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正確使用汽車的燈光語言和喇叭語言
汽車燈光語言
1、綠燈亮前車不走,閃一下大燈提醒
在十字路口經常會看到,明明綠燈已經亮了,但是前車卻一動不動。有可能是車主在分神,也有可能是在打手機或者忙其他東西。這時就可以通過閃一下大燈來提醒對方,如果對方還沒有反應就可以響一下喇叭進一步提醒。但是切忌狂閃大燈或者狂響喇叭,這是非常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
2、有車要並道,閃1下表示同意,連閃表示拒絕
如果看到前面的車准備要並道,可以閃1下表示同意,當然大多數人會選擇什麼也不作,默許同意對方並道。如果拒絕或者抗議對方並道,可以連閃大燈。不過拒絕別人並道也要有拒絕的理由,例如並道距離不足,自己車速較快有危險等等。
3、鄰車後尾箱沒關好,閃3下表示提醒
如果看到前面的車後尾箱沒有關好,可以閃3下表示提醒。
4、後車跟車太貼,階段性亮剎車燈提醒
如果覺得後車跟得太貼,有追尾危險。也可以階段性地亮一下剎車燈,提醒一下對方注意保持車距。不過切莫一腳踩死,可以輕輕下壓剎車板讓剎車燈剛好可以亮起來,而又不會形成過大的剎車阻力。
汽車喇叭語言
1、兩車對面行駛相遇時
相應語言:短促一聲「嘀」
當兩車對面行駛相遇時,一聲短促的「嘀」是一種招呼語言,這種「嘀」聲輕、短促 不會引起他人反感。一般用於兩車駕駛員互相打招呼。或者駕駛員與行人打招呼,也是錯車時相互表示一種禮儀用語。
2、和超車時對禮讓三分的致意
相應語言:短促的兩聲「嘀嘀」
超車時。在通常情況下是小轎車先行或是快車先行。當你要超車時,除了用燈光示意前車,最好加上短促的兩聲「嘀嘀」 這種方式要掌握尺度,不能讓前面駕駛員產生反感。
3、提醒前方的行人或非機動車
相應語言:短促而有節奏的三聲「嘀-嘀嘀」或「嘀-嘀嘀-嘀嘀」
在正常行駛中,需提醒前方的行人及非機動車注意,並為自己讓路時,可以採用短促而有節奏的三次鳴笛聲「嘀-嘀嘀」加以提示,以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另一種情況,在行人和機動車較少道路或通過交叉路口時,可以採用「嘀-嘀嘀-嘀嘀」鳴笛方式。目是在正常的行駛速度中,提示前方行人以及車輛。避免因突如其來的行人或車輛而使自己措手不及。
4、遠距離有障礙物、強行超車或遇急轉彎
相應語言:汽笛長鳴「嘀~~」
在行駛過程中,遇到遠方有障礙物、強行超車、急轉彎時。可以採用汽笛長鳴「嘀~~」方式。其目的是「提示」或「警示」前車或行人等。當然,這種鳴笛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並且有些地方屬於禁鳴區,所以不建議經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