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隔七日,車企再次迎來復工潮,「全球工廠」回歸正軌指日可待
熬過黑夜就能看到黎明!
繼2月10日的大面積復工後,2月17日,各地車企再次迎來「復工潮」,汽車行業正在加速恢復正常運行。
昨天,廣汽集團於廣州的工廠已開始恢復生產,其中包括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菲克。但是,廣汽的其它工廠,例如廣汽乘用車宜昌工廠、廣汽三菱、廣汽菲克長沙工廠要等到條件具備才恢復生產,在此之前,廣汽集團均採取柔性辦公方式。
按照大眾的計劃,在2月10號復工6家工廠之後,其在華14家工廠中的其餘8家都會在2月17日復工生產。
吉利工廠也在這兩三天開始復工。昨日,吉利動力總成義烏製造基地年後首台10TD系列發動機下線,這意味著吉利義烏基地正式復工;而位於浙江頭門港經濟開發區的吉利汽車臨海基地,工作人員們也在為19日的復工復產做最後的准備。
據《日經中文網》分析:一般來說,汽車零部件的庫存平均為1個月,若是跨境運行,可能會把庫存提升到2~3個月。從除夕之夜到2月18日,已經過去整整26天,離庫存極限已經不遠了,所以給汽車行業按下「播放鍵」(且不說是「加速鍵」了)是當今最迫切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車企已經復工,「全球工廠」很快就能回歸正軌了,全球產業鏈大概率不會發生任何變局,這是值得慶幸的。
文|大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德韓混血「賓士」麵包車,最終還是敗給了國產化
無論是賓士MB100還是雙龍伊思坦納,到最後的匯眾伊思坦納,都對國內的客運領域做出了不小貢獻。之所以撰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筆者前段時間在路上看到了一輛還活著的賓士MB100,所以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車系的故事。而在接下來的文章裡面,我將會給大家介紹純正的賓士MB10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急!最賺錢車企停產一天損失4億元!汽車業打響復產攻堅戰
2月6日,一封有別於抗"疫"主流行動的函件,從北京發往天津。
發函人是北京賓士,收件人是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內容是請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應商提前復工。
"公司僅有一天安全庫存,一旦停限產超過一天,都將導致北京賓士停產。如果北京賓士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
在生產企業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紛紛延遲開工的時候,這封函件顯得有點非主流,但卻說到了無數實體企業的心坎上。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汽車製造,即便是最賺錢的豪華車企北京賓士都表示扛不住,實力較之薄弱的絕大部分車企,又是怎生一副光景?
北京賓士的"求救信"
肺炎疫情下,車企紛紛以捐獻物資、生產口罩、為經銷商"減負"的積極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萬萬想不到,作為最賺錢的車企之一,北京賓士卻以這樣的方式上了頭條。
作為資本密集型的製造業,車企工廠停工必然遭受極大的損失,但每日損失真有4億元之多嗎?
從北京汽車發布的2018年財報來看,北京賓士當年的營業收入是1354.15億元,攤到250個工作日,平均每天的收入是5.4億元,北京賓士在函件上所提的"每日損失超過4億元",確實有跡可查。
為了配合肺炎疫情防控,所有汽車製造企業一方面踴躍支持抗疫,累計捐獻物資超過7億元,另一方面,內心也因為停產造成的嚴重損失飽受煎熬。
由於推遲復工時間,工廠停工,企業幾乎沒有收入,而廠房設備成本、員工工資等各項費用卻在持續產生,北京賓士面臨的困境,正是國內數十家車企當下的生存寫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汽車人】車企的經濟保衛戰
?
從這個角度說,政府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層面進行系統有效的政策引導,幫助汽車行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的同時,還要繼續促進汽車行業轉型、結構優化,以實現更好發展。
作為產業鏈上第一拉動力量,車企復工將逐步帶動產業鏈條正常運轉。力爭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這也是當下大多數主流車企在一季度的重點工作。好在,冬天就要結束了,春天還會遠嗎?(文/《汽車人》張敏,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