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能否介紹一下寶馬車的特點
寶馬車的特點主要突出在設計外形出色以及驅動系統領先。
寶馬車的特點的主要有:
1、寶馬車標採用了內外雙圓圈的圖形,並在雙圓圈環的上方,標有「BMW」字樣。整個商標就像藍天、白雲和運轉不停的螺旋槳,寓含寶馬淵源悠久的歷史,又象徵其一貫宗旨和目標。
2、寶馬轎車車身造型具有鮮明的特色,圓形燈具配以矩形水箱通風柵架形成與眾不同的風格。寶馬轎車的經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它奉行的品牌戰略是「精品戰略」,追求的是最高的質量,因此它並不趨向於潮流。
3、所有的寶馬轎車都是後輪驅動,採用後輪驅動形式,可以做到前後各50%的載荷分配,在高速過彎、直行性能等行駛方面會好過前輪驅動的汽車。
寶馬車的優勢所在:
1、寶馬車的用料往往更為超前,像碳纖維強化樹脂、鋁合金、超強度鋼板等多材料的應用,可以將車身強度做的更佳,重量卻更輕,整車剛性更足。
2、寶馬車在高科技方面的配置會更加齊全,像信息多媒體、互聯娛樂、半自動駕駛等高科技配置應用的更多。
3、寶馬車的底盤結構往往更加復雜且用料更佳,寶馬車多為前雙叉臂式或多連桿式獨立懸掛,不會再用結構簡單的前麥弗遜式懸掛,且懸掛材料鋁合金應用的更多。空氣懸掛、電磁感應懸掛的應用更為普及,駕駛體驗性上更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馬汽車
⑵ 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寶馬X1有哪些優勢
現在,當我們談論寶馬越野車,我相信大多數人會想到寶馬X3。其實寶馬還有一款價格更實惠的SUV,就是寶馬X1。但是在大多數朋友的認知里,寶馬X1是三缸SUV。雖然折扣范圍很大,但是引擎抖動比較大,導致其不保存。
事實上,自從YKL水平前驅平台在寶馬X1使用以來,消費者對它的討論和質疑超過了任何以前的寶馬X1。
總結:
在整個試駕過程中,我對新車的運動性能或天賦都很滿意,但試駕後有很多缺陷,比如輪胎噪音大,車內隔音弱。其實不難理解,寶馬X1沒有推出新車型。面對奧迪的第三季度和賓士,的GLA,很明顯寶馬X1仍然慢了半拍。但新車是根據老款的不足不斷優化升級的,優惠幅度的優惠使得寶馬X1在市場上依然具有很高的競爭力。
⑶ 寶馬5系新能源有哪些優勢性價比如何值得入手嗎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受益,各大車企業也紛紛致力於新能源汽車市場,寶馬也不例外。主力中高檔市場5系也趁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有機會推出5系新能源。作為寶馬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值得購買寶馬5系新能源嗎?寶馬5系列新能源性價比怎麼樣?值得開始嗎?
新的寶馬5系列新能源不僅將純電動續航里程提高到95公里,還增加了寶馬iDrive 7.0汽車交互系統,與現金車型價格一致,可以說誠意很大。從配置方面看,2020里程升級版530Le先鋒版比入門車型貴3.79萬韓元,但車輛主動安全配置和舒適度配置都有很大提高,可能會更加可供選擇。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⑷ 寶馬5系的優勢在哪裡它的空間大嗎
優點:空間和操控
缺點:價位高,賓士奧迪大砍價時,寶馬依舊不降價。屏幕太小。其他沒什麼
外觀:超級拉風!前幾天去給人接親,兩輛A8五輛A6!說真的,真不想拉新娘子,鬧新娘很厲害,整的車里里里外外那叫一個臟,我跟新郎說:人家是A8啊!車子比我的值錢!新郎一句話我立馬沒脾氣了:A8再好,他也是奧迪,差一輩兒啊!
內飾:520Li典雅型給人簡約朴實的感覺更多些,遺憾少了許多電子配置:大屏中控木有,看上去些許小氣;內置導航木有,對於不太識路的駕駛員不是很便捷;倒車影像木有,對於新手駕駛員來說,駕馭中大型車輛在倒庫停車等方面諸多不便。不過「雞腿」我最愛,簡約也彰顯品質。總得來說內飾還可以,外觀操控才是我最在意的點。
配置:性價比不怎麼高,感覺價格都要50W+了,有些配置還不到位。像賓士E300L就基本上的功能都到位了。
動力:加速比我的Q5還快,258的馬力啊,動力沒的說,別看那麼大的車,高速超車很自信。起步超車也一樣,讓你駕駛起來信心十足。
操控:轉向無比精準,尤其在我去彎度很大的盤山路時充分感到很踏實,詳情看我帖子長壽山篇,245/45 R18的輪胎也讓操控隨心所欲。
油耗:3.0的發動機比我想像的要省很多,比我的2.0T的車Q5還省,總之太滿意。
舒適:開路不好的時候,後排坐著不太舒服,感覺有點硬和比較震。駕駛者當然是不太有感覺哈哈。底盤很好,一些坎坷的路面就很輕松的過濾掉了。中控台還可以改進下,手靠那裡總覺得還不夠舒服。
⑸ 賓士與寶馬相比,有哪些區別優缺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大部分人購買汽車是因為能夠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想要去哪都很方便,再也不用擔心高溫下雨等天氣,而小部分的人會選擇購買一些高檔汽車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其中賓士和寶馬就是兩個奢侈品牌。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品牌歷史不同、目標消費群體也不同以及內飾和安全性也存在不同,賓士車的優點在於舒適感更強,但是在踩油門的時候動力不足,而寶馬車的動力就很值得誇贊了,但是服務卻沒有賓士來的完善。
綜上所述,寶馬與賓士的車型擁有一定的區別,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進行選擇,兩輛車各有利弊,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那麼選擇的車輛也各不相同。可以先不要那麼著急,慎重的去進行挑選才是最好的。
⑹ 寶馬5系有什麼優勢為何能夠成為暴發戶門最喜愛的車呢
過個年開車回家不是很正常嗎?別人開什麼車和你什麼關系?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別人開什麼車是別人努力的結果,即使別人租車回家,那也是別人自己的事情!不管是村裡還是城裡。能開得起好車豪車的,當然有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或者能力的。不管是寶馬、賓士、奧迪等等車。
百分百是老闆,創業的人,一般領導不會選擇寶馬的,一般工薪階層開不起都是正常人唄。我開奧迪 我弟開寶馬 我爸賓士 我媽皇冠。一家人做點小生意我也是農村的,打算買寶馬,首先是覺得是豪車,有面子,而且寶馬也確實好開,如果資金不充足,不建議夠買,維修保養費用略高所以啊,與其有時間羨慕嫉妒他人,還不如疫情一結束 努力工作,你也會擁有自己的一輛心愛的汽車,無論它是否便宜,你喜歡就。
⑺ 寶馬車的優點和缺點各有那些
優點:
做工精細,自己感覺比BENZ差,比國產AUDI不知好到哪去了。進口的AUDI沒見,不知道。
起步以後加速凌歷,感覺比較快,實際好象也不快。高速駕駛過彎感覺非常穩健,非常用信心控制車輛,開車的都知道,聲音大有運動氣息。
配置全,安全性好(8 AIRBAG),技術先進,無需改裝。氙氣燈是彩色的,會變色,上下高度調節幅度很大,熄火的時候光線會落下來,點火的時候光線會升上來,比較好玩,好象現在改裝的也可以了。
缺點:
油耗高,13-14/L,97#,低標不能用。維修費用高,外面還不好修。小毛病多,確實如此。低速方向很重,和SATANA無助力的差不多。
保養1200/1萬公里,2800/2萬公里,單雙依次,BBS上說的費用不準,其實費用比較高,往往只說第一次費用,第二次大保養就很比較高,平均可以這么計算2000/10000KM。
低盤太低,不適合中國路面,只能在大城市及高速。後座空間太小,一至兩人開還行。聲音大,長時間開也是缺點,我每天大約開100KM,所以有點吵。揚聲器還不如銳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馬汽車
⑻ 寶馬在BBA里的優勢是什麼
BBA究竟有什麼優點? 實力一目瞭然!
畢竟,奧迪的全球影響力比賓士和寶馬略小,但在國內市場,奧迪完全混淆了賓士和寶馬。奧迪一直被譽為「燈飾廠」,不得不說奧迪的車燈真的很漂亮,但這只是奧迪的一點小好處。奧迪的城市四輪驅動系統也不錯,甚至比許多越野四輪驅動要好,這也是奧迪的巨大效益。奧迪最大的好處是它平衡了電力、舒適、豪華、控制等。奧迪既不象賓士一樣古老,也不像寶馬那麼時髦,所以所有年齡段都可以吃。
你覺得這個怎麼樣?歡迎留言來談談!
⑼ 寶馬iX3和其他品牌純電動汽車相比有什麼優勢
寶馬iX3在豪華品牌的電動SUV市場占據優勢地位,目前,豪華品牌純電動SUV市場選擇不多,僅有賓士EQC、奧迪e-tron、特斯拉Model X等幾款車型。隨著寶馬iX3的上市,為消費者帶來了新的靠譜之選。在NEDC標准測試標准下,它百公里能耗僅為16.7千瓦時,明顯低於其他幾款車型,續航能力更為強悍,其次寶馬iX3擁有私人充電、公共充電、專屬充電等多種充電服務,讓用戶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有最完美的充電方案選擇,最後寶馬iX3標配高級駕駛輔助功能,而其他幾款車需要加錢選裝,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寶馬iX3最大的優勢就是對用戶的貼心服務。
⑽ 寶馬車的優點和缺點各有那些
這類容易被Z治傾向的問題,本來不該討論太多,但考慮到車也只是個商品,選擇什麼商品其實也真是個人喜好和需求的問題。寶馬的特點,在經歷了百多年的世界史後,還是有其必然明確的識別度的:1.從剛需汽車類別進化為有附加值的品牌,說直白點的例子就是等同衣服在剛需階段的作用是保暖,有附加值後追求的就是時尚性、口碑度、單一產品價格地位(市場排位)、用戶心理優越感、某些消費力彰顯訴求等,說白就是品牌產生了高於大部分消費者的剛需消費層面的價值。如一些處於此階段的世界知名品牌,再上一個階段則是檔次感。像服裝品牌在這個階段不僅僅希望多人追崇,材料也開始比較講究,不僅實用還要上檔次的布料。當然,這些細微的差別,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在意或認知的,特別是在第一階段訴求的消費者。就如同沒穿過禮服的人很難理解為何在某些國際社交場合里,大部分人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服裝品牌和布料,這也成了事業人生成就彰顯的配襯品。同樣地,寶馬介乎於第二和第三個階段中,也就是說並非所有車型都是能產生第三階段的附加值含量(等於時裝里的用料、明星里的實力、政要中的實權)。近年來,寶馬部分車型確實為了跑量(更多人能消費)而取巧了,定位很模糊。不知道其想保持在第二第三階段的品牌地位還是想沖回第一階段(除超跑和高端行政座駕外,大部分汽車品牌都經歷過或經歷中的階段)撈點快錢,消費者定位模糊直接導致品牌值下降及附加值貶值。想買附加值的人覺得已經不能代表身份,選擇其它車型購買;想買感需代步的人覺得沒必要的消費,跑去買更實在的車。就如同一個國際明星,左邊收著頂級出場費,右邊猛接路演和商業宣傳,身價不跌才怪。到底是要保持身價和行業地位還是回到出道時靠工作密度賺快錢的階段?這問題只有寶馬自己清楚。2.駕馭樂趣及性能等方面,寶馬屬於優於大部分第一階段車型但與純跑車及超跑還有距離的類型。同樣地,寶馬應該是介乎於駕駛者購買的車和後座常客老闆選的車之間都能兼顧的車型。早年購買寶馬的,確實大多是自己駕駛的車主為主。畢竟在剛需車型和跑車之間的定位上,寶馬確實有套討好車主(同時也是駕駛者)的看家本能:偏向駕駛者的調校(大部分家轎及行政座駕是偏向乘坐者及老闆座位的調校),所以在駕駛樂趣和實用性之間,寶馬一直占據著一個很清晰的市場(如同日系品牌里的斯巴魯,用過的人會比較清晰)。純駕駛樂趣那叫跑車,犧牲的是實用性和舒適性,空間都不大調校都很硬;純乘坐舒適的那叫mpv或家轎或行政長官車型,犧牲的往往是靈巧的駕馭樂趣。所以,兩者間平衡,目前寶馬算一個。3.目前國內的市場取向確實導致了寶馬要分開定義和定位國際版以及國內版的車型。就如同在國際版,絕不可能找到加長的車身版本,畢竟這是要打破寶馬對於上面第二點提到的平衡問題,加長等於偏向乘坐舒適而舍棄部分駕駛樂趣,所以國際版一般採用原版設計的車身比例。國內一般能買到的國際版是叫進口版,如進口版5系和國產加長版5系,其實大部分部件都是全球化戰略的,並非指哪裡生產的問題,而是指版本區別以及稅率區別(整車進口25%關稅+其它各項,組裝零部件進口5%-15%關稅不等)。其實真正的車主都知道,國產版車型大部分零部件還是進口的,但售價卻拉低了很多。-購買及使用過幾輛寶馬後的分享,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