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瀛寶馬、彎道之王」,什麼樣的價格你會入手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眾研究中國,豐田研究世界,馬自達研究車。」和其他汽車品牌相比,馬自達不像是個「賣車的」,反而更像是一個搞研究的。它對於轉子發動機的研究已經到了「偏執」的地步,誇張地說,馬自達給人的感覺就是「賣車,只是為了掙錢研究轉子」。而正是這種對發動機技術的執著,這種略顯偏執的工匠精神,使得馬自達的每一款車型在細分市場的表現都相當不錯。作為馬自達品牌曾經的銷量傳奇,馬自達6也在當時引領了一波潮流。今天淘淘帶來的就是一輛2012款的馬自達6。
說到馬自達6,不得不提它「彎道之王」的稱號。馬6高速轉向精準,前懸掛使用了雙叉臂式結構,後懸掛則為多連桿式構造,加上馬自達一直以來堅持的運動性調教,在當年自然成了年輕人追捧的香餑餑。12款馬6配備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雖然相比當下所崇尚的小排量+渦輪增壓,它的油耗表現一般,但好在售價確實挺喜人,畢竟在車輛的質量方面還是有著不錯的保證。另外,由於早年間馬6的市場保有量較高,所以盡管它的年頭較長,但依舊能夠很方便找到相關配置,免除後續維修保養的難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彎道之王」馬自達6為什麼始終被人嫌棄
說到馬自達6相信絕大多數人不會陌生,轎跑的外觀和犀利的操控給人留下了強烈的印象。現在想來這款車已經銷售了10餘年,國產版銷售可以說到2003年,在2006年進行了大手術之後其餘時間沒有較大的改變。操控樂趣這個詞很虛無縹緲沒有一個硬性的指標去衡量它,但是如果你開過馬自達6相信你會情不自禁的提到它的操控,這就是一輛駕駛者之車。
搭載了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7匹馬力,最大扭矩為183牛·米,搭配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該發動機數據並不是很好,實際中動力也是只能說夠用,但是可以切換到手動模式。底盤的操作很好,在過彎能有所體現,懸架的支撐很到位。指向精準沒有虛位,依舊是一款駕駛者之車。這么大歲數的車依舊保持著很不錯的市場銷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性價比和操控。
❸ 誰是彎道之王 4款過彎性能優異車型推薦
檢驗一輛車的操控性能,賽道是唯一的最佳場所。而在賽道中,對車型而言最大的挑戰無疑是彎道。高速過彎不甩尾、不側傾那就是好車,我們稱之為「彎道之王」。雖然,日常生活中的駕乘不如賽道般激烈,但一輛過彎性能優異的座駕無疑會增加操控性和安全感。特別是對追求駕駛快感的車主來說,能購買一輛過彎如行雲流水一般的汽車,是他們的一大夢想。歲末年終,辛苦了一年,買輛彎道之王犒勞自己應該是一件不過分的事情吧! 賓士C200 CGI:敏捷操控系統調整懸掛 官方指導價:34.8萬—42.8萬元 C級是梅賽德斯—賓士於上世紀80年代開發的一款中型輕量化運動豪華轎車,而今全新改款賓士C200 CGI在外觀上進行了比較明顯的升級,前保險杠和前大燈重新設計,全系加入了日間行車燈。全新設計的儀表盤和中控面板,更加具有現代氣息和科技感,鍍鉻裝飾條與整體風格相當吻合。 新C級座椅在舒適性和承托性方面很好地繼承了賓士的設計優點,盡管座椅硬度不如日系車那樣的柔軟,但更適中的承托度,在車輛轉向時無疑會提供更為出色的乘坐體驗。C200 CGI車型採用了1.8L排量的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與這款發動機搭配的,是新C級車型中全新升級的7G-TRONIC PLUS手自一提變速器,正常行駛情況下,幾乎感受不到換擋時產生的頓挫感。 天津之星銷售經理介紹說,賓士C級擁有一種很精確、靈敏但又保持平順高級感的操控個性。它的平順感不是來自把懸掛調軟,相反懸掛的支撐大部分時間給人感覺都是比較堅實的,底盤動作非常敏捷,碾過不平的路表時,你能感覺到輪胎在快速地上下運動,它們能給你傳遞路感,但卻極力避免引起車體明顯的起伏動搖。
❹ 寶馬335GT, MINI GCW, 奧迪RS5, 奧迪S7, 豐田86, 福特 嘉年華ST ,相比誰是彎路王
1、奧迪RS5. 4.2V8動力非常強悍,quattro四驅系統也非常給力,加上經過RS調校、支撐性更強的運動懸掛,在高速過彎時的穩定性表現非常棒。紐伯格林北環7分59秒的驚人成績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2、MINI JCW。雖說外形看起來小巧玲瓏,但JCW的實力不容小覷。1.6T發動機爆發出驚人的功率和扭距。使用賽車化避震器及防傾桿,非常硬朗、倔強,敏感而純粹。小巧的車身非常適合攻彎。
3、嘉年華ST。這款車的特徵和MINI差不多。外形同樣小巧,但1.6T發動機配6MT非常強悍,絕對是小鋼炮。方向盤手感很好。福特的底盤調教也很不錯,ESC可以完全關閉。彎道扭矩分配系統也很有特點,提升了操控。
下面應該就是86了。動力弱了點,但水平對置技術配合後驅還是很令人著迷。重心大大降低。但懸掛還是不夠硬朗,有升級空間。
至於S7和3GT,並非說它們不好。它們的動力都非常強勁。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舒適性配置、長軸距(S7)、高車身(3GT)、車重的羈絆,並不適合做純粹的運動車。但是日常駕駛早就足夠了。
❺ 彎道之王是什麼車哪幾款車是彎道王
都說「有取錯的名字,沒取錯的外號」,談到外號除了小說裡面那些東邪西毒、西楚霸王之外,汽車界的外號也很有意思,能完美地概括汽車的特性或者是出於消費者對它的調侃,如「東瀛戰神」GT-R、「牛魔王」豐田Supra、「秒天秒地」思域等。❻ 「彎道之王」絕地反擊,操控讓寶馬都羨慕,值得10億個掌聲
馬自達6的風採到現在都時不時地被人提起,讓我對這款車燃起了很高的興趣,老司機把它稱作「彎道之王」。出生於1970年的馬自達6首代就採用了前置後驅,這為它後來的「彎道之王」之稱埋下了一個伏筆。
或許你會納悶為什麼名字響亮的馬自達6突然之間就沒落了,專業人士分析原因說是馬自達6的營銷太差勁,「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不適合21世紀,再好的汽車不宣傳也不會有人知道,不知道汽車廠商有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但是最新款馬自達6紅紅火火地出現在車展現場,或許命運會像全新「彎道之王」展開微笑。
全新馬自達6的車身尺寸,長度是4869毫米,寬是1890毫米,高是1450毫米,軸距是2850毫米,看到後排空間感覺大高個坐進去也能容得下,座椅可以自行調節,還使用了上好的軟性材質填充包裹,乘坐起來很舒服,而且減震系統調校的也蠻不錯,開起來沒有雜音。
全新馬自達6的外表不僅不俗,還散發出犀利的氣場,凌厲的設計手法彰顯出兇悍的氣息,再配合LED大燈,走在路上就是最特別的,完勝同級別車型。
全新馬自達6的構造,好慶幸和外觀一樣,表現出來的氛圍比較活躍,用料和配置都十分扎實,中控台採用了搪塑軟性材質+鋼琴烤漆,而且車門內側靠近手肘的地方也採用了軟性材質,已經達到豪車水準。
配置方面如一鍵啟動,電動天窗,後排獨立空調,並線輔助,懸浮中控大屏,多功能方向盤,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都增強了馬自達6的檔次,如果說馬自達6的外觀讓消費者燃起購買的興趣,那麼內飾就是最後一錘了。
動力部分,全新馬自達6將會搭載2.0L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之相匹配的是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輸出功率分別高達116KW和141KW ,峰值扭矩為201牛米和251牛米,排放滿足國六標准,前後搭載了四輪獨懸,得益於傑出的底盤調校,馬自達6的操控性能讓寶馬都羨慕。
馬自達6的品質值得10億個掌聲,從上市之初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掉隊過,歷經50年的歲月,馬自達6遇到過石油危機和泡沫經濟,但這些反而讓馬自達6更加精粹,就像金子一樣越磨越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從東瀛寶馬到寶馬X1,我人生的第二台車,感謝遇見
前序篇——我與東瀛寶馬的故事2012年12月,在大四即將畢業的時候,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台車——號稱「彎道之王」的Mazda6。當時領證也有兩年了,領證後各種手癢,相信各位車友們也深有體會。那時每天像個小孩子一樣,好說歹說去說服家人,最後終於也是給自己買了台從小就很中意的馬自達6。想想當時提車的興奮,或許是經歷得多了,反倒現在卻沒有那麼深刻了。不得稱贊這台「羊6」的是,無論是從駕乘體驗、還是車內空間、亦或是儲備容量,都是一台可圈可點的家用轎車,要是捨得稍微給點油門,推背感不敢說,但是加速超車,精準轉向還是可以給到這個「彎道之王」一個不錯的體驗。也正正是因為這點,為後續換車選車帶來了一定的對比難度。七年的陪伴,從畢業,到工作,再到結婚。轉眼間,就快到而立之年了。2019年,或許是我人生中最特別的一年,我多了一個角色,雖然還沒來得及反應,但是「爸爸」的標簽卻已悄悄烙在身上,想要換車的沖動,也越發強烈。
交車的這一天,充滿了不舍。
選車篇——命中註定的選擇其實說實話,換車對於自己來說,並不是一個很理性的決定,因為平時上班距離很短(只要騎自行車就能到公司),車子基本上是只有周末出遊,或者是回娘家,才會使用。使用頻率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呢?——7年42000+公里。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理性在經濟實惠中生存,那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曾經在畢業的時候,我暗暗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30歲之前靠自己換一台豪華品牌的車型(至於什麼是豪華品牌,就見仁見智啦,哈哈)。正因為這個小目標,再加上小孩出生這個契機,換車這事也終於提上了日程。在一開始,當我提出換車的想法,家人都是一口回絕。理由不用想也知道,無非是:孩子剛出生,奶粉不要錢?上班又不用開車,買車來幹嘛?平時養車不要錢嗎,換了車又放車庫?等等等等...可當帶著家人去了11月廣州車展上之後,只有兩個字「真香」。套路總是驚人的相似,像個小孩子一樣,好說歹說,也終於說服了家裡人。此處省略....選車的經歷跟大家也差不多,首先是預算問題。辛苦搬磚那麼多年,手上僅余的一點積蓄,加上賣車的錢,最終把落地30萬設置成了自己的預算。因為目標是豪華品牌,自然就把一些評價不錯的車,如SUV的漢蘭達、銳界、探岳、途觀,轎車的亞洲龍等拋諸腦後。BBA、7折虎、6折豹自然進入了備選行列。所以一開始讓我糾結的是7折虎的發現神行,原價40多萬,車展上問價不到30萬就可以落地的路虎標,但是經過後來網上的研究,各種口碑評價的參差不齊,還是讓我望而卻步。接下來進入備選名單的,無非就是BBA的Q3、Q5L、A4L、C級、X1、3系,凌志的ES200、NX200,奇瑞王的Q50L,吉利王的XT4、XT6。由於品牌喜好度的問題,還是更偏向在BBA和凌志上做選擇,就此開始了試駕之旅。Audi:聽說Q5L的促銷很大,車展後也去4S店談了一輪,18款Q5L要37萬的落地價遠超心理預期,Q32.0T沒有現車,得加裝配置還要等個兩三個月,後排空間還是稍顯不足,整體感覺更適合女生。A4L沒有換代,前驅車但後排凸起也還是很高,外觀在現在看來稍顯老,Pass..Benz:其實從品牌喜好度來說,老婆是更偏向賓士的。但是在第一次試駕也是最後一次試駕後,我把她這個念頭給打消了。工作日午休時間,午飯都還沒吃就跟兩個同事去公司就近的4S店試駕。GLA太小不考慮,GLC太貴,錢包說不考慮,那就只有乞丐版的C級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意太好還是我意向的車太便宜又或者是覺得我不會買,總之整個試駕體驗上真的不怎麼好。等車等了大半個小時(期間趕緊先去附近吃了個快餐),拿車要我們陪著走下去負三層的停車場。(關鍵還是試駕員開上地面,同事後來吐槽:讓我們在地面等不就可以了嗎?我深有同感)其次在試駕過程中,試駕員沒有一點主動要介紹車輛的意思,我問吧,有的沒的回一句,貌似我比他還熟悉。試駕結束,試駕員一句我還有事,然後就這樣走了。我跟兩個同事,臉都不回直接走人,Pass...(這里沒有要黑的意思,我自己也覺得應該只是這家4S店的問題,但我之後也沒有再去其他4S店了,感受真的很重要,雖然不是買很貴的車,但是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你服務跟不上,品牌力再好也不會買單)。Lexus:這里要提及一下,大吃省人民對凌志的喜愛是遠超BBA的,這也導致凌志在這邊基本不會有什麼優惠,並且基本都沒有現成,需要等。而上面提到的其中一個陪我試駕的同事,剛提了一台鈦合金灰的ES200。借來試駕體驗了一下,無論從外觀,內飾,空間上我都十分滿意。要說唯一不足的,就是動力感受上,調教更偏向家用舒適,要說比喻的話,就是開著開著能舒服得睡著的那種。周末帶著家裡人到店內細談,ES200和NX200的乞丐版都是34萬落地,其實也可以強上,但是媳婦一句不喜歡轎車,直接把ES給排除(那之前讓我去試駕C級是怎麼回事?呵,女人)。而NX200作為中型SUV來說,內部空間也實在太窄了,乞丐版的配置更是慘不忍睹,Pass...BMW:其實從試駕時間上來說,我第一個選擇就是寶馬。因為帶著家人在廣州車展上第一次看到20款的X1,就已經納入了重點考慮對象,從各個方面,家人都很滿意。也是趁著中午午休時間,去了位於二沙島的店,但店內試駕車只有19款2.0T的頂配X1。簡單辦了手續就開上了車,試駕員耐心說明試駕線路,說明注意事項,試駕過程中詳細回答問題,試駕體驗要給這個店滿分(但是還是價格問題,最終是在別的店成交)。說說駕駛體驗,即使是前驅的車型,寶馬在調教動力方面,還是十分令人滿意的,在動力加速方面,相比「羊6」理所當然的更加有自信,輕踩油門就給足你向前飛馳的信心。外觀方面,20款的前臉「腎」更加霸氣,格柵也更加寬闊,兩個字「好看」!空間方面,我176cm的身高,調好駕駛位,後排還有三拳半的距離,被大家所詬病的座椅短,其實在不怎麼長途的前提下,影響不大。配置方面,可謂是該有都有,因為車子一般是我或者老婆老媽使用,座椅記憶必須得有,其他後備箱電動感應、無鑰匙進入/啟動、後視鏡電動折疊這些配置對於一個新晉奶爸來說,都是十分實用的,單手抱著兒子一樣可以輕松操作。當然!最最最重要的!是20款的雞腿檔把以及丁字褲方向盤!這里可能會有車友問,3系怎麼不考慮?emmmm..被家裡人ban掉了..(要是單身!我一定是選3系!)購車篇——理性的糾結後在選定了X1之後,接下來就是進入比價環節了,凌晨在網站上留的信息,第二天就收到了來自各家4S店的電話,當然,基本上都不會在電話或者微信上報底價,都需要邀約到店內談判,大致比較了一下報價,選了離家不遠的店細談。1.5T的車型我是直接跳過了,主要是預算還能夠得著,肯定是上2.0T的。顏色方面因為看到了各位車主的提車貼,以及在車庫看到了實車,地中海藍是全家都一致選定的顏色。主要的糾結點是到底應該選2.0T的領先型還是尊享型,兩款車型談下來的落地價大概差2萬5左右,都要等兩周時間才有車。尊享型主要是升級了丁字褲方向盤,8AT變速箱,四驅,HUD抬頭顯示,運動外觀設計,19寸輪轂等,但實際上對我有吸引力的只有丁字褲和變速箱。經歷了一周在網上的各種研究和心裡的糾結斗爭,最後還是理性稍勝一籌,車是折舊品,2萬多塊還不如省下來做後期保養維護吧。因此最終,選定了2.0T領先型地中海藍!提車篇——如隔三秋的漫長等待從12月15日下了訂,中間其實只等了10天的時間,在25號的時候就已經告訴我車到了,等待的時間里,就好像一個小孩一樣,做好了准備,准備迎接自己心儀已久的玩具,10來天的時間總感覺那麼漫長。請了假在26號一大早,就到了店裡交首期辦理保險,然後再等待了一天,等到銀行的放款信息之後,終於敲定能在19年的最後一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正式提車。廢話了那麼久,接下來,上圖!
兒子出鏡,普通的小草坪就是快樂的小天地
這是我第一次在之家寫提車帖,啰哩啰嗦的說了一大堆心路歷程,這台算是真正意義上自己買的第一台車,也算是達成了自己30歲前的一個小目標,字好多,就權當個紀念吧。最後,祝各位車友們,事事順心,生活美滿!加油![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