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鮮的第二大城市是哪個
朝鮮的第二大城市是咸興。以下是關於咸興的詳細介紹:
綜上所述,咸興以其人口規模、工業基礎、市區特色和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朝鮮的第二大城市。
2. 咸興歷史沿革
大明時期,東北鄰國高麗,即後來的李氏朝鮮,於明初大肆向北擴張領土,通過招諭、剿殺、驅趕女真部落,使本國疆域不斷向北推進,一直拓展到鴨綠江、圖們江兩江流域。
明朝雖招撫了鴨綠江圖們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卻不保護女真人利益,滿足於朝鮮的「事大至誠」,任憑朝鮮將鴨綠江東岸圖們江南岸的女真領地盡收囊中。1393年,朱元璋放棄了在前元朝雙城總管府設立鐵嶺衛的要求;1403年,朱棣同意將歷代屬於中國的咸興以北地區劃歸朝鮮;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強行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李氏朝鮮開疆拓土空前絕後,鴨綠江以東圖們江以南的中國領土完全喪失。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咸興是日本進行殖民地掠奪的基地之一。日本在長津江、赴戰江上修建水電站,利用當地的黃鐵礦、外地的煤和石墨等原料發展起化肥和火柴製造業。後來在這里經營了以化學工業為主的一些工業部門,生產軍需品和原料性的半成品。
1960年,將興南市、退潮郡、咸州郡並入咸興市,組成咸興-興南化學工業區,是朝鮮東部最大的工業基地。
咸興(Hamhung)位於朝鮮半島東海岸的咸興灣畔,是朝鮮咸鏡南道的首府,同時也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第二大城市。擁有化學工業、機械工業、紡織工業等眾多重工業和輕工業基地,素有「工都」之稱。全市總人口78萬。朝鮮戰爭時期,咸興被夷為平地,原有的工業基礎全部被毀。戰後,咸興人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廢墟上把咸興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市。這里以化學工業、機械工業為主,兼有金屬、建材、輕工、紡織、水產加工和日用品等工業,有很多在國家經濟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工廠和企業。
3. 咸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屬於哪個區
企知道數據顯示,咸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市(咸陽市興平市咸興路馬村),佔地面積約12畝,截止目前園區內共有企業11家,包括陝西華興新科置業有限公司、陝西寶塔山新材料有限公司、陝西五恩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等。
咸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內企業有18.2%分布在批發業,9.1%分布在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其中,注冊資本超千萬的企業有陝西華興新科置業有限公司、陝西寶塔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如果您需要查看更多園區信息,建議您到企知道-免費查企業、查園區 》》》》》
4. 拜求誰知道咸陽近期有哪些工廠在建
咸陽西郊
咸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
地址:西吳馬村
咸陽紡織工業園位於咸陽主城區以西,北至咸興大道,南至新建的西寶高速,東接咸陽高新區,西至衛青路和漢武大道,與西吳國家重點示範鎮接壤。 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4公里,規劃用地面積10平方公里。園區距咸陽城中心7公里,距西安市中心25公里,距咸陽機場20公里,距西寶高速路咸陽西出口2公里,距西安貨運專線編組站1.5公里,距隴海鐵路客運站3公里。
園區工業總產值達350億元,實現利稅30億元,園區紡織工業生產紗錠規模達到100萬枚,無梭織機達到5000台,從業人員達6萬人,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增長8%。園區企業平均研發投入比重佔到2.5%—4%,建成3-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形成紡紗、織布、染整、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新型紡織服裝、商貿物流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主要產業有:棉紡織,針織,染整,產業用紡織品,服裝和家紡,新興紡織裝備製造和配件。
西瑞集團興平基地項目
地 址:
咸陽西郊,興平馬村西吳馬村附近
興平西瑞糧油加工項目總投資3億元,新建15萬噸糧食儲備設施、500噸/天專用粉生產線、200噸/天大米生產線、150噸/天油脂罐裝生產線、36203平方米物流區,項目佔地360畝。目前一期16棟平房倉全部竣工,部分倉庫已開始進糧。二期工程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麵粉加工生產線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