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国十年为何没有发展重工业
民国的黄金十年是以牺牲重工业换来的?
‘贰’ 民国时期的重工业是如何从清末的水平退步的
清朝末年,清政府几乎处处挨打,国家积贫积弱。大量的收入都用来赔款了。然而,即便如此,清政府还能够发动洋务运动,开设了一大批的重工业工厂。钢铁、枪炮、军舰等等都能够独自生产。
可是,转眼到了民国时期,整个中国却几乎没有什么军工生产能力。按理说,这清王朝是一个封建落后的王朝,民国是较为先近的政体。但是,先近的重工业能力比起落后的重工业能力,简直不忍直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专家说,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清王朝时期,全世界的重工业发展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生产军火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就拿火炮来说吧,在清朝时期,全世界的火炮,几乎用的都是用碳素钢来制造的。这种钢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基本上建个厂,找几个工程师,就能生产出来。
可是,到了民国时期,世界各国的火炮,早就已经采用合金钢了,而且是使用的无缝钢管。这个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支持。而民国政府之前刚刚经历了战乱,完全没有实力去建厂生产。
再加上,清政府虽然经常挨打,但是它始终还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能够集中全国的资金来进行一系列的重工业建设。可是,民国政府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在军阀混战的状态。政府实际上压根收不上来太多的税。没有钱,自然就不能去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