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五個階段是其各階段的形成原因、特點及其影響
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五個階段及其形成原因、特點和影響如下:
**第一階段:產生(19世紀60、70年代)**
- 形成原因: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擴大了商品和勞動力市場;洋務運動誘導和外商企業的刺激;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 特點:以輕工業為主,集中在沿海地區;具有革命性與妥協性。
- 影響:為中國新的階級的出現提供了經濟基礎,為後來的社會變革奠定了經濟基礎。
**第二階段:初步發展(甲午戰爭後)**
- 形成原因:帝國主義資本輸出;清政府政策調整,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 特點:工業發展集中在輕工業,開始向內地擴展;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
- 影響:加速了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為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三階段:短暫的發展春天(1912——1919)**
- 形成原因:社會政治條件(辛亥革命);客觀條件(歐洲列強暫時放鬆經濟侵略);直接推動力(群眾反帝斗爭);思想條件(利潤刺激和愛國心驅使)。
- 特點:發展時間短暫;行業發展不平衡;地區分布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明顯。
- 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國民族工業的自信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參與意識。
**第四階段:日益萎縮(國民政府統治時期)**
- 形成原因:日本、美國的經濟掠奪。
- 特點:受到四大家族的壟斷,瀕臨破產。
- 影響:民族工業遭受嚴重破壞,國家經濟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惡化。
**第五階段:獲得新生(建國後)**
- 形成原因:合理調整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 特點:恢復發展;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 影響:民族工業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保護,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了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
這五個階段共同構成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中國在不同歷史時期面臨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挑戰,以及民族工業在這些挑戰下的應對和發展。
⑵ 洋務運動對民族工業有什麼影響
1. 積極影響:洋務運動期間,中國成立了第一批近代企業,這些企業對於瓦解傳統的自然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並為中國民族工業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推動力。此外,洋務運動還創建了新式海軍,增強了國家的海上作戰能力,標志著中國近代海軍的誕生。同時,該運動也開創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並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工業的起步和發展。在抵制外國經濟侵略方面,洋務運動中涌現的近代企業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並在與外國資本主義的斗爭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對民族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2. 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