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年內,它都是最好電動車之一 深度體驗寶馬iX3
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BMW停車區
那,同樣的價格X3和iX3,你會選哪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試駕寶馬iX3 這是一台讓人「驚艷」的純電動SUV
在傳統豪華品牌里,寶馬新能源汽車是筆者最早接觸過的。當時寶馬向市場推出的i3、i8的時間其實遠遠的要早過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那時候i3獨特有趣的表現以及i8超前科技感的酷炫造型著實在筆者心中留下很好的影響。在上月的廣州車展上,寶馬旗下首款國產純電動SUV寶馬iX3正式上市,前期共推出兩個版本,新車售價分別為46.99和59.99萬元。那麼這款寶馬iX3到底有什麼亮點,還是不是「忠於純粹」呢?
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寶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試駕寶馬i3:續航300km出頭的電動車 我為什麼會推薦
隨著路上"綠牌"車型的越來越多,新能源車型確實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尤其從去年開始,隨著各大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不少傳統車企的"電動產品"也被陸續推到台前。
之前,我們曾對賓士EQC、奧迪e-tron等車型進行了試駕,寶馬的電動產品則一直都沒拿出來說,那麼本次我們說一台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夥伴——寶馬i3。熟悉是因為這個小東西算不上"新產品",而且之前曾在中國市場擔任過"共享車"的角色,陌生是因為保有量確實少,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
在接觸車前,最先到手的自然是車鑰匙,實不相瞞,和之前我們試駕的寶馬車型相比,寶馬i3這個車鑰匙說得上廉價了,好在設計感還算不錯,起碼看著還是比較入眼的。
整車設計驚喜不斷
了解過寶馬產品的同學應該知道,寶馬i3採用的是對開門設計,沒有B柱,這和我們傳統的車門開啟方式有些不同,這樣的設計在概念車上很常見,但在量產車型中可是很少見的。而寶馬i3的整體設計搭配這個對開門的車門開啟方式,也就註定了這台車的與眾不同。
整體設計層面簡單說一下,從同事對寶馬i3設計的評價來看,寶馬i3這個設計說得上"極端",外觀的整體設計風格完全沒有寶馬"內味",但是說它潮流倒也算得上,再加上這個窄窄的小輪子,反倒有點像一個來自未來的座駕,整體而言就是太過科幻了。
內飾層面才是最值得說的,和常見的新能源車型不同,寶馬i3內部由兩塊"小屏"構成,尤其是面前這個取代了儀表盤的屏幕,確實顯得有點"廉價"。此外,寶馬i3的整體內飾採用了大量的環保和可再生材料,這也就意味著內飾的質感和觸感與其他車型的感覺不同。
雖然儀表盤看著略顯廉價,但基本信息都有,完全夠用,而中控屏則集成了導航、音樂等各種功能,搭配完全區別於常規車型的設計,寶馬i3整體給人的感覺依舊非常高級,但這種高級和賓士那種高級又不一樣,是一種未來感、科技感層面的高級。
還有則是一些細節部分的設計,會讓駕乘人員感覺很新奇,比如中控台頂部飾板巨大、中控屏旁邊的"小槽"甚至可以放三瓶水、頭頂"專屬小天窗"(天窗不是整體天窗,而是主駕頭頂各一個小天窗)等等,最為重要的,還有這個似懷擋又非懷擋的換擋方式。這類設計還有很多,趣味性滿滿的同時,確實有點顛覆這是一台寶馬的意思。
續航不是很高,但勝在穩定
本次試駕的寶馬i3是純電動版本,此前的增程式動力版本目前國內已經停售。這台2020款快充暢行款採用了與三星SDI合作開發的新電池組,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可達340公里,新車搭載的這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25千瓦(17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
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熱門車型來說,34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確實不高,好在從實際試駕體驗來看續航里程還算"實在",電池掉電比較平穩。另外,寶馬i3還配備了50kW直流快充介面,理想條件下需40分鍾即可充滿80%電量。
寶馬i3提供了三種制動回收模式供選擇,分別是COMFORT、ECO PRO和ECO PRO+,和其他電動車型不同的是,即使是在COMFORT模式下,仍能感受到細微的拖拽感,但好在有寶馬的調校,整車的拖拽感還是能夠接受的,而且ECO PRO+模式的拖拽感同樣不是很突兀,偏柔性的拖拽感可以為這台車的實際駕駛表現加不少分。
另外說兩個缺點,首先是方向盤轉彎半徑過大而且轉向偏硬,你要想在寶馬i3上完成"揉車",那怕是要費不少功夫。此外,整車的底盤調校偏硬,這就讓你在過顛簸路段時略顯難受,再加上開始我們提到的"窄輪圈",過井蓋等路面時甚至能感受到"跳輪"的現象。
寫在最後
同事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寶馬i3官方售價30.58萬元,這價格都能買個特斯拉了,買它幹啥。確實,如果按照30萬來看的話,這個價格完全沒有性價比,但就目前來看,經銷商給出的終端優惠已經接近8萬,如果是22萬購車的話,那確實有得一說。
就從本次寶馬i3的整體表現來看,它其實的屬性其實很明顯:代步以及玩樂。對開無框車門、差異化設計等等,這台車在年輕消費者心中還是值得一看的,再加上穩定的續航表現以及快充,這台車在市區代步也完全夠用。
當然別忘了,它還是寶馬。除去品牌因素外,對寶馬i3來說,它還算是寶馬家族最早的量產電動車型,在電動車發展進程中也是誕生較早的產物,更加成熟的調校和駕駛感都是加分項。總體而言,22萬買一台潮流、成熟的電動車代步產品,它可以算是選擇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寶馬:豪華純電SUV能沒有我丨試駕體驗BMW iX3
2020年成為了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之中傳統車企先後帶來了各自的全新純電車型。而寶馬作為豪華品牌當中的電動先行者,自然也不甘落後,就在剛剛過去的廣州車展上,華晨寶馬的首款國產純電動SUV—iX3正式上市,新車帶來了兩款車型,售價區間在46.99-50.99萬元。
而在後排空間,頭部空間都有一拳兩指左右,腿部剩餘空間則有兩拳左右,空間表現不錯。在實際體驗中,坐墊長度足夠長,對大腿有很好的承托,不足的是座椅填充用料還是偏硬一些。
誠然,寶馬iX3在設計風格上並沒有什麼眼前一亮的顛覆性設計,但其在三電核心技術、數字科技、自動輔助駕駛、性能操控等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同時作為國內最大的豪華車企業之一,其強大的品牌知名度、完善的營銷及售後體系也為寶馬iX3加分不少,畢竟在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能夠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純電動車型實在不多。從這些方面來看,寶馬iX3還是滿足了相當一部分傳統用戶對於新能源的購車需求,為用戶帶來了一個豪華純電新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一線論 | 從豪車到「雜牌」,BBA為什麼賣不好電動車
當下新能源市場快速崛起,電動化發展趨勢不可阻擋,過去在燃油車時代憑借豪華用料做功和動力總成、操控上的優勢而掌握話語權的BBA,也在近幾年加快電動化轉型步伐,接連推出純電車型,但從銷量數據來看,BBA在華電動化之路並不順暢。
除了寶馬,賓士和奧迪在電動車銷量成績上表現並不出色。今年上半年,寶馬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83%,達4.49萬輛,而iX3和i3的上半年銷量均超過2.1萬輛。奧迪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僅為1.08萬輛,賓士雖然沒有公布其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銷量,但EQE作為其主銷車型,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在4000輛左右,可窺一般。
本次我們通過走訪門店,從一線角度了解BBA是如何轉型,以及在轉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深厚的品牌積淀為BBA構建出了護城河,傳統車企難以攻破,但蔚來、理想已經攻入了豪華車的領地,並且獲得了客觀的銷量,原因在於蔚小理在產品與服務上優勢明顯,而相比來說,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新車新技術,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