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國構成主義
俄國構成主義,一種在1913年至20世紀20年代間興起的藝術運動,以金屬、玻璃等工業材料構建雕塑,強調空間中的動態而非傳統雕塑的體積感。革命後的俄國為這種主張提供了文化革命的舞台,藝術家們試圖通過設計和藝術實踐推動新社會的建設。
核心觀點上,俄國構成主義者分為「純粹主義者」如馬列維奇和康丁斯基,他們認為藝術是精神活動,旨在提煉對世界的理解;而塔特林和羅欽可則主張藝術家應成為技術專家,直接為無產階級服務,他們的目標是將藝術與工作結合,以工業設計實踐共產主義理念。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了藝術創作,如塔特林設計的熱爐體現了節約和效率,羅欽可的工人俱樂部則展示了藝術生活化的嘗試。
然而,理論與實踐間的鴻溝導致了構想未能大規模實施。盡管構想中的傢具設計注重經濟性、功能性和簡潔美學,但真正大量生產的傢具作品寥寥無幾,最終在政治壓力下,社會寫實主義取代了構成主義,成為官方認可的唯一藝術風格。俄國構成主義的發展歷程反映了理論與現實之間的沖突,以及藝術創作在社會變遷中的命運。
代表人物方面,維斯寧兄弟是構成主義建築的代表,他們倡導功能主義,主張用工業化方法建造,如莫斯科勞動宮和第聶伯水電站等作品體現了這一理念。然而,隨著蘇聯政策轉向古典主義,構成主義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直至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
㈡ svd狙擊槍長什麼樣
SVD狙擊步槍具有獨特的硬朗槍身線條設計,帶有濃厚的蘇聯美學特色。以下是關於SVD狙擊步槍外觀的詳細描述:
整體設計:SVD狙擊步槍是全球首款專為狙擊而生的步槍,也是冷戰期間蘇聯暴力美學的巔峰武器。其整體設計硬朗而富有力量感,線條流暢且富有張力,充分展現了蘇聯時期的工業設計風格。
尺寸與重量:SVD狙擊步槍全長1220毫米,槍重4.3千克(在配備增強型組件後,重量會有所增加)。這樣的尺寸和重量使得SVD狙擊步槍在戰場上既具有足夠的射程和精度,又便於攜帶和操作。
口徑與瞄準鏡:SVD狙擊步槍的口徑為7.62毫米,自帶一個4倍PSO-1光學瞄準鏡。這一設計使得SVD狙擊步槍在遠距離射擊時能夠保持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是狙擊手們的得力助手。
細節特徵:SVD狙擊步槍的槍身採用了優質鋼材打造,確保了其耐用性和可靠性。同時,槍身上的細節設計也體現了蘇聯工程師們的精湛技藝和嚴謹態度,如槍管的精密加工、槍托的舒適握持等。
綜上所述,SVD狙擊步槍以其獨特的硬朗槍身線條設計、濃厚的蘇聯美學特色以及出色的性能表現,成為了軍事愛好者和狙擊手們心中的經典之作。如需了解更多關於SVD狙擊步槍的信息,建議查閱相關軍事資料或觀看SVD狙擊步槍的圖片和視頻。
㈢ 工業設計史的工業設計發展中的流派和組織
設計流派或組織 主要活動地區 活躍時間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義 歐美各國 1760-1880 折衷主義 歐美各國 1820-1900 工藝美術運動 英國 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藝術運動 歐洲各國 1890-1910 吉馬德、戈地 維也納分離派 奧地利 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製造聯盟 德國 1907-1934 穆特修斯、貝倫斯 構成派 前蘇聯 1917-1928 馬來維奇、塔特林 風格派 荷蘭 1917-1931 利特維爾德 包豪斯學校 德國 1919-1933 格羅披烏斯 藝術裝飾風格 法國 1925-1935 流線型風格 美國 1935-1945 羅維、蓋茨 現代主義 歐美各國 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斯堪的納維亞 1930-1950 阿爾托 商業性設計 美國 1945-1960 厄爾 有機現代主義 美國、義大利、斯堪的納維亞 1945-1960 沙里寧、尼佐里 波普風格 英國 1960-1970 高技術風格 歐洲、日本 1960-1980 理性主義 歐洲、美國、日本 1960- 後現代主義 歐美各國 1965- 文丘里、索特薩斯 綠色設計 歐美各國 1970- 解構主義 歐美各國 1980- 蓋里、屈米
㈣ 美術中所說的構成主義是什麼意思
構成主義(又稱結構主義)是興起於俄國十月革命的藝術運動。
主要是指由一塊塊金屬、玻璃、木塊、紙板或塑料組構結合成的雕塑。強調的是空間中的勢(movement),而不是傳統雕塑著重的體積量感。構成主義接受了立體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傳統雕塑的加和減,變成組構和結合;同時也吸收了絕對主義的幾何抽象理念,甚至運用到懸掛物和浮雕構成物,對現代雕塑有決定性影響。
知識擴充:
背景:開始於1917年受到馬克思主義刺激之下的俄國革命之後,持續到1922年左右(G.Julier, 1993:56)。對於激進的俄國藝術家而言,十月革命引進根基於工業化的新秩序,是對於舊秩序的終結。這個革命被視為俄國無產階級的一大勝利。在革命之後 ,大環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進步的觀念的構成主義在藝術、建築學、和設計實踐的機會。
代表人物:維斯寧三兄弟
代表作品:塔特林的第三國際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