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回採率一般分為什麼回採率
此指標分為工作面回採率、采區回採率、礦井回採率。
回採率是指生產設計或實際采出的儲量占工業儲量的比例,是設計或實際損失率的逆指標。根據計算范圍的大小,可分為工作面(見回採工作面)、采區(礦塊)、階段和全礦回採率。
回採率分設計回採率和實際回採率。中國礦山管理部門對不同礦床的回採率都有相應的規定,以保證資源的充分回收。非煤地下礦山常用有用成分回採率,即采出工業儲量中的有用成分含量與報銷工業儲量中的有用成分含量的百分比來表示資源的利用程度。
Ⅱ 邊界品位的定義
邊界品位是礦產工業要求的一項內容,計算礦產儲量的主要指標。指劃分礦與非礦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礦體時單位個礦樣中有用組分的最低品位。邊界品位是根據礦床的規模,開采加工技術(可選性)條件,礦石品位、伴生元素含量等因素確定的。它是圈定礦體的主要依據。在國外,沒有工業品位要求,邊界品位是圈定礦體的唯一品位依據。 邊界品位是區分礦石與廢石的臨界品位,礦床中高於邊界品位的塊段為礦石,低於邊界品位的塊段為廢石。由品位一礦量曲線可知,邊界品位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礦石儲量,進而影響礦山的生產規模、最終開采境界、設備選型和礦山生產壽命。因此,邊界品位是一個對礦山整體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