較高轉速(4000r/min以上)的工況下,都無法獲得最佳的配氣正時和行程。相對來說,正時的改變要容易一些,目前即使是入門級的3缸發動機,也大多應用了VVT技術。而氣門行程的可變則比較難,目前全球擁有實現氣門行程可變技術的廠家還不多。
Valvetronic的主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