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情懷無價50萬!紅旗H9和寶馬5系你會提誰回家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除夕是一年中最特別的一天,這一天萬家燈火通明,濃厚的節日氣氛遍布在每條街巷上,每個人的臉上笑容洋溢,忙碌一年的親人們也都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訴說和傾聽著分隔的這一年裡的故事。
總的來看,在外觀上紅旗H9的大氣會更勝一籌,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紅旗是我們心中難以言表的一種情懷,而它的閃耀總感覺與生活有距離。相比之下,選寶馬5系,既可坐擁豪華又可以享受超凡的動力,再加上它的受歡迎程度足以周末出去跑婚車,有面子還實用,你如果有50萬,想必選誰已經有了答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你覺得開紅旗H9和寶馬5系談生意,哪個會成功率高
我覺得開紅旗H9和寶馬5系談生意,跟談生意成功率無關,談生意是否成功跟以下幾點有關:
第1點 如何獲取對方信任
如何獲取對方的信任,要先從你的個人形象著手,在參加談判之前穿一身比較得體的衣服。語言堅定有力 擲地有聲 講話抬頭挺胸 給人一種非常充足的氣場。在與對方交談任何話題都可以依據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知識儲備,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都可以讓對方感覺我們知識非常淵博 讓別人覺得我們比較靠譜。
第4點 烘托談判氣氛
比較緊湊而又緊張的談判氣氛會增加我方失算的概率。又會降低對方的合作慾望在合適的時候烘托談判氣氛。講一講笑話,說幾句歇後語 輕輕的問候一下,打一聲招呼。再比如選擇一個比較溫馨的談判范圍。都可以讓對方覺得比較自然,讓對方覺得談判環境比較友好,進而增加對方合作的慾望。
⑶ 預算三十多萬,紅旗H9和寶馬525哪輛值得買
預算足夠的話,我建議你買寶馬的五系。
寶馬的五系入門版落地也得四十多萬,但是紅旗H9的丐版也就是三十六七萬就可以落地,如果預算不足的話,這兩款車中你可以看一下紅旗的H9;但是如果考慮其他車型的話,我覺著不管是大眾的輝昂還是沃爾沃的S90L都比紅旗的H9值得買,但是如果預算足夠買寶馬525的話,我還是建議你買五系,因為紅旗H9這個車可能很值得買,但是肯定不是現在,現在買紅旗就是為前段時間的廣告費買單,不是很劃算。
其實如果單輪氣場和空間的話,我覺著紅旗H9應該是高一點的,尤其是加了雙拼色的紅旗H9,單看外觀的確是可以和勞斯萊斯這種車拼一下;但是如果考慮實用和保值率的話,我覺著你還是看一下五系吧,畢竟紅旗H9這台車買著容易,但是遇到情況你想變現的時候,我覺著還是有點困難的,他的保值率不一定有寶馬的穩妥。
然後就是一點:紅旗這個品牌還可以,但是實力一般,他的市場表現平平無奇,年銷量跟瀕臨破產的眾泰有的一拼,當然這也是因為紅旗車主要做中高端市場的事,但是紅旗的這個銷量並不理想;單純就品牌而言,紅旗最大的優勢就是情懷,比較老牌子大家也都願意接受,就沖著紅旗這兩個字大家都願意買單,但是剩下的也就是那麼回事了,紅旗的潛力很大,但是現在不是買紅旗H9的好時候,就算是真的要買,我也建議你等一下,到年底再買也成。
寶馬525肯定是最高的選擇,但你的預算恐怕有點捉襟見肘啊。
至於國產紅旗,近幾年確實做的不錯,國人支持國貨也越來越多。但是,從產品力來說,或者品牌力,保值率等等都是個大問題。
⑷ 賓士e300,寶馬6gt,紅旗h9對比哪一款更好,銷量怎麼樣
這三款車對比個人覺得。賓士的舒適性好一點,寶馬的操作性好一點,紅旗的話國產車也不差,綜合性紅旗的還可以。看個人喜好吧。
⑸ 這兩個品牌,還是紅旗車檔次要高還是寶馬檔次要高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高速發展,中國人民手頭里有錢了,很多人現在開始挑選30萬以上的豪車,全民豪車時代來臨。盡管我國現在自主汽車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品牌林立,創立力十足,但國產汽車中能夠真正生產出跟外國豪車一較高下的豪車車型的只有紅旗一家。最近紅旗推出了跟寶馬5系、賓士E級、奧迪a6l同一級別的紅旗h9。
該款汽車一經推出,便亮瞎了汽車消費者們的眼睛。紅旗h9外觀大方,氣場一點不輸寶馬525,所以它被汽車迷們送了一個外號叫小勞斯萊斯,30多萬的h9開出了500多萬豪車的氣場。紅旗h9最亮眼的莫過於其具有紅旗家族標志性的霸氣前臉。直瀑式的中網點綴著鍍銀鉻線條。兩側的分體式大燈由一條奇異的燈帶貫穿起來,色彩還可以變換,其燈帶設計完全可以媲美奧迪。紅旗h9的車尾端莊平整,也採用了現在時髦的貫穿式尾燈。在我看來,紅旗h9的整體外觀要比寶馬5系更有排面。
紅旗h9的長度和寬度都要超過寶馬525,唯一落敗的一點是紅旗的軸距稍微比寶馬525短一點,但在總體尺寸上一點兒也不輸給寶馬525,空間很大,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款高端大氣上檔次的c級中大型豪華轎車。紅旗h9側重於商務豪華,而寶馬525則側重於運動時尚。紅旗h9的中控台全部由真皮包裹,摸上去舒適高檔。中控台的按鍵也不是很多,通過一塊中央集成屏幕可對車內的所有功能進行操控。而寶馬525採用三幅多功能方向盤,全液晶儀表盤可以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變換不同的背景。
紅旗h9動力方面的亮點在於它的動力系統可以有兩種配備方式,一種是2.0t渦輪增壓加48伏輕混或3.0tv6增壓發動機。這兩套動力系統都搭載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而寶馬525搭載的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從實際的操作動感來說,寶馬自然更勝一籌,開寶馬坐賓士,這句話可不是瞎說的。紅旗h9的操控性相對於寶馬525還是差了一截的。兩款車的低配價位差距很大,紅旗h9隻要32萬,而寶馬525最低配也要40多萬,可見紅旗h9更有價格優勢。兩款車適合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紅旗h9適合中小企業的老闆,開出去很有面子。而寶馬525則適合於城市白領或者有錢人,他們更看重寶馬的知名度。
⑹ 5月份豪華品牌轎車銷量一覽,寶馬3系升至第二,紅旗H5穩居前十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小蚊子聊車!
今天為大家帶來2020年5月份國內市場豪華品牌轎車的銷量排名情況!從數據上看,前十名依然幾乎是被BBA所包攬,其中奧迪A6L以15621輛的成績取得冠軍,同時今年1-5月份的總銷量達到了55987輛,成功反超了賓士E級。這代奧迪A6L在上市之初並不太被看好,原因是新款的A6L一改之前的沉穩的「官車」形象,整體風格變得時尚、運動了不少,三塊大屏的內飾科技感營造都相當到位,這讓人多少有些擔心它是否還能hold住一台豪華行政級轎車該有的氣場,但事實證明消費者對於這一改變還是完全能接受的,並且對它有意向車主年齡跨度更寬泛,年輕人駕馭起來也毫無違和感,再加上奧迪一直不錯的優惠力度,能夠壓倒E級、5系也在情理之中。本月賓士E級和寶馬5系分別有13187和10673輛進賬,成績都比較穩定。
註:本數據僅統計國產及合資車型,進口車未被列入榜單,敬請諒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紅旗H7最近挺火的,寶馬和紅旗H7哪款比較
你好,寶馬汽車無論是質量還是技術來說,都是比紅旗h7都要好的,做工精細,動力強勁。
⑻ 8月豪華轎車銷量排行榜,寶馬5系奪冠,紅旗H9未上榜
金九銀十秋正濃,剛進入九月,就有不少捷報,比如紅旗汽車,早早的就發布了8月的汽車銷量,單月銷量超2萬,8個月累銷超10萬輛。目前並未公布具體車型銷量數據,其中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還是剛上市不久的紅旗H9戰績如何,我們就來看看乘聯會的數據吧!
再來看看豪華B級車領域,因為起售價下調至30萬以下,所以寶馬3系沒有出現在榜單中,但是C級和A4L之間,8月C級憑借千餘輛的優勢勝出,同比有3.6%的微增,A4L目前終端降幅在6萬上下,而C級臨近換代,終端入門版車型已經跌至26萬左右,就品牌影響力等因素來看,同價位顯然是優惠後的C級更有優勢,不過未來隨著A4L價格再度松動,勝負還說不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8月豪華品牌銷量點評,寶馬重奪榜首,紅旗力爭二線「一哥」
?車市下行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讓國內汽車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盡管如此,豪華車市場在今年以來卻一直呈現跑贏大市的表現。抗風險能力更強,加上消費升級的推波助瀾,在車市回暖之際,豪華車市場更是迅速攀升。
據上險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主流豪華品牌共售出34.07萬輛,環比提升7.4%,同比增長37.5%。與當期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8.9%的增速相比,還要高出28.6%。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增速是在市場傳統7、8月的淡季之下實現的。
理想本月銷量2710輛,市場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理想ONE作為一輛增程式電動車,它很好地解決了目前純電動車的續航以及充電焦慮。但與此同時,理想的技術路線又頗受爭議,燒油發電,本質上還是擺脫不了燃油的控制,待充電樁布局更加完善和純電池車續航不斷提高之後,它存在的意義究竟還有多大呢?
鍾述
隨著國內疫情影響的消退,汽車市場迎來了回暖跡象。可以預見的是,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換購需求,在巨大終端優惠的推進下,豪華車市場將會持續向好。BBA穩坐一線豪華品牌,而二線豪華品牌之爭則存在諸多未知數,發展勢頭猛烈的紅旗能否撼動雷克薩斯與凱迪拉克,還是挺令人期待的。另外,新能源車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對手,其對傳統豪華車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未來或許會出現新的市場格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紅旗H9和寶馬5系該如何選
如果將時間撥回到兩年以前,恐怕沒有人會在豪華車的選擇中考慮到國產車,不過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紅旗H9的推出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有不少人留言詢問,現階段的紅旗H9和寶馬5系,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紅旗H9採用了2.0T和3.0T兩款發動機,2.0T版本最大功率185kW,最大馬力為252Ps;3.0T版本最大功率208kW,最大馬力為283Ps,賬面的綜合水準是要高於寶馬5系的。
綜合來看,如果是豪華品牌控那麼選擇寶馬5系絕對沒有問題,如果是更看重年輕化並且願意支持國產品牌的,那麼紅旗H9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