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海省格爾木市祁漫塔格地區莫日布拉格—布倫台一帶鐵多金屬礦預查
(1)概況
預查區位於青海省西部祁漫塔格地區,行政區劃隸屬於青海省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管轄。預查區面積為1591.2平方千米。預查區距西寧市約1200千米,距格爾木市約500千米。由格茫二級公路西行280千米至甘森泵站,甘森泵站向南西到達預查區有簡易道路,約為200千米。預查區交通尚為方便。預查區地處東昆侖西段祁漫塔格山中東部,內陸高原盆地邊緣地帶,屬高寒山區,地勢總體呈現出西高東低之勢。區內海拔高,地形切割深,山脈與谷地呈北西西向相間排列。氣候具高寒多風少雨、蒸發強烈、晝夜溫差懸殊等典型內陸高原干寒盆地的氣候特徵。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青海省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開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鐵多金屬礦,勘查資金投入1176萬元。
(2)成果描述
工作區內礦床屬沉積型磁鐵礦體,2011年在莫日布拉格礦區(M36)圈定出5條磁鐵礦體。其中主礦體(Ⅱ-1)呈近東西向展布,傾向北西,傾角60°~80°;礦體控制長度600米,厚1.19~40.37米,TFe平均品位34.31%,最高達63.4%;含礦岩性均為深灰黑色透輝石矽卡岩,礦石類型單一。查可勒圖地區M55、M56、M57等磁異常相繼發現鐵礦體。且劃分出5個含礦帶,其中M55-1、2異常區為Ⅰ號礦帶(1條礦體);M56-3、4異常區為Ⅱ號礦化帶(1條礦化體);M57-1異常區為Ⅲ號礦帶(1條礦體);M57-7、8異常為Ⅳ號礦帶(9條礦體);M57-5、6異常區為Ⅴ號礦帶(2條礦體);M57-9、10異常區為Ⅵ號礦帶(4條礦體)。M57-1異常區Ⅲ號礦帶,總體走向北西,長度約700米,礦帶及礦體傾向30°,傾角30°,礦產工業類型為磁鐵礦,礦石自然類型以原生礦為主,已初步圈定磁鐵礦體1條,編號Ⅲ-1,礦體厚1.88米,長約660米。mFe最高25.56%該礦體由BT01、BT06、ZK57-1三個工程式控制制,含礦岩性為矽卡岩,屬矽卡岩型磁鐵礦。M57-5、6異常Ⅴ號礦帶總體走向北西,長度約1000米,主礦帶及礦體傾向南西,傾角60°,礦產工業類型為磁鐵礦,礦石自然類型以次生礦為主,已初步圈定磁鐵礦體2條:Ⅴ-1礦體,厚度10.29米,長度約980米。mFe含量最高30.28%,平均20.54%。對這兩個地區進行資源量估算,結果為mFe(333+334級)1073.33萬噸。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2009年至2011年,在1∶50000高精度磁法工作的基礎上,通過1∶10000高精度磁法及1∶2000高精度磁法剖面等工作,在M36異常相繼發現Ⅱ-1等厚大礦體,通過工作發現該礦體在西側有較好的延伸,繼而擴大了該區資源量。
B. 格爾木有什麼地方特色
格爾木市是青海省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隸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藏高原腹部,幅員遼闊,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鄉兩塊互不相連、中間相隔400多公里的轄區組成。盆地轄區在柴達木盆地南沿,昆侖山北麓,平均海拔2800米,面積76663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駐格爾木。唐古拉山鄉轄區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積49557.5平方公里。兩部分轄區總面積126220.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是世界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
格爾木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鄉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
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品種多。察爾汗鹽湖、東西台吉乃爾礦區,鹽類資源總儲量為世界罕見,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我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
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氂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
農牧業發達,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是青海西部以電力、建材、化工、皮革、鹽業、食品、汽車修配等工業為支柱的新興工業城市。
地處青藏、青新、敦格公路和青藏鐵路交匯處,為青海西部交通樞紐。南可通西藏,北可達甘肅河西走廊,西可去新疆,東可到省會西寧。民航班機可達西寧、蘭州、西安和拉薩,是西藏通往祖國內地的重要中轉站和物資集散地。
1954年設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1956年設噶爾穆工作委員會。1960年改格爾木市。1965年撤市改縣。1980年復設市(縣級),現為副地級市。
名勝有江源冰川、昆侖雪景,一步天險,萬丈鹽橋,鹽湖海市蜃樓等十大景觀。
C. 河北省的工業資源有哪些
河北地處華北地區、黃河下游以北,故稱河北,省會石家莊市。位於東經113°31′~119°50′、北緯36°02′~42°37′,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面積18.77萬km²,人口7185萬。東臨渤海,包圍著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門戶,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毗鄰遼寧、內蒙古、山西、河南和山東
河北省轄石家莊、唐山等11個地級市,是中國農業大省,是小麥、棉花和玉米的重要產地。工業主要有煤炭、鋼鐵、陶瓷、電力、紡織、石油、醫葯工業,其鋼鐵產量居全國第一。另外邯鄲市和唐山市是北方最大的瓷都。
河北是北京連接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已形成了陸、海、空綜合交通運輸網。全省有25條主要干線鐵路通過,鐵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首位。有27條國家干線公路,公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第2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007km,居中國大陸省份第3位。省內有鐵路客運京廣線、京九線、京哈線、京滬線、京包線經過,石家莊、秦皇島、邯鄲、唐山、張家口五個城市已開通民航航線,能為遊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
D. 格爾木藏青工業園的介紹
2014年6月12日上午,藏青工業園開工儀式在格爾木舉行,這標志著藏青工業園建設全面開工。藏青工業園區位於格爾木市東出口以東地區,用地規模29.9平方公里,主要以西藏自治區礦產資源深加工為主,藏青工業園區的建設將成為青海省又一重要生產基地。
E. 格爾木市第二產業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優勢:青藏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畜牧區,農牧產品豐富,發展加工業有充足原料; 該地區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水能資源等新能源非常豐富,工業發展有充足的動力; 青藏地區地廣人稀,土地廉價,可減少工業區建設成本。
F. 什麼叫資源,資源有哪些類型,資源科學體系請簡述
資源: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社會得以發展所必不可少的客觀基礎。
廣義的資源---指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要素。
狹義的資源僅指自然資源。
資源的類型:
一、按照自然資源的概念和特徵及應用的目的進行多種科學分類:
1、根據自然資源的賦存條件及其特徵可以將自然資源分為:地下資源和地表資源;
2、根據自然資源的國民經濟用途可將其劃分為:
農業資源
(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
工業資源(礦產資源、農產品資源、林產品資源、草原產品資源)旅遊資源;
二、根據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經濟關系,即按照資源的性質,劃分為四類:
1、環境資源:如太陽光,地熱,空氣和天然水等。這類資源比較穩定。
2、生物資源:如動物、森林、草場等。這類資源人類使用之後可以通過本身的生產繁殖再
生產出來。
3、土地資源:包括農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
4、礦藏資源:包括能源、各種礦物等。它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其儲量有限,開
發利用之後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枯竭。
G. 格爾木的經濟
2012年,格爾木市工業增加值205.57億元,比上年增長2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8.6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32.9%。
2012年,格爾木市實施項目144個,比上年增加26個。其中,計劃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2個(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房地產業完成投資7.39億元。全年保障性住房開工2102套、竣工3396套、入住4528套。 2012年,格爾木市固定資產投資210.42億元,增長39.9%。建築安裝工程107.27億元,增長28.3%;設備工器具購置82.31億元,增長36.1%;其他費用20.85億元,增長2.3倍。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2.59億元,增長5.8倍;第二產業投資186.89億元,增長39.4%。其中,工業投資186.81億元,增長39.3%;第三產業投資20.93億元,增長39.7%。從投資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154.84億元,增長42.8%;民間投資完成46.72億元,增長24.6%;港澳台及外商投資完成8.85億元,增長96.3%。
2012年,格爾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0億元,增長19.5%。按規模分,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8.77億元,增長39.8%;限額以下消費品零售額21.73億元,增長6.2%。
2012年,格爾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74.49萬人次,增長20.0%。入境遊客2059人,同比減少8.7%。實現旅遊收入6.4億元,增長46.3%。其中:旅遊外匯收入93.05萬美元,同比下降17.8%。星級賓館15家。居民消費價格比2011年上漲3.5 %。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2.4 %,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0.9%,衣著類價格下降0.4 %,家庭設備及用品類價格下降0.1%,醫療保健用品類價格下降1.4%,交通和通訊工具價格下降1.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價格上漲0.8%,居住類商品價格上漲13.0%。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0.7 %。
2012年,格爾木市完成貨運總量2495.05萬噸,增長26.8%。其中:鐵路1510.03萬噸,增長0.1%,公路985萬噸,增長114.6%,民航275噸,增長65.8%;完成客運總量120.59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9.9%。其中:鐵路84.95萬人次,增長7.9%,公路26.63萬人次,增長11.4%,民航9萬人次,增長27.8%。
2012年,格爾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5.05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2233.82公里,其中: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259.93公里,高速公路80.05公里。年末公共汽車營運車輛105輛,公共汽車客運總量420萬人次;年末實有出租汽車數1189輛。
2012年,格爾木市郵電業務總量2.94億元,增長15.3%。其中,郵政業務量0.19億元,增長21.8%;電信業務量2.75億元,增長14.9%。年末固定電話裝機量6.31萬戶,減少0.19萬戶;行動電話29.61萬部,增加3.69萬部;3G電話7.3萬部,增加3.02萬部;計算機互聯網用戶3.57萬戶,增加0.5萬戶,增長16.2%。
2012年,格爾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8.02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84億元,增長26.1%。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增值稅完成1.84億元,增長21.7%;企業所得稅完成0.98億元,下降17.0%;營業稅完成4.20億元,增長29.9%;資源稅完成2.15億元,增長17.7%;個人所得稅完成0.20億元,下降44.3%;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2.88億元,增長63.1%。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8.86億元,增長19.9%。在各項支出中,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5.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5.8%,交通運輸支出增長8.9%,教育支出增長29.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22.1%,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1.6%,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0.5%。
2012年,格爾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3.36億元,比年初增加25.75億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85.48億元,比年初增加15.91億元,個人存款余額86.23億元,比年初增加10.11億元,其他存款1.64億元,比年初減少0.2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26.27億元,比年初增加64.7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58.99億元,比年初增加2.64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62.38億元,比年初增加58.87億元。
2012年,格爾木市保費收入2.37億元,增長15.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8億元,增長13.5%;壽險保費收入1.09億元,增長17.1%。全年賠款支出0.59億元,增長23.1%。其中,財險賠款0.53億元,增長25.2%;壽險賠款685.5萬元,增長9.1%。
H. 青海省格爾木市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
格爾木市 格爾木火車站經度:94.89°,緯度36.42°。市府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是青海省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藏高原腹部,幅員遼闊,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鎮兩塊互不相連、中間相隔400多公里的轄區組成。盆地轄區在柴達木盆地南沿,昆侖山北麓,市人民政府駐格爾木。唐古拉山鎮轄區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積49557.5平方公里。兩部分轄區總面積126220.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格爾木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格爾木風光(16張)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品種多。察爾汗鹽湖、東西台吉乃爾礦區,鹽類資源總儲量為世界罕見,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我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 格爾木市依託柴達木盆地豐富的鹽湖、石油、天然氣源而重點發展的鹽化工業和石油化工初具規模。現建在察爾汗鹽湖區年設計生產鉀肥100萬噸的青海鉀肥廠,是我國生產鉀肥的最大基地,市區東郊的年加工100萬噸原油的煉油廠,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與此相應的機械、電力、建材、汽車修理、皮毛加工、食品等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氂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農牧業發達,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是青海西部以電力、建材、化工、皮革、鹽業、食品、汽車修配等工業為支柱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青藏、青新、敦格公路和青藏鐵路交匯處,為青海西部交通樞紐。南可通西藏,北可達甘肅河西走廊,西可去新疆,東可到省會西寧。民航班機可達西寧、蘭州、西安和拉薩,是西藏通往祖國內地的重要中轉站和物資集散地。1954年設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1956年設噶爾穆工作委員會。1960年改格爾木市。1965年撤市改縣。1980年復設市(縣級),現為副地級市。在短短40年時間內,格爾木已成為青海省第二工業城市,是青海西部經濟、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人口27萬,其中漢族人口佔90.2%。市名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聚)集的地方。有著名的青藏鐵路通過,坐火車一定要帶上數碼相機,沿途風景美不勝收!!!名勝有江源冰川、昆侖雪景,一步天險,萬丈鹽橋,鹽湖海市蜃樓,納赤噴泉,昆侖山口等十大景觀。 區號:0979郵政編碼:816000代碼:632801拼音:Ge'ermu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