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嘉興工業產值多少億

嘉興工業產值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2-05-23 08:51:07

① 浙江嘉興桐鄉經濟怎麼樣

桐鄉是浙江省經濟十強縣市,在全國百強經濟縣市中排名第24位。全市擁有各類市場58個,號稱市場大市。人均GDP達到了8萬元,財政收入43億元,工農業生產總值336億元 。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60.6億元,比上年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700.8億元,比上年增長3.8%;實現利稅42.8億元,其中利潤26.1億元,比上年增長1.4%和4.6%。著力強化企業幫扶,深入開展「走進企業、破解難題」活動,增值稅轉型、出口退稅等各項稅費減免政策全面落實,全年減輕企業負擔8.7億元;建立企業經營狀況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設立市鎮兩級企業經營危機應急資金,出台《鼓勵和引導企業並購重組的意見》。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制定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和工業結構調整轉型行動方案,規模以上新能源、新特材料、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新興產業實現產值88.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2.7%。繼續實施「百家工業企業培育工程」,新增規模企業132家、億元企業20家,總數分別達到1393家和110家。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實施管理創新工程,培訓企業管理人員1234人次;國有資產運行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3家企業完成國有(集體)股權退出。大力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推動銀企對接,新增企業貸款33億元;企業上市工作取得突破,雙箭集團股票上市申請獲得通過。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有效保障,全年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面積2.1萬畝,建成崇福鎮聯豐村新聯塘田和濮院鎮紅旗漾塘田2個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全市糧食播種面積39萬畝,全年糧食產量18.9萬噸。精品農業有序推進,全年實施16個精品農業示範基地提升項目,新增設施農業2200畝,石門灣現代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區建設啟動實施。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新命名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新增訂單農業1.1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新增國家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3個、綠色食品3個、有機食品1個。漁民轉產轉業工作順利完成,惠及漁民2267人。。

② 嘉興的社會

嘉興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科技進步水平變化情況保持浙江省前列,市及所屬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行列,所屬縣(市、區)全部進入省科技強縣(市、區)。
2013年,嘉興市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為2983件和407件,嘉興市人才資源總量達93.20萬人,比上年增加8.10萬人,增長9.5%。全年獲得市級以上各類科技成果113項,其中,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10項,市級科技成果獎103項。技術市場發展平穩,全年經認定登記技術交易金額2.64億元,交易合同數295項。嘉興市年末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334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993家,比上年增加174家。嘉興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2374.12億元,增長26.2%。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加大,嘉興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嘉興市生產總值比重2.49%。 截至2013年末,嘉興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340個,各類衛生工作人員26439人,其中醫生8837人,注冊護士10546人,醫療床位19412張。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2.55名,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5.61張。全年急門診病人3246萬人次,住院58.6萬人次。
嘉興市已建成8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省級規范社區服務中心7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82個。嘉興市無償獻血45025人次,獻血量1417萬毫升;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比例達100%。嘉興市(鎮)、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均達100%,鎮初保達標率為100%。嘉興市農村自來水受益率99.86%,農村農戶改廁率98.72%。 嘉興話,俗稱「嘉興閑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嘉興話和北部吳語中的其他方言如蘇州話、上海話、湖州話、紹興話、杭州話等基本能互通。
嘉興話擁有29個聲母,具有全濁音。嘉興話擁有43個韻母,具有入聲韻。嘉興話擁有7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主詞條:禾幫菜】
浙江餐飲一度引領全國餐飲潮流,嘉興只是浙江的一個小角,但餐飲卻是重頭,與上海、杭州、蘇州為鄰,嘉興餐飲卻不為上海本幫菜、杭州杭幫菜所同化,個性、特色是嘉興餐飲最大的特點。用嘉興當地大廚的話說,可獨成一幫,就叫「禾幫菜」。
原料不乏上海銅川路上的時新原料,卻也保持了當地的獨有特色;菜品借鑒杭幫菜創新思路,卻也有杭幫菜不及的特色做法。嘉興餐飲講的就是一個特色。
禾幫菜最令人稱道的是「船菜」。按嘉興一位老者說,禾幫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土」——原料必須鄉土,鄉村收來的最新鮮的時令菜蔬,野菜竹筍,野生的魚蝦,土雞,野鴨。
南湖船菜是江南水鄉傳統的漢族名餚,主要流行於民國時期。以八大碗八小碗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規格。
船菜,顧名思義是在船上製作,又在船上享用的美味佳餚。船菜兼旅遊與美食雙重特色,在江南水鄉嘉興烹飪史上獨樹一幟。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餘習」。楚並越後,又接受了百餘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於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分,獨特性與多元性並存。
秉禮勤勞:嘉興介蘇杭間,「土膏沃饒,風俗淳秀」,「不憂凍餒」。「其俗少陰狡」,「能秉禮義,務耕織」,「尺寸之土必耕,機軸之聲不絕」。
秀慧工巧:嘉興「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僅表現在人的聰慧文雅上,而且表現在精於勞動製作。歷史上,嘉興的農業、手工業技術水平高,且多創造。元代,除絲綢製品以外,漆器和金銀器皿都精美絕倫,如傳世的西塘派剔紅漆器,朱碧山銀槎杯都是國寶,形成了「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學:嘉興自古「罕習軍旅,尤慕文儒」,「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在宋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處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衣冠之物,煥然可觀」。「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
進取求新:嘉興因地處兩省交界,多移民,具有包容並蓄的特質,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適應潮流,開通風氣。南宋時嘉興成為畿輔之地及「龍興之地」。明清時文學藝術開宗立派。嘉興民間習俗與當自然地理條件和民風民性有著巨大的關系,是當地民風的在生產、生活等社會實踐中的特定表現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載體。

③ 同樣依靠上海,為何嘉興就不如蘇州那麼發達

蘇州和嘉興是緊挨著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城市,但改革開放以來兩市的發展歷程截然不同。蘇州從90年代初開始就是我國工業重鎮,GDP前十城市,而嘉興發展遲緩,GDP只有蘇州三分之一左右,排名全國四五十位,令人唏噓。如此絕佳的地理位置,嘉興卻沒有像蘇州一樣在改革開放後藉助上海東風乘勢崛起,在浙江省內也是經濟規模較小,這幾年才開始逐漸起步。



當時各省地價、人力成本都是差不多的,外資和上海企業與更有一定工業基礎、交通極為便利的蘇州合作辦廠,更加有利於最快投入生產。因為工業基礎不光是固定設施,還有技術、產業工人等軟體。所以從這點來說,嘉興根本無法和蘇州競爭。

下面工業總產值數據供大家參考,可見嘉興當時相比蘇錫就是一個農業社會,而且嘉興的工業產值中輕工業佔比70%左右,承接外來投資辦廠是沒有基礎的。

綜述

兩市雖然地理相近,但地緣上差異極大,而且嘉興工業基礎極為薄弱、交通不便。另外還有個關鍵是江浙兩省對上海關系的處理上迥異,浙江省一直將嘉興一定程度上阻擋上海虹吸勢力的屏障,沒有更多開發。而江蘇將蘇州作為承接上海、輔助上海產業的橋頭堡。所以在政策導向上,對於兩市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所以綜上,才導致嘉興光芒暗淡。一直到這幾年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開始,嘉興開始煥發生機,招商引資全省增速第一、與上海合作越來越密切,經濟規模上漲飛快,嘉興未來可期!

④ 浙江的經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國人均GDP6100美元,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4015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222億元,分別增長1.4%、7.1%和8.7%。人均GDP為729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78美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7:47.8:47.5調整為4.4:47.7:47.9。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6%。
2014年,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21億元,增長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
2014 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2013年浙江省各市GDP排名城市GDP總量
(億元) 增長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排名1 杭州 8343.52 8.0 94791.18 15305.69 1 2 寧波 7128.87 8.1 93322.03 15068.47 2 3 溫州 4003.86 7.7 43728.88 7060.69 11 4 紹興 3967.29 8.5 80260.77 12959.50 4 5 台州 3153.34 7.9 52511.91 8478.96 8 6 嘉興 3147.6 9.3 69269.37 11184.75 5 7 金華 2958.78 9.1 54802.37 8848.80 7 8 湖州 1803.35 9.0 62070.57 10022.37 6 9 衢州 1056.57 9.1 49838.21 8047.25 9 10 麗水 983.08 9.2 46437.41 7498.13 10 11 舟山 930.85 8.5 8.51 13184.38 3 浙江省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中國第一,蠶繭產量佔中國第二,綢緞出口量為中國30%,柑桔產量中國第三,毛竹產量中國第一。浙江是中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海鮮和竹製產品等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
浙江一個漁業大省,漁業由傳統生產型,過渡到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石浦漁港、沈家門漁港是中國最早四大中心漁港中占兩席,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中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2014年,浙江省糧食播種面積為126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0%;糧食單產和總產量分別為5979公斤/公頃和75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2.1%和3.2%(見表2)。油菜籽播種面積155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9%;蔬菜620千公頃,增長0.2%;花卉苗木138千公頃,增長5.1%;葯材33千公頃,增長3.0%;果用瓜101千公頃,增長0.2%。
生豬年末存欄965萬頭,年內出欄1725萬頭,分別比上年減少25.1%和9.0%。肉類總產量156萬噸,比上年減少9.9%。水產品總產量為575萬噸,比上年增長3.5%,其中,海水產品產量468萬噸,增長4.6%,淡水產品產量107萬噸,減少0.7%。
浙江省新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457個,面積107萬畝,累計建成6441個、面積572萬畝;新建30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40個省級主導產業示範區和126個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累計建成現代農業園區642個,總面積360多萬畝。農民信箱系統完成升級改版,現用戶保有量達到272萬人,2014年共發送信件6億封,簡訊9億條,日點擊量超過200萬次。浙江省已有農業龍頭企業7621家;浙江省土地流轉率達48%。新登記家庭農場5000多家,14326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全年各級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達到208億元。到年末,浙江省共開展612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萬戶;開展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村1901個。浙江省97%的村實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37%的村實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受益率達到42%,已有46個縣(市、區)成為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浙江省在建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87個,保護利用一般村434個;農家樂休閑旅遊旅遊村856個、旅遊點2336個。「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總人數69萬人。 工業
浙江工業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浙江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543億元,比上年增長6.9%,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為5407和7137億元,分別增長6.1%和7.4%(見表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2211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64392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2085億元,增長5.2%;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18.8%,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54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36億元,下降5.5%;股份制企業428億元,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1034億元,增長6.3%;私營企業1221億元,增長5.5%。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6.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
建築業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445億元,比上年增長9.0%。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利潤總額590億元,增長11.2%;稅金總額660億元,增長16.1%。 社會消費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7%,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7%(見圖5)。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177.7億元,增長1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27.6億元,增長13.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179.5億元,增長11.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25.8億元,增長10.1%。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8.8%,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3.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8.9%,中西葯品類增長16.5%,日用品類增長14.1%,金銀珠寶類增長5.1%,通訊器材類增長10.2%,傢具類增長36.9%,五金、電料類增長47.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58.2%。年末浙江省已登記的商品交易實體市場4321家,交易額為1.95萬億元,增長9.2%。
對外經濟
2014年,進出口總額355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進口817.9億美元,下降6.0%;出口2733.5億美元,增長9.9%(見表7)。月均出口228億美元,其中7月份出口26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民營企業出口1911億美元,增長14.3%,高於浙江省出口平均增速4.4個百分點,占浙江省出口總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對浙江省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97.1%。
2014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550個,比上年減少22個;合同外資24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1%和11.6%。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合同外資14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3.7%、增長24.3%,分別占外資總額的59.5%和62.0%,比上年分別回落2.4、提高6.4個百分點。
2014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6%;浙江省勞務人員實際收入1.6億美元,增長46.9%。經審批和核準的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共計57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中方投資58.2億美元,增長5.4%。全年實際對外直接投資34.8億美元,增長45.2%。
交通郵政
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1517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全年鐵路、公路和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954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7%;旅客周轉量1077億人公里,增長5%。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684.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38.8億元,增長64.3%;電信業務總量1145.7億元,增長19.6%。年末本地電話交換機容量1769萬門,比上年減少844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11141萬戶,增加33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7371萬戶,比上年增加299萬戶,普及率134.6部/百人;本地電話用戶1642萬戶,減少139萬戶,普及率30線/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數6371萬戶,比上年增加373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1276萬戶,增加33萬戶。
旅遊業
2014年,浙江省實現旅遊總收入6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4.79億人次,增長10.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947億元,增長14.3%;接待入境旅遊者931萬人次,增長7.5%,實現旅遊外匯收入57.5億美元,增長6.7%。
金融業
2014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924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5%,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7.2%。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136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2%,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9.5%。年末個人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311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2%。
年末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66家,累計融資3706億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23家,佔全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總數的16.8%;創業板上市公司41家,佔全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總數的10.1%。
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2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84億元,增長14.2%;人身險保費收入674億元,增長12.7%。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47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350億元,人身險賠付支出125億元。

⑤ 嘉興的經濟


2012年嘉興嘉興市生產總值2884.9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0.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620.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14.0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3:57.5:37.2調整為5.2:56.2:38.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3580元。
2013年生產總值3147.66億元,比上年增長9.3%,增幅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62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1726.73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1265.31億元,增長9.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916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169美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2:55.5:39.3調整為4.9:54.9:40.2。
嘉興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17.49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2.31億元,增長9.5%。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226.79億元,增長18.9%。 嘉興是浙江糧、油、畜、繭、魚的重要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八年位居浙江省之首(2003年至2011年)。
2013年,嘉興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5.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0.5%。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12.1萬畝,比上年增加0.3萬畝;油菜籽種植面積29.0萬畝,減少4.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23.1萬畝,增加0.9萬畝;果用瓜種植面積14.9萬畝,減少0.1萬畝;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6.9萬畝,增加3.7萬畝。糧經面積比由上年的59.7:40.3調至61.1:38.9。全年糧食總產量138.83萬噸,增長0.3%;蔬菜總產量248.7萬噸,增長0.9%。
2013年,嘉興市工業增加值1560.88億元,可比增長10.4%,占嘉興市生產總值4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4409家,工業增加值1206.46億元,增長11.5%,增速比上年上升0.6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增加值643.89億元,增長14.3%;輕工業增加值562.58億元,增長8.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6359.68億元,增長11.5%;利稅總額559.97億元,增長27.8%,其中利潤總額340.05億元,增長31.1%。 2013年,嘉興市固定資產投資額191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投資項目(單位)投資額1399.33億元,增長14.1%;房地產開發投資額510.83億元,增長22.8%。 2013年,嘉興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6.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2013年嘉興市接待海內外遊客4725.3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85.57億元,分別增長13.1%和15.9%。其中,接待外國、港澳台遊客65.78萬人次,下降15.9%,旅遊外匯收入2.44億美元,下降11.9%;接待國內遊客4659.61萬人次,增長13.6%,國內旅遊收入470.47億元,增長17.2%。

⑥ 嘉興海鹽經濟情況怎麼樣

經濟同比上一年,經濟在迅速發展。
2020年,海鹽經濟社會發展表現出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4.51億元,同比增長3.1%;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達到100.0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和1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6006元、40336元,同比分別增長3.6%和6.7%。
綜合實力上升的背後,靠的是工業經濟發展的「硬實力」。去年以來,海鹽深入開展工業技改(轉型)升級行動、六大產業鏈提升工程行動、企業培大育強精準幫扶攻堅行動、深化「三服務」提升行動四大主題行動,工業經濟取得逆勢增長,企業利潤率領跑全市。全縣規上工業產值實現1019.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縣內規上工業實現產值844.5億元。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74.8億元,同比增長0.4%;縣內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52.9億元,同比增長8.5%。凈增規上企業44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164家。
在堅持工業強縣基礎上,海鹽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去年,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17億元、131.5億元、65.8億元,分別增長3.3%、5.0%、6.9%,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8.9%、47.9%、24.0%。同時,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保持逆勢增長態勢,65家規上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企業實現產值94.24億元,同比增長15%,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9.97億元,同比增長13.1%。 同時,海鹽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拓展資料:
經濟發展的度量 經濟學家們一般用國民生產總值(GDP)來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度量經濟發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用若干個具體指標組成的綜合指標體系來衡量和評價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如:物質生活質量指數(PQLT)、人類發展指數(HDI)和購買力平價(PPP)。

⑦ 在嘉興地區,嘉善與桐鄉,哪個的經濟更好

從數據上看,桐鄉經濟的數據更好看。大概是嘉善的3倍。

2013年,嘉善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5億元,可比增長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15182美元。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快0.1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0.1%和10.2%,跑贏9.0%的GDP增速;財政金融實力進一步增強。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54.77億元,增長4.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億元,增長6.2%;
被評選為首屆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在省2012年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水平排名中嘉善縣列浙江省第七、嘉興市第一,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融合階段。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創歷史新高,利用外資、浙商回歸實績均繼續保持全市前列。

2013年桐鄉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工業強市建設列入全省試點,全年凈增規模以上企業95家、億元企業12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138.9億元,同比增長7.5%;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5%。[14]
2013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9億元,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35%;完成印染等重點行業22個項目落後產能淘汰。

⑧ 同樣是5000億元城市,嘉興、紹興角逐,哪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更強

浙江

浙江省和江蘇,上海,並稱江浙滬,是著名的包郵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浙江內部比較知名的城市也有很多,最出名的當屬省會城市杭州,這里是眾多互聯網公司的聚集地,阿里巴巴的總部就設在杭州。此外,還有溫州,寧波比較有名。但是除了這三座城市之外,比較有名的還有嘉興和紹興

這兩個市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從城鎮化率,GDP總量,以及歷史文化方面來看,具有高度的重合性都是歷史文化名城,生態旅遊城市。不過從地理區位優勢來看的話,紹興本身的區位優勢肯定是比不上嘉興的,畢竟嘉興靠近上海,可以受到上海的經濟輻射,紹興卻不一樣。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嘉興的面積,相比紹興更小,生產總值卻和紹興相當。所以,總的來說,嘉興實力要更強一點

⑨ 嘉興屬於幾線城市

嘉興屬於二線城市。

嘉興,別稱禾城,浙江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旅遊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2個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嘉興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海域4650平方公里。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嘉興市常住人口為540.0868萬人。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GDP)6355.28億元,比上年增長8.5%。

嘉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是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浙江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嘉興經濟綜述:

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GDP)5509.52億元,比上年增長3.5%,增速分別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升7.4個、2.9個和1.8個百分點,列全省第3位。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4.18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2861.09億元,增長2.8%,其中工業增加值2560.40億元,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2524.25億元,增長4.3%。

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GDP)6355.28億元,比上年增長8.5%,居全省第5位,高於全國平均0.4個百分點,與全省平均持平;兩年平均增長6.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和全省持平。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1.97億元,增長1.7%,兩年平均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3453.75億元,增長10.7%,兩年平均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769.56億元,增長6.3%,兩年平均增長5.3%。

⑩ 浙江4000億級別城市是哪幾座


金華,與上述兩座城市相比較而言,金華市在2018年的發展就比較平穩了。依舊保持著自己的原有水平。所以,在2018年當中,金華市的經濟總量為4100億元。成功的邁入了4000億元級別城市行列。也算是取得了質的飛躍。除此之外,金華市近幾年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相信在未來的五年乃至十年之後,金華市的經濟發展一定能夠更進一步。你看好金華市的未來發展潛力嗎?

閱讀全文

與嘉興工業產值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轉向燈不亮如何知道 瀏覽:221
琅東坐汽車到石塘鎮多久時間 瀏覽:904
汽車63kw用多少安發電機 瀏覽:912
人和汽車拍照穿什麼衣服 瀏覽:327
奧迪補合格證多少錢 瀏覽:124
為什麼工業用電不漲價 瀏覽:411
工業防銹漆怎麼樣 瀏覽:53
騎士寶馬的燈在什麼地方怎麼開 瀏覽:381
奧迪前身是哪裡 瀏覽:196
賓士e300前車雷達音怎麼設置 瀏覽:242
汽車保養需要哪些證件2019 瀏覽:594
霸州市汽車調頻廣播多少兆 瀏覽:916
工業設計畫電繪用什麼 瀏覽:12
汽車玻璃上用什麼除膠 瀏覽:527
奧迪甲醛事件如何處理的 瀏覽:908
寶馬怎麼查車什麼時候提車 瀏覽:183
賓士glc油表閃爍還能跑多久 瀏覽:585
汽車車門框條蹭花了怎麼辦 瀏覽:641
賓士ml400機蓋怎麼開 瀏覽:735
奧迪bo音響是什麼檔次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