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龍川五八同城龍川登雲鎮工業園有什麼工廠
龍川五八同城龍川登雲鎮工業園有四家工廠。
龍川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景旺電子有限公司,河源坤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有限公司。
B. 工業項目有哪些
工業項目
可行性研究:對新建工業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綜合分析和論證,以期達到最佳經濟效果的一種方法。20世紀30年代,美國對開發田納西流域進行可行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廣泛發展,並成為西方各國企業家對新建項目投資前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其工作性質與作用類似中國的編制建設項目計劃任務書,但其在投資效果估算預測等方面更為細致深入。該研究一般分為3個階段:①投資機會鑒定階段。包括:進行粗略的市場調查和預測,尋求在某一地區或某一部門范圍內的投資機會,估算投資費用;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在經濟上對市場作進一步考察分析,在技術上進行實驗室實驗或中間試驗,以判斷新建項目是否具有生命力;③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階段。主要對項目進行深入的技術經濟論證。包括:擬定實施綱要,對項目的所有關鍵性問題作出明確結論;了解項目的設想、建設理由及是否適合本國國民經濟的基本結構和工業發展規劃;通過分析某種產品的需求和市場研究確定銷售規劃,作出詳細的生產規劃,並考慮所選擇的各種生產水平、投資支出和銷售收入,以確定工廠的生產能力;列出材料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的投入及運輸和供應情況;確定建廠地區和地區內不同的廠址,並研究其可能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工程設計,包括項目布置和范圍、工藝流程及設備、土建工程估算等;制定工廠組織和管理費用;提出工人和職員配備計劃;擬定項目建設進度,包括從決定投資到開始生產的各階段;進行財務和經濟估價,包括總投資支出、項目資金等措施和償還辦法、生產成本、商務盈利率、國民經濟估價等。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階段,一般需提出若干個條件不同的方案,以供決策者選擇。
企業的有化工,經批准可以生產軍工
政府有自己軍工企業
C. 工業項目包括哪些
工業項目包括:服裝業、機械製造業、鋼鐵工業、食品製造業、製造工業等。
1、服裝業
服裝業是指將麻、棉、布、化學等各種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得服裝產品的行業。服裝業主要由原料采購、服裝設計、生產、銷售的一系列聯系極其緊密的環節構成。服裝業又可分為戶外用品、休閑裝、正裝三個子行業。
2、機械製造業
機械製造業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行業。機械製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
3、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是指生產生鐵、鋼、鋼材、工業純鐵和鐵合金的工業,是世界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基礎工業之一。經濟學家通常把鋼產量或人均鋼產量作為衡量各國經濟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4、食品製造業
食品製造業指糧食及飼料加工業,植物油加工業,製糖業,屠宰及肉類蛋類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食用鹽加工業和其他食品加工業。食品工業是人類的生命產業,是一個最古老而又永恆不衰的常青產業。
5、製造工業
製造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電子工業、化肥、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其他建築材料製造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D. 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支撐,是經濟社會矛盾和問題解決的最為重要的依託。通過艱苦努力和頑強拼搏,近年來,我縣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速度加快,質量提高,貢獻增大,讓全縣人民看到了加快竹溪小康社會建設步伐新的希望。為了不麻痹大意,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為了更好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解決好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以此促進我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六月中旬,在常委會領導張勝全同志帶領下,我們對全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來,我縣堅定不移實施了「工業強縣」戰略,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發展後勁不斷增強。2004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0.1億元,2007年實現20.1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04年完成3.6億元,2007年完成8.3億元,是2004年的1.3倍;規模以上企業個數,2004年為27家,2007年底達到32家,凈增5家;規模以上工業稅收2004年實現1225萬元,2007年實現3281萬元,是2004年的1.68倍;2004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55億元,2007年實現6.51億元,是2004年的1.55倍。
以上數據變化,反映了我縣工業,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發展速度加快,同時,我們也看到,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基礎得到了質的加強:
(一)依託優勢資源,形成四大支柱,特色產業有了較好規模和質量。一是水電產業。全縣7大流域均得到開發,總裝機達到23萬千瓦,去年發電量突破5億度,實現發電收入1.5億元,稅收2700萬元。今年可新增裝機10萬千瓦,明年可再新增8萬千瓦。二是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先後培植了龍王埡、梅子埡、銀松果汁等20多家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年產值達到4億元,增加值1億元以上。三是醫葯化工產業。雲浩葯業通過了國家gmp認證,創藝皂素公司引進了國家863 科技項目成果,華馳化工公司開發的雙稀和奧氏氧化物產品,被省科技廳評為高科技產品。醫葯化工業年產值3億元以上,稅收2500萬元。四是礦產建材產業。百萬噸水泥生產項目已完成投資9800萬元,今年10月份將正式投產。板石企業和煤炭企業通過市場開拓和資源整合,生產能力大大加強。到年底,礦產建材企業將規范為15家,產值將超過1.5億元。
我縣通過培育特色品牌,推動了產業升級。全縣有5個農產品通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6家企業通過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32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有 2家列入了省級龍頭企業,5家列入了市級龍頭企業,6家列入了全市中小企業成長工程,1家企業列入了市政府支持的雙億企業。
在加快工業發展同時,我縣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茶葉、魔芋、中葯材等板塊基地達到了40多萬畝,為工業加工提供了厚實的農產品原材料來源,正確處理了工業化與農業產業化關系,逐步形成了農業和工業良性互動長效機制。
以上情況還說明,我縣工業經濟投資結構已經發生質的變化,正在向良性方向發展,除開水電產業以外,農林特色資源、醫葯化工、礦產建材等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與競爭力的項目,正在形成我縣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二)搭建了工業發展平台。縣工業園區實施特殊政策優惠和服務受到歡迎。截止2007年12月,園區佔地面積達到27.38公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到近 1億元。入園企業總數達到15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52億元,實現工業產值3億元,實現稅收278萬元。在全省92家縣(市)級開發區經濟指標統計考核中,竹溪工業園區固定資產和稅收增幅分別比上年增長170.9%和272.2%,增幅排名在全省分別為第8位和第5位。綜合排名第21位,居全市8家開發區之首。
(三)建立了機制。2005年,縣委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意見》,近期還將出台《優化發展環境,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意見》。政府定期召開工業運行分析會、銀企項目對接會、工業生產現場調研會和企業業主座談會,及時掌握情況,研究解決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引進項目的有功人員和企業納稅大戶,每年都進行獎勵。
(四)逐步加大了企業家隊伍培訓。企業家隊伍建設正在得到重視。今年以來,政府先後兩次組織部分企業法人到外地參觀學習,並積極籌備成立我縣中小企業協會,為實現企業家自律和維護其合法權益搭建平台。
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我縣工業經濟,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出現良好勢頭,已經和即將發揮富民強縣的重大作用,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工業經濟的基本方法步入科學軌道。經過多年實踐,我們不斷總結經驗, 吸取教訓, 最終認識到,竹溪地處偏僻,交通信息阻隔嚴重, 遠離大城市大市場,發展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的項目,成本高,反應遲鈍,代價的昂貴,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要想有出路,只有著眼外地和本地兩大市場,按照效益原則,依靠本區域內優勢資源,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好的產品項目,才能站住腳跟, 穩步發展,做強做大。在這一思想觀念指導下,沒有出路的項目被淘汰,市場形勢看好的產品不斷得到開發,鏈條不斷延長,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增加值不斷增多,逐步促成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調查中,很多同志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近幾年我縣工業經濟實踐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理清了思路,走上了發揮優勢資源的路子。
(二)縣域經濟民營化發揮了關鍵作用。縣域經濟民營化,是我縣實施的重大戰略,一方面,通過改制,將原國有和集體企業及時轉化為民營性質,另一方面,改善環境,強化服務,積極鼓勵和支持民間力量創業。這一措施,對聚集生產要素,興辦產業,創造財富,形成了巨大的推動力量。近年來,制約因素很多的竹溪,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經濟運行質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而政府投資比例只有2006年的0.6%、2007年的.0.55%、2008年元至5月份的 3%,由此可見,我縣工業類項目投資絕大部分資金來源為私人自籌或銀行貸款,社會自然人與私人企業的投資意願主導著我縣工業投資領域。
(三)招商引資起到了決定作用。近幾年,我縣堅持把招商引資、擴大開放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舉措常抓不懈,取得了可喜成績。通過集中招商、地域招商、親情招商、小分隊招商、成功人士回鄉創業招商,2005年至2008年5月,全縣共引進內資達到22.04億元,利用外資達到505.5萬美元。引資總額連續三年居全市第一。歷史上,我縣最大資源優勢是水力。近幾年來,我縣水電產業建設完成投資22.5億元,主要是通過招商引資實現的。這一資源快速開發,書寫了我縣工業發展輝煌。其他方面,如建築材料、醫葯化工、綠色食品等領域,如果沒有招商引資的成功,也同樣沒有目前的理想成就。
(四)不斷改善優化發展環境提供了重要保障。幾年來,在宏觀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我縣提供了最大的優惠政策招商引資,諸如「零地價、零收費、零距離」和銀行信貸閘門放寬等,在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環境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服務方面,用剛性措施規范執法執收部門行為,形成了行政主管部門經濟局、龍頭企業平台工業園區、各專業辦公室、辦事服務機構民營辦,還有各種形式的社會民間組織等,建立起了立體的服務與管理網路。我縣優勢資源依靠良好的發展環境,產生了強大吸引力,在開發中,使得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向本縣集中,一批又一批的外商進得來,留得住,能發財,有貢獻。
三、我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經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我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
(一)規模以上企業塊頭小,主導作用不突出。主要反映在在全縣經濟份額中所佔比重和財政貢獻率依然較低等方面。2007年,我縣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32 家,實現工業總產值8.3億元,佔全縣20.1億元的41%;實現工業增加值3億元,只佔全縣生產總值17.5億元的17%,佔全縣工業增加值6.5億元的46%;實現稅收0.33億元,僅佔全縣1.2億元財政收入的27%。
(二)規模以上企業經濟運行質量不高,擴張困難。發揮主導作用的水電企業,今年以來,由於降雨較多,水量充足,遇到了難得的好形勢,但在全省發電的統一調度中受到限制,不能滿負荷生產,下降嚴重。元至5月份,龍灘電站、宏林公司、新正公司同比分別下降了21.5%,33.7%和18.5%。銷售市場在外, 特別是面向大城市、沿海和國外的產品加工,如黃姜、魔芋、中葯材、茶葉、板石、黃豆製品等,要麼大多處於初級加工階段不能快速向終端延伸,要麼依賴傳統消費方式不能適應現代生活富養便捷需要,要麼流動資金不足、污染環境而停產半停產,雖然市場空間巨大,利潤空間卻很難拓展。
(三)新上項目困難,特別是規模大、質量好的項目准備嚴重不足。實施的重點項目,2005年32個,2006年和2007年各22個,2008全年擬爭取 20個,數量在逐年減少。一方面,我們能夠提供的投資項目捉襟見肘。如在建和正准備新上的項目中,除開水泥和水電項目外,其他還沒有一個投資是過億元的。還如今年初,政府要求各鄉鎮都要新上工業項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鄉鎮已經有新的項目開工,多數鄉鎮還在洽談中,還有少數鄉鎮沒有行動。另一方面,我們卻面對著強烈項目需求。在縣內,當前我縣民間資金存量很大,縣內銀行存貸余額差達到了10個多億,另據不完全統計,私人擁有的各類形式存量資金已經達到 15億元左右,特別是一些大戶積累的資金已經達到相當規模。他們也很想在本地創業,但苦於找不到運行安全、來錢較快的項目,而猶豫徘徊,一次次等待機會。在縣外,隨著新一輪產業轉移速度加快,很多老闆拿著巨額資金,四處尋找理想的投入項目,一次次與我們熱切地握手相見,而一次又一次與我們尷尬地說著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