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斥資16.33億元,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品牌,背後有何利益關系
寶馬汽車公司用16.33億元就收購了一個經營了接近30年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劃算的買賣,很多人都說在這一次的交易背後,可能存在的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當然可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但是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還是不要進行胡亂的猜測,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交易行為。
第三,這一次的交易對國內車企的影響。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之上,我們的國內汽車品牌有所領先,但是領先的幅度並不大,所以寶馬汽車對於國內的新能源也是非常熱衷的。主要就是因為新能源的市場實在太大了,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的時候,讓20%的汽車佔有量,變成新能源汽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市場來說,能夠占據一小部分就足以讓寶馬賺得盆滿缽滿。
Ⅱ 華晨旗下都有哪些車型
金杯海獅、中華轎車、華晨寶馬、中華駿捷、酷寶等。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英文Brilliance Auto),是中國汽車工業高起點「自主創新、自有技術、自主品牌」的主力軍。
華晨汽車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一個集整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以及資本運作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華晨汽車直接或間接控股華晨中華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國上市)、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華控股有限公司三個上市公司,擁有控股和參股公司100家,資產總額300億元人民幣,員工4萬人。
2018年10月,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之際,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聯合宣布,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
除擁有華晨寶馬合資品牌外,高起點打造了中華和金杯兩大自主品牌。其中,中華轎車在中國中高級自主品牌轎車市場的佔有率位居第一;金杯海獅輕型客車產品市場保有量已超過80萬輛。
獨占輕客市場半壁江山;金杯輕卡在全國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市場佔有率突破12%,擁有華晨金杯、金杯車輛、華晨寶馬三大整車生產線及四條發動機生產線。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中國工業經濟研究院評為2010年中國製造業500強,排行第72位。
2021年8月31日上午,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並重整案召開了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會上共有三項議案,包括財產管理及變價方案、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兩項議案,以及核心議案寶馬中國收購「中華」汽車品牌。
Ⅲ 華晨「中華」汽車品牌16.33億元被寶馬收購,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整體破產重整已不可能,集團剩餘資產也將被拆分出售,無法發揮整體重整的價值。
中華汽車品牌上述資產將用來生產寶馬相關產品,此後中華汽車品牌將不復存在。寶馬中國回復記者:「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並致力於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不過,該項目仍在有關部門的審批過程中。更多信息將在稍後時間發布。」
華晨和寶馬:
一位接近華晨寶馬的人士透露,華晨集團旗下有不少零部件企業,負責給華晨寶馬供貨,恰逢華晨寶馬產品上新和銷量大年。為此,華晨寶馬也曾多方努力,以求確保上述供應鏈企業運轉正常。
華晨和寶馬的盈利能力冰火兩重天,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顯現。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查閱了華晨寶馬入局以來華晨中國的財報,發現2004至2019年間,除去華晨寶馬貢獻的利潤後,華晨中國其他板塊僅有3年處於盈利狀態,分別為2007年的0.7億元,2010年的5.69億元,2011年的2.3億元。
今年6月,沈鐵冬接任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不再擔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有華晨集團員工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沈鐵冬到任後,召開過幹部會,但沒有全員大會。目前,職工們都在照常地每日上班,同時也非常希望了解到公司的後續發展計劃。
8月25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由於公司進入重整程序,正在進行審計工作,無法於8月31日前披露半年財報。次日,評級機構東方金誠也延遲披露華晨主體和相關債項2021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Ⅳ 寶馬16.33億收購華晨中華,華晨這些年為何沒落了
雖然這一次的收購對於國內汽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打擊,但說實話,華晨汽車早就已經走向了自己的窮途末路,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初他選擇跟寶馬公司進行合作的時候,就已經奠定了自己今天的敗局,這一次,寶馬公司用16.33億就收購了華晨中華就見證了一味的低頭放棄技術,根本就不能夠獲得發展,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華晨的沒落。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收購?
在新能源這個賽道上,我們的確領先了國外的汽車生產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布局上能夠超越他們。最起碼從這一次的收購案件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國外的汽車公司在經營謀利上是要遠超過我們的,雖然現在國內的生產廠商可以通過政策上的優惠獲得一部分的補貼同時也能夠先發制人,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
Ⅳ 華晨中華被寶馬16.33億收購,破產重整的最新進展如何
華晨中華這個汽車品牌在破產清算之後,目前已經被德國寶馬母公司給收購,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外資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一次的破產重組很明顯,跟以往的收購是有很大不同之處的。最主要的地方就在於國產品牌被外資品牌看中,利用這個品牌作為跳板,成功的打入中國市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破產重組情況。
第三,如何評價這一次的收購?
華晨中華汽車這一次完全到敗給了德國的寶馬汽車,所以才被人家給吞並,其實我並不認為這是一次破產重組,是一次有預謀的吞並案件,也希望現在的合資品牌汽車能夠看清楚外資汽車的真實目的。不要想要通過簡單的市場換技術這樣的方法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水平。
Ⅵ 2021華晨中華還在生產嗎
停廠。2020年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2021年6月15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被開除黨籍。
2021年6月19日,朝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對祁玉民作出逮捕決定。
2021年9月1日,據報道,寶馬中國將收購華晨中華汽車相關資產以及華晨中華汽車製造股權,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權、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相關資產以及華晨集團持有的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100%股權,合計16.33億元。
從一代國民神車,華晨中華從駿捷時期的加價購車,到現在即便搭載寶馬發動機的中華V7也無人問津,成為邊緣品牌。
Ⅶ 怎麼看待寶馬16.33億購下華晨中華
從整體市場的角度來看,寶馬收購中華汽車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畢竟在整個市場上,整個華晨汽車中,中華品牌還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品牌,中華品牌汽車相關部分資產的審計評估市場價值大概在12.33億左右。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寶馬用16億多的價格來收購中華汽車,也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價格了,是作為整車生產資質支付的價格角度來看也還算是可以了。
分析
對於寶馬來說收購中華汽車的核心考慮點應該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華這個品牌的核心價值,畢竟能夠叫中華這個名字的品牌,無疑在中國具有極強的市場影響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寶馬收購中華汽車無疑擁有著非常強的象徵性意義,而且擁有中華這個品牌整體的品牌溢價,實際上應該還是比較高的。
Ⅷ 寶馬旗下有哪些汽車品牌
BMW、MINI和Rolls-Royce
1、Rolls-Royce
Rolls-Royce出產的轎車是頂級汽車的傑出代表,以其豪華而享譽全球,是歐美汽車的主要代表之一。
2、BMW
車系有i、X、Z、純數字4個車型,1、2、3、4、5、6、7、8等幾個系列,還有在各系基礎上進行改進的M系(寶馬官方的高性能改裝部門)。
3、MINI
1959年,為應對當時燃油嚴重短缺這個緊迫的社會問題,第一輛MINI應運而生。它成為了一個設計經典:從外形到駕駛體驗,再到其便利性,都充滿了對人的關注。
(8)寶馬中國收購中華後生產什麼車擴展閱讀
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發展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發展
1994年4月,寶馬集團在華設立代表處——寶馬汽車公司北京代表處,標志著寶馬集團正式進入大中華區市場。2005年10月,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長期承諾的又一里程碑。
目前,BMW旗下幾乎所有的汽油發動機車型均已引入中國市場,2014年9月,BMW子品牌——BMWi旗下兩款新能源車型——面向未來的跑車全新BMWi8和純電動BMWi3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2003年5月,由寶馬集團與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生產廠位於沈陽。經過十年發展,華晨寶馬在沈陽擁有大東和鐵西兩大整車廠以及一座發動機工廠,總產能目前已達每年30萬輛。
2014年7月,寶馬集團宣布與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資協議延長至2028年;寶馬同時宣布拓展國產車型產品線,從3個系列增加到6個系列。2015年1月8日,華晨寶馬生產的第100萬輛BMW車型下線。
2013年4月,華晨寶馬宣布創立一個全新汽車品牌:之諾。「之諾」在發展初期將致力於新能源汽車,並在長期規劃中同樣強調產品和技術的節能環保特徵。其首款產品之諾1E是一款全電力驅動的汽車,已於2014年第一季度推向市場。
2015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勢頭,共售出超過46.3萬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1.6%。
Ⅸ 寶馬中國以16.33億元收購華晨中華
這是真的。
據悉,寶馬中國將以16.33億元人民幣收購「中華」汽車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中華」汽車品牌生產相關部分資產為12.33億元,這相當於寶馬中國花費4億元購買生產資質。
寶馬中國收購中華品牌並不讓人感到意外,早在華晨集團於今年5月20日開始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時,寶馬集團旗下間接全資子公司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不久後便正式向管理人報名,表明收購意向。
曾經讓其他國內車企羨慕不已的華晨汽車,如今以破產重組收尾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事實上,華晨汽車也有過自己的輝煌。1988年,華晨汽車前身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七年後,成立於1992年的華晨中國接管金杯汽車。
金杯汽車通過與豐田合作,很快在客車市場打開局面。自1997年開始,華晨金杯在輕型客車領域連續六年位列全國第一。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斥資16.33億元,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