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巡航太子戴什麼頭盔
巡航太子戴半盔。
不要選全盔,一般巡航太子的頭盔是選半盔或者一個盔帽是越簡單越好。巡航車一般配半漏式頭盔比較愜意經典,不用開跑車一般採用全封閉頭盔最求速度。
摩托車頭盔一直都是摩友出行的首要護具,隨著摩友們的安全意識逐漸提高,頭盔從以前被動佩戴,變為主動佩戴,以前戴頭盔是為了不罰款,現在戴頭盔是為了自身安全。
全盔優缺點:
全盔的優點,顧名思義就是護你周全。對頭部完全的包裹,可以讓你在摔車的時候,對頭部的保護是全方位的!我們摩旅在外的時候,全盔可以讓你不受風吹日曬、石子蚊蟲的撞擊,全盔其實也是最拉風的頭盔,靚麗的花色可以讓你的回頭率更高。
缺點:在炎熱的夏季,怎一個熱字了得,好一點的頭盔打開風口之後還好一些,如果是一般的頭盔,風口設計不合理,摘下頭盔之後,頭發猶如剛洗過一樣,濕漉漉的。
在密封性上,全盔可謂是有利有弊,密封性好了可以讓你的耳朵不受罪,但是也影響到你的聽力,以至於後方車輛鳴笛都聽不到。
⑵ 摩托車頭盔什麼樣的好
越野盔:增加了伸出的帽檐,可以在飛躍時遮擋陽光,嘴部留的空間比較大,有效保護嘴和下巴,眼部開口可以佩戴越野眼鏡防止灰塵進入眼睛,全盔灰塵防護性不足,主要用於越野場地,進行非鋪裝路面騎行。
2、材質
abs塑料:ABS塑料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種單體的三元共聚物,是一種原料易得、綜合性能良好,價格便宜,用途廣泛的堅韌、質硬、剛性材料,多用於比較便宜的頭盔上,但是比較脆。
玻璃鋼:玻璃鋼一般指用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與酚醛樹脂基體。以玻璃纖維或其製品作材料的增強塑料,剛性和抗沖擊力高於ABS塑料,缺點是比較重。
碳纖維:碳纖維是指含碳量高於90%的無機高性能纖維,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徵,又兼備紡織纖維柔軟的增強纖維。優點是輕,抗沖擊力強,安全系數高,但較貴一點。
3、大小
歐系:因為歐洲人的頭型比較大,屬於細長類型的,歐系頭盔以agv比較出名,存在的問題是買小了夾臉,買的時候一般是要比自己頭型大一號,根據自己情況決定。
亞系:根據亞洲人的頭型設計的,正常購買就可以,亞系出名的有SHOEI,ARAI等品牌,這兩款頭盔屬於日本品牌,日本在亞洲,所以被稱為亞系頭盔。
⑶ 哈雷突破戴什麼頭盔
推薦您以下兩種頭盔:
一是酷帥蒙面俠-揭面盔和全盔(保護更全面更安全),另一種玩情懷的-復古3/4盔或半盔的(適合喜歡復古嬉皮風的人)。
頭盔是保護頭部的裝具 ,是軍人訓練、作戰時戴的帽子,是人們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為軍用頭盔、警用頭盔和民用頭盔等。
⑷ hs2頭盔是什麼
hs2頭盔是知名度比較好的一個頭盔。頭盔的質量功能還有它的防摔,防砸鞋功能,還有它的質地,材質以及它的安全性呢使用壽命都達到了國內的一個高標准水平,是非常好的一個頭盔系列,是摩托車和電動車愛好者的首選,頭盔是非常高端的一款頭盔系列,有很好的質量保障。
hs2頭盔評價
整體來說Hs2摩托車頭盔非常適合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群,畢竟產品細節和做工用料都很棒,所以用戶普遍比較認可,很漂亮,顏色很正,花紋也好看,很好帶,很舒服透氣,不會悶熱,帶起來也方便,可以調節的,有陽光也不刺眼,價格也便宜,做工精美,用料考究,頭盔就在買個好點的,畢竟是保護自身安全。
⑸ 太子巡航車帶什麼頭盔
太子巡航車戴半盔,不要選全盔一般巡航太子的頭盔是選半盔或者一個盔帽是越簡單越好。
全盔安全性是所有頭盔中最高的。揭面式全盔可以方便打開面罩。途中問路、吃飯、喝水什麼的都會比較方便。另外揭面盔多設計優良,品相和檔次會比較高,會比較配合巡航摩托的檔次。當然,價格也是可以的哦。
注意事項:
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舉幾個例子,用起子或扳手擰緊螺絲,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長度為1m的話,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則螺絲的擰緊扭力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長度為0.5m的話,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須施加2kg的力。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驅動扭力相同,距離旋轉中心越遠的位置產生的力越小。
⑹ 我要CB400 適合的頭盔
自選一款
⑺ 寶馬頭盔
寶馬頭盔與阿萊頭盔的對比及頭盔的重要性
喜歡摩托車已經二十餘年啦!這期間戴過的頭盔已不下30餘頂,從幾十餘元錢的國產廉價盔,到近4000元的寶馬原廠盔。其實,很多人對於花上一輛普通摩托車的價錢來買一頂頭盔,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而我對頭盔的真正認識,是在1999年的夏天。那一年,在哈爾濱我采訪了一起交通肇事:一輛摩托車與一輛汽車相撞,摩托車駕駛員戴著廉價的塑料頭盔,在駕駛員倒地後,頭盔被摔成數瓣,並與頭部分離。破碎的頭盔碎片,又將駕駛員的頭部刺破,致使駕駛員頭部二次受傷。經醫院鑒定,該駕駛員頭部淤血、顱腦損傷等。據處理肇事的交警說:摩托車駕駛員要是戴的頭盔是合格的頭盔,頭部就不會損傷到這么嚴重!通過這件事,我就將家裡的廉價頭盔扔進了垃圾箱,雖然它們外形很好看。相續購買了「飛翔」玻璃鋼頭盔、日本的「阿萊」、德國的「寶馬」等復合材料頭盔。經過幾年的使用,感覺一分錢的確是一分貨。! w* r$ ^( z, M# c5 p& e
「阿萊」和「寶馬」(小標)6 [& y+ l/ w7 d& [. b
「阿萊」與「寶馬」兩盔放在一起,就像日本的摩托車與德國的摩托車放在一起的感覺是一樣的:「阿萊」做工纖細、盔體小巧,前部略尖,流線感很好,下頜部有一處通風裝置,向前一拉,通風的開關就打開,使空氣進入頭盔內部。面罩上部有二處通風裝置,(2003款以後的多達4處通風裝置),在盔的上部與面罩上的通風裝置的對應處,有兩個介面,通過這兩個介面,把空氣引入頭部,使之在夏季頭部通風良好。頭盔的通風開關設計的小巧、精緻,開閉的手感好極了。面罩為聚碳酸酯防眩光可拆卸式。在夜間遇到燈光時,不象國產的頭盔,眩光嚴重,要將面罩掀起,不然你看不清前方的路況。內部材料為不可拆卸絨狀吸漢面料(該面料具有防臭等功效)、聚安脂、可發性聚苯乙烯(EPS),盔體為復合材料。該材料具有抗拉、耐沖擊、強度高、重量輕等優點。盔體的底部,從後往前是絨狀吸漢面料製成的防塵圈。頭盔的系帶為高密度尼龍材料,手感極好。把頭盔戴在頭部,十分舒服,視野開闊。我最長時間戴「阿萊」頭盔是4小時15分,頭部、頸部絲毫沒有不適之感;相比之下「寶馬」則顯得雍容華貴、盔體肥大,就象歐洲人的身體一樣。流線感不如「阿萊」的好,做工粗獷大器,反映出日耳曼人的傳統與嚴謹(不是寶馬原產,是寶馬授權的公司出的)。通風裝置只有兩處,分別在下頜部和前鄂部,向上和向下拉,即可打開,。下部進入盔內,使帶盔的駕駛員可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上部的通風裝置有別與「阿萊」,它直接安裝在頭盔上,而不是象「阿萊」安裝在面罩上。上部的空氣進入頭部,再從頭盔的後部出風口出來,使盔內的空氣對流,保持盔內通風良好(但我的寶馬上部的通氣口,買來就不好使。見鬼)。可別看就這兩處通風口,在零下14度的哈爾濱,在騎著摩托車時,分別戴上「寶馬」和「阿萊」,為了防止面罩因呼出的空氣產生霧氣,將兩盔的面罩分別留一點縫隙。沒走上1公里,「阿萊」的頭盔面罩上就產生了霧氣,而「寶馬」則沒有一點霧氣(但沒過多久,面罩里側的一層薄膜開始脫落,只要有哈氣,頭盔就出現霧氣)。這是由於「寶馬」盔的內部空間大,吸收了駕駛員呼出的空氣,這一點可能是根據歐洲的地理環境而設計的。面罩為可拆卸式聚碳酸酯材料,防眩光效果極好。該材料具有透明度高、耐刮、結構強度大等優點。在夜晚面對對方的車燈,幾乎感覺不到眩光。內部材料為可拆卸式尼龍吸漢面料、聚安脂、可發性聚苯乙烯(EPS),盔體為玻璃鋼增強塑料製成(也有資料說是凱芙拉材料)。頭盔的外形在風洞中進行了優化設計,使之有較好的空氣動力穩定性,減輕了高速氣流吹在頭盔上產生的雜訊。在頭盔的左側面罩內側,有一直徑約10毫米的「寶馬」標志,該標志做工實在一般,讓人懷疑這就是寶馬的產品嗎?。「寶馬」盔的最大特點就是嘴部的空間要比「阿萊」盔大五分之一左右,視野也要比「阿萊」的盔開闊一些。再一點就是「寶馬」盔的密封性要好得多。該頭盔面罩與盔體的連接處,有一圈很細小的橡膠條,使之灰塵、雨水很難進入。頭盔底部與脖子的連接處,有仿皮革材料製成的防塵圈。戴上頭盔後,頭部完全被防塵圈環繞,這樣當外界有很大的灰塵時,就可避免吸入過多的灰塵。就是這層帶有織物的防塵圈,夾的脖子難受死啦。由於該頭盔的前部可向上掀起(揭面盔),在途中拍照、吸煙,就可不用摘下頭盔,非常適合長途旅行者。這個機構的設計很有特點,頭盔的前下部有一個紅色塑料板,向下輕輕一拉,頭盔的前部的二個(左右各一)帶眼的鐵片,就會從頭盔後部錐體中脫出(這個裝置設計的非常合理),頭盔就可向上掀起,並鎖在上部。將面罩和前部卸掉,該頭盔又會變成一頂半盔,上下掀開該盔的前部,手感很好。其實,密封太嚴實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有些聲音聽不到,包括汽車鳴喇叭,同伴叫喊的聲音。在夏季,即便將通風裝置全部打開,腮部兩側也是熱的讓人難受。頭盔的系帶坐工也很好,鐵板製成的銷子,插入鎖扣內,啪的一聲,即可鎖上。想打開,一按鎖扣內按健,就可輕松打開。開始戴的幾天,很不舒服,特別是要想戴上頭盔,就一定要把盔的前部向上掀起,否則幾乎戴不上,即便戴上,頭部也會被夾的有疼痛感。 頭盔的底部是一圈黑色,與上部的深灰色遙相呼應,更顯高貴、莊重。說心裡話,「寶馬」盔,不如「阿萊」盔整體感好,特別是它的舒適性。不過,它畢竟是「寶馬」產品(據說是「寶馬」授權某廠家生產的,質量得到「寶馬」認可)。其實,就象它的摩托車一樣,「寶馬」盔是歐洲款式,「阿萊」盔是日本款式,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實用性是不一樣的。由於「寶馬」摩托車大都以旅行車為主,這種揭面式頭盔就應運而生。兩盔的表面油漆光彩照人,足以同汽車的油漆相比。兩盔重量:「寶馬」1.757公斤,「阿萊」1.454公斤。% K" r' U8 }$ h
頭盔的重要性(小標)" r0 N5 a# w6 \7 W6 K
很多摩友往往為了買車可以花上它幾萬元錢,但是對於頭盔,卻是不捨得花錢或不重視它。但是你知道嗎?由於你帶了廉價的頭盔,在發生交通肇事的時候,本應保護頭部的頭盔,卻成了二次殺手,四分五裂的廉價頭盔的碎片,將駕駛員的頭部刺傷,這樣的事已經屢見不鮮。5 E* \9 ~) }1 C+ L' N$ r
頭盔的作用除了具有美觀,防禦風沙,抵禦寒冷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發生碰撞的時候,保護頭部並起到緩沖及吸收能量的。據廣州和北京一項調查顯示:戴頭盔比不帶頭盔的,頭部受傷要低二點二倍,同時頭盔對腦後部的保護作用佔到百分之八十,不戴頭盔枕部(後腦)損傷,比戴頭盔要高二點八倍。
在哈爾濱街頭,一些摩托車駕駛員或乘客,為了應付交警的檢查,將頭盔隨便扣在頭上,安全帶也不系,當發生了交通肇事的時候,駕駛員才追悔莫及。
2001年8月的一天,哈爾濱市發生一起摩托車肇事。當時,一輛AX-100兩輪摩托車(拉客),為躲避交警檢查時,摩托車駛入下道,並與一輛計程車相撞。由於摩托車駕駛員的頭盔系在了頭部,其頭部沒有受傷。相反後面的乘客,只是將頭盔扣在頭部,倒地時頭盔飛了出去,致使其頭部縫合了八針......
啥樣的頭盔合格(小標)8 s S+ k( o5 m9 q+ x+ T" u
1988年12月29日,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其中規定:凡與身體健康、人身安全等有關的產品標准必須強制執行。頭盔是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產品,其生產質量必須按照標准化法的規定精神進行嚴格監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早在1997年就組織制定了頭盔的國家標准。經過兩年多的工作,於1989年報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GB81-8《摩托車乘員頭盔》。" g& p/ ?: m3 s- p; X1 k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乘摩托車人員,都要帶安全頭盔。所謂安全頭盔就是它的耐穿透性、視野、緩沖性、系帶強度都由嚴格的要求。具體為:一個5公斤重的物體,在一米八三的高度落在頭盔的上面,頭盔應完好無損,一個三公斤重,60度角、錐尖半徑為零點五毫米的圓錐體,從二米高度落下,頭盔不應被刺穿,系帶在承受105公斤的拉力時,不能脫落和被拉斷,頭盔的視角不小於105度。但在經銷頭盔的市場中,那種只有10幾元錢的廉價頭盔,根本達不到上述的質量標准。質量低劣,甚至用普通的塑料製成的頭盔,一打就四分五裂,怎能保護駕駛員頭部。) t1 z; }, c$ z9 M" Q3 K1 I3 E
國外規定:摩托車騎乘人員要帶合格頭盔。美國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摩托車騎乘人員頭盔標准,比頭盔立法早一年,這就使得頭盔立法時能強調佩戴合格頭盔。德國從1990年1月起規定,騎乘摩托車的人員佩帶的頭盔,必須符合歐洲共同體ECE22/2標准,頭盔上須貼有合格的標志,如被交通警察發現佩帶的頭盔不是合格頭盔,要罰款20馬克。
因此,為了保護摩托車騎乘者的安全,請你正確佩帶頭盔,而且是合格頭盔!
⑻ 怎麼選適合的頭盔啊
一般來說,初選適合你頭盔尺碼最主要的方式是量頭圍。具體做法也很簡單:用皮尺在耳朵上部最寬處繞一圈,測量出的周長,周長的具體數字就是你的頭圍,一般用厘米作為單位;獲取了頭圍後,你就可以對照頭盔廠商官方給出的尺碼表來確定自己的頭盔尺碼。
⑼ 騎踏板摩托車適合帶什麼頭盔
各大品牌的頭盔都是可以購買的。
在挑選頭盔的時候要選擇符合國家3C標准(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不要隨意選取價格低廉的「三無產品」。同時,市民們還要注意正確佩戴頭盔,系好系帶。否則一旦受到碰撞,頭盔便會輕易地彈飛出去,起不到保護作用。
頭盔,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原始人為追捕野獸和格鬥,用椰子殼等纖維質以及犰狳殼(qiú yú ke)、大烏龜殼等來保護自己的頭部。以阻擋襲擊。後來,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又發明了金屬頭盔。國外最早的金屬頭盔是公元前800年左右製造的青銅頭盔。
而我國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朝銅盔, 正面鑄有獸面紋,左右和後邊可遮住人的耳朵和頸部,距今大約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殷墟銅盔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頭盔了。
⑽ 電動車頭盔買什麼樣的好電動車頭盔什麼材質最安全
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駕駛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頭盔可吸收大部分的撞擊力,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可以使受傷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不戴頭盔頭部損傷率是戴頭盔的2.5倍,致命傷不戴頭盔是戴頭盔的1.5倍,頭盔對於電動車駕駛人來說,就相當於是駕駛汽車的安全帶,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