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在總路線的指導下,社會主義改造開始進行。
1、農業一般經歷了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幾個階段;
2、手工業一般經歷了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幾個階段;
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大體經過了從低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統購包銷、加工訂貨)到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公私合營)發展的過程。
到1956年底
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96.3%;參加合作社的手工業人員已佔全體手工業人員的91.7%;全國私營工業戶數的99%,私營商業戶數的82.2%,分別納入了公私合營或合作社的軌道。至此,中國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伴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新的經濟基礎的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教育科學文化體制基本形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B. 我國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建立
我國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手工業的社會 主義改造也分為三個步驟:手工業生產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到1956年,參加高級社的農戶占總農戶的87.8%,入社手工業者占從業人數的91.7%。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 了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單個企業公私合營、全 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初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最後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辦手工業供銷小組。第二步是辦手工業供銷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是中國手工業勞動者按照自主自願的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它是手工業合作社的一種高級形式。
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
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改造步驟:
1、積極引導、典型試辦。採用說服、示範、國家援助的方法,啟發和幫助手工業勞動者按照自願互利原則逐步組織起來試辦合作社。
2、總結經驗、普遍推廣。各地手工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建立,從1951年開始到1953年先後成立的有省、市級14個,縣、市級19個。
手工業合作社的全國性的領導機關,1954年以前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1954年12月後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各級手工業聯社,是各種形式的手工業合作組織自願組成的聯合經濟組織,是手工業合作社的直接的組織領導和業務領導機構。
3、加快改造、迎接高潮。農業合作化運動步伐加快,對手工業產生了強烈影響。手工業者要求組織起來的情緒也十分高漲,建社速度也明顯加快了。據統計,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內,全國手工業合作組織從4.98萬多個發展到6.46萬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