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奧迪新一代A6何時國產
A6L在中國的銷售在2012年就會停止了,也就是說在2013年,中國就不再有A6L銷售了,這是奧迪的官方消息。對於新款A6L何時國產,個人覺得至少還有等一年,而這款車型也將是最後的一款A6L,也就是2012款。
Ⅱ 最美的純電旅行車 解讀奧迪A6 Avant e-tron
如果提到奧迪,第一時間會想到的除了燈廠這個別稱之外,還會想到什麼?奧迪在乘用車領域,一直都是神一般都存在,創造了眾多都行業領先,比如Quattro、Sportback、Allroad、Avant和e-tron,這些作為奧迪都專有名詞,每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序列或者技術。
最近,奧迪A6 Avant e-tron正式發布,新車與去年亮相的A6 Sportback e-tron保持著高度一致,動力方面據官宣百公里加速將會在4秒內,WLTP續航里程達到700km,並且擁有快速沖在充電10分鍾下續航可增加300km。
奧迪A6 Avant e-tron作為一台旅行轎車造型設計的純電車型,長4960*1960*1440mm,除了是首台旅行版純電車型外,還是e-tron系列當中的第二款車型。在底盤配置方面,與保時捷共同研發的PPE電動化平台打造,使用了大量空氣動力學設計,新車的風阻系數僅為0.24,保持奧迪一直創造最美車身的同時,把旅行車的生活屬性完美展現出來。同時配備超小的電子後視鏡設計,在擾流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更高質量的畫面呈現,提高行車安全。
車頭,是一台車的靈魂。善於研發大燈的奧迪,在A6 Avant e-tron上使用了數字矩陣式LED大燈以及數字OLED技術尾燈,無論從照明亮度還是流明方面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夜間行車的過程中讓駕駛員獲得良好的夜間視野。既然是矩陣式LED,當然不能不提其投射功能,在充電的時候,甚至可以把車內游戲畫面投射到前方牆上,燈能夠玩到這種程度也是奧迪的一個特色。
在車輛的四周位置,都有不同的投影燈作為功能性用途,比如在轉向的過程中能夠把轉向燈語直接投射到地面上,在車側的指示燈也能照亮地面,對行人及其他車輛做一個提醒。奧迪已經把科技從車內擴展到車外,能夠實現與車外的人更多的互動性。
貫穿式排陣的燈組在無論是日間行車燈還是尾燈組合,都極具辨識度,與之襯托的運動外觀相融合,儼然就是一台藝術品。當然,燈廠肯定不止這些,在尾燈部分,還能根據車主的喜好來調整不同的造型團,能夠體現出3D立體效果來。
在車身顏色上,奧迪這次也採用了一個主題名為海王峽谷的塗裝顏色,據說這個顏色能夠在太陽光直射的過程中能夠出現漸變的效果,讓整個車身的層次更分明,立體感更足。
奧迪A6 Avant e-tron 動力方面有兩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其中四驅版本將會使用前後雙電機設計,最大功率350kW,峰值扭矩為800N·m,將會搭載100kW·h電池組,雙電機續航能力將會達到700km。
在懸架方面,採用的是針對新能源車開發的前五連桿後多連桿設計,前懸架能夠根據新能源車在機艙內的布局進行調整,可長可短,讓車身有更好的線條美感的同時,能夠提高車輛前後配重,從而獲得更好的高速行駛能力。全系標配的可調節空氣懸架讓這台A6 Avant e-tron 獲得更全面的駕乘感受。
奧迪的純電動化戰略從第一台e-tron開始就已經開始布局,現在能夠看到的旅行車系列也說明的奧迪對於這一類車型的信心,畢竟它在審美角度上是最受歡迎的。這次基於專為純電動驅動系統開發的PPE 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聯手的是保時捷,保時捷在Taycan車型上的研發也是耗費不少成本,在此平台上能夠電驅車型在行駛穩定性和扭力輸出控制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讓電機的功率輸出能夠根據路況特徵進行調整,這也是純電車型在操控性能方面的一大突破。
既然採用的是平台化造車理念,這個PPE平台可以說是轉為中高級車型開發的。首批將推出的已經是C級車型,後續還有B級和D級車型,也是看到了車型都是偏向中大型車系為主。平台化的多適應性,讓車型有更多組合的可能,除了有SUV車型外,還可以生產類似A6系列等低底盤的主流車型。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台的旅行車就選擇A6作為原型的原因。在未來,奧迪A6 Sportback e-tron也陸續推出,構建出未來A6電動家族。
提到e-tron,不得不和奧迪的e-quattro 全新電動四驅系統產生聯系,這是一個在駕控方面的全面進化。奧迪quattro一直以來都有出色的穩定性能和機動性能,但是更換成純電作為動力的時候,電流輸出的速度比起燃油機的動力有更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要有另外一套系統來進行控制四輪的動力輸出,e-quattro 全新電動四驅系統就應運而生了。
e-quattro與燃油車中的quattro有個根本區別就在於,燃油車的quattro能夠通過多片離合器或者差速鎖的方式來實現四輪動力的動態輸出,實現因打滑失速導致的單車輪動力不足的情況,能夠有更好的動力輸出,同時電子四驅的反應速度為30毫秒,是機械四驅的四分之一。此外系統還可根據天氣和路況,通過輪胎情況進行預見性分析,合理分配前後輪扭矩,讓行駛更安全。
對於純電車型而言,續航是最為關鍵的。這次A6 Avant e-tron上首次搭載800V電氣技術,可在快速充電站進行270kW的高功率直流充電,能夠實現充電10分鍾即可行駛300公里的優勢,這個速度與傳統燃油車加油時間相當。但目前在國內的公共快充設備最高功率為120kW-160kW之間,所以要完全達到這個充電速度還是需要等待奧迪配別的專用充電樁或者等目前的公共充電樁升級了。
快充一直是純電車型的命脈,據稱A6 Avant e-tron的100kWh電池從5%充電至80%,只需25分鍾即可完成,這比起目前主流純電車型的40分鍾縮短接近一半。對於WLTP標准續航為700公里的A6 Avant e-tron來說,能夠提高充電效率尤為關鍵,畢竟在長途旅行對於純電車型來說,目前還是一個bug。
在推行電氣化進程當中,一汽-大眾奧迪開展實施「360度充電」戰略,為用戶提供家庭充電一站式服務,擴大公共區域充電資源合作,並推出數字化充電服務平台,務求嘗試充電服務新模式。
總結:
A6 Avant e-tron雖然正式發布,但是要真正能夠看到實車估計要等到2024年,而比它更早到來的會是A6 Sportback e-tron,預計明年就能亮相。這次的發布只是把基礎的信息進行公布,內飾和具體車機參數等等並沒有詳細透露,但從已知的內容上看,奧迪對e-tron家族的擴容已經擺在日程上了,而且出來的產品優勢和技術含量已經超出目前我們對新能源車的認知和使用概念。
全新的車型為我們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改變,A6 Avant e-tron作為奧迪電氣化戰略中的重要車型,也為後續的車型帶了個好頭,做好了排頭兵作用。奧迪作為百年傳統車企,要華麗轉身實屬不易,尤其是固有的思想對於新能源車的整體玩法和套路都需要重新認知。
這種適應過程對於奧迪來說應該會很短,憑借濃厚的造車底蘊來重新調整戰略,創造新的產品平台來實現電氣化,比起國內諸多造成新勢力要務實得多。這從過往看到e-tron車型的造車風格和實力就可見一斑,雖然當時以油改電的方式來邁出第一步,但是在電控方面的把握以及駕駛質感的維持上,奧迪還是能夠體現出其濃厚的功底。
寄望在未來我們在奧迪品牌身上,能夠看到更多豐富配置、科技含量更高的車型,到時在諸多車型全面電氣化的時候,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就能一清二楚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似生活,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