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廣東省工業化專題講座專家有哪些

廣東省工業化專題講座專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4 14:44:15

Ⅰ 請幫忙找找中外著名的建築類專家

世界建築大師

邁耶

美國建築師,現代建築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1935年,理查德·麥耶出生於美國新澤西東北部的城市紐華克,曾就學於紐約州伊薩卡城康奈爾大學。早年曾在紐約的S.O.M建築事務所和布勞耶事務所任職,並兼任過許多大學的教職,1963年自行開業。大學畢業後,麥耶在馬塞爾·布勞耶(Marcel Breuer)等建築師的指導下繼續學習和工作,他還是「建築界5巨頭」之一。由於受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影響,其大部分早期的作品都體現出了勒·柯布西耶的風格。1963年,麥耶在紐約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獨創能力逐漸展現在傢具、玻璃器皿、時鍾、瓷器、框架以及燭台等方面。
麥耶設計的產品都頗為簡練,既包括居家設計也包括商用設計。他設計的作品最大的特點是永遠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風格上受別人的影響而迷惑。由於其大膽的風格和值得稱頌的忠誠,麥耶創造出頗為獨特的粗壯風格。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將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別強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這種強健的設計呈立方體狀,似在召喚一種超現實主義的高科技仙境,其中包含著純潔、寧靜的簡單結構。建築的視覺感相當強大,也暗指所包括的空間。 麥耶注重立體主義構圖和光影的變化,強調面的穿插,講究純凈的建築空間和體量。在對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擴大了尺度和等級的空間特徵。麥耶著手的是簡單的結構,這種結構將室內外空間和體積完全融合在一起。通過對空間、格局以及光線等方面的控制,麥耶創造出全新的現代化模式的建築。他曾經說:「我會熟練地運用光線、尺度和景物的變化以及運動與靜止之間的關系。建築學是一門相當具有思想性的科學,它由運動的空間和靜止的空間組成,這其中的空間概念宛如宇宙中的氧氣。雖然我所關心的一直是空間結構,但是我所指的不是抽象的空間概念,而是直接與光、空間尺度以及建築學文化等方面都有關系的空間結構」。
麥耶的作品以「順應自然」的理論為基礎,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綠色的自然景物襯托,使人覺得清新脫俗,他還善於利用白色表達建築本身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關系。在建築內部,他運用垂直空間和天然光線在建築上的反射達到富於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觀點解釋舊的建築,並重新組合幾何空間。
麥耶說:「白色是一種極好的色彩,能將建築和當地的環境很好地分隔開。像瓷器有完美的界面一樣,白色也能使建築在灰暗的天空中顯示出其獨特的風格特徵。雪白是我作品中的一個最大的特徵,用它可以闡明建築學理念並強調視覺影像的功能。白色也是在光與影、空曠與實體展示中最好的鑒賞,因此從傳統意義上說,白色是純潔、透明和完美的象徵。」

路易·康

美國現代建築師。1901年2月20日生於愛沙尼亞的薩拉馬島,1905年隨父母移居美國費城,1924年畢業於費城賓西法尼亞大學,後進費城J·莫利特事務所工作。1928年赴歐洲考察,1935年在費城開業。1941-1944年先後與G·豪和斯托諾洛夫合作從事建築設計,1947-1957任耶魯大學教授,設計了該校的美術館(1952-1954)。1957年後又在費城開業,兼任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
路易·康發展了建築設計中的哲學概念,認為盲目崇拜技術和程式化設計會使建築缺乏立面特徵,主張每個建築題目必須有特殊的約束性。他的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開創了新的流派。他在設計中成功的運用了光線的變化,是建築設計中光影運用的開拓者。在有的設計中他將空間區分為「服務的」和「被服務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間性質進行解析、組合、體現秩序,突破了學院派建築設計從軸線、空間序列和透視效果入手的陳規,對建築師的創作靈感是一種激勵啟迪。
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賓西法尼亞大學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02、03、04、05)、耶魯大學美術館、索克大學研究所(02、03)、愛塞特圖書館(02)、孟加拉國達卡國民議會廳(02、03、04)、艾哈邁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學院(02、03、04、05)、等。

路易·康的著作有《建築是富於空間想像的創造》、《建築·寂靜和光線》、《人與建築的和諧》等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背景

英國建築大師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執教於AA建築學院,後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從事學術研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任訪問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碩士研究生班和各種講座。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哈迪德於1983年入選香港The Peak Club的設計競標方案,獲得廣泛贊譽。此後,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和媒體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灣歌劇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競圖中均獲得一等獎。

哈迪德在從事理論和學術研究的同時,在1979年自己開業,為倫敦伊頓廣場(Eaton Place)設計了一幢公寓。該作品於1982年獲建築設計金牌獎。其他項目還包括為倫敦Bitar設計傢具和室內裝飾(1985年),在日本設計了幾幢大廈,如東京的兩個項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還為格洛寧(Gronningen)的視頻藝術展設計展館,1992年在紐約古金漢博物館設計了"偉大的烏托邦"展覽。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託設計萊茵河畔維爾城的維特拉消防站,建成後為漢堡、波爾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務。

哈迪德於1983年開始在AA建築學院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後其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點有紐約古金漢博物館(1978年)、東京GA畫廊(1985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88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1994年)和紐約中央火車站候車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還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品收藏。

2004年榮獲普立茲建築獎。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並非全然地西化與現代性。在伊拉克長大的扎哈,從小便迷於波斯地毯繁復的花樣,藉由織工的雙手,波斯地毯將現實轉化為交纏豐富的世界。無獨有偶地,織工也多半為女性。

對扎哈最直接的影響仍是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她在那裡就學時,該學院可說是處於黃金時期,堪稱全世界的建築實驗中心。學院繼承 "建築圖像派" 的傳統,學院的多位師生一庫克、庫哈斯、楚米、寇斯,將現代世界的憾動轉化為他們作品的主題與造形。他們勇於做為全新的現代主義者,嘗試捕捉不斷變化的能量,增加新視點,企圖為現代性提出新視點。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庫哈斯的神秘拼貼,還是庫克的宣示性,他們都將多向度透視、快速移動而強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構,整合為意象-這些意像的表現乃是描述多於定義。

二. 現代主義的三種模式
現代主義有三種:第一、信仰新的結構方式。現代主義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閑還是其它價值,現代主義者都可對任何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這種 "過度"導致對全新事物、對未來、對烏托邦的超乎現實的誇大。也因此導致了形的消失,導致造形的極度簡化。第二、信仰新視點。其賣我們己進入一個新世界,只是我們並未看出這點,我們仍延用被教導的舊視點。唯有真正張開眼睛、耳朵或心靈來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們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第三、重新詮釋現代主義的現賣性。結合上述兩者,將新的認知轉化為現存造形的重組。這些新的形體成為新現實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組、溶解後重回原點。藉由新方式重現新事物,我們可建立新世界並居住其中,即使僅經由視覺。

扎哈即屬上述的三種現代主義者,他並未發明新的構造或技術,卻以新的詮釋方法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以拆解題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現代主義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觀,任由觀者遨遊。

三. Zaha Hadid的設計手法
在維塔一案中扎哈證明她其實是經營空間景觀的高手。語匯仍沿襲她早期的作品,但組合方式己大不同。早期扎哈的語匯是挑戰基地涵構,現在她學會從基地找出她要運用的空間語匯。結合機能與空間邏輯,創造出今人激賞的建築,她的建築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過山丘,洞穴如何開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許扎哈已了解,"瞬間的爆發"並未能揭露人類心靈的構造,但能展現人造環境的本質。她並未在烏托邦的殘跡中發現自由空閑,而是在對既有環境的探索中發現。

盤旋手法

維塔案後,盤繞元素一再出現於扎哈的作品中:像是藍圖館,一案中的金屬折板;也曾出現於卡迪夫灣歌劇院、V&A博物館增建中。扎哈這時期的建築是蜿蜒至基地景觀內。接下來她更進一步創造自己的景觀,以此景觀包被機能、創造空閑。在V&A博物館中,扎哈運用在霍金廣場一樣的手法,將畫廊延展至屋頂之上。卡迪夫灣歌劇院中,這種盤旋的語匯界定了大廳空間;在藍圖館中則創造了展位的存在性。

「我自己也不曉得下一個建築物將會是什麼樣子,我不斷嘗試各種媒體的變數,在每一次的設計里,重新發明每一件事物。建築設計如同藝術創作,你不知道什麼是可能,直到你實際著手進行。當你調動一組幾何圖形時,你便可以感受到一個建築物已開始移動了。」

霍華德,E.

(Ebenezer Howard ,1850~1928)

英國「田園城市」運動創始人,1850年 1月29日生於倫敦,1928年5月1日卒於韋林。當過職員、速記員、記者,曾在美國經營農場。他了解、同情貧苦市民的生活狀況,針對當時大批農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脹和生活條件惡化,於1898年出版《明日:一條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書,提出建設新型城市的方案。1902年修訂再版,更名為《明日的田園城市》。

霍華德關於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① 疏散過分擁擠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鄉村。他認為此舉是一把萬能鑰匙,可以解決城市的各種社會問題。

② 建設新型城市,即建設一種把城市生活的優點同鄉村的美好環境和諧地結合起來的田園城市。這種城市的增長要遵循有助於城市的發展、美化和方便。當城市人口增長達到一定規模時,就要建設另一座田園城市。若干個田園城市,環繞一個中心城市(人口為5~8萬人)布置,形成城市組群——社會城市。遍布全國的將是無數個城市組群。城市組群中每一座城鎮在行政管理上是獨立的,而各城鎮的居民實際上屬於社會城市的一個社區。他認為,這是一種能使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改革目標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價的增值歸開發者集體所有。

Ⅱ 講座開場白和結束語有哪些

講座開場白和結束語如下:

開場白:

1、在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全省上下全力備耕春播的大好季節,在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中國工程院xx—xx院士,為我們做《xx—xx》專題報告。

xx—x院士是著名的分子病毒學和生物病毒學專家,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研究員、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在此,我代表xx—xx科技教育領導小組,代表在座的科技界、教育界、企業界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參會人士,對xx—x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現在,讓我們熱烈鼓掌,歡迎xx院士給我們作報告。

2、今天,春光明媚,在這個春意融融的下午,我們有幸邀請到了xx鎮派出所、xx鎮衛生院的領導和專家蒞臨我校共同開展安全與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參加大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出席今天會議的領導和專家有:xx鎮派出所張所長,xx鎮衛生院院長,他們在百忙之中蒞臨我校講課,我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結束語:

1、各位老師,同學,剛才,我們聽取了幾位領導、專家同志做安全與法制教育專題講座,他們給我們上了精彩的一課,極大豐富了同學們的安全與法制知識,也大大增強了同學們的安全與法制意識,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是一場及時雨。

他們的講話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學校。學校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全社會的鼎力支持與幫助;我們取得的每一份成就,無不凝聚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

希望同學們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遵紀守法,健康生活,認真學習,開拓進取,爭做「誠朴礪志,博學篤行」的好青年,在家做個好兒女,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長大後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2、時間飛快,就這么不經意地過去了,我相信大家都還意猶未盡呢。剛才秦主任用富有哲理的寓言,發人深省的故事,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為我們詮釋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真諦,這激情澎湃,詩意盎然,字字珠璣的演講,讓我們如沐春風,猶如醍醐貫頂,豁然開朗。

我相信,我們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聽了講座後,不僅僅是豁然開朗,更會緊跟秦主任的身後,努力去踐行「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認認真真做學問」,追尋終極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張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我們帶來了這一席豐盛的精神大餐,同時我們也把掌聲送給我們自己,為我們自己取得真經,得以提升而高興!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

Ⅲ 從工業化的經驗教訓理解應該具有哪些價值觀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
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
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
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
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
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
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
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
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
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
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
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Ⅳ 中國有哪些做出巨大貢獻並聞名於世的科學家

1、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國傑出科學家、核物理學家、中國「兩彈」元勛。他隱姓埋名工作28年,嘔心瀝血,為我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以表彰他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迅速開展起來。

Ⅳ 專題講座法有哪些優缺點

簡述專題講座法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答:(1)主要優點為:①容易組織,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②適用面廣,可根據團體大小組織不同規格的講座。③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遞大量、系統的知識。

(2)主要缺點為:①聽眾較多時,講授者難以了解聽眾對講授內容的反應,無法與聽眾進行良好的溝通。②教學效果對教學者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不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

(3)注意事項:①講座前應預先了解學習者的人數、教育程度、職業等基本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②做好講授環境的布置,如視聽教具、照明、通風、避免雜訊等,應盡量提供安靜、光線充足、溫度適宜和教學音響設備良好的學習環境。③講授的內容應科學、嚴謹,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正確;講授的語言應生動、藝術,不但要求條理清楚、重點分明、通俗易懂,而且應隨時注意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熱情;講授的方法應靈活、多樣,最好配有文字資料、幻燈、圖片以幫助理解。④講授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0~60分鍾為佳;在演講結束後鼓勵聽眾提問,形成雙向溝通。

Ⅵ 國際經濟或國際政治 哪些專家的講座比較精彩 要網路上能搜到的視頻講座

就說釣魚島事件背後的根源吧

釣魚島事件表面上看起來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沖突,但實際上背後是美國對中國的遏制

美國在二戰,尤其是越戰之後,開始調整了自己的戰略。對於潛在對手,並不會親自出馬,而是唆使潛在對手周邊的其他國家,對這個潛在對手進行牽制,迫使其消耗力量,美國從中漁利

中國目前正在崛起,開始逐步占據世界產業鏈的下游段,正在向中端發展。尚未對占據產業鏈上端的美國造成威脅,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50年之後必然出現碰撞
經濟基礎決定政治,而戰爭又是政治的延續。所以說,一切的根源都是經濟

那麼可以預見,50年後,中美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
這樣,從美國角度而言,就要設法提前消弱對手,消弱對手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對手四面樹敵,疲於奔命。之前的世界霸主英國就是這么玩的,現在美國走的還是這個路線

釣魚島就是一個誘餌,老美唆使日本走到前台,中日之間由於歷史原因有世仇,民眾情緒及其容易轉移,釣魚島如果發生沖突的話,中國就必須將相當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方向
而美國正好渾水摸魚,獲得更大利益

閱讀全文

與廣東省工業化專題講座專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錄音定位安裝到汽車哪裡 瀏覽:979
工業水平儀哪個牌子質量好 瀏覽:446
寶馬是什麼時候做的 瀏覽:73
老賓士s左前門板怎麼拆 瀏覽:618
賓士選裝智能遙控鑰匙多少錢 瀏覽:309
生產汽車有哪些設備 瀏覽:6
奧迪a4提前多久訂車 瀏覽:768
汽車鑰匙無法熄火怎麼辦 瀏覽:901
東北買奧迪哪個好 瀏覽:309
蘇州黃埭汽車違章亂停處理多少錢 瀏覽:737
寶馬1200水鳥保養用什麼機油 瀏覽:400
汽車一個小白點補漆多少錢 瀏覽:287
惠山區堰橋工業園汽車年檢在哪裡 瀏覽:293
寶馬前嘴一套什麼意思 瀏覽:168
奧迪a六一次保養大概多少錢 瀏覽:581
奧迪a4l選裝矩陣式大燈要等多久 瀏覽:810
賓士跑高速顛簸怎麼解決 瀏覽:686
如何去天津工業大學網球場地預約 瀏覽:117
汽車輪胎內側的橡膠叫什麼 瀏覽:97
工業城保安職責是什麼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