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售價超百萬,三缸發動機,阿湯哥這部座駕終於停產了
寶馬i8,這款處於寶馬品牌「食物鏈」頂端的跑車,雖然距離其正式上市已經過去了6年時間,但是由於前衛的外觀以及足夠科幻的設計,即便是在當前2020年,它抓人眼球的能力可一點都不遜色於近年來推出的各種新款跑車。
那麼,即將上市的純電動轎跑——全新寶馬i4,又能否如它的前輩一樣,成功預言下一個時代的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呢?也許待到6年以後,我們才有機會驗證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跪求「諜中諜4」中最後在印度阿湯哥開的那個寶馬是
寶馬是碟中碟4的主要合作方。其中主角阿湯哥坐的是寶馬去年剛剛發布的概念車:Vision EffcientyDynamics 並融合了寶馬ConnectedDrive技術,也就是寶馬將量產車i8的前身。
⑶ 6年只賣出2萬多輛,但寶馬i8依然值得被載入史冊
2019年9月初,寶馬悄悄宣布其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計劃停產,並發布了i8的終極版Sophisto特別版。巴伐利亞人雖然未透露過具體的停產日期,但今年年初《Autocar》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這款純電動車將在今年4月份退出市場。而近日,寶馬官方也正式宣布,i8的生產將在今年4月中旬結束。
事到如今,還會有人質疑寶馬i8的特立獨行嗎?不可否認,i8就像一道從未來照射進現實的科技之光。無論在哪裡,大家對於這樣一輛行走在道路上的「概念車」都充滿了好奇。無論在哪裡,i8所到之處都會成為最矚目的焦點。
寫在最後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時代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謝幕,我們也知道電動時代必然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寶馬i8彷彿是兩個時代的銜接者,它出現在時代之交,它融合了新能源車的環保特質,它也延承了燃油車無羈的續航和駕駛樂趣,讓我們對未來的汽車生活充滿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機車
1139公里,從北到南,從深夜到白天,喚醒干癟軀體里的熊熊烈火,看著老男人們騎上摩托車,撩起我心中那份熱血。對什麼都三分鍾熱度的人,卻對機車的著迷半分不減,反而越發的執著。因為它不僅僅是一輛機車,更是愛機車的人的一個載體,承載他們的意氣風,釋放著他們的熱血英雄夢。
有激情有朋友有機車還有本男愛生活會生活有態度
微信公眾號:本男
⑸ 碟中諜5,阿湯哥和那個女的騎的那種黑色摩托叫什麼名字
寶馬 S1000RR
寶馬S1000RR是一款超級摩托車,首款車型發布於2009年,它採用四沖程直列四缸水冷發動機,總排氣量達到999cc,可提供最高193匹/13000rpm,最大扭力為112Nm/9750rpm。
最高時速超過300公里,0-100km/h加速時間2.9秒(官方),0-200km/h加速時間5.91秒。同時,寶馬S1000RR超級摩托車很注重車身的重量設計,採用鋁合金車架,汽油滿載時車身重量也僅為206.5kg。
(5)阿湯哥為什麼喜歡寶馬擴展閱讀:
最頂級的跑車都顧及了賽道以外的使用,所以RR也加入了行車模式的選擇。
四種模式包括:Rain(雨天)、Sport(運動)、Race(競技)Slick(光頭胎)。要轉換模式只需要按動右車把上的按鈕,同時儀表上也有模式顯示。要確認模式,就要拉下離合器和關掉油門,計算機便會執行行車模式的指令。
S1000RR即使配上賽車版ABS後,凈重只有206.5kg;若減去了ABS,只有204kg,同樣使用上直四DOHC 16氣門引擎,但S1000RR比對手的最大馬力還要多11匹,直達193匹。這台直四引擎採用了前傾32度的安裝,所用的氣門是源自寶馬方程式戰車的技術。
⑹ 《碟中諜4》中出現的那輛阿湯哥的寶馬座駕是什麼型號的
寶馬i8 屬於概念車
⑺ 拍攝碟中諜7期間阿湯哥寶馬X7被盜 知情人:他氣瘋了
用禍不單行來形容阿湯哥在合適不過,由於新冠疫情的肆虐,碟中諜7劇組內接連傳出確診消息,碟中諜7在英拍攝已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至今仍未殺青。據悉,《碟中諜7》在美上映時間為2022年7月27日。
⑻ 系列電影《碟中諜》哪部讓你百看不厭
從個人喜好上,第一集和第四集並列第一。
第一集更完美詮釋了碟中諜的概念,特工、間諜、潛入的元素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讓雷諾的變節,以及當時還算新穎的人臉頭套,再加上被後續電影反復抄襲的吊繩鏡頭。都是經典。1996年的電影,感覺就猶如看高中時候的校花,現在看可能有點土,但是還是很精緻,是那個時候該有的美。
一代經典鏡頭
後續的幾集雖然都屬於必看系列,但是無論情節還是女主角都不是那麼讓人驚艷。一直到了第四集,不僅腦洞大開,而且還有迪拜塔這樣的升級版潛入橋段,從動作戲上來說已經是又一巔峰。而從個人來說,一是喜歡女主角之一的蕾雅賽杜,二是同樣喜歡的鷹眼的加入當然還有佩吉的傑出配合表現也讓亨特的熒幕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另外俄羅斯紅場那段也印象深刻,喚起了當時去俄羅斯 旅遊 的記憶。推薦大家去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旅遊 ,還是很不一樣的體驗。(題外話)
昨天去看了碟六,果然如大家所說沒有讓人失望。展現出了一流的拍攝水平,我本來以為很多脫離現實的的鏡頭都是綠幕合成,沒想到回來一查很多都是阿湯哥親力親為。好感度又是倍增。而且這集新加入的角色也是我很喜歡的演員,但鑒於劇透就不特別詳說了。
最後,希望我們的阿湯哥老得慢一點
《碟中諜》
又名:不可能的任務、職業特工隊
是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系列動作電影,影片根據1968-1973年在美國CBS電視台播出的同名電視劇改編,故事圍繞美國「不可能的任務情報署(IMF)」展開。該情報署的特工都身手不凡,而且他們也擅長使用易容術,讓目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供出情報。
想必看過碟中諜系列電影的都知道,各位的碟中諜男神非阿湯哥(湯姆·克魯斯)莫屬, 從1996年的《碟中諜1》到2018年的《碟中諜6》,這22年,湯姆·克魯斯拍的不僅是電影,還是自己的另一個人生。
記得當時第一次走進影院看的是《碟中諜3》第一次被阿湯哥精湛的演技折服,也是第一次成為了湯迷, 湯姆·克魯斯,這個神一般的男子,再次用他驚人的表現征服了無數觀眾。
總的來說,《碟中諜》依然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諜戰題材系列電影,有人評價說它相當於是一個更容易被遺忘的《007》系列,這個評價很中肯。
該片的前三部讓人感覺這個系列有著自己的特色,但還沒有完全找准適合自己的定位,有優點同時也有著不少的瑕疵,如果主演不是湯姆-克魯斯或許這個系列在第二部就告終了。好在正在上映的第四部評價很高,王牌動畫導演布拉德-伯德不負眾望地為這個系列注入了一絲新鮮血液。
該片的拍攝地點在俄羅斯、迪拜、印度輾轉。整部片子走的是成熟精英團隊路線。作為劇中的靈魂人物,以湯姆克魯斯為中心的一眾特工,向我們展示了特工出神入化的絕技,同時,這支 時尚 的特工隊伍更為我們展現了特工獨特的 時尚 品味與魅力。
作為碟中諜系列的開篇,不得不說第一部《碟中諜》又名《碟中諜1》,所有的碟中諜系列中這部的劇情也是最吸引人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了開創,而後的都會拿來對比。
《碟中諜1》故事劇情:
中情局獲得情報,得知他們的特工中出了一個叛徒,准備將中情局布置在東歐的特工名單出賣給外國特工組織。在特工頭目吉姆(喬恩·沃伊特 Jon Voight 飾)的策劃下,伊森(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飾)所住的一組特工趕往了他們交易的地點。 豈料,當他們按計劃趕到時,卻中了埋伏,一組人中除了伊森和吉姆的妻子克萊爾。這時,伊森的賬戶無端端多出了12萬美金。伊森成了內鬼的最大的嫌疑犯。
無奈之下,伊森只能憑個人之力獨闖龍潭虎穴去找出出賣他們的內奸。他和外國間諜組織的接頭人麥克斯取得聯系後,答應幫麥克斯偷出中情局的間諜名單以交換中情局內鬼的名字。
《碟中諜2》比較特殊,
特殊在:是由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執導的,平心而論,第二部在吳宇森的執導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動作片:開頭的攀岩場景,片中的幾處變臉情節,敵我的機智交鋒等等,拍的都很好看。
但這一部只能說可圈可點,
第一:吳宇森個人風格的強行移植,包括大量的慢動作,飆車耍帥,大量阿湯哥蜜汁微笑特寫,甚至還有白鴿,都跟這個系列的氣質不符。看的影迷都以為是在看周潤發系列的場景片段,當然這只是這個系列的第二部,當時的情況下,能不能成一個系列都很難說,所以也不怪吳宇森這種個人風格,但這顯然不是阿湯哥想要的那種碟中諜特質。
第二就是吳宇森應該是受了那個年代別的特工片的影響,把碟中諜當007拍啦,男主跟女主的感情戲份太過於牽強,整部戲也充滿了感情糾葛,整部片就很優柔寡斷了,最後男主與壞人的打鬥難免讓人感覺是爭風吃醋,拉低了這個系列的格調,說好的保衛國家呢。不過也不排斥編劇的原因!
《碟中諜3》 第三部也是在感情戲存在過多的渲染,忘記了碟中諜本來的核心和主線, 整部電影充斥著大量的人物近景,看著很別扭,沒有了第一部的大氣。
《碟中諜4》,或許是經歷了前兩部口碑的下滑,這一部又回到了第一部當初的原味, 痛定思痛,通過第四部來重啟碟中諜這個系列,應該是阿湯哥的破釜成舟了吧。
因此我們看到第四部算是救回這個系列了。從電影製作上,第四部片頭開始延續第一部那種預告全片的方式,同時配上了經典BGM,還有主角和黑人哥喝啤酒談笑的結尾。這都是阿湯哥在告訴觀眾,這個系列要改過自新啦,再沒有婆媽的感情戲,沒有俗套的背叛戲啦,有的只是刺激的動作戲。重啟碟中諜系列,第四部在劇情上用了大量的減法,去掉了感情戲,而在動作戲上加大力度,拍出了最刺激的迪拜塔戲份,但這一部的好看很大程度上僅僅依賴於動作部分,
《碟中諜1》的精髓是 燒腦劇情+有限高 科技 +高難度特技 ,劇情是最重要的,主角如何獲取情報,分析情報,做出判斷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我們看到了第五部這樣的電影,阿湯哥雖然身體已經不如當年,但是作為湯迷的我們在第五部中已經深深的被阿湯哥敬業,負責的電影人態度所敬佩,電影中所呈現的精彩刺激鏡頭特技不減,比如:扒飛機,甚至劇情更優,更加燒腦,或許這才是我們心中一直的阿湯哥,
《碟中諜6》又名《全面瓦解》
從碟中諜1到碟中諜6中這一路走來,阿湯哥的電影伴隨這我的童年,青春直到現在,在這個已經持續了22年的特工電影系列中,阿湯哥從34歲變成了56歲。
但不變的是,他依然那麼拼,甚至更拼,活生生把自己變成了「好萊塢成龍」。
就連和阿湯哥一起出演《碟中諜6》的老搭檔西蒙·佩吉也對他贊不絕口,說:
「拍攝動作場面時,他是在用生命做賭注。」
距離《碟中諜5》已經三年了,《碟中諜6》終於王者歸來,在北美上映,口碑炸裂,爛番茄新鮮度98%,截止發稿時,票房輕松突破3億美元,畢竟在暑期檔,像這樣好萊塢一流的動作片要殺入暑期檔,簡直就是為電影送票房的。雖然《碟中諜6》內地還沒有上映,可是在豆瓣上已經有評分高達8.1分,比《碟中諜5》要好很多,碟5的評分只有7.7分。
所以,碟中諜系列中,
《碟中諜1》開創了碟影系列的開篇,也是最為經典的,無論劇情發展,人物設定,角色轉換,燒腦程度。
《碟中諜2》和《碟中諜3》比較牽強,可圈可點。
《碟中諜4》重回經典。
《碟中碟5》繼續創造經典,《碟中諜6》燃燒的經典。
作為湯迷,希望阿湯哥身體 健康 ,感謝一路走來給我們帶來這么高質量系列的諜戰電影,像你的電影一樣,永不言敗!創造更多不老神話!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碟中諜從第一部96年到現在居然橫跨了22年了,這個系列電影是阿湯哥的招牌影片,某種程度上,阿湯哥就是碟中諜,阿湯哥即使拍別的影片,也擺脫不了伊恩亨特的影子。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是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系列動作電影,影片根據1968-1973年在美國CBS電視台播出的同名電視劇改編,故事圍繞美國「不可能的任務情報署(IMF)」展開。該情報署的特工都身手不凡,而且他們也擅長使用易容術,讓目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供出情報。
想必看過碟中諜系列電影的都知道,各位的碟中諜男神非阿湯哥(湯姆·克魯斯)莫屬, 從1996年的《碟中諜1》到2018年的《碟中諜6》,這22年,湯姆·克魯斯拍的不僅是電影,還是自己的另一個人生。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里,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碟中諜從第一部96年到現在居然橫跨了22年了,這個系列電影是阿湯哥的招牌影片,某種程度上,阿湯哥就是碟中諜,阿湯哥即使拍別的影片,也擺脫不了伊恩亨特的影子。
個人推薦開篇之作,第一集更完美詮釋了碟中諜的概念,特工,間諜,潛入的元素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讓雷諾的變節,以及還算新穎的人臉頭套,再加上被後續電影反復抄襲的吊繩鏡頭,都是經典。
後續的幾集雖然都屬於必看系列,但是無論情節還是女主角都不是那麼讓人驚艷。一直到了第四集,不僅腦洞大開。而且還有迪拜塔這樣的升級版潛入橋段,從動作戲上來說已經是又一巔峰。而從個人來說,一是喜歡女主角之一的蕾雅賽杜,二是同樣喜歡的鷹眼的加入當然還有佩吉的傑出配合表現也讓亨特的熒幕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第六部評分是最高的,阿湯哥完全不顧56歲的高領!高空跳傘,徒手攀岩,飛躍高樓,公路飆車。直升機俯沖,各種動作讓人目不暇接!……
第一部,開山之作,經典之作!就故事情節而言個人認為是四部裡面最好的,懸念重重,跌宕起伏,導演把懸念保持到最後,算是把觀眾的胃口吊足了,創造了電影的配樂,碟中諜的音樂至今仍是最經典的配樂之一,但整部影片的動作場面不算太大,特技運用較少,視覺沖擊力相比其他幾部小點,畢竟是96年,呵呵,個人評分8.5分
第二部,比較失敗,吳宇森把她排成了槍戰片,唯一亮點就是特技場面還不錯,盡管阿湯哥在裡面很帥,但情節太一般了,也就沖著阿湯哥看看了,個人評分6.5分
第三部,精彩重現,劇情緊湊、緊張,動作場面不錯,梵蒂岡救人那段是亮點,相比第二部好了不少,個人評分8分
第四部:王者歸來!!超炫、超酷,整部影片情節非常緊張刺激,特技太炫了,迪拜哈里發!!把觀眾的心懸到胸口,太刺激了,導演的創造力確實很強啊,畢竟是拍動畫片的,想像力超乎你的想像,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到處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都被完成了,唯一遺憾的是影片懸念設置不夠,這點不如第一部,還有就是廣告植入太多了點,相信憑借碟中諜四寶馬又會大賣啊,哈哈!!個人評分9分!
第一部,第一印象嘛
不過個人覺得系列巔峰還是第一部。
雖然第一部沒後來的幾部那麼炫酷狂霸拽,靚湯實力跑酷,但第一部諜戰氣質最濃,劇情邏輯也比較合理,文戲也足以排進諜戰劇情片前列了。後來幾部動作戲明顯比文戲出彩,應該是為了票房考慮。
3.經典而又熟悉的BGM也在第一部。還有就是第一部的阿湯哥實在是太漂亮了,為靚湯打call!
國內的影評網站和我們國內的評價一致,第二部最差,第四部最好,現在的第五和第六部都只是在高水平上,但是無法超過第四部。
第一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第一部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沒看懂,第二次看懂了,覺得好看又看了一遍
⑼ 《碟中碟4》觀後感
昨天是過年大假的最後一天,也是《碟中碟4》上映的第一天。我專程去看了這部影片。《碟中碟》的前三部拍的很不錯,這次這第四部也拍的還行。主要有以下幾點觀後感。
1、故事老套,但劇情有看點。
故事仍舊用以前幾部的概念,幾個特工組成小組去完成特殊的任務。並且這次又是阻止恐怖份子的核導彈發射。盡管故事一開始就能預料到結局,但故事的的某些劇情還是有看頭的。如一開始,本以為是一名很有本領的特工在戰勝了一大堆敵人後,成功從高樓跳下逃脫。結果卻是剛完全就被一美女殺手幹掉。
2、女主角仍是外國人的審美觀。
女主角雖然長的漂亮,那是得用外國人的審美觀去看。在中國真不算什麼漂亮的女人。
3、展現美國高科技。
與以往一樣,特工們除了自己的本領強大外,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高科技產碟工具,如:全息投影等。不論這類設備僅是導演的想像還是真實存在,影片都向觀眾展現了美國的軍事實力。
4、寶馬給力。
影片中出現了寶馬混動概念車。這給影片添色不少。美女與跑車,一向是王牌主題。
5、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
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將要爬上高達828米的迪拜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然後跳下,玩真人蜘蛛俠。看起來真的感覺很不錯。
建設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影片。
由於影片沒什麼較大的戰爭或特殊場面,去影院觀影時不一定非得看進口原產片,就看看國語翻譯的也成。音響效果是一樣的。
畢竟曾經的好萊塢金童阿湯哥多年沒佳作,畢竟《伯恩》《皇家賭場》《颶風營救》讓冷峻寫實特工片吃了香,畢竟自從2002年布魯斯南《擇日再死》後,這類「高科技+牛特效+美女+芳車」特工片瞬間消失殆盡了,所以《碟中諜4》來得恰到好處!
盡管湯姆克魯斯年近50歲了,不可能像《壯志凌雲》《雨人》時那般年輕陽光,他在《碟中諜》四部曲里永遠是耍酷耍帥,不可能圓自己的奧斯卡影帝夢。但你望著哥們像「蜘蛛俠」那樣爬迪拜高塔,並拉著繩索晃晃悠悠的,如此驚心動魄的情景,還是得佩服這位好萊塢常青樹的敬業精神。既然阿湯知道玩真格子了,有《星際迷航》《迷失》編導J·J·艾布拉姆斯帶人搞劇本,有《鋼鐵巨人》《超人特工隊》動畫牛人布拉德·伯德親自導演,《碟4》沒不好之理。
當然《碟中諜4》的故事是老三樣:還是美俄核彈危機,恐怖份子盜取了密碼,阿湯哥被陷害了,俄國人想抓了他,敵人想宰了他,哥們只能率領手下,聯同新同伴傑瑞米·雷納,轉戰全球,逆流而上,險中求勝。特效呢?核彈飛向城市,巨大的沙塵暴來襲,好萊塢大片司空見慣了。動作呢?還是近身肉搏居多,講究三兩下制敵,不跟你死命狠干,沒什麼機關槍互掃,到處炸彈亂開花的鏡頭,更沒有花哨的真功夫。可該片就勝在每個細節都別具匠心,精妙噱頭一個接一個,高科技想像力合理融進劇情,時刻讓你覺得過癮,時刻讓你找到刺激,時刻告訴你好萊塢為啥厲害?科技決定戰鬥力!
開篇,美國特工被追逐,他跳下樓,打開氣墊包,安全脫險,突然瞬間被女刺客秒殺,真可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接著,阿湯哥和電腦特工配合脫獄,並點燃了炸葯,導火線隨著鏡頭,閃出各種卡通與故事畫面,那種新穎剪輯手法,那種高水準敘述手法,那種大信息量的鏡頭,既能夠造成唬人,還證明了雄心壯志。說白了J·J·艾布拉姆斯、布拉德·伯德等人組成的《碟中諜》團隊,懂得拍電影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將點點滴滴科幻誇張想像力,妥善扔進好萊塢特工大片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因此阿湯既能開著「前車窗是手摸GPS地圖定位」的高檔跑車,還能懂得用假人臉化妝、偽造身份證、曲別針解手銬,甚至隨便拿個大白屏那麼一擺,就能偽裝造出「此地無人」的假象,迷惑了看守員,乘機干起特工「老本行」,相當有新世紀超級特工的范兒!曾《拆彈部隊》《城中大盜》的「純爺們」雷納呢?不僅戴個隱形眼鏡是「掃描儀」,第一時間傳送資料進特殊手提箱,還被磁力懸浮在半空,執行「不可完成的任務」,太絕了,太酷了,太有想像力了!這里說一句題外話,那個隱形眼鏡「掃描儀」應大規模投入生產,只要解決了能和眼睛的不協調問題,該機器便攜使用,不佔空間,效果絕佳!
當然反派敵人真不好對付啊!人家有組織,有紀律,有美女刺客,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外加恐的怖核彈頭,只要不小心,只要搞砸了,只要失了手,讓美國和俄國互相扔起原子彈,那地球不就炸回到「史前一萬年」了嗎?時間緊迫,刻不容緩。阿湯哥在黃沙漫天的迪拜狂追又為啥?敵人真跑了,地球炸那德行了,你咋活啊?關鍵時刻敵人都掛了,你還得開車摔下來,哪怕遍地鱗傷,還得把核彈箱子里的任務取消,EASY嗎?
為何那麼多人質問阿湯哥沒被沙暴吹跑?為何那麼多人只關注iphone、寶馬植入廣告?為何那麼多人只在問他為什麼這里沒摔死,那裡沒被槍打到?為何那麼多人總在《碟4》找那麼多商業片常見的BUG?《碟中諜4》就是一部過癮的商業巨制,阿湯哥負責拚命,西蒙·佩吉負責搞笑,寶拉·巴頓負責色誘,雷納還負責一段滄桑煽情回憶,它讓你在驚險刺激之餘,能樂一樂,能憂傷憂傷,並一路狂歡。本片耗資1.5億,各個製作環節異常精良,懸疑氣氛好,科技想像力棒,打鬥精彩,整體比《速度與激情5》《猿猴崛起》都要爽,你還有什麼遺憾嗎?
在這個《伯恩的身份》《颶風營救》成為特工主流片時代,在這個007已經變成克雷格那樣粗暴猛男的新世紀,在這個《皇家賭場》《量子危機》改變了詹姆斯·邦德的時代,沒有了高科技,沒有了香車,沒有了新特效,特工不再那麼帥,美女搭檔不再那麼養眼,特工商業片全成了「沒科技、沒特效、沒香艷」路線,動不動就硬漢,動不動就冷峻,動不動就寫實,我說實話真有些不適應了。所以筆者想高度贊美《碟中諜4》,它身上有太多當年看經典007的感覺,它的誕生猶如「久旱逢甘露」,它甚至像一位離你多年的老朋友,回來告訴你「你有硬漢純爺們,我有高科技想像力,科技決定戰鬥力!」
原諒咱看完《碟中諜4》只想防身高呼:「好萊塢特工片終於有救了!」
《碟中諜4》正式全稱為《碟中諜:幽靈協議》,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緊張刺激無冷場,場面宏大華美,超出預期的好看。從克里姆林宮踢著正步的衛兵轉瞬到了泛著金光的迪拜沙漠 ,巍峨的哈利法塔背景是滾滾沙暴,孟買富豪派對古典奢華、衣香鬢影 !阿湯哥的矯健身手智慧勇敢還是那麼酷帥無敵,而班傑的賣萌使人在緊張劇情中開心大笑。劇中我最喜歡的人物竟然是那個只要鑽石的蛇蠍美人,蘿莉面孔金色長發,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她很迷人 ?當她如羽毛般從一百多樓飄落出去香消玉殞的時候也只有我覺得好惋惜吧
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你必須決定你是否執行這項任務,如果執行任務中受傷、被俘或死亡,我們將不承認此次行動與我們有關。今天的談話也從沒有發生。 」——與碟劇所特有的令人興奮的音樂旋律一樣反復出現。特工的命運註定和音樂一樣嗜血強大又和這句話一樣無助孤獨!
23號和全公司一起觀看了最新影片《碟中碟4》。本片是由年逾50,帥氣迷人的湯姆.克魯斯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有著由團隊組織的職業特工為了避免核戰爭的爆發及世界和平,亨特與他的夥伴們所展開的一場攻破陰謀的行動。而湯姆·克魯斯所在的特工小組被解散,他們必須想辦法洗去製造克里姆林宮爆炸事件的嫌疑。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驚險任務的開始序幕。
該片給人帶來的第一感覺依舊是扮酷、神秘、驚險、刺激、英雄主義色彩,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會發現,內涵在於為大家講述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反映團隊成員的士氣,是團隊所有成員價值觀與理想信念的基石,是凝聚團隊力量,促進團隊進步的內在力量。
從我們所看到的第一個任務開始,從人員的部署到團隊的配合以及團隊的,默契配合度都是完成整個任務最重要的部分,還有就是對對方的信任度,每個任務都有著最機密的東西,團隊里的每人的命都是連著一條線,只要有一個人失誤整個任務就會失敗,這就意味著從一開始的計劃到部署到執行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宣布著失敗,所以團隊精神、團隊信任、團隊的合作都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一個人並不能做成功,但是如果有了一個團隊去做一件事,就會意想不到的收獲。
看完這部影片我大概明白了完成一個任務的流程,首先把一個團隊給組織起來,然後大家一起商討做出一個詳密的計劃出來,然後把每個人都分配好各自的任務,然後開始執行,這個計劃中和細節是也很重要的,只要這細節設立好,一定會是成功的。當該影片中團隊遇到分歧、挫折的時候,作為隊長的亨特沒有選擇討論誰的對錯,而是選擇馬上去執行,用執行力來把問題解決成功,亨特和商人談好相關事情後取得了完成任務的關鍵後,其他成員看到後就不會出現任何異議了,只會對亨特表示敬佩。最後順利完成了成功。所以,在工作中的執行力非常重要,有時候說得再好沒有行動等於白說。
這部影片的劇情跌宕起伏,身處異國、在沒有任何武器、情報、人手支援的情況下,亨特所帶領的團隊再一次力挽狂瀾,完成了大家都覺得不可完成的任務,並阻止了美俄有可能爆發的核戰爭,拯救了全人民。尤其是當亨特與布蘭登極為狼狽的從河中逃出到火車上後的片段,當團隊中的四個職業特工人坐下來制定方案,商量對策時,讓我深深的感嘆道: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超越不了一個團隊加起來的力量,只有與團隊一起奮斗,才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才能成就自己的卓越實現自己的目標!團隊,是為了大家實現同一個目標而集合成的團體,它所需要的是心在一起,一起共同努力;更需要的是分工協作明確,優點缺點互相彌補;需要的是相互有著明確的信任度以及把各自的生命都系在同一根線的決心!一個想成為卓越的人,僅憑自己的孤軍奮戰,單打獨斗,是不可能成大氣候的。所以你必須要融入團隊,你必須要藉助團隊的力量增大自己的力量。
電腦特工班傑是團隊中最搞笑的人物,但也是整個任務中最核心的人物,在俄羅斯監獄解救亨特時,秉持套路中還自我地發揮一把創造力,但之後不管是在孟買搶密碼控制的武器冒險行動,還是為亨特順利地爬入迪拜高塔的機房行動中,都以團隊合作為核心執行目標,為行動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我認為,班傑雖然是一個重視自我的人,但卻時刻不忘團隊精神的共同目標,在現實職場縮影就是既注重自我價值實現,又喜歡創新和嘗試新方法的員工,這些都將最受領導及團隊的青睞。像他這樣有著很強技術的人才,作為幕後角色,不僅要識大居,還要在工作中常保持幽默感和輕松心情,因為技術工作往往比較枯燥,所以我們要像特工班傑一樣學會排解壓力。並在枯燥的工作壓力中學會放鬆,對工作有著強烈的熱情,加以創新!
而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一樣,要加強與他人的團隊合作,而且,要有著團隊的合作精神、榮譽感,使命感。要與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緊密合作,直到整個團體都能緊密合作為止。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 所以,學會與他人合作,發揮團隊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會事半功倍,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發展。對我們自己以及團員的其他成員都會縮短出達成自己夢想的時間。最後,我今後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誡自己,團隊的配合才是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地方,也是將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⑽ 作為間諜代表的湯姆克魯斯,阿湯哥為何能成為世界女性的「理想帥哥」
雖說阿湯哥已經50多歲了,但是你可以發現年齡很大的阿湯哥還擁有著一張青春的臉。阿湯哥的臉型向來就是黃金比例,標准帥哥範本,不管是輪廓還是五官線條都是剛硬直線型,一點不向女性陰柔元素靠攏。然而正當大家都以為阿湯哥會“老得比較明顯”的時候,這種穩定如山的結構讓阿湯哥保質期長的令人發指。不老的顏值是人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而湯姆克魯斯更是在《碟中諜》系列中將明星個人魅力發揮到了極致。如果說在這個系列開始之初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伊森·亨特還只是重要,而並非不可取代——實際上好萊塢一度盛傳派拉蒙曾想用在系列第四部中亮相的“鷹眼”傑瑞米雷納取代湯姆克魯斯,但這一切傳言最終在《碟中諜4》大獲成功後消失無蹤,因為湯姆克魯斯向好萊塢證明了自己的明星魅力對於這個系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