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生產有哪些危害

工業生產有哪些危害

發布時間:2025-05-16 06:09:12

『壹』 工業污染危害

工業生產中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水、氣、渣等有害廢物,嚴重破壞農業的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對農業生產的發展構成巨大威脅。


工業「三廢」對工業生產自身亦造成嚴重危害。有毒污染物質腐蝕管道、損壞設備,縮短廠房等設施的使用壽命。


環境污染和公害泛濫,直接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一些污染難以察覺,一旦被發現,危害往往已經嚴重。


水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工業排放的廢水未經處理即直接排放,嚴重破壞水體環境,影響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空氣污染同樣不容忽視,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不僅影響空氣質量,也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工業生產中的固體廢物,包括渣、粉塵等,對土壤造成污染,影響植物生長,進而影響農業生產。


有毒物質的泄漏和排放,不僅損害了設備和設施,更可能引發環境危機,造成生態災難。


環境污染和公害問題嚴重,不僅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直接威脅到人類生存環境和健康。


面對日益嚴峻的工業污染問題,加強環境監管,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工業生產有哪些危害擴展閱讀

工業污染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廢氣、廢水和固體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產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可分為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噪音污染。

『貳』 工業生產中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現象有哪些

一、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是指大氣中出現原本沒有的微量物質,這些物質的數量和持續時間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稱為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規模的迅速發展,大量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
大氣污染物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天然污染物和人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為污染物,它們主要來源於燃料燃燒和大規模的工礦企業。大氣污染物包括顆粒物、硫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類、含氟氣體、含氯氣體等。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大氣被污染後,由於污染物質的來源、性質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被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別,以及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的不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也不盡相同。大氣中的有害物質主要通過呼吸、飲食和接觸皮膚等途徑侵入人體造成危害。
大氣層保護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並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採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匯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
二、酸雨
酸雨是由於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們對酸性排放物已經有了控制,但仍然還有酸雨現象。大氣塵埃可能是造成酸雨問題的另一原因。
三、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大氣觀測發現:每年春季南極大氣中的臭氧層一直在變薄,事實上在極地大氣中存在一個臭氧「洞」。這種臭氧損耗現象是一種反常現象,這是否表明這一紫外線吸收層正處於全球性災難呢?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人們發現人類社會活動釋放的物質嚴重的破壞了臭氧層,當然這種現象還受到這一地區獨特的氣象狀態(極渦、寒冷的平流層溫度、極地平流層雲)的影響。
四、水污染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義: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五、固體廢物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於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
六、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積內所發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現象。地面沉降現象很早就為史書所記載。作為自然災害,地面沉降的發生有著一定的地質原因。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膨脹,地面沉降現象越來越頻繁,沉降面積也越來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現象尤為嚴重。現在我們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時,不難發現,人為因素已大大超過了自然因素。現在的地面沉降現象與其說是自然災害,倒不如稱之為人為禍患。
七、生物多樣性變化
生物群落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將其劃分為若干類型。生物多樣性的涵義十分寬泛,即包括生物物種的多樣性,還包括生態適應性、形態、生理生態多樣性等廣泛的內容。不同地理、氣候環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人類社會逐步擴張,改變了廣大地區的生物環境,嚴重影響了生物多樣性,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地球上減少。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數千種動植物滅絕。
八、赤潮
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
九、水土流失
土地資源是三大地質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之一,是人類生產活動最基本的資源和勞動對象。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鹼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乃當今世界面臨的又一個嚴重危機。

『叄』 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體現在哪對治理污染有什麼好建議。

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廢水污染。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高濃度的化學物質、重金屬、油類物質等,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直接排放,將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甚至影響人類健康。

其次,廢氣污染。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這些氣體不僅污染大氣,還會對人類呼吸系統造成危害,同時加劇全球氣候變暖。

再者,噪音污染。工業生產過程中,機器設備運行產生的噪音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長期處於高噪音環境下,會損害人的聽力,影響心理健康。

此外,光污染或輻射也是工業生產中不可忽視的污染源。某些工業活動如電子設備製造、核能生產等,會釋放出大量的紫外線、紅外線等輻射,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治理污染的建議:

1. 強化環境法規,制定嚴格的排放標准,對違規排放的工業生產單位進行嚴格處罰,確保其遵守環保法規。

2. 鼓勵企業採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比如使用無害化原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設備能效等。

3. 建立完善的廢水、廢氣處理設施,對工業廢水、廢氣進行有效處理,達標排放,減少環境污染。

4. 加強噪音污染控制,對工業生產區實施合理的規劃布局,合理安排機器設備運行時間,安裝隔音設施,減少噪音污染。

5. 對於光污染和輻射問題,加強科研投入,研發低輻射或無輻射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限制高輻射活動的開展,確保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

綜上所述,治理工業生產污染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努力,通過加強法律法規、技術創新、環境管理等手段,實現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生,創造一個清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閱讀全文

與工業生產有哪些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x4老款和新款有什麼區別 瀏覽:865
寶馬外觀改裝哪個好 瀏覽:747
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的標志性事件是什麼 瀏覽:181
拆裝奧迪起動機收多少工時 瀏覽:158
寶馬車空調沒什麼風 瀏覽:444
農業如何補貼工業 瀏覽:678
四川初級工業廢氣治理工待遇如何 瀏覽:541
超市安裝工業冷風機效果怎麼樣 瀏覽:163
工業x射線是什麼意思 瀏覽:747
一個汽車牌照多少錢 瀏覽:703
賓士公司跟阿里巴巴哪個厲害 瀏覽:262
汽車雨刷器怎麼開 瀏覽:345
汽車沒電打不著火對車有什麼影響 瀏覽:73
集美哪裡可以配汽車鑰匙 瀏覽:598
小型汽車空調濾多少錢 瀏覽:13
汽車前保險杠全噴是什麼意思 瀏覽:665
汽車冷卻液用完怎麼處理 瀏覽:962
寶馬x3增壓水管怎麼拆 瀏覽:926
為什麼賓士好開寶馬好坐 瀏覽:126
賓士sl門皮怎麼拆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