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寶馬116和奧迪a三怎麼選

寶馬116和奧迪a三怎麼選

發布時間:2025-10-03 10:21:50

1. 奧迪A3、寶馬1系、賓士A系、雷克薩斯CT200h,哪個才是家用首選

無論是哪個級別的豪車對比,被稱為「BBA」品牌三巨頭的賓士、寶馬和奧迪,總能挑出各自的代表作。隨著新款A3、A3L的上市,新一輪緊湊型轎車的「戰場」再次吹響了號角。今天,我們就將三大品牌中的所有緊湊型車「高手」匯聚一堂,看看誰更香?

我們先來看看奧迪A3和A3L的外觀設計。為了滿足不同「品味」人群的喜好,無論是哪種配置車型,都有兩種外觀風格:靈動和運動。其中,運動款為S-line套件版。通過前保險杠兩側較大的仿進氣口設計,可以很好的區分兩款車型。而且,兩廂版A3和兩廂版A3L還面臨著兩類追求個性化、相對保守的人群。可以說,奧迪在外觀設計和車身造型上都有一種「大大小小通吃」的感覺,這也是奧迪討人喜歡的地方。

2021 梅賽德斯賓士 220 升 4matic 跑車

賓士A級外觀方面,2020款賓士A級延續了賓士全新的家族設計語言「獵眼者前臉」和「鯊魚鼻前懸架」,前格柵採用閃鑽設計。在外觀細節設計和車身造型方面,賓士a並沒有太多「花樣」,表達了「我就是這張臉,喜歡就來」的氣質。

2021 BMW 125I m 運動閃亮夜版

BMW 1系雖然在車身造型上只有三廂版,但在外觀設計上仍有M運動版和M運動亮夜版可供選擇。後者採用黑色高光雙腎進氣格柵和黑色外後視鏡罩。追求更個性外觀的朋友可以選擇亮夜版。不過不同的版本不像奧迪,只是外觀不同,但價格穩定。亮夜版也對應更高的配置,所以價格上有一些變化。

奧迪A3,賓士A級,寶馬1系


車燈配置方面,奧迪A3和寶馬1系還是比較親切的。全系標配LED光源大燈。在賓士A級中,相對較弱的180L車型配備了鹵素光源大燈,而其他功率較大的車型則配備了LED大燈。賓士在輕量化配置上就沒有那麼現實了。

2. 入門豪車怎麼選對比奧迪A3、賓士A級、寶馬1系

正所謂,人靠衣裝,車靠「牌」裝!
豪華品牌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極具誘惑。對於一般消費者,一個豪華車品牌不僅能帶來心理上和面子上的滿足,在某些時候還能給人帶來一種不言而喻的自信感,豪華品牌也是個人經濟實力的體現。所以,不少人覺得只有開上ABB,才能體現自己與眾不同。
近年來,消費升級是汽車市場上的一大趨勢。豪華品牌銷量更是在經濟收入、社會背景影響下都有一定的漲幅。豪華品牌銷量增幅喜人,在這其中入門級車型所佔的比例也非常驚人。
所以,就需求而言,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成了市面上的「搶手貨」,而這些搶手貨的價格也是越來越低。想當年一台桑塔納要賣到二十多萬的場面,而近一些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甚至才十幾萬。雖然網上有不少人對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表示不屑,但是實際情況就是他們的銷量真的很好。
至此,如若非要開上ABB,誰最值得選呢?馬拉車市今天給大家細細道來!
價格比拼誰是王者?
寶馬1系?120i:指導價19.88萬~26.38萬的寶馬120i,據調查如今最低售價15萬左右就能買到了。基於5、6萬的優惠活動,讓這款車成為寶馬最便宜的車型。
奧迪A3:指導價18.86萬~25.27萬的奧迪A3,如今在最低不到5萬的優惠下,最便宜的A3車型,已經下探到了16萬左右。
賓士A級A 180 L:相比寶馬和奧迪的大力優惠,賓士就顯得有些小氣了。指導價21.18萬起售的A級A180L,如今在2.5萬的優惠下,最低不到20萬。
如此綜合指導價、優惠之後,馬拉車市較為推薦奧迪A3。為何寶馬1系和奧迪A3優惠後價格相似,卻要推薦奧迪A3呢?在此先賣個關子,咱們繼續往下看!(以上車輛優惠價格,來自於老司機車主真實成交價統計數據)
外觀、動力、操控誰占優?
先說奧迪,每每想到奧迪,腦海中蹦出一種官車、穩重的形象。但那僅是奧迪的過去,而今奧迪一改中庸油膩,早就變的年輕化運動化了。
而入門車型,奧迪A3也採用了奧迪年輕化的家族設計風格,三廂版和兩廂版的設計也可以符合不同年輕人的胃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A3之上奧迪還有更加性能的S3與RS3,稍微改改就能滿足你的性能范兒。
再來看奧迪A3的動力總成,四缸1.4T高功率發動機匹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已經相當成熟,拖動奧迪A3能夠在九秒之內破百。而在NVH控制方面,奧迪A3也符合一輛入門級豪華轎車的水準,足夠安靜的車內氛圍配合柔韌的懸架表現,雖然同為MQB平台,但奧迪A3明顯比高爾夫更加扎實。
作為生而對標A3的車型,寶馬1系身上肩負著寶馬在中國入門級豪車市場開拓者的重任,但1系卻忘記了根本,拋棄了寶馬長久堅持的後驅車型,而源自UKL前驅平台的寶馬1系可是被消費者吐槽了許久。
並且寶馬1系共配備的三種動力,一款1.5T的三缸發動機和分高低功率調校的2.0T發動機,其中1.5T發動機輸出136匹馬力,匹配的是6AT變速箱,2.0T發動機能輸出192馬力和231馬力,匹配的是8AT變速箱,兩款變速箱均來自愛信。在底盤上,寶馬1系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懸掛的整體調校也偏向運動,所以直觀感受較為硬朗。
操控感受上,說心裡話A3是略遜於這台前驅寶馬的,尤其是轉向的感覺方面,寶馬1系相對比較扎實。
賓士A級實力又如何呢?現款賓士A級最大優勢無疑是加長的車身了。無論是後排的頭部空間以及腿部空間都達到了緊湊級轎車的優秀水準。所以空間對於賓士A級是這三台中的王者。
回到外觀方面,馬拉車市認為賓士A級的外觀的確有點拖後腿,前臉相對奧迪A3較為的小氣。動力方面,賓士A級全系搭載了1.3T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區分為高低功率調教。雖然相比起寶馬的三缸1.5T,賓士A級的1.3T依然採用了四缸布局,但是就實際動力表現來說,相比起奧迪的1.4T還是略差一些。
如此,如果非要追求尺寸,賓士的確有較大的優勢。但ABB之間,賓士A級在綜合價格方面,它也是本次橫評的三款車中價格最貴的,也是除了尺寸、內飾之外優勢最少的,並且即使是新於奧迪、寶馬現款,更新一代的賓士A級依然採用的扭力梁後懸掛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既然提到了賓士A級的空間在同級最大,那奧迪A3與寶馬1系有多大差別呢?看數據寶馬1系寬度比奧迪A3寬7mm,高度要比奧迪A3要高31mm,1系在軸距上有一定的優勢,軸距比奧迪A3要長41mm。但是實際感受相比,奧迪A3在前排高度、後排高度和後排坐墊高度方面相比賓士A和寶馬1系更占優勢。
總體來說,在動力總成方面,三缸機首先排除;外觀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大家自行斷定。而操控方面,此階段的消費者普遍開車都比較佛系,或者說對車的行駛品質沒有太大的要求,大部分僅是上下班代步,並且牌子的意義遠大於操控感。在後期實際使用方面,三車保養維修成本都相差不大,以及油耗方面相差也不大。
因此,面對入門級豪華轎車,ABB都給出了不同解決方案。若要是非給出一個123的排名,馬拉車市建議奧迪A3最值得購買,畢竟市場給出銷量答案亦是如此。至於賓士與寶馬這兩款,一款則性價比較低,另外一款是三缸機的確讓人喜歡不起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在BBA低端車型中,奧迪A3與寶馬1系哪個更好一些

是這樣,這個寶馬一系國產化以後,居然用了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而且驅動方式啊變成了前置前驅,寶馬引以為傲的技術呢是前置後驅,六缸發動機,尤其它的直六很經典,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雖然它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表現還不錯,賣的也不少,但是存世量相對來說比較少。

先說這個車優點。豪華品牌,比較小資。最適合20歲出頭剛工作小姑娘。豪華品牌,人群定位一定要准確。大老爺們不推薦買bba的緊湊車,開起來不倫不類。A3價格也不貴,1.4T的20萬左右,1.4T動力就非常好,比那些1.6L的速騰,福克斯好多了。缺點也有,首先就是低速(車速低於40的時候)不能急加速,會有頓挫。還有就是後排空間可以,並不小。

賓士A不推薦。太貴,維修保養的時候告訴你這就是真賓士。所以不推薦。

寶馬1系兩廂,車太小,不好看。3廂1系,118是3缸,完全就是個垃圾中國特供車好像,3缸本來就liw,再看那方向盤,座椅,電子檔把,滿滿的劣質感。2.0T又太貴。

綜合來說,BBA緊湊車,我只推薦1.4T奧迪A3兩廂版,適合人群為20歲出頭小姑娘。其他的車,其他的人群,不要買bba緊湊車。

4. 寶馬1系降價比3系更狠!但為何我不建議你買

大家還記得「從單車到勞斯萊斯」那個段子嗎?
大概意思是,有人本想用2千塊買一輛自行車,但身邊的人跟他說加多點錢就可以買摩託了,當他決定買摩托,又有人跟他說加點錢可以買輛二手汽車。
在無數次「加一點錢」之後,這人最終都看上勞斯萊斯了,但翻開錢包一看,才記起自己只有2千塊。
這本是一個勸告人們要量力消費的陳年老梗,沒想到,類似的事情居然在筆者身邊發生了。
好友的表弟阿傑(化名)剛出社會工作,想買一輛小轎車上班代步。本來他爸媽只給他10萬元的預算,但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購車預算增加到15萬,他的目標車型一下子從豐田致炫變為本田思域。
可是他最近在網上了解到,國產賓士A級的入門價格也就15萬多一點,中等配置的A180 L落地價格不到20萬。也就是說,如果他再向爸媽多「磨」幾下,就能得到一輛賓士了!可是,再這樣下去,說不定他最後都看上保時捷了,但他爸媽兜里的血汗錢就這么多,容不得他一直任性下去。
賓士A級入門車型在某汽車垂直網站上的報價。
於是,我決定就「20萬該不該買入門豪華車」這問題給阿傑一個明確答復,也算是幫他爸媽「止損」的一個好辦法。
寶馬1系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寶馬3系大?
過去關於入門豪華車的定義,有很多種解析。有人認為乞丐版的3系或A4L,甚至是低配的5系或E級都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如今看來,那些定價在20萬左右的緊湊型豪華品牌轎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入門豪華車。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入門豪華車的定義其實很簡單——豪華品牌里售價最低的一款車型。
同屬緊湊型級別的豪華SUV,如寶馬X1、奧迪Q3等,理論上也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它們的售價明顯高於同級別、同平台的轎車,所以不在我們的討論范疇之內。
凱迪拉克CT4其實也屬於入門豪華車,但目前CT4在廣州的終端售價依然相當穩定,還沒到入手的時機(凱迪拉克的實際售價,大家都懂的)。
為了了解最真實的行情價格,筆者和阿傑逛了好幾家廣州市內的豪華品牌經銷商。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緊湊型豪華轎車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同品牌的中型轎車還大!
以寶馬1系(120i M運動套裝,相當於次低配車型)為例,其官方指導價為22.38萬,經銷商給出的裸車報價為16.50萬,優惠額度達到5.88萬,相當於打了7.3折。算上各種保險稅費,最終落地價格約為18.50萬。若選擇入門版的120i時尚型,落地價更是可以控制在17萬以內。
2020款寶馬120i M運動套裝。
這樣的優惠幅度,已經高於中型車級別的寶馬3系。要知道,在上一代3系在「換代清倉」時,其裸車優惠也不到7萬,換算下來不低於8折。
再來看奧迪A3和賓士A,同是次低配車型,優惠額度分別5.13萬和5.52萬。也就是說,用不到20萬的價格,都可以在這三款豪華車里隨便選一款開走,而且不是最低配哦!
光看價格確實讓人心動,不過,在如此高的優惠背後,是否暗含著某些問題?
豪華品牌的LOGO確實香,但沒准半年後就沒味道了
同樣花費20萬,可以買到雅閣、凱美瑞的入門車型,或是思域、卡羅拉等A級車的頂配車型,但同時也能輕松拿走一輛賓士或寶馬。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選擇題幾乎沒有任何難度——肯定是賓士寶馬香啊!光是車頭的LOGO,就足以甩開同齡人好幾年。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曾經也是一名入門豪華車車主,看了我的親身經歷你就會明白,豪華品牌的「面子加成」能力還真沒想像中那麼強。
在剛畢業的時候,我在家人的資助下購入了一輛寶馬3系320i(2011款,第五代車型)。在擁有它的頭兩年,我確實感受到豪華品牌帶來的光環。然而,再多的光環,也無法改變其「入門豪華車」的身份——第五代寶馬3系是當時華晨寶馬所有產品中售價最低的車型,而且我買的是320i時尚型,也即車系中的次低配版。
隨著市面上越來越多的新車出現,這台320i的缺點開始暴露:動力羸弱,連高爾夫也能隨便爬我頭;空間狹小、路噪明顯,長途駕駛相當煎熬;除了6碟CD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科技配置。
我逐漸認識到,對於一款家用車而言,綜合產品實力永遠比車頭的LOGO重要。伴隨著越來越多小故障出現,高昂的維修費用讓這台3系成為一輛「吃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車。
如今的寶馬1系,其車型地位與當年的寶馬3系十分相似,而且技術規格更低。這意味著,你在它身上獲得優越感的時間,會比我當年擁有寶馬3系時更短——別說兩年,可能半年後,它的各種短板和缺點,就會掩蓋你購車時的興奮。
以目前的標准來看,寶馬1系的內飾設計,確實與「豪華」二字不沾邊。
先別論配置,光是那素得不能再素的內飾,就足以讓你對「豪華」二字產生懷疑,再看那100kW出頭的三缸1.5T發動機,隨便一台中國品牌車型都能在動力上碾壓它。
無論是動力輸出還是運轉平順度,寶馬1系這台三缸1.5T發動機的表現確實強差人意。
不光是寶馬1系,奧迪A3和賓士A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種短板。這與車型級別或價格無關,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冗餘度不足的問題。作為品牌中的入門車型,它們只能用上最基礎、最低級的技術,其產品價值只能高度依賴品牌,而無法在實際用車體驗中體現出來。
同樣的發動機,保養費用貴一倍?
當然了,如果你對動力性能沒太大要求,平時用車也只是上下班代步,那體驗不體驗的確實沒那麼重要。可是,用車成本是你不得忽略的一環——這不是體驗問題,而是錢包問題!
先看保養成本。以最暢銷的奧迪A3為例,按照官方要求,小保養(換發動機機油、機油濾清器)的周期是1萬公里,材料費接近500元,工時費超過了600元,總費用接近1200元。而採用相同動力總成,且有著相同動力輸出的大眾高爾夫(280TSI),採用同等級別的機油,小保養總價也才500元左右。
也許你覺得這千把塊錢不算什麼,但注意了,這只是最基本的保養費用。按照奧迪官方的保養規定,發動機火花塞需要每兩萬公里更換一次,費用為1000元左右。再看高爾夫,火花塞保養周期不但更長(三萬公里),而且費用也是便宜了一半。
什麼?你說保養可以到外面的汽修店做?這未嘗不可,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必須具備鑒別汽車用品真假的能力。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目前市面上的假機油、假火花塞真的多如牛毛,作為汽車小白的你,被騙是分分鍾的事。
汽車機油的真假,還真無法從外包裝看出。
再說了,即便你對愛車呵護有加,每次都按規定到4S店做保養,但車子本身的各種小故障也是難以避免的。德系車的設計思路都是以優化性能為主要目標,零部件的耐用性擺在相對次要位置,車子用久了,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問題(如燒機油、避震漏油、變速箱故障等),對應的維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再以筆者的老320i為例,在開了三年多時間後,就出現了氣門室蓋墊漏油,以及剎車真空泵漏油的問題。4S店當時給出的維修費用接近1萬元,由於過了質保期,我也只能自掏腰包。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豪華品牌」。
產品力與售價不匹配,大幅降價是必然的
同是緊湊型級別的轎車,為何有的車掛上豪華品牌LOGO後就能賣得更貴?因為在LOGO的背後,除了車子本身的生產製造成本之外,還蘊藏著更高的服務、營銷、人力成本,由此帶來的,也許是更尊貴的購車體驗、更貼心的售後服務,但更多的,是遠高於實際體驗的品牌溢價。
這種溢價放在中級車或是中高級車上是合理的,但在一款緊湊型車身上似乎有點別扭,說白了,就是車型級別和技術含量支撐不起品牌形象。
在20萬的價格區間內,實在有太多出色的車型了,豪華品牌在這領域內無法施展其真正的技術實力,只能靠品牌勉強維持自尊。久而久之,消費者就會意識到,花20萬買到的所謂豪華車,只是一款用車成本不低,性能乏善可陳,配置寒酸至極,且一兩年內就會玩膩的車。
這么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何入門豪華車會大幅降價了,因為它們的綜合產品力與其售價完全不匹配。
這樣的車值不值得買,估計大家已心裡有數。
文 | 超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三車對比 豪華入門轎車怎麼選

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作為各自品牌的入門系列車型,在近些年都實現了國產化。其目的無疑在於進一步降低指導價搶奪年輕消費者的市場。本次我們就針對這三款入門車系的入門級車型進行對比,看看誰的綜合表現更勝一籌。
顏值PK:誰是新款誰就贏
外形上,三款豪華品牌緊湊型車都凸顯了年輕、運動、時尚的特點,畢竟都是主打年輕人市場。
而三款車型中,賓士A級的上市時間是最近的。全新賓士A級三廂長軸距版自帶AMG風格的車身套件,包括前定風翼中帶飾件的前裙板、帶飾件的後裙板以及帶飾件的側迎賓踏板等組件。帶有閃鑽風格的大尺寸進氣格柵搭配左右兩側上揚的LED前大燈組,讓全新賓士A級看上去十分兇猛,整車採用AMG的設計元素詮釋出車輛凌厲的造型和緊湊的車身線條。
寶馬1系三廂版共有4款車型,有3款標配了M運動套件,包括全新樣式的前後包圍、後擴散器、側裙、輪圈及黑色車身飾條等。前包圍造型汲取了寶馬M設計風格,配備大尺寸進氣口和黑色飾條,酷感十足;帶有後擴散器的灰色下包圍及雙邊共兩出式排氣口也進一步提升了車尾的運動感。
現款的奧迪A3外觀幾乎沒有改變,但S-Line車型增加奧迪S3版本的進氣格柵。同時,35 TFSI風尚型及以上車型標配紅色RS出風口和S系列鋼制歇腳踏板,外飾顏色也豐富至6種可選。
不過根據最新的諜照顯示,全新一代奧迪A3相比老款車型顯得更加兇悍,前大燈造型鋒利,六角形的家族式進氣格柵的邊角更加尖銳,前包圍兩側採用了大尺寸的網格設計。
全新賓士A級長寬高分別為4622/1796/1462mm,軸距為2789mm,後排坐墊分別加長20mm、加厚10mm,為後排的乘坐舒適性帶來了良好的體驗。
寶馬1系三廂版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456/1803/1446mm,軸距為2670mm。畢竟沒有長軸版加持,車身尺寸上還是有些落後於對手的。
三廂版的奧迪A3長寬高分別為4457/1796/1417mm,軸距2629mm。更小巧的尺寸可能會受到女性消費者的青睞,但作為家用代步就明顯不如A級了。
其實這三款車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態勢,往往最新上市的那款車都會有針對性的變化。比如全新賓士A級三廂長軸距版,不論是設計感還是車身尺寸都要優於寶馬1系和奧迪A3。而另外兩家也一定不會處於劣勢太多的時間,預計將在年內上市的全新一代奧迪A3就是奧迪的反擊。
內飾PK:論豪華ta還沒輸過
內飾方面,賓士一直是豪華的代表,改款後的車型依舊提供全景天窗、MBUX智能系統、10.25 英寸中央觸摸顯示屏、64色環境氛圍照明系統、Burmester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帶控制板的多功能運動型方向盤、全新的觸摸板、平視顯示、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等實用且舒適的配置。
再來看看寶馬1系,一直被詬病的"祖傳內飾"並沒有什麼變化,M運動多功能方向盤的採用是最明顯的改變。不過標配LED大燈組、新樣式電子擋把、自動大燈、自動雨刷、側氣囊、側氣簾、缺氣保用輪胎、多功能真皮方向盤、8.8英寸中控屏、倒車雷達、倒車影像、仿皮座椅等,配置表現還是不錯的。
奧迪A3的內飾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款平底方向盤,多少有了點S3的感覺。雖然中控造型和以前變化不大,但整體質感還是要比寶馬1系好得多。配置方面,奧迪A3全系標配定速巡航和電動加熱折疊外後視鏡,35 TFSI風尚型及以上車型標配防誤鎖智能鑰匙。
但這里還是要提一下還未上市的全新A3,參考此前已經完成亮相的海外版來看,新款整體內飾設計採用了全新的風格,多邊形元素配合分層式中控台設計,讓該車看上去更具時尚感。
其實三款車的內飾設計排名很明顯,賓士A級>奧迪A3>寶馬1系。沒有什麼"仁者見仁",就是肉眼可見的差距。賓士A級目前仍舊是讓你做進去可能就准備掏錢的車型。
性能PK:三缸or四缸?
全新賓士A級三廂長軸距版將使用3種動力,A 180 L使用的是低功率版四缸1.3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6Ps(100kW),A 200 L使用高功率版四缸1.3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63Ps(120kW),而頂配A 220 L 4MATIC 運動轎車採用全新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90Ps(140kW),全部車型均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器,官方0-100公里每小時加速時間為7.1秒。
2020款華晨寶馬1系在保持車型數和對應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對車名、動力系統和配置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原有的118i車型換裝了經過升級的B38系列1.5T直列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140馬力,同時換裝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尾標則變為了120i。與此同時,原有的120i車型繼續搭載最大功率192馬力的B48系列2.0T直列四缸發動機,但同樣換裝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尾標也調整為125i。
奧迪A3則繼續搭載1.4T/2.0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50馬力和190馬力,並且能夠滿足最新的國VI排放標准。傳動方面均匹配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
從參數上來看,小排量版本中奧迪A3的性能會更出色一些,而2.0T這樣的高功率版本則表現十分接近。不過在操控性能上,寶馬1系的表現更加令人滿意,而奧迪A3則延續著中規中矩的表現。而賓士A級則仍然堅守著扭力梁非獨立懸架,或許這樣做能帶來更低的成本、更寬敞的後排空間,但犧牲掉的操控性也讓它丟掉了不少男性消費者。
既然前兩項比拼中我們都提到了未上市的新款A3,那麼在這一部分我們同樣來聊一聊。海外版全新奧迪A3提供1.5T汽油發動機、1.5T汽油發動機+48V、1.0T三缸發動機以及兩種調校的2.0T柴油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分別為150馬力、150馬力、110馬力、116馬力以及150馬力。如果國產後1.5T汽油發動機+48V輕混的動力系統能得到保留,那這一代的A3將會擁有極強的競爭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緊湊型豪華車如何選 德系還是其他

作為消費者最容易接觸的豪華車層級,緊湊型豪華車這些年在國內風生水起。平易近人的價格、誘人的品牌效應,都是它們迅速崛起的關鍵。

同時,隨著緊湊型豪華車細分市場不斷壯大,豪華車普及門檻再次被拉低。作為豪華車里最具親和力的細分車市場,也被很多豪華品牌視作利潤不斷增長的法寶。可以看出,對於消費者和車企來說,豪華型緊湊型車存在的價值是雙贏的。我們為大家甄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車型,來說說到底應該怎麼選最合適自己。

奧迪A3:國內豪華緊湊型車的鼻祖

從整個細分市場看,奧迪A3是目前為止,國內緊湊型豪華車市場佔比最大的車型。首先,奧迪A3家族的國產化使得整車成本更具有優勢,落到4S銷售終端,就具有很高的優惠折扣,這是促成奧迪A3熱銷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顏控並且是女性車主,紅點君感覺沒有哪個人能逃過賓士A級的誘惑。可以說在其它方面都足夠優秀的同時,賓士A在豪華感的表達上,擁有更強的展現。

紅點評車:回到最開始的標題:《豪華緊湊型車怎麼選?德系還是其它》。其實在紅點君看來,在德系之外再無讓大家更滿意的產品。為何敢下如此定論?原因就在於德系豪華三劍客在緊湊型車上,也投入了大量的技術與設計,對待入門級市場的態度,依然是極為重視的,這就保證它們的產品綜合力在整個同級細分市場是最好的。日系雖然在這個市場有一些車型推出,但從性價比與綜合實力來看,相比針對性很強的奧迪A3、寶馬1系、賓士A級相比,就完全不佔優勢。

我們准備了幾個日常網友們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供大家選車時參考:

1.三款車我都喜歡,我太糾結了,有沒有建議?

這是紅點君最常聽到的問題。其實從務實的角度來說,你可以根據自己家與經銷商距離來選擇品牌,以及時下各個品牌的優惠幅度來考慮。還有,可以從日後二手車殘值的角度考慮。

2.從保養的角度看,三款車你最推薦誰?

我當然最推薦奧迪A3。首先保養三家品牌費用都差不多,但是考慮到出質保期後的保養,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其它途徑,這時候奧迪A3動力總成維修的普及性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3.網上說寶馬1系三廂是不值得推薦的車型,你怎麼看?

相對從產品力角度看,寶馬1系三廂是弱於其它兩個競品;但拋去它們單獨看寶馬1系三廂,又感覺這輛車也能體現出品牌的一些優勢。綜合來看,讓消費者以最具性價比的方式擁有寶馬品牌的獲得感,才是1系三廂的責任所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20萬元,年輕人買得起還有面子的BBA,我們該怎麼選

而在動力性能方面,奧迪A3依舊搭載了1.4T和2.0T兩款發動機,傳動系統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為8.4秒和7.4秒。

寫在最後

對於有20萬元預算的消費者來說,購買BBA的這三款車型是最合適不過了,目前市場上還有相應的優惠活動,寶馬1系的運動型和操控性突出,奧迪A3在各方面表現均衡,而賓士A級的也還算不錯,至於消費者如何選擇,還要看個人的需求和愛好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涓嶅彈寰呰佺殑瀹濋┈1緋伙紵1.5T/2.0T鍙閫夛紝浠鋒牸涓嶈吹錛屽嵈鏈堥攢4000杈

闅忕潃鍥藉唴奼借濺甯傚満鐨勫彂灞曪紝鍙浠ュ彂鐜拌濺浠鋒槸瓚婃潵瓚婁究瀹滀簡錛屾浘緇忓彲鏈涗笉鍙鍗崇殑璞鍗庡搧鐗岋紝涔熼愭笎浜叉皯璧鋒潵錛屾墍浠ュぇ瀹惰兘鐪嬪埌錛屾渶榪戣繖涓ゅ勾錛岃櫧鐒舵暣浣撶殑奼借濺甯傚満閿閲忓湪涓嬮檷錛屼絾鏄璞鍗庡搧鐗岀殑閿閲忓嵈鏄紼蟲ユ彁鍗囩殑銆

緇煎悎鏉ョ湅錛屽疂椹1緋誨栬傝〃鐜版瘮杈冧寒鐪礆紝鍐呴グ璁捐$粡鍏革紝鍚屾椂絀洪棿鍩烘湰澶熺敤錛屽敮涓緹庝腑涓嶈凍鐨勬槸榪欐捐濺嬈犵己涓浜涜豹鍗庢劅錛屼絾鏄鍑鍊熺潃瀹濋┈涓璐鐨勬搷鎺фт紭鍔匡紝浠ュ強姣旇緝鏈夎辨儜鍔涚殑浠鋒牸錛屽疂椹1緋諱細鏄涓涓榪樹笉閿欑殑閫夋嫨銆傝嚦浜庣浉姣旇搗浜у搧鍔涙洿鍧囪鐨勫ゥ榪獮3錛岃繕鏄鑳芥槑鏄炬寫鍑哄皬緙虹偣鐨勫疂椹1緋伙紝娌¢偅涔堣鐪嬪ソ涔熸槸姝e父鐨勩

鏈鏂囨潵婧愪簬奼借濺涔嬪惰濺瀹跺彿浣滆咃紝涓嶄唬琛ㄦ苯杞︿箣瀹剁殑瑙傜偣絝嬪満銆

閱讀全文

與寶馬116和奧迪a三怎麼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軟體橫向評測哪個好 瀏覽:246
余干到谷饒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483
賓士進口車到中國一般要多久 瀏覽:598
工業區有什麼項目可以做 瀏覽:510
寶馬3鎖車後acc多久斷電 瀏覽:648
在東莞租奧迪a6一天多少錢 瀏覽:946
汽車發動機需要養護哪些 瀏覽:940
自己清潔汽車需要哪些材料 瀏覽:698
漢騰汽車代理要多少錢 瀏覽:816
賓士三廂a180二手多少錢 瀏覽:393
陶瓷工業區工資多少 瀏覽:586
賓士轎跑s200敞篷多少錢 瀏覽:976
寶馬五系進口都有什麼顏色 瀏覽:22
奧迪a3和愛唯歐哪個好 瀏覽:226
奧迪a3加長版落地多少錢 瀏覽:640
奧迪q7和卡宴哪個跑得快 瀏覽:203
哪些廠是重工業 瀏覽:77
石景山寶馬店有哪些 瀏覽:198
工業電動縫紉機夾線器如何安裝 瀏覽:373
寶馬116和奧迪a三怎麼選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