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產鹽地及鹽業股票有哪些
鹽業概念股票有哪些
1、雲南鹽化(02053):公司是雲南省唯一具有食鹽生產、批發許可證企業,而雲南是全國率先實現產銷一體化鹽業經營模式地區之一。公司已控制了雲南省主要鹽業生產資源,省內鹽資源儲量最大、生產成本最優四個鹽礦-昆明鹽礦、一平浪鹽礦、喬後鹽礦和磨黑鹽礦已是公司分公司,形成了在省內鹽資源方面絕對優勢和生產成本優勢。
2、蘭太實業(600328):公司是一家鹽及鹽化工產品生產企業,是國內湖鹽行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生產企業、國內技術最先進的氯酸鈉生產企業和世界最大的金屬鈉及高純鈉生產企業。公司擁有礦藏儲量1.14億噸的吉蘭泰鹽湖。目前公司原鹽產能為150萬噸,其中約50萬噸自用,是全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
3、山東海化(000822):公司投資的東營鹽礦開發項目,將為公司的純鹼、氯鹼生產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提高公司整體競爭能力。該鹽礦距山東海化約75公里,首采礦區地質儲量約為2.9億噸,可開采64年,遠景儲量能達到50億噸。整個項目計劃規模年產200萬噸礦鹽,投資4.1億元,其中一期年產100萬噸,投資2.6億元。一期完工後,在投資1.5億元擴建二期年產100萬噸工程。截至2010年6月,該項目已實際投資3459萬元,項目進度約10.42%。
4、雙環科技(000707) 2010年6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雙環鹼業的子公司重慶宜化出資39922萬元,收購重慶索特鹽化股份有限公司99.9868%的股權。索特鹽化注冊資本16700萬元,經營岩鹽開發,鹽及鹽化工產品生產、銷售,包裝材料銷售,高效生態農業技術,高科技海水養殖技術咨詢。索特鹽化是我國目前主要的井礦鹽生產基地,國家大型加碘食用鹽生產企業。本次收購對保證重慶宜化原材料供應,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具有積極意義。
5、南風化工(000737):中國鹽化工企業,與雲南鹽化一樣,系少有的幾家鹽化工上市公司之一。在來年國家加大央企整合與上市政策下,中國鹽業集團的整體上市也遲早會列入議程。公司開發的運城鹽湖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硫酸鉀品質雄踞同類產品首位,公司年產硫酸鉀16萬噸,其硫酸鈉儲量達8000多萬噸,產銷量世界最大。公司在江蘇洪澤、四川眉山、湖南衡陽等芒硝資源豐富地區,收購了大量芒硝礦的開采權,其硫酸鈉年產量可達260萬噸,為世界第一。另外,公司還是國內元明粉的最大出口基地。南風化工有豐富的鉀肥資源,其開發的運城鹽湖位於山西晉南盆地,面積為132平方公里,與美國猶他州大鹽湖、俄羅斯西伯利亞庫楚克鹽湖並列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水中的鉀鹽、鎂鹽、硫酸鹽以及食鹽逐漸與早期淤積層相結合,結成了很厚的礦石層。南風化工控股山西鉀肥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利用運城鹽湖芒硝資源優勢和自身技術優勢而首創的芒硝法生產硫酸鉀新工藝,是國際硫酸鉀生產技術上的突破和重大成果,產品所用原料取自運城鹽湖的天然芒硝,[散戶之友收集整理]能確保作物全面的營養需求,同時產品不含游離酸,且氯根含量極低,克服了對土壤及作物的副作用,使「運」牌硫酸鉀品質雄居同類產品首位,公司現時年產硫酸鉀16萬噸,其他如葉面肥、花肥、微肥、棒肥、葯肥等為100噸/年規模,是我國第三大鉀肥生產基地。
6、億利能源(600277):公司擁有儲量豐富的芒硝,天然鹼,鹽等資源,其中芒硝儲量1.8億噸,鹼600萬噸,鹽500萬噸。公司實現年產硫化鈉13萬噸,元明粉30萬噸,日曬硝25萬噸,結晶硝80萬砘,工業鹽8萬噸的優良業績。另外還擁有豐富的煤炭儲備,總儲量達24億噸。還擁有豐富的瑩石、石灰石礦。
7、冠農股份(600251):以8700萬元的價格收購51.25%鉀鹽科技股權,成為新疆羅布泊鉀鹽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股東。羅布泊鉀鹽公司擁有羅布泊鹽湖1661.53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和288.79平方公里的采礦權,資源探明量為25億噸,佔中國鉀鹽探明儲量的一半。
8、鹽湖鉀肥(000792): 鹽湖鉀肥地處青海省察爾汗鹽湖,該鹽湖為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湖區內各種鹽類資源的總儲量達600多億噸,已探明的氯化鉀總儲量為5億噸,其中氯化鉀表內儲量1.45億噸,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7%;氯化鎂儲量16.5億噸,氯化鋰儲量824.6萬噸,均佔全國首位;氯化鈉儲量426.2億噸,可供全世界人食用2000年。
『貳』 我國海鹽的主產省區是出自哪裡
我國比較著名的海鹽的產地是哪些呢?
(1)長蘆鹽區
長蘆鹽場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主要分布於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其中以塘沽鹽場規模最大,年產鹽119萬噸。長蘆鹽場南起黃驊,北到山海關南,包括塘沽、漢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鹽田在內,全長370公里,共有鹽田230多萬畝,年產海鹽300多萬噸,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長蘆鹽區的鹽場主要分布在樂亭、灤南、唐海、漢沽、塘沽、黃驊、海興等縣區內。其生產規模(包括鹽田面積、原鹽生產能力和鹽業產值等)佔全國海鹽的25%~35%。1988年原鹽產量為415萬噸,占渤海區海鹽產量的50.2%。從長蘆鹽區的開發現狀看,天津濱海的塘沽、漢沽等鹽場擴大的餘地不大,隨著城鎮、港口工業的發展,還有進一步縮小的可能,但黃驊、南堡、大清河等鹽場還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2)鶯歌海鹽場
海南島最大的海鹽場,在華南地區也是首屈一指。建於1958年,總面積3793公頃,年生產能力25萬噸,最高年產30萬噸。機械化程度達69%。主要產品有粗鹽、日曬細鹽、日曬優質鹽、粉洗精鹽等。其中日曬優質鹽1988年榮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粗鹽1992年榮敬愛省鹽系統一等獎。近兩年來,全方位轉換經營機制,綜合發展經濟,已投資興建年產300噸澳素廠,年產300噸氯化鎂車間,年產2000公斤螺旋藻廠,聯營年產500公斤天然胡羅卜素廠。同時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已創立十幾家公司,集工、商、貿、旅、房地產為一體,開辟鹽、化工、多種經營三個同步發展的廣闊道路。
(3)淮鹽產區
因淮河橫貫江蘇鹽場而得名。江蘇鹽場分布在北起蘇魯交界的綉針河口,南至長江口這一斜形狹長的海岸帶上,跨越連雲港、鹽城、淮陰、南通4市的13個縣、區,佔地653平方公里。江蘇海岸帶有全國最為廣闊的沿海灘塗,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適宜於海鹽生產。
(4)慈溪鹽場
浙江省最重要的海鹽生產區之一,其鹽業生產歷史已有1300餘年。慈溪海鹽產量長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產地庵東素有「浙江鹽都」之美譽。它位於杭州灣南岸,始於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規模。宋慶歷七年(1047),慈溪沿海人民修築了第一條攔海大壩即大古塘,鹽場移至大古塘以北。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慈溪自東至西已建有龍頭、鳴鶴、石堰三鹽場,其中石堰、鳴鶴兩場的鹽產量占錢塘江口南岸7個主要鹽場產量的64%,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鹽的質量方面,這兩場所產的鹽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貨志下四》中說:「石堰以東近海水咸,故雖用竹盤面鹽色尤白。」以後,隨著錢塘江口門的移動和杭州灣海岸的淤漲,許多鹽場先後廢止。13世紀後,三北半島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鳴鶴兩個鹽場的實際作業區也不斷向北推移,最後形成了庵東鹽場。
(5)萊州灣鹽區
該區是山東省海鹽的主要產地,包括煙台、濰坊、東營、惠民的17個鹽場,鹽田總面積約400平方公里,1988年海鹽生產量為293.9萬噸。萊州灣鹽區從技術裝備水平、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經濟效益來看,在國內各鹽區中處於先進地位,主要鹽場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單位面積產量高達73噸/公頃,列北方各海鹽區單產之首。
『叄』 我國最大的鹽場
我國最大的鹽場
先來說說長蘆鹽場,它是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的海鹽年產量高達119萬噸,能夠佔到全國海鹽總產量的25%,要知道中國有成千山萬個鹽場的,可見其是中國最大的鹽場,實至名歸啊!也是中國三大鹽場之一,中國三大鹽場分別是:長蘆鹽場,布袋鹽場,鶯歌海鹽場。
鹽場的分布受地形和氣候兩方面影響。長蘆鹽場地處渤海灣西岸。因為這一帶有曬鹽的優越自然條件: 1、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 2、有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這里的雨季短,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以上這些原因都促成了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的誕生。
『肆』 食用和工業鹽主要產自哪個國家
一、海鹽
中國是世界第二產鹽大國,其中海鹽含量居世界首位。中國的海岸線,北起鴨綠 鹽場
江口,南至廣西的北侖河口,全長18000餘千米,是海鹽苦鹵工業的主要分布地區。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及江蘇五省鹽區,稱為北方海鹽區;而長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及海南五省鹽區,稱為南方海鹽區。北方海鹽區由於氣候及灘塗條件較好,適宜較大規模生產海鹽,是國內海鹽生產的主體。日曬制鹽母液稱為苦鹵,富集海水中的鉀、鎂、溴等元素,是提取多種化工產品的原料。 5月份海市場扒鹽工作推遲。今年北方天氣低溫低,降雨量是去年的3倍,導致原鹽扒鹽工作遲遲不能順利開展。目前東北、華北海鹽企業已經呂須開始進行扒鹽工作,據了解,目前扒鹽量於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0%左右。5月份河北原鹽扒收盡管欠順利,但是價格走勢平穩。月初,山東原鹽企業考慮到新鹽上市,擔心庫存出現積壓,原鹽價格先後下調5-10元/噸。天公不作美,原鹽推遲扒收,市場貨源緊張,月底山東原鹽價格再上調5-10元/噸,目前貨源大部分滿足省內化工企業自用,很少一部分外銷。天津、遼寧地區原鹽市場貨源同樣緊張,價格短期內走勢平穩,企業也將觀望後市扒鹽情況。截至本月末山東原鹽主流出廠價格在210元/噸,送到江蘇到岸價在400元/噸;河北當地出廠報價在230-260元/噸;遼寧市場貨緊價揚,主流出廠價格上調至240元/噸;天津地區原鹽出廠價格為220元/噸。
二、井礦鹽
中國井礦鹽區包括四川、湖北、湖南、雲南、江西、河南、重慶及安徽等省、市,另外,江蘇、山東、廣東、甘肅、陝西等省也有礦鹽。近年來,井礦鹽的年產量已達1000噸以上,佔全國總產鹽量的1、4以上。 受地震的影響,四川地區井礦鹽產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貨源運輸問題也比較嚴峻。本月井礦鹽生產原料煤炭等價格持續上揚,加之山東等海鹽產地扒鹽欠佳,原鹽市場貨源緊張。受成本和需求的雙重推動,江蘇省率先上調原鹽價格30-50元/噸。安徽等地也先後作出上調計劃,預計後市井礦鹽價格看漲趨勢較為強烈。目前兩湖地區井礦鹽當地出廠價格在350元/噸;四川地區的井礦鹽送到價格在370元/噸;雲南市場本地出廠報價在290元/噸;江蘇市場價格基本在330-350元/噸左右。
三、湖鹽
中國是多鹽湖的國家。北起東北的大興安嶺,沿陰山山脈-祁連山脈東端 鹽場
-岡底斯山脈一線的北部,面積大於1km²的鹽湖約有近千個。青海、新疆、內蒙古及西藏是中國鹽湖分布最集中的四大省區,也是世界鹽湖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湖鹽作為國內西北地區的主要用鹽,近年來發展較快,產量已達300萬噸以上。 湖鹽企業初受山東原鹽上市的影響,價格走勢平穩。該地區氯鹼企業眾多,而且需求相當大,同時當地原鹽上下游關系相對穩定,個別本地的鹽場自己還另有純鹼裝置,本身內部消化能力強,因此西北湖鹽市場供需關系穩固,也使得當地市場具備長期維持穩定的條件。湖鹽市場本地出廠報價集中在220-240元/噸,青海市場主流報價在160-170元/噸。
編輯本段主出口商
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亨格洛鹽廠阿克蘇諾貝爾公司是一家總部設在荷蘭,向全球的客戶供應健康衛生用品、粉末塗料及化學品的特大型跨國公司。1999年的全球合並銷售額為130億美元(合1,079億人民幣)。按2000年年初計,阿克蘇諾貝爾在全世界75個國家擁有6.8萬名雇員。阿克蘇諾貝爾是歐洲最大的氯化膽鹼生產商。現在荷蘭、義大利和中國設有生產廠,其質量體系獲ISO9002國際標准證書。 公司業務與產品:(1)纖維和聚合物。包括聚醯胺紗、聚酯紗、粘膠纖維等。(2)鹽和化學製品。包括氯氣、鹼、VCM、甲醇、尿素甲醛樹脂等。(3)料。包括合成樹脂、建築塗料、汽車拋光劑等(4)健康保護品。包括口用避孕葯、性激素、機能失調用葯、心血管病用。人造纖維、織物及塑料加工業的機械設備、工程塑料、醫葯與技術應用包裝、工業紡織等。 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力拓集團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2004年公司總營業額140億澳元,營業收入來源情況按地區劃分:北美佔25%,歐洲佔22%,日本佔18%,澳新佔8%,其他亞洲國家為22%,其他地區5%;按產品劃分:煤炭和鐵礦石分別佔19%,鋁佔17%,銅16%,工業用原材料15%,黃金和鑽石各5%,其他4%。力拓集團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 美國有莫頓、 加吉 、北美三家規模較大的鹽業公司,莫頓鹽業集團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的鹽業企業。該公司總部設在美國東部城市芝加哥,從1848年創立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莫頓鹽業集團公司由莫頓鹽業公司、加拿大鹽業有限公司和莫頓巴哈馬鹽業有限公司三部分組成,年銷售量1100萬噸左右,有9家真空鹽生產廠,年產真空鹽300萬噸。里特曼鹽廠是全美最大的真空鹽生產企業,建廠已有106年,目前年生產真空礦鹽55萬噸,其中高品質鹽(氯化鈉99.95%)年產9萬噸。溫莎鹽廠建廠也已70多年,年產真空礦鹽23萬噸上下,主要品種有食鹽、調味鹽、軟水鹽和化雪鹽。 墨西哥 第二節國內主銷區分布和銷售價格的變化、預測 目前中國主要從巴基斯坦、德國、墨西哥及澳大利亞進口工業鹽。 主要銷往南京、寧波、合肥、南寧等地。 主要到達港南京寧波合肥南寧 數量27.03萬MT15.34萬MT13.08萬MT21.23萬MT 單價USD35.18USD30.10USD27.02USD40.06 總計共進口76.76萬MT,均價USD35.03 第三節進口盈虧的初步分析和預測 從墨西哥進口工業鹽到岸價80美元、完稅價、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核算。
『伍』 有關自貢鹽業歷史的資料
1. 關於自貢鹽業歷史的詩句
關於自貢鹽業歷史的詩句 1.自貢鹽業歷史
您好,很榮幸能為您回答以下問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您,也希望您能選我為滿意答案: 四川自貢,自古以來就以盛產井鹽而馳名中外。據史書記載,早在秦孝王時(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就領導人民鑿井汲鹵制鹽,東漢章帝時期,經魏晉南北朝時漸具規模,唐宋時期已經聞名於世。明清時期進一步發展,到清咸豐同治年間趨於鼎盛,成為全國井鹽的中心,共有2000多年的歷史。世界上最早的深井也出在自貢,南宋初年,這兒鹽井的深度已鑽到250米~300米,井口卻只有碗口大。並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鹽井「燊海井」。 自貢因鹽而設市,因鹽而繁榮。自貢的貢井區,就是因為這兒所產的鹽要向歷代朝廷進貢而得名。由於舊中國沒有什麼民族工業,制鹽業也就成了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備受重視,1939年國民黨政府設立了自貢市,使之成為四川省繼成都、重慶之後的第三個省轄市。據說,產鹽高峰時,自貢承擔了全國40%的食鹽生產任務。解放以後,自貢制鹽業也為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累計上交稅收30多億元。而且,作為化工原料,自貢鹽業及天然氣還支撐了一批化工企業。 然而,輝煌已成過去。不幸的是,如今的自貢,制鹽業已衰落到幾乎無可救葯的境地。2000年,自貢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顧偉在接受某報道時說:「現在,影響自貢工業發展速度、經濟效益,以及社會穩定、地方財力的都是鹽。」 導致自貢井鹽衰落的直接原因是海鹽和湖鹽的低價沖擊。因成本高,部分工業鹽銷售價格倒掛,目前只生產80~90萬噸。5大鹽廠全面虧損,資產負債率最高的達到270%。
不過在幾經調整後,自貢鹽業開始進步,「千年鹽都」之名名副其實。參考網站: /view/112739?tp=4_01 若我的回答有不足之處,請您提出意見,我將繼續努力,謝謝。
2.自貢 鹽 歷史
在歷史上,四川省自貢市是以盛產井鹽著稱。自貢開采井鹽已有 2000年的歷史。在自貢所屬狹窄的55平方公裡面積上,當地勞動人民共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累計生產食鹽7000多萬噸、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在保存下來的眾多鹽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陽井、發源井等遺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東源井,開采時間長達200餘年;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車,最高的一架「達德井」天車高達113米(位於大安區扇子壩,上世紀90年代已拆除),蔚為壯觀。
四川省自貢市井鹽的采鹵制鹽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在清咸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
網頁鏈接
3.四川自貢的歷史
自貢歷史悠久,城市形成較早。
自
貢以盛產井鹽聞名,素有「鹽都」之稱。自貢地區的井鹽生產發端於東漢,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清末民初。近兩千年來,在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自貢由鹽業
「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走過了因鹽設鎮、建縣和置市的道路。城市地域以鹽井鹽灶、產區產場為范圍,逐步形成今日城市分片集中,成組成團,相對獨
立的組團式城市布局的風貌;人口以直接和間接從事井鹽生產、經營為主體,交通以運鹽道路為網路,商品交換圍繞鹽業而繁榮興旺,文化道德、城市建築、民俗風
情、音樂繪畫等,多保留著濃郁的鹽業歷史特徵。
據《華陽國志》記
載:自貢地區在秦代分屬巴、蜀二郡。漢武建元6年(前135年)置犍為郡而分蜀江陽、南安縣。東漢章帝時期(76一88),在今富順、鄧關地區,開鑿成功
一批鹽井。其中一口位於今富順縣城西南,以其出鹽最多;收獲厚利,被名為「富世鹽井」。富義鹽井漸具規模,並因其出鹽最多,商旅輻輳,百姓得其富饒,故名
富世鹽井隨著鹽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南北朝時期,在今貢井地區又鑿成了以「大公井」為代表的一批鹽井。東漢章帝時,自貢即有鹽業生產。。北周武帝,大公
井也聞名於世,成為與富世鹽井同時著稱於蜀中的鹽井。此時的井鹽生產,始由官府控制和管理。同時,相傳秦時,榮縣始有土陶的生產。至漢代,以鹽鐵著稱。
《漢書.地理志》記:「南安有鹽官、鐵官」。鹽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以大公井和富世井為中心的地區人口逐漸聚集,經濟日漸發展。
到北周武帝時(561~578),因富世鹽井而置富世縣,並在大公井所在地置公井鎮。
富世縣到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因避太宗諱改名富義縣。宋代升為富義監,後因避宋太宗諱,改為富順監。元代曾升為富順州。明代又降為富順縣,延至清
代,建置未變。明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1554),在距富順縣城西去九十里的榮溪本濱(即今自流井地區),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鹽井開鑿成
功,逐漸取代了因淡水滲溢而坍塌的富義、鄧井等原主要鹽井而成為富順縣新的鹽業生產中心。公井鎮到唐武德元年(618)改為公井縣、由於兩地鹽業生產的繁
榮,清雍正八年(1730),分設了富順縣自流井縣丞署和榮縣貢井縣丞署。分屬富、榮二縣的自流並、貢井,即是現今自貢市的自流井、貢井兩區。由於相距不
過10里,在鹽業生產中逐漸聯為一體,合稱「富義廠"、「富榮廠」。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淮鹽難以上運,富榮鹽場得以飛速發展,進
入歷史上井鹽生產之鼎盛時期。同治九年(1870),年產井鹽15萬噸。1914年以後,兩地雖仍分屬兩縣,但已「地方稱自貢,鹽場稱富榮」了。自流並稱
東場或下廠,貢井稱西場或上廠。1928年和1932年,曾兩度提出設市。1937年,抗戰軍興,海鹽停滯,川鹽崛起,再度濟楚,設市之需尤迫。1938
年經四川省批准成立自貢市政籌備處之後,至1939年9月1日,始將自流井和貢井正式從富順、榮縣劃出,合並成立省轄的自貢市。
自1949年12月5日以來,自貢一直是四川省直轄市之一。隨著鹽業、化工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及城市經濟實力的壯大,繼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之
後,1983年又將富順縣劃人自貢市行政區劃之內。至此,自貢市形成今天四區兩縣的規模。自貢市目前的規模,標志著自貢市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4.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的是怎樣建成的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於1959年建立起來的,是中國唯一的鹽業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里專門陳列收藏及研究中國的井鹽資料,搜集了不少中國鹽業歷史文物並珍藏及展出了我國唯一一套中國古代井鹽鑽治井的工具。這套鑽治井工具共有一百三十餘種,大約四百多件,它們的形態各異,輕重、長短比例懸殊,但是它每一種工具都有獨特的用處,來處理鑽井過程中,井下錯綜復雜的情況。
自貢鹽業歷史悠久,自貢市的名字也是因鹽而得名的,自貢其實就是自流井和井兩個著名產鹽區的合稱,它的產鹽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紀東漢章帝時期,自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產鹽區域,所以在自貢鹽場數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直接或間接從事鹽業生產的人。如今鹽業博物館的館址就建在了一個古建築物裡面,叫西秦會館,這個會館是乾隆年間,由陝西的商人共同耗資數萬兩白銀共同合資修建的,當時叫「同鄉會館」。由此呢就可以想像的出來,當時自貢鹽業的發展是相當的繁榮。
在我們拍攝這個博物館的時候導游就告訴我們,自貢因為它的地下有著豐富天然氣資源,所以這里這里都是以打井資源為主的,打井資源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呢是要鑿井,第二是提取地下的鹽鹵,第三才是制鹽;這個過程說起來輕巧,聽起來也簡單,但這個過程對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任何機械化的年代,他們都是用雙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來完成打井制鹽的全部過程。我在拍攝過程中還聽到了一段有關打井治鹽的真實故事,因為它過於沉重,所以我在做節目的時候沒有加進去,在這個館里有一套古時鑽井所用的工具實物。它是利用了足踏的方式,帶動銼頭上下運動,利用銼頭在運動中形成的動力來沖擊岩石和破碎岩石的,而當時的鹽工所站的踏板只有六七米厘米的寬度,因為在他們的腳下就是萬丈深淵,所以鹽工們隨時都會有墜入深淵的危險,當時鹽商們為了鼓勵鹽工們的勞動就規定了如果鹽工們在上面踏幾腳就給幾個銅板,所以在當時把這種做法稱為「腳腳紅」它的意思就是說每踩一腳除了會得到銅板之外,每一腳過後,都在踏板上留下鮮紅的血印。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就用這種方法鑽鑿了一口千米深井,這在世界上也是舉無先例的,這口千米井現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果現在到自貢去旅遊,一定要去看一下這口千米井,因為它不但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同時也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血與汗。
5.自貢的燊海井建於什麼時代
自貢市地處四川省南部、沱江支流釜溪河畔,轄區面積4373平方公里。
總人口320萬人。轄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歷為省轄地級市。
以內宜高速、隆雅、遂筠公路和內昆鐵路與鄰交通。有兩千年的鹽業史,是我國最早設立的23個建制市之一,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而蜚聲中外。
市轄兩縣是全國優質商品糧和商品豬生產基地;擁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和晨光研究院、炭黑工業研究院、井礦鹽研究院等全國性的研究院所。先後榮獲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是川南地區第一座大城市。
區位和交通優勢。通過內宜、成渝高速公路直通成都、重慶,通過內昆電氣化鐵路和建設中北京至昆明國道南來北往,通江達海。
自貢市地處川南腹心,與內江、瀘州、宜賓、樂山市直接通過高速或高等級公路連接,構成川南城市群。是四川省域優先發展的大城市和重要的二級中心城市,是長江上游經濟帶中聯系成渝經濟走廊和川南城市經濟區的中繼站。
自貢到宜賓空港70 公里。是我國西南最大的電力輸配樞紐與西電東送的電力集輸中心和川南微波通信樞紐。
燦爛的鹽業歷史文化。自貢以生產井鹽歷史悠久著稱,經歷了因鹽設鎮、設縣、設市的過程。
早在東漢章帝年間,就開始采鹵制鹽。北周武帝時,設公井鎮。
唐代所產食鹽遠銷湖北、江西等省。唐武德元年,公井鎮升為公井縣而置榮州。
1835年,「燊海井」鑽鑿成功,深達1001.4米,成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開創了世界鑽井史上的新紀元。清咸豐、同治年間進入鼎盛時期,被譽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
先後開鑿了一萬三千多口鹽井。1939年9月1日,設立自貢市,隸屬於四川省政府。
自貢市人傑地靈。歷史上有陸游為官,近現代有變法維新「六君子」劉光第,中國厚黑學教祖李宗吾,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革命家吳玉章,紅岩英雄江姐江竹筠,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紅軍高級將領鄧萍,跳水皇後高敏等名人。
形成了豐富燦爛鹽文化和彩燈文化。 旅遊資源獨具魅力。
自貢以鹽業遺址、恐龍化石、璀璨燈會著稱。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是國家首批地質公園,4A級景區。
譽滿海內外的"天下第一燈"--自貢燈會,是中華彩燈文化的代表。以西秦會館設立的自貢鹽業博物館既是全國重點文物,又是全國7大專業博物館之一,西秦會館還是建築精品。
榮縣大佛是當今世界第二大佛。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過千米的井。
富順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此外,自貢特產的龔扇、扎染、剪紙並稱自貢小三絕。
此外,還有桫欏谷、青山嶺、高石梯、雙溪湖、花龍溝、五條溝、尖山、農團等風景名勝區和古色古鄉的三多古寨、仙市古鎮。近年來,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旅遊事業快速發展。
全市有4星級飯店2家,星級飯店13家,成功創建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2004年國內遊客395.65萬人次,接待國際旅遊者1875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66億元,旅遊創匯191萬美元。
經濟再現生機 改革開放以來,自貢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經濟活力增強,發展步伐加快,老工業城市經濟已經煥發生機。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249.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0%。
一、二、三產業結構比重為21.0:41.7:37.3。農業和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產業化進程加快。
工業生產保持高速增長,效益大幅提高。全市財政總收入為15.7億元,增長20.4%。
固定資產投資54.94億元,增長23.2%。消費品零售總額65.89億元,增長18.9%。
出口創匯1.07億美元,增長4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1.29億元,比年初增長17.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3元,同比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2873元,增長16.7%。我市民營經濟創造的增加值為118.19億元,增長23.2%,佔GDP的比重為47.4%,佔半壁河山。
農村經濟加快發展。2004年,農業實現增加值52.29億元,增長6.9%。
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基本穩定,經濟作物比重上升。畜牧業保持較快發展勢頭,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明顯,產業化示範基地初具規模。
勞務輸出有序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鄉鎮企業發展、小城鎮建設等取得新成績。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自貢工業已由單一的鹽業生產發展成為以制鹽、化工、機械為支柱,兼有電子、冶金、輕工、紡織、建材等門類齊全、綜合性的工業體系。近年來,從「放權讓利」、「抓大放小」、「國企解困」到實施五大產業集群,自貢工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狠抓企業改革、扭虧增盈和提速增效工作,工業經濟規模快速擴大,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增長速度重新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200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69戶,國家大型企業5戶,工業資產總值272億元。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53.69億元,實現利潤8.51億元,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18.3點。
重點行業和優勢企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
2004年鹽化工、化纖紡織、機械、新材料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五大支柱產業集群完成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8.0%。全國三大鍋爐生產企業之一、主要大型火電、核電、石。
6.描寫自貢面貌的好句
在中國歷史上,因鹽設鎮、設限、設市的大約有一百個,而自貢是這一百個當中唯一的一個由小到大,走完了成為「鹽都」的全過程。朋友們,那需要何等的堅定信念、何等的精神動力、何等的超凡智慧,又需要何等的艱辛付出啊!
是的,就是憑借著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歷代自貢人用自己超凡的智慧,同過艱辛的勞動,把自己的家鄉建成為世界最早進行大規模工業性開採的井礦鹽場,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誕生地,人類機械頓鑽鑿井技術的發祥地。沒有任何借鑒,沒有任何參照,全憑自己去構想、去發明、去創造,就是這樣,自貢人首先發明了一整套井鹽生產技術,走在當時世界的前列。
在這里,我讀到了屬於自貢的無數「唯一」、「世界最早」、「世界第一」、「首創發明」、「之父」等等標志性詞語。而且,我似乎還聽到了那井礦鹽場的每一口鹽井,每一架天車都開口講出了相同的話語,他們都驕傲地告訴我們說:「我就是自貢靈魂,我就是自貢精神。」是的,從那裡,我確實感悟到了首創發明,敢想敢做,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自貢精神。
更讓人感動,更讓人崇敬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自貢所發揮的作用,自貢所彰顯出的愛奉獻、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精神。大家知道,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江浙海鹽生產地被日軍佔領,自貢鹽場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出於國家戰略上的需要,自貢市必須成立。實踐證明1939年8月自貢市成立後,自貢鹽業生產迅速發展。抗戰八年間自貢鹽場肩負著為全國三分之一人口供應食鹽的任務,產鹽最多,任務最艱巨、貢獻最大。自貢的鹽稅收入佔全川鹽稅收入的80%以上,鹽稅收入位居第一。有力地支撐著看著時期的經濟。此外,1943、1944連續兩年,在馮玉祥發起的「節約獻金救國」運動中,自貢人獻金為全國之最,人均獻金為全國之首。這是多麼讓人深受感動,倍受鼓舞啊。
自貢另一熠熠生輝之處,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燈會」的自貢燈會。沒有哪一個城市的燈展,像自貢燈會那樣走過那麼多地區,甚至走出國門;沒有哪一個城市的燈展,像自貢燈會那樣每到一地,便颳起熾熱的燈會旋風;沒有哪一個城市的燈展,像自貢燈會那樣受到那麼多中外觀眾的稱贊好評。他們贊「瓦基瓦」、「蓋了帽了」。
我們為首創發明,敢想敢做,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自貢精神喝彩。今天我們為自貢精神喝彩,明天我們為踐行弘揚自貢精神努力。歷史上,自貢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喜,一個又一個奇跡,一個又一個第一。未來,會有更多的驚喜、奇跡、第一被自貢人創造出來!因為,在我們每一個自貢人深受,都會閃耀出自貢精神的光芒!
『陸』 我國最大的鹽場和漁場分別是
我國最大的鹽場和漁場分別是我國最大的鹽場為長蘆鹽場,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長蘆鹽場
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特別是河北滄州是全國最大的工業鹽產區,每天工業鹽的產量相對於台灣布袋鹽場醫用鹽一年的產量總和,是我國工業上最重要的鹽場。因為暫時無生產醫用鹽的技術特別是第三代、四代醫用鹽,所以在全國鹽場地位上是大陸內最大,全國第二位。
分布位置
舟山漁場東側為舟外漁場,南連漁山漁場,北接長江口漁場,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海底以粉砂質軟泥和粘土質軟泥等細顆粒沉積混合物為主,是東海大陸架的組成部分。水深一般在20~40米。自北向南80米等深線距岸寬280~150公里。
『柒』 我國最大的井鹽生產基地是
1、我國最大的井鹽生產基地是自貢。
2、自貢,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
3、自貢也是四川省五個主城區面積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萬的「雙百」特大城市之一。
(7)中國哪裡盛產工業鹽擴展閱讀:
一、自貢是中華民國最早建制的二十三個市之一,歷史上自貢因產井鹽而富商雲集,中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抗日戰爭中捐款額度全國最高的城市。自貢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地方,川內最早的省轄市之一和工業重鎮。
1、中華民國時期,自貢為四川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視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貢位列市級行政區中成長競爭力前十強的第一位。
2、中國優質商品糧和商品豬生產基地;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和晨光研究院、炭黑工業研究院、井礦鹽研究院等全國性的研究院所。
二、、自貢「因鹽設市」,「自、貢」兩個字就是由「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名字合稱而來。
1、 自貢還是中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被稱為「恐龍之鄉」,以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而聞名於海內外。
2、 自貢美食食鹽為百味之祖,植根於巴蜀文化,結胎於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而形成的自貢鹽幫菜,成為有別於成渝兩地「上河幫」、「下河幫」菜系的川南「小河幫」代表。
三、四川省自貢市井鹽的采鹵制鹽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
1、在清咸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
『捌』 中國工業鹽哪家產量最多
壽光陽謀中國「工業鹽中心
『玖』 中國最大的鹽場是哪裡
天津市唐沽區長蘆鹽場。中國最大的漁場是舟山漁場
長蘆鹽場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於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其中以塘沽鹽場規模最大,年產鹽119萬噸。南起黃驊,北到山海關南,包括塘沽、漢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鹽田在內,全長370公里,共有鹽田230多萬畝,年產海鹽300多萬噸,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長蘆鹽場形成原因:鹽場的分布受地形和氣候兩方面影響。長蘆鹽場地處渤海灣西岸。因為這一帶有曬鹽的優越自然條件:1。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2。有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這是雨季短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條件:地勢平坦、海灘寬廣;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
長蘆鹽區的開發歷史悠久。遠在明朝時期,在滄縣長蘆鎮就設置了管理鹽課的轉運使,統轄河北全境的海鹽生產。到清代,雖然將這一機構轉移至天津,但是襲用舊名,一直稱長蘆鹽區。這裏海灘寬廣,泥沙布底,有利於開辟鹽田;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有利於海水濃縮;這里鹽民善於利用濕度、溫度、風速等有利氣象要素,具有豐富的曬制海鹽經驗。上述這些條件,都為該鹽場大規模發展制鹽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長蘆鹽場所產之鹽,數量大,質量好,顆粒均勻,色澤潔白,中外馳名。
『拾』 我國三大產鹽區
三大鹽場分別是長蘆鹽場,布袋鹽場,鶯歌海鹽場。
長蘆鹽場位於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是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布袋鹽場在台灣島西南沿海,布袋鹽場是台灣省最大的鹽場。
鶯歌海鹽場位於海南樂東西南海濱,主要生產食用鹽、工業鹽,鶯歌海鹽場位於樂東西南海濱,是海南島最大的海鹽場,在華南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10)中國哪裡盛產工業鹽擴展閱讀:
長蘆鹽場的地勢條件
地勢平坦、海灘寬廣;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
長蘆鹽區的開發歷史悠久。遠在明朝時期,在滄縣長蘆鎮就設置了管理鹽課的轉運使,統轄河北全境的海鹽生產。到清代,雖然將這一機構轉移至天津,但是襲用舊名,一直稱長蘆鹽區。
這裏海灘寬廣,泥沙布底,有利於開辟鹽田;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有利於海水濃縮;這里鹽民善於利用濕度、溫度、風速等有利氣象要素,具有豐富的曬制海鹽經驗。
上述這些條件,都為該鹽場大規模發展制鹽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長蘆鹽場所產之鹽,數量大,質量好,顆粒均勻,色澤潔白,中外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