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詞語什麼意思

工業化詞語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1-28 00:19:03

㈠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工業化這個詞

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是在帝國主義包圍封鎖下進行的,它表現出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工業高速增長;二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三是工業化以社會主義改造為條件,即工業化是以建立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為保障的的是蘇聯的道路1952—1976年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實證分析

(一)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1.工業化起點低。理論模式與實際操作存在差距3.重工業一直是工業化過程中的重心4.農業、輕工業長期滯後5.農業成為工業化資金積累的搖籃。6.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為經濟戰略目標保駕護航 7.目標的政治性

(二)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歷史啟示

1.工業化道路沒有固定模式,各國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所處的國際環境,選擇工業化的不同道路,確定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不同重點。但是,勞動密集型工業卻是工業化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對外經濟交往雖然可以解決資金和技術不足的問題,但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卻無法通過資金密集型工業來解決。工業化的一般規律不能違背。
2.必須加速工業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各國經濟實力的較量最終是科技力量的較量。必須端正科技指導思想,改變傳統的計劃管理模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加以吸收和改進,達到縮小中國工業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
3.必須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徹底改變以往僅在行政的集權與兜圈子的做法,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同時要改革被扭曲的價格體制,建立和健全市場體系,使資源配置在市場信號和效益信號的引導下趨向最優化。
4.工業化必須依託國際市場。任何國家的工業化都離不開包括資金、技術在內的國際市場。必須開展與他國的技術合作,積極利用和引進外資,積極參與世界商品市場的競爭,加速實現中國的工業化。
5.轉換二元經濟結構,農村要工業化。中國長期採用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發展模式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成為轉換二元經濟結構的中心問題。要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農村必須工業化。而實現農村工業化的關鍵在於改變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目前農村工業化的有效途徑是發展鄉鎮企業。
一、過渡時期:選擇工業化的突破口:發展重工業
(一)工業化任務的確立
40年代中期,毛澤東就提出了工業化的口號。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七屆二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由於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首要任務沒有完成,以上口號均沒有形成綱領見諸行動。新中國的成立,三年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創造了政治和經濟條件。到1953年,實現國家工業化在過渡時期總路線中作為黨的工作任務提了出來。
(二)建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1.發展重工業。1950年以前,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均曾設想走輕工業——重工業的工業化發展道路。美國侵略朝鮮和台灣、蘇聯的現存模式以及中國工業基礎的過於薄弱,使中共在工業化起步時選擇了重工業作為工業化的突破口,並在「一五」計劃中付諸實施。
2.統購統銷和集體化成為原始資本積累的有效手段。急速推進的工業化使職工人數和城鎮人口急劇增加,加之農民生活的改善和富中農,私商的干擾,糧食供求矛盾突出。1953年11月,國家對糧棉油先後實行了統購統銷。統購統銷政策使得在低工資、低原料成本基礎上的高工業利潤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工業化資金,而農村集體化則保證了統購統銷政策的順利實現。
3.集中統一的經濟管理體制的形成。「一五」時期,以「條條」管理、指令性計劃為特徵的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正式形成。除了根據地、解放區和蘇聯的經濟管理體制的影響處,形成之一體制的根本原因在於它適應了「一五」時期集中力量建設重工業的需要。
4.開展對外經濟交往。為了解決工業化起步時的資金和技術不足的問題,中國開展了和蘇東的經濟技術交往,基本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㈡ 社會主義工業化,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什麼意思

社會主義工業化:
是指變落後的農業國家為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家。
在「一化三改」的整體目標中,工業化是發展生產力的目標;三改造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目標。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可分割。也可以說,「一化三改」的整體目標包含著工業化和社會主義兩個相互聯系的目標。正如1954年9月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所指出的,「我們的國家正在向著工業化的目標前進,正在向著社會主義的目標前進。」工業化從動態的角度看,就是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過程。即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工業,並用它去裝備國防、裝備農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使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社會主義現代化: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搞現代化,早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就有了初步認識。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就曾指出:「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斗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建國後,1953年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即把實現國家工業化作為主體。在毛澤東修改和審定的關於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國防和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等四化目標。1954年9月,在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周恩來明確指出:「如果我們不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這里提的「四化」,主要體現對物質文明的要求,還沒有把「四化」與社會主義明確具體地聯系起來。
1957年毛澤東在談到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問題時,提出了建設現代科學文化的要求。同時,把現代化與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聯系起來,說明沒有經濟上的現代化,就不能建成社會主義,但還沒有提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完整概念。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關於四個現代化思想。他說: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隨後,在上海科技工作會議上,周恩來在強調科學技術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性時,再次重申了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思想,並把「科學文化現代化」改為「科學技術現代化」,提法更為確切。到此,四個現代化內容完整提出,並有了科學表述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戰略目標的完整概念。
1964年12月,在全國三屆人大會議上,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提議,第一次正式向全黨全國人民提出要在本世紀內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四化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宏偉綱領,它的提出,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和全國人民。不幸,由於「文革」的發動,這個綱領未形成具體規劃就中途夭折了。此後,四屆、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都曾重申實現四化的要求。由於「左」的指導思想的干擾,沒有多大進展。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四個現代化才真正成為全黨工作的重心。

㈢ instrialize 名詞 形容詞

instrialize是動詞 名詞 instry 形容詞 instrial

㈣ 去工業化什麼意思 去工業化解釋

1、去工業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

2、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製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㈤ 工業化和工業革命 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工業化是概念,指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工業革命是一個革命變化,歷史革命。有疑問請再追問。望採納,謝謝1

㈥ 工業化 反義詞

工業化_詞語解釋
【拼音】:gōng yè huà
【解釋】:1.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發展並成為佔主要地位的過程。
【反義詞】:無

㈦ 工程管理工業化是什麼意思

工程管理是對一個工程從概念設想到正式運營的全過程(具體工作包括:投資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終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招標、采購、施工、試運行等)進行管理。如房地產開發,水利工程等。再簡單一點就是造一個小區,從投資分析到執行建設等一系列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工程管理的知識和經驗。
工業工程是生產系統的設計和優化,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為主要目標。目前主要應用在製造型企業中,主要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㈧ 工業化是什麼意思

工業化是工業或第二產業產值。

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或第二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

(8)工業化詞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的工業化思想可以追溯到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之後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近代工業思想,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工業化的開端。雖然辛亥革命後中國也逐步形成了一些現代工業的基礎,但幾經戰爭破壞。

到1949年幾乎沒有留給新中國多少經濟遺產,當時中國的經濟基礎甚至落後於同期的印度。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工業化進程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啟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開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這一進程可以劃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大歷史時期,分別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時期以及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時期。

㈨ 關於工業化和信息化是什麼意思 關於工業化和信息化是啥意思

1、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並使之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

2、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3、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國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志。信息化不僅拓展和豐富了工業化的內涵,而且為解決工業化過程中的矛盾、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4、在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我國信息化建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堅持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不斷提高我國信息化水平,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㈩ 工業化是什麼意思

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

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工業化最初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現象,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這種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老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容量的需求。

(10)工業化詞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工業化的特點: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業化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詞語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檢查汽車剎車片 瀏覽:282
換奧迪A6後視鏡需要多久 瀏覽:472
寶馬摩托車騎行公園什麼時候開業 瀏覽:943
賢寶寶馬桶蓋怎麼樣 瀏覽:897
汽車沖浪板怎麼安裝 瀏覽:155
汽車前蓋隔音隔熱多少錢 瀏覽:370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有什麼商標 瀏覽:403
蘇州工業園區哪裡招雙休保潔阿姨 瀏覽:769
成型工業垃圾有哪些 瀏覽:464
買工業品哪個網站好 瀏覽:384
奧迪本田賓士哪個好 瀏覽:790
滄州黃驊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756
山東哪裡有工業潤滑油 瀏覽:862
汽車鈑金凹凸需要多久 瀏覽:400
賓士中網前突是什麼車型 瀏覽:285
怎麼樣把工業鹼洗干凈 瀏覽:561
賓士550車價是多少 瀏覽:597
寶馬325原裝什麼等級機油 瀏覽:911
寶馬m3的減震彈簧怎麼壓才好壓 瀏覽:302
訂一輛賓士600要等多久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