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315問題車展中,哪些品牌車輛的問題較為多
當二月二遇見3.14
辛年辛月辛日
春龍翹首驅病疫 萬物復甦迎新生
車市風雲變無常 買車用車愁斷腸
套路陷阱不慎防 問題車展幫您忙
守護安全暢消費 未來生活喜盼望
汽車人點評:作為奇瑞家族最暢銷SUV瑞虎8的「兄弟」車型,奇瑞瑞虎8 PLUS也是被奇瑞賦予高期待的。然而說到奇瑞,除了發動機技術還可以,消費者普遍的反應依然是小毛病較多。「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順口溜也讓曾經自主品牌第一的奇瑞淪落成二線梯隊。如果奇瑞能夠提升自身品質的話,瑞虎8plus的銷量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Ⅱ 想買輛30-40萬的suv,有哪些值得推薦
30-40萬元的SUV,永遠逃脫不了BBA,但鑒於預算最高只有40萬,本著花最少錢買最好車的原則,我比較推薦奧迪Q5L,主要原因Q5L在30-40萬區間的SUV中性價比是最高的,當然如果覺得奧迪品牌不夠“有面”的話,選擇賓士GLC可能是最好的。寶馬X3則性價比和“有面”兩頭都不佔,但是它的操控確實最好的。如果預算能再高一點的話,我個人還比較推薦賓士GLC,因為它除了價格略貴,在各方面才是最強的。
Ⅲ 雷克薩斯UX260h首試:來,看看它到底貴在哪
花一倍的錢,內飾裝修尚能滿意?
講真,能棄C-HR入UX的,那多花的錢多半是沖著雷家內飾的。雷克薩斯UX前排的整體設計,是典型的TNGA架構下雷車新家族風格。那儀表盤樣式、上方的駕駛模式撥桿以及懸浮的屏幕設計基本跟LS、LC甚至ES如出一轍。用料同樣是一等一地細膩滑溜,造工嚴絲合縫,對得起雷車多年的招牌,可以說這套內飾觀賞性max。
常規功能區域的劃分和布局都非常合理,邏輯性非常強。除了屏幕之前,下方是和飾板同材質空調控制按鈕區域,手感扎實,阻尼足夠強。再者就是儲物格杯架,以及雷克薩斯的多媒體系統觸控板和按鈕了。至於多媒體的控制單元,這次被單獨整合出來,放在扶手箱的前方,造型有點類似早年日本的隨身聽(沒記錯是叫walkman),樣式復古,造工精緻度也很棒,只要熟悉了這些按鈕的位置和邏輯,開車時候右手摸著它盲操作並無難度。
雷家內飾的幾個硬傷,UX上還是沿襲了下來。第一是儲物空間局促,大家也看到了,除了門板,中控的儲物就剩兩個杯架和一個儲物格。杯架放滿兩瓶飲料,這飲料瓶就像關上大門一樣,把儲物格里的東西給擋住了,極容易遺忘又極其難拿取。
其次是這套中控的remote touch系統,依舊是不支持觸屏控制。手寫板雖說有震動反饋,但需要配合游標的控制,可以說相當不跟手。再加上系統內部繁多的子菜單和分頁邏輯,可以說是非常不符合當下的操控邏輯和化繁為簡的設計趨勢。
至於音響單元,這次UX全系並沒有看家的馬克萊文森,中低配6喇叭,高配是8喇叭。沒有貼標的信仰加持,主觀上容易讓人先入為主覺得肯定效果平平。我們通過車內經銷商自帶的試音碟試聽了一下,結論是依舊真香。高配配備的是先鋒8喇叭,可以做到人聲和背景音樂的非常清晰地分離,有種人在你面前唱歌、身後再配樂的現場感。這種風格顯然是雷家特色,之前我們都是這么評價LS上的馬克萊文森。不過聽其他曲風的歌,比如流行樂或者是搖滾樂,就不是這套音響的強項了,可以說是術業有專攻吧,這點看大家的喜好各自定奪了。
260h混動系統體驗完善,行駛品質一流
這次UX的動力配置有些復雜,我們拿到的這台是UX 260h 探·享版 ,售價37.1萬的頂配車型。有意思的是,這次UX的5個車型里,最低配和咱們的頂配一樣,都是這套前驅260h混動系統。中間卻摻雜了兩個其他動力版本,一個是售價29.1萬的F-SPORT版,採用的跟C-HR類似的2.0L+CVT汽油版,只是功率調校上略有差異。另外一個是售價33.3萬的260h F-SPORT全驅版,比起前驅版,這個版本主要是後橋會多一套電機,功率是5kW,扭矩55牛米。但整套混動系統的總功率跟前驅版一樣,都是135kW。
考慮到我們拿到的260h前驅版更具代表性,以下的試駕感受就以此為基準(其實就是其他版本暫時借不到車)。
混動版內燃機是代號M20A-FXS,排量2.0L,最大功率146匹,最大扭矩188牛米。前電機而是80kW,202牛米。不過說這些大家沒概念,總體來說,整套動力系統的爆發力和動力確實是比C-HR要好。從日常城市中低速代步的場景來看,同樣的加速,搭載混動系統的UX260h能依賴電機,用更低轉速甚至純電狀態下提速。即便有更大的動力需求,電機全力加速時候依舊可以提供不亞於渦輪的推背感,此時抬頭現象也是非常明顯。不過隨著速度的上升,其加速的推背感便會驟減,所以8.5秒的官方零百加速時間可以說非常地還原實際體驗。
動力倒是其次,雷車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高級感。THS的工作原理大家是如數家珍,我就不重復敘述了。即便全力加速,把汽油機逼出來跟電機一起協同發力,此時整個動靜和聲音都非常細微,整套混動系統的NVH都很棒,大部分情況下甚至是電機輸出的聲音是要蓋過汽油機的。包括整個底盤的濾震質感和環境隔音,都是要明顯好於C-HR一大截,很明顯讓你感受到:「嗯,這錢沒白花」。唯一跟C-HR拉不開差距的,就剩胎噪了。
動態方面,我最喜歡的還是這套系統在Sport模式下的表現。以往的雷克薩斯,那種綿柔的質感根深蒂固,舒適油膩有餘,但稍微加快駕駛節奏,都讓人心生怯意,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次UX真心讓我改觀,它可以在雷車慣有的細膩、油膩中,融入一種緊致的感覺。從轉向到底盤,都是更加厚實柔韌,讓人更有駕駛的信心。但這種緊致的幅度非常刻制,並不是那種原始機械感的緊,畢竟跟C-HR同源,所以這種好開的感覺可以參考C-HR。在此基礎上,配合上Sport模式下隨傳隨到零延遲的動力以及緊湊的身型,UX可以說是新平台雷車里最讓人有駕駛慾望的一台,這種感覺甚至要超過LC500h。
空間比C-HR還小!這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種SUV
空間比C-HR還小,說來都誇張。本來C-HR就不大了,這個車電池組放在後台座椅底下,理論上不太影響後尾廂的空間變現,可無論實際體驗,後排乘客空間和尾廂,怎麼用都非常局促。
後排空間小,一方面是因為前後排座椅的厚度明顯優於C-HR,並且UX的後門開口非常小,所以對於我這種鞋碼44碼的人來說,腳進去的姿勢都將就,一不小心就卡住,蹭臟門板和座椅背部。
後尾箱容積也是慘不忍睹,這次由於各種動力版本的布局不同,尾廂空間都同樣收到波折。比如說UX最大的尾廂空間,是2.0L汽油版的310L;其餘像260h前驅版,中低配帶非全尺寸備胎的225L;235L後橋電機四驅,無備胎,至於我們今天體驗的頂配版,容積是265L,沒備胎。不過作為用戶,你根本無需研究上述那些數據。你只要記住,它尾廂空間很小就對了。不得不說,這可能是近期內試過尾廂和後排空間最小的SUV之一了。
當然,繼續以C-HR為坐標軸,也不是毫無升級之處的。比如說有後排出風口,後排窗線更低更開陽,同時座椅寬大柔軟。哦對,還有空調出風口和2個USB介面。
車是好車,貴也是實錘
這次估計開著C-HR來找UX,很明顯感受到UX多出將近一倍的售價,是有落到實處的:包括更精緻的內飾、高級的濾震、以及良好的隔音。同時260h的動力系統成熟度也更高,從加速力和響應性,各方面都無可挑剔。以至於種草的我,非常期待TNGA下的新IS,甚至RC。
別忘了,就算不扯豐田,雷車展廳里還有CT200h呢。從設計年份老舊的CT200h為基準,多花幾萬買UX,不僅底盤隔音濾震大升級,轎車變SUV,同時內飾質設計都更棒。能接受CT200h空間的主子,UX的空間似乎也不是什麼硬傷了。要知道,UX的品質感、高級感是以下犯上,超過NX的。顯然,對於持幣待想買CT200h或者買NX卻不在乎空間小姐姐們,UX產品力更值得肯定。
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這價格跟同級別BBA比似乎毫無優勢。奧迪Q2L,不僅價格更親民,空間更實用,1.4T+DSG動力和油耗表現都很不錯,性價比超高。別忘了,今年MQB的Q3有望入華,產品力絕對不容小覷。要空間大還能看看寶馬X1,光是這個藍天白雲標和大超的後排腿部空間,開回老家的顏面簡直虐殺同級緊湊豪華SUV。別忘了這個級別還有XT4和E-pace這兩股新力軍。這么看來,即便UX有雷家6年15萬公里的超長質保,這價格對於非雷粉來說依舊不容易接受。
Ⅳ 20萬入手的豪華SUV,軸距近2米8,配1.5T+9AT
提到「20萬以內、豪華品牌打造的SUV」這兩個標簽,很多人可能會馬上想到的車型是奧迪Q2L。這款車是奧迪旗下最入門的SUV車型之一,定價區間22.88萬-26.88萬,算上終端的優惠,奧迪Q2L的入手門檻的確不足20萬,是一款相對親民的豪華SUV。不過,20萬以內能入手的豪華SUV不只有奧迪Q2L,凱迪拉克XT4同樣是手握20萬就能拿下的豪華SUV。
凱迪拉克XT4的定位其實比奧迪Q2L高,屬於緊湊型SUV。不過凱迪拉克作為二線豪華品牌,在國內汽車市場中一直是錯位競爭和以價換量,所以新款凱迪拉克XT4的准入門檻其實和奧迪Q2L差不多,起步價22.97萬,再算上終端的優惠,入門車型的確不到20萬就能入手。
凱迪拉克XT4的目標群體其實和奧迪Q2L也比較接近,都是瞄準年輕消費者,因此在外觀方面,這款車也採用偏向年輕人的設計風格。新款凱迪拉克XT4的前臉變化並不大,仍然能看到類似的盾牌造型的前格柵,並且格柵造型融入扁平元素,看起來更有現代感。內部的中網根據車型的不同也有區別,既有採用銀色鍍鉻組成的點陣式,也有採用黑色網格填充的熏黑中網。兩側的大燈採用全新設計,7字型的淚眼燈帶是凱迪拉克家族的標志性設計,但照明燈腔採用下置設計。前包圍的稜角比較明顯,為這款車增添了幾分硬朗的感覺。
車身側面有幾分動感,車頂線條是平直的,但是後風擋玻璃有一定的傾斜,還有明顯的尾翼結構,為這款車增添了幾分運動元素。車身的腰線設計並不明顯,只是在門把手附近有略微的隆起,側裙位置則加入內凹的曲面來修飾。輪轂尺寸起步就達到18英寸,對凱迪拉克XT4來說,這樣的輪轂已經算大尺寸了,能增添整車氣場。這款車的高配車型還有20英寸的輪轂,氣場更強。車尾採用倒L型的燈帶,燈帶包裹了後風擋玻璃的兩側。
尺寸方面,凱迪拉克XT4的長寬高分別為4602/1881/1628(1637)mm,軸距為2779mm。這一尺寸要比奧迪Q2L略大一些,奧迪Q2L的車長僅為4257/4270mm,軸距為2628mm。實際體驗中,身高175cm的高個子坐進凱迪拉克XT4的後排,也不會出現空間局促的情況,滿足日常家用已經足夠了。但是需要注意,這款車的後排地台隆起比較高,影響了中間位置乘客的乘坐舒適度。
新款凱迪拉克XT4座艙內部的變化比較大,配備33英寸的雙聯屏,科技感不輸自主品牌電動車。不過方向盤看起來比較寬厚,類似雞腿的電子擋把也比較寬大,讓座艙看起來不夠簡練。中控台的飾板根據車型的不同也有差別,會提供木材、碳纖維、鋁質三種材質。前排座椅提供加熱/通風/按摩,車內也配備有來自AKG的14喇叭音響系統。
動力方面,新款凱迪拉克XT4的入門車型採用1.5T發動機+48V輕混系統,最大功率211馬力,最大扭矩270牛·米,奧迪Q2L目前僅標配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性能不如新款凱迪拉克XT4入門版。
這款車的中高配車型則搭載2.0T發動機+48V輕混系統,最大功率237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動力更強。但這台2.0T發動機需要95號油,不像入門車型的1.5T只需要92號粗糧。至於傳動系統,無論是1.5T車型還是2.0T車型,均標配9AT變速箱。
綜上所述,都知道現在汽車市場正在往「年輕化」的方向轉變,很多車企都在不斷提升旗下車型的年輕基因,新款凱迪拉克XT4就是這樣一款車型,造型年輕、內飾科幻,動力表現在同價位車型中也具備優勢。結合目前的價格來看,新款凱迪拉克XT4還是比較有性價比的。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每日車導,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Ⅳ 08年奧迪Q7多少個音響喇叭
奧迪Q7不同的配置搭配不同級別的音響。
最低配只有10個紙盆喇叭,6通道的原廠音響,沒有獨立功放,只能說是有聲音,談不上音質!中配19個喇叭,15通道的BOSE音響,獨立558W功放,注重高,低音和環繞效果,音質渾厚而高亢,適合一般歌曲和DJ搖滾音樂!
奧迪是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2018年12月20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奧迪位列51位。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42。奧迪是著名的汽車開發商和製造商,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主要車型有奧迪A1、奧迪A3、奧迪A4、奧迪A5、奧迪A6、奧迪A7、奧迪A8、奧迪Q1、奧迪Q2、奧迪Q3、奧迪Q5、奧迪Q7、奧迪Q8、奧迪TT、奧迪R8、奧迪e-tronGT以及S、RS性能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