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中牟姚家鎮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

中牟姚家鎮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

發布時間:2022-07-26 04:59:38

A. 中牟屬於鄭州嗎

中牟屬於鄭州市。

中牟縣位於北緯34°26′-34°56′、東經113°46′-114°12′之間,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河南省中部偏東,隸屬鄭州市。東鄰古都開封市,西接省會鄭州市,南與新鄭市、尉氏縣接壤,北瀕黃河與原陽相望。境域南北最大長度55公里,東西最大寬度39公里,總面積1406平方公里。

中牟古稱圃田,西漢初始置縣。漢高帝十二年 ( 公元前 195 年 ) 稱中牟候國,武帝元上鼎五年 ( 公元前 112 年 ) 復為縣;隋開皇元年 (581 年 ) 改稱內牟,十八年改內牟為圃田;唐武德三年( 620 年)置牟州,武德四年廢牟州仍為縣。

其後行政區隸屬雖多有變化,縣名至今未變,治所多在今縣城一帶。建國後,中牟曾屬陳留專區、鄭州專區、開封專區, 1983 年 7 月劃歸鄭州市市轄縣。

(1)中牟姚家鎮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擴展閱讀:

現在的鄭州市漢高祖時期屬於故市縣,至漢武帝劉徹元鼎五年(前112年),管邑劃歸中牟縣。東漢以後,「管邑」之名逐漸為「管城」所代,依屬中牟縣。

北周滅北齊後,將北豫州改為滎州,州治成皋。這一時期,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區)一直隸屬於中牟縣。

隋改鄭州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從中牟分出單獨為縣。

五代時期,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後梁時將陽武劃歸開封府,後晉時將中牟劃歸開封府。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全國地方建置進行改革,實行省、府(直隸 州)、縣三級制。將滎陽、滎澤、河陰、汜水四縣同中牟、新鄭、密縣同隸屬於開封府。

B. 中牟縣國土資源局

中牟縣位於北緯34°26′~34°56′、東經113°46′~114°12′之間,東鄰古都開封市,西接省會鄭州市,南與新鄭市、尉氏縣接壤,北瀕黃河與原陽相望。中牟古稱圃田,西漢初始置縣。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稱中牟候國,武帝元上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復為縣;隋開皇元年(581年)改稱內牟,隋開皇十八年改內牟為圃田;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牟州,武德四年廢牟州仍為縣。其後行政區隸屬雖多有變化,縣名至今未變,治所多在今縣城一帶。建國後,中牟曾屬陳留專區、鄭州專區、開封專區,1983年7月劃歸鄭州市市轄縣。境域南北最大長度(坐標頂點距離)55公里,東西最大寬度39公里,全縣總面積1416.6平方公里,總人口70萬人,轄13鎮、3鄉、2個街道辦事處,419個行政村。中牟縣是省對外開放縣和特別擴權縣,地理經濟區位優越,隨著鄭汴產業帶的發展,中牟成撬動鄭汴雙城的支點,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一個「黃金機遇期」。

陳貴生 局長、黨組副書記

熊曄亮 黨組書記

孫鐵保 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永勝 黨組成員、副局長

周剛 黨組成員

張秋艷 黨組成員、副局長

謝鴿敏 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國勝 黨組成員、副局長

田瑞傑 黨組成員、副局長

金梧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陳貴生簡介:中牟縣黃店鎮人,男,漢族,1958年7月出生,大專學歷,1977年7月參加工作,198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牟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副書記。1977年7月至1983年11月在黃店公社任通信員;1983年11月至1987年9月任黃店鄉副鄉長;1987年9月至1988年4月任黃店鄉代鄉長;1988年4月至1989年3任黃店鄉副書記、鄉長;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八崗鄉鄉長、黨委書記;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縣交通局局長、黨委書記;1998年3月至2002年2月任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2002年2月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規劃科、用地科、土地利用科、地政地籍科、耕保科、礦管科、政策法規科、信訪辦、紀檢監察室、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信息中心、行政服務科15個職能科室,設測繪隊、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土地收購儲備中心3個事業單位,轄韓寺鎮、官渡鎮、狼城崗鎮、雁鳴湖鎮、大孟鎮、萬灘鎮、劉集鎮、白沙鎮、鄭庵鎮、九龍鎮、張庄鎮、八崗鎮、刁家鄉、黃店鎮、三官廟鄉、姚家鄉、青年路辦事處和東風路辦事處18個國土資源所及土地評估公司和鑫源土地開發公司2個公司。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中牟縣土地總面積1405.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9.67平方公里、園地24.79平方公里、林地179.24平方公里、草地16.62平方公里、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77.05平方公里、交通運輸用地57.35平方公里、水利設施用地168.22平方公里、其他土地12.65平方公里。

【耕地保護】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河南省關於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的有關規定,把好預審關口,從嚴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凡能夠不佔耕地的項目,一律不得佔用耕地;對確需佔用耕地的項目,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從嚴控制用地面積。二是扎實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均設立了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並在標志牌上明確保護面積,保護責任人和管理要求等內容。三是嚴格執行耕地佔補平衡政策,加大對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投入,對確定的復墾地塊,嚴格按照驗收標准,依據規劃設計,狠抓復墾質量關,確保土地復墾得好、驗收得掉。2010年,中牟縣自行補充耕地1112.2836公頃,易地補充耕地677.9483公頃;2010年底經驗收合格補充耕地項目總面積2120.7027公頃,新增耕地2078.3378公頃,實現了境內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全縣耕地面積穩定在76785.79公頃,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60664公頃,保護率大於87.3%。

【土地規劃管理】中牟縣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於2009年10月22日經省政府批准,批准文號(豫政文[2009]218號);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於2010年4月底經鄭州市政府批准。主要規劃指標:全縣耕地保有量指標為71670.06公頃,基本農田保護指標61367公頃(包經濟開發區和港區),城鄉建設用地指標為20968.91公頃。2010年度接收國家、省、市重點建設項目預審申請8宗,出具預審初步審查意見8宗,其中上報市局3宗,上報省廳5宗,保證了用地預審率達100%。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組織報批用地材料20個批次,面積1408.592公頃(其中鄉鎮批次13個,城市批次3個,補辦手續2個,集體農轉用1個,單獨選址3個),批回15個批次,面積1245.3494公頃,已完成徵收面積666.9588公頃(已按規定標准足額進行補償),正在實施徵收面積60.4542公頃;積極探索新的用地方式,重點保障重點項目用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的,分別採取劃撥、協議出讓或以「招拍掛」方式供地,如宇通重工、經濟適用房用地、綠博園等,保證了重點項目按期開工、順利施工、如期完工。全面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按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關於公布實施河南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的通知》(豫政[2009]87號)執行,及時足額將補償安置費用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轉變思想、拓展空間、積極主動服務和嚴格規范管理相結合,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解「兩難」命題,走「雙保雙贏」之路。2010年,先後保障國家、省、市、縣重點項目用地:河南省委黨校新區建設用地,總面積58.7340公頃;鄭徐鐵路客運專線(中牟段)建設項目,總面積60.4032公頃;毛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項目,總面積7.0865公頃;鄭汴物流通道(京港澳高速—中牟開封交界)新建工程項目監控通信中心和養護工區建設項目,總面積2.0494公頃;錦州至鄭州成品油輸油管道工程(河南段)建設項目,總面積0.3676公頃;鄭州商鼎220千伏輸變電建設項目,總面積1.1395公頃;航空港區110千伏康貴輸變電建設項目,總面積0.5465公頃;中牟縣婦幼保健院2.9171公頃;中牟縣第三小學3.2579公頃;中牟縣經濟適用房3.0939公頃已於2009年第一批城市建設用地報批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中牟人民醫院14.2197公頃已於2009年第二批鄉鎮建設用地報批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白沙鎮供水廠3.1602公頃以單選址報批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華豐鋼鐵92.8205公頃已於2010年第四、五、二十批次鄉鎮建設用地報批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綠博園17.27公頃已於2010年第十九批鄉鎮建設用地報批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上述項目的落地有力促進本縣經濟發展,為本縣由農業強縣邁向工業強縣打下堅實基礎。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開展批而未供低效閑置土地和重點項目用地清查工作,逐宗查清批而未供、低效閑置土地的成因,界定違法、違規用地類型後向縣政府寫出專題報告,明確處置方式、整治期限和責任單位及責任人。二是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應,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自主性中小型商品房建設用地不低於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三是認真落實保障性住房支持政策,凡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一律以劃撥方式供地,將地塊位置、面積用途、規劃指標等信息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四是注重供後監管,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用地開發利用的動態監測。

2010年,全縣應處置批而未用責任目標土地195.09公頃,其中,應完成征地面積195.09公頃,已完成征地面積59.53公頃;應完成供地面積59.53公頃,已完成供地面積42.15公頃,完成率為70.80%;已實施土地徵收面積474.7577公頃,已完成供地面積149.1092公頃,供地率為31.41%;上報市局保障性住房計劃供應面積3.33公頃。

【土地整理】完成了中牟縣2009年度黃河灘區9個批次土地整理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該批項目總規模1274.54公頃,總投資額為5151.24萬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1252.22公頃;完成了中牟縣劉集朱溏池土地開發項目的工程施工任務並通過上級部門驗收,該項目總投資76.39萬元,總規模為8.76公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8.54公頃;完成了中牟縣刁家鄉等兩鄉(鎮)土地整理項目的工程施工任務,該項目總投資1002.25萬元,總規模為225.63公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78.87公頃;完成了中牟縣2009年度刁家鄉土地整理項目的工程施工任務,並通過上級部門驗收,該項目總投資473.87萬元,總規模為107.79公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20.51公頃;完成了鄭州市投資中牟縣韓寺鎮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土地整理項目(一期)的招投標工作,並已開工建設,該項目總規模979.08公頃,總投資4043.58萬元,新增耕地93.27公頃。

【地籍管理】全年辦理國有土地登記發證158宗,面積5852.24畝;辦理集體使用權證共228宗,面積69.42畝(其中農村宅基地130宗,面積34.76畝;集體建設用地98宗,面積34.66畝;辦理抵押登記182宗,面積7697.94畝。

【測繪工作】加大《測繪法》宣傳力度,製作宣傳展板6塊,懸掛橫幅8條,散發宣傳材料1000餘份,宣傳效果明顯。全年測繪各類土地面積2532公頃,參與報批各類建設用地測繪任務共計74個批次,面積1952公頃,編制勘測定界報告449宗。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農村部分:全面完成中牟縣農村外業調查和資料庫建設工作,2010年11月17日省廳預檢小組對中牟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進行了預檢;城鎮部分:全面完成縣城25平方公里和建制鎮19.4平方公里的土地調查工作。省廳、市局預檢小組分別對中牟縣農村、城區地籍更新調查成果和建制鎮地籍更新調查成果進行預檢,其成果符合技術規程要求。12月8日本局向市局調查辦遞交了關於城鎮資料庫復檢的請示。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細化調查】根據村莊地籍調查要求,制定《中牟縣集體土地頒證工作經費預算》(牟國土資文[2010]514號),全部完成村莊地籍調查的有91個,其餘涉及中牟縣其他行政村部分村莊,共登記發證138958宗。

【執法監察】認真開展土地動態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為。2010年本級發現國土資源違規違法案件121起,全部立案、結案,立案結案率均為100%。上級交辦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10起,全部結案,結案率100%。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工作中,涉及中牟縣衛片圖斑174個,分為236個地塊,總面積4050.65畝,其中合法用地地塊數34個,面積2316.44畝,耕地面積為1980.73畝;違法用地地塊數為98個,面積為1000.9畝,耕地面積為762.77畝(違法類型中未報即用佔用耕地147.66畝,邊報邊用佔用耕地141.16畝,未供即用佔用耕地536.59畝),實地偽變地塊數104個,違法佔用耕地面積762.77畝。經過調查取證,共排除138塊,確認98個違法地塊,立案率為100%,並及時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拆除面積為62149.8平方米,沒收建築物面積62336平方米,罰款總額2262537元,並對兩人(科級以下)給予了黨政處分,結案率為100%。

【信訪工作】嚴格落實矛盾排查、領導幹部接訪、首辦負責、領導幹部下訪、領導包案和責任倒查等制度,抓好「三個結合」,即思想疏導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處理問題與法制宣傳相結合,領導帶頭與分工負責相結合。全年受理上級轉辦交辦案件29宗,其中國家級轉辦案件2宗,省級轉辦4宗,市級批轉6宗,縣信訪局交辦17宗,全部結案,結案率100%。接待群眾來信來訪60起200多人次。另外,自行受理案件21宗,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

【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專項行動】2010年8月25日中牟縣召開「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專項行動」會議,以鄉(鎮)為單位統一行動對全縣違法違規用地進行了拉網式全面清查。2010年,全縣共排查出新增違法違規用地183宗,涉及違法用地面積2656.97畝,其中耕地面積1281.21畝。通過此次「專項行動」,徹底查清了違法違規用地底數,建立了違法違規台賬,專項整治工作成效明顯。對排查出的違法違規用地行為,都進行了立案查處,立案率和結案率均達到了100%。

【信息化建設】按照《2010年中牟縣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主要完成了三項信息化建設項目:一是通過網通公司接入光纖,引入了政府內網,實現了政府財政稅收、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和建設用地審批備案系統由外網向內網轉網工作,確保了省、市、縣國土資源主幹網的安全暢通;二是投資2萬元升級改造了中牟縣國土資源局門戶網站;三是啟動中牟縣「國土資源管理綜合監管平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主要任務是以中牟國土資源各類調查數據成果為基礎,匯集其他各類土地、礦產、基礎地質和地質環境等信息,形成國土資源核心資料庫,利用電子信息、地理信息系統、測繪和系統集成開發技術,開發構建不同功能的國土資源管理應用模塊,形成一套具有「編、匯、審、批、供、用、補、查」等功能的國土資源管理圖數化綜合監管平台。

【政務公開工作】2010年,中牟縣國土資源局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局黨組充分認識到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編制了《中牟縣國土資源局信息公開目錄》和《中牟縣國土資源局信息公開指南》,下發了《關於加強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主管領導任組長、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將任務分解落實到科室和個人。2010年,全縣在網上主動公開覆蓋國土資源管理領域45大項,共612條國土資源相關信息。

【兩整治一改革】堅持「教育、制度、科技」三管齊下,採取「一網、一篇、一刻鍾」的措施,抓好具有國土資源系統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一網」就是依靠信息科技手段,開通區域網,實現網上宣傳、網上審批和信息公開;「一篇」就是要求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職工每月堅持撰寫一篇有關「兩整治一改革」或反腐倡廉工作心得體會,築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基礎;「一刻鍾」就是要求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職工做到警鍾長鳴,在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擠出一刻鍾的時間像放電影一樣來仔細回憶一下一天的工作,認真查擺一下存在不存在廉政風險點疏漏的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堅持組織每月2次集中學習和2次分散學習,每月一篇心得體會,並且實行月底統一檢查學習筆記,還組織了以「廉潔從政、執政為民」為主題的演講活動。

【國土資源所建設】2010年4月,中牟縣撤銷城關鎮設立青年路和東風路兩個街道辦事處,縣國土資源局撤銷了城關國土資源所,隨後增設了青年路國土資源所和東風路國土資源所,現全縣按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共設置了18個國土資源所。縣局為各所統一配備了車輛,各所辦公桌、檔案櫃、測量工具等辦公設備齊全。根據對全縣18個國土資源所的檢查評比,有16個所達到了標准化鄉所的要求,達標率為88%。

(段軍領)

C. 中牟縣的經濟概況

2011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398.1億元,比2010年增長2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9億元,比2010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68.2億元,比2010年增長29.1%;第三產業增加值83.0億元,比2010年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7.1:56.5:26.4變化為11.8:67.4:20.8,其中,第一產業所佔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5.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1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佔比例比2010年下降了5.6個百分點。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10年上升5.4%。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997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05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 2002年,中牟縣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0億元。到2007年,中牟縣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元。2005年,中牟縣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十五」時期年均增長14%;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3萬元,比「九五」末高7400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63億元,比「九五」末凈增1.62億元,年均增長19.4%。
陸地蔬菜20.34萬畝,保鮮庫134座,生產各類新鮮蔬菜70多萬噸,豐富了鄭州市民的菜籃子。肉類總產量8.35萬噸,蛋類總產量3.14萬噸,奶類總產量13.46萬噸;豬出欄67.52萬頭,牛出欄7.87萬頭,羊出欄70.42萬只,禽出欄881.74萬只,養殖水面達4.5萬畝,大閘蟹、黃河鯉魚、南美對蝦等名牌產品享譽全國。
中牟種植業以培育特色產業為重點,24萬畝蔬菜、12萬畝西瓜、10萬畝水稻、30萬畝花生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日益鞏固,農作物復種指數達到258%。4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帶動1萬座日光溫室生產的反季節蔬菜豐富了北方大中城市居民冬春季餐桌。4萬畝日光溫室早熟西瓜和9萬畝露地西瓜基本保障了省會鄭州及周邊大中城市的市場供應。全縣的28萬畝大蒜,曾獲馬來西亞博覽會金獎,被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其產品及加工產品保持著農業出口創匯的龍頭地位,2005年,中牟大蒜被評為國家「三綠」工程蔬菜類十大暢銷品牌之一。中牟縣所產稻米有「中州香米」美稱。
中牟縣建成9個高標准規模化奶牛養殖小區,成為鄭州最大的奶源基地。全縣大牲畜常年存欄11萬頭、山綿羊35萬只、生豬39萬頭、家禽376萬只。林業生產在實施防沙治沙、綠色通道和平原綠化等生態骨幹工程的同時,大力發展苗木繁育、名優林果業等效益多元型林業。在發展水產養殖業過程中,積極引進推廣南美白對蝦、大閘蟹等名優新品種,培育出了享譽省內外的知名品牌——「雁鳴湖大閘蟹」,「牟紅牌」黃河鯉魚被評為省級名牌農產品。冷庫庫容已突破20萬噸。
中牟40萬畝無公害作物種植面積、28種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成為河南省首批農業標准化示範縣。中牟大白蒜、「五洲綠源」牌西瓜、「牟紅」牌黃河鯉魚獲省級名牌農產品稱號。建成5個農業科技服務區域中心站,農技服務更加直接有效。建成標准化奶牛養殖小區20個,奶牛存欄2.2萬頭。養殖內水面達到4萬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16年奪得河南省「紅旗渠精神杯」,成為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森林生態建設成效明顯,成為全省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先進縣。新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68個,創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6家,農業產業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45.5億元,年均增長7.9%。
大閘蟹、黑紅薯、中牟大棗、大白蒜、西瓜、精米、辣椒等遠近聞名。其中,尤以白沙鎮和縣南姚家鄉西春崗村草莓,最是盛名,廣銷全國。 主動與汽車產業配套銜接,河南省6家汽車製造企業中,已有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鄭州輕型汽車製造廠、鄭州紅宇專用汽車有限公司3家落戶中牟。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有尼桑皮卡及其改裝車、運動型多功能車等60多個品種。其中尼桑D22皮卡車在高檔皮卡車市場佔有率已達54%;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拉丁2003年初下線後迅速引領國內市場。2004年,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中信集團公司持有的鄭州日產股權,成為鄭州日產的控股股東,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對在華業務進行了戰略整合,東風股份進入中原腹地,將實現快速擴張。鄭州紅宇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是年產3000多輛、180餘種車型、銷售收入近3億元的專用汽車生產科研基地,保溫車、冷藏車銷量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三位,市場佔有率均達25%以上。
2005年,新引進項目86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合同利用域外境內資金51.9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1.11億元。合同利用境外資金307萬美元,同比增長116.2%。實際利用境外資金570萬美元,同比增長1483.3%。實現外貿出口總額2658萬美元,同比增長191.5%。實際利用域外境內資金、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增幅三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中牟縣工業增加值實現37億元,同比增長35%。中牟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9.5億元,同比增長35.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1.7%;實現銷售產值70.4億元,同比增長23.7%。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到22049個,實現增加值49.5億元,同比增長22.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5%。中牟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3家,比上年增加16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0家,比2004年增加5家。
鄭州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園順利開工建設,並與浙江產業基地等40個大型項目簽定投資協議。熱電聯產、天瑞水泥、新華重機、新亞實業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形成了骨幹企業群體。建成加工專業村24個,初加工群體已具規模。工業名牌實現零的突破,創建省級名牌產品、優質產品各2個。2006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50億元,年均增長27.2%,佔GDP的比重較2002年提高9.7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0億元,是2002年的近五倍,年均增長31.3%。
中牟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30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9家,分別比2002年增加66家和16家。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為1998年以來最高。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3.3億元、43.2億元、2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30.8%、10%。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63億元,同比增長32.2%,按可比口徑增長4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1億元,同比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1億元,同比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91元,同比增長16.9%。2006年末,中牟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7.82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31.5億元, 中牟縣連續4年成功舉辦「雁鳴湖大閘蟹美食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中牟人民在邀請北京大學對雁鳴湖生態風景區核心區進行規劃的基礎上,又邀請華南理工大學對景區進行了總體規劃,景區控制面積達到34平方公里,優化構建了「一廊、一核、十區」有機結合的功能布局。與此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項目6家,協議投資達5.2億元。
東湖庄園地處中牟與開封交界處,佔地2400畝,總投資1億多元,仿古庭院、歐式別墅、農家大院、人民公社食堂、垂釣園、溫泉洗浴等集人文、生態景觀為一體,是區域性生態休閑旅遊、娛樂度假中心。雁鳴湖生態風景區、東湖庄園、森林公園、三花村、官渡古戰場、潘安故里等景區串點成線,初步奠定了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基礎。 2005年,全年共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27.7%。國際航空貨運中心、現代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項目正在加緊規劃建設。信息、中介、公益、社區等新興服務業發展迅速,金融、運輸、郵政、通訊等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現代物流等大型物流企業入駐中牟,「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順利實施,農村流通網路不斷完善。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4億元,比2002年增加10.5億元,年均增長15%。金融服務平穩運行。200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45.9億元,是2002年的近三倍,年均增長28.8%;貸款余額達21.7億元,年均增長6.7%。

D. 中牟有幾個鄉鎮

截至2019年6月,中牟縣有11個鄉鎮,其中有1個鄉和10個鎮。

1個鄉是:刁家鄉;

10個鎮分別是:韓寺鎮、官渡鎮、狼城崗鎮、雁鳴湖鎮、大孟鎮、萬灘鎮、劉集鎮、鄭庵鎮、黃店鎮、姚家鎮。

中牟縣「一肩挑兩市」,西鄰省會鄭州,東接古都開封,東西距開封、鄭州各30公里,處於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發展區域。中牟縣集「鐵、公、機」交通優勢於一體。

(4)中牟姚家鎮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擴展閱讀:

中牟縣的歷史沿革:

秋魯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會諸侯於棐林(縣境南部)以伐鄭。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82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縣境南部)。

戰國,秦國七攻魏國,五入囿中(中牟別稱)。

秦朝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劉邦敗秦將楊熊於曲遇聚(縣城東部)。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袁紹大戰於官渡。

唐中和四年(884年),黃巢起義軍與唐將李克用激戰於王滿渡(縣境北部)。

宋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於中牟大敗金兵。

明崇禎年間,李自成三圍開封,皆軍次中牟。

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輾轉縣境。同治年間,山東、安徽起義軍屢次過境。

中華民國,直奉對峙,蔣馮閻中原大戰皆屢爭中牟。

1948年7月,在榆林趙村成立了中牟縣人民民主政府,組建了縣大隊,配合解放軍對敵開展政治和軍事斗爭。與此同時,白沙、蔣沖一帶群眾自發組織,支援解放軍九縱二十六旅修掩體、抬擔架、搞後勤,為蔣沖阻擊戰的勝利提供了保障。

1948年11月,中牟縣出動民兵2100人,奔赴淮海戰役戰場執行支前運輸任務,有24人被評為支前特等功臣。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中牟兒女踴躍參軍參戰,1300餘人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130多人在朝鮮戰場光榮捐軀,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

2005年,中牟縣撤銷謝庄鎮、蘆醫廟鄉,新設置九龍鎮,九龍鎮政府駐蘆醫廟村;撤銷倉寨鄉,並入官渡鎮;撤銷馮堂鄉,並入三官廟鄉。

E. 鄭州市有多少個區縣

截至2019年,鄭州市轄6區5市1縣,分別是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中牟縣。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縣:

1、二七區

二七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因紀念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而得名,位於鄭州市中心西南,東接管城區,西與中原區、滎陽市毗鄰,南連新密市、新鄭市,北鄰金水區。

2、管城回族區

管城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因是春秋時期管國都城所在地而得名,也是鄭州商都歷史文化城區所在地。管城區轄區總面積204平方公里。

3、上街區

上街區位於鄭州市區西部,北臨滔滔黃河,南依巍巍嵩山,東距鄭州市中心城區38公里,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陽80公里,位於鄭洛工業走廊的黃金分割點。

4、惠濟區

惠濟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惠濟區位於黃河南岸,擁有距離鄭州中心城區最近的自然山體—邙山,北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全區600萬株樹木、6.4萬畝森林面積,是河南省「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先進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

5、中牟縣

中牟縣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鄭州市東部新城組成部分,古稱圃田、牟州,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鄰省會鄭州市中心城區,東接八朝古都開封市。

閱讀全文

與中牟姚家鎮工業用地多少錢一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下線後多久到上海 瀏覽:324
汽車手剎多少擋最好 瀏覽:290
一輛汽車大約多少元 瀏覽:575
賓士e扶手箱蓋子多少錢 瀏覽:901
工業電子鋁箔膠帶哪裡有 瀏覽:172
賓士GLA防爆胎補過了能開多久 瀏覽:125
安慶到寧波的汽車多久 瀏覽:819
奧迪和glc哪個好 瀏覽:75
賓士e冷卻劑多久換 瀏覽:954
寶馬進中國市場多久 瀏覽:979
汽車轉向燈不亮如何知道 瀏覽:221
琅東坐汽車到石塘鎮多久時間 瀏覽:904
汽車63kw用多少安發電機 瀏覽:912
人和汽車拍照穿什麼衣服 瀏覽:327
奧迪補合格證多少錢 瀏覽:124
為什麼工業用電不漲價 瀏覽:411
工業防銹漆怎麼樣 瀏覽:53
騎士寶馬的燈在什麼地方怎麼開 瀏覽:381
奧迪前身是哪裡 瀏覽:196
賓士e300前車雷達音怎麼設置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