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冶金工業特產有哪些

冶金工業特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3 22:43:25

Ⅰ 遼寧朝陽有什麼特產

1、凌源燒雞

亦稱熏雞,成品講究肉熟透,表皮呈紫紅色,鹹淡適度,表裡如一,氣味芬芳,口感極佳,燒雞外型美觀,雞頭回扭,口銜一翅,雙足後折插入腹腔,達到色味香形具臻佳妙。

2、趙家豆腐腦

豆腐腦澆上滾熱的鹵子,點上香油,醋等佐料,香氣撲鼻,超級好吃,是當地人最喜歡吃的一種小吃。

3、撥面

以優質蕎面加水和好,放於面板上擀成厚約2厘米的面片,然後用特製的拔面刀拔制而成。煮熟後面條細長,柔韌適度。澆鹵後,味美適口,經濟實惠。

4、碗砣

碗砣採用蕎麥汁在小碗中蒸煮而成,使用時加入特製的醋汁,是當地人民卻終十分喜愛的風味小吃。此為秋冬美食,可獨食,亦可下酒。

5、麵茶

麵茶是冬天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用小米加工成的細面熬成稀糊狀粥,內加少量的鹼面和精鹽。食用時把麵茶盛在碗里,上面淋上少許芝麻醬,再撒滿一層油炸的黃米面顆粒形脆果,既暖身果腹又香脆可口。

Ⅱ 中國境內豐富的物產有哪些

中國境內的豐富物產資源:

礦產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土地資源

中國土地資源有四個基本特點: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少;類型復雜多樣,耕地比重小;利用情況復雜,生產力地區差異明顯;地區分布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森林資源

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0.69億公頃,蓄積24.83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水資源

中國水資源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29萬立方米。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第6位,人均佔有量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動物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

植物資源

中國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分布錯綜復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干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

植物種類多,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個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比較古老的植物,約佔世界總屬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銀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區現代已經絕滅,都是殘存於中國的「活化石」。種子植物兼有寒、溫、熱三帶的植物,種類比全歐洲多得多。此外,還有豐富多彩的栽培植物。從用途來說,有用材林木1000多種,葯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澱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也不下80餘種,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2)冶金工業特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類型多樣,耕地、林地、草地、荒漠、灘塗等在中國都有大面積分布。但是,中國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與林地所佔的比例小。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林地多集中在東北、西南的邊遠山區;草地多分布在內陸高原、山區。

Ⅲ 寧夏特產都有什麼

寧夏「五寶」用顏色來說,是紅、黃、藍、白、黑,它們分別是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太西煤、枸杞原位野生,俗稱野茨,木本植物。它耐鹽鹼、沙荒、乾旱,是貧瘠地區植樹造林的好樹種。從五月到八月,枸杞花開不斷,花朵鮮艷,到了秋季在茂密的綠枝上,綴滿了紅彤彤、亮閃閃、玲瓏剔透、貌似櫻桃、狀如寶石的果實,十分招人喜愛。枸杞渾身是寶,根、莖、葉、花、果都可以利用。它的根皮,又叫「地骨皮」有清虛熱、涼血的功能,主治虛帶發熱、盜汗、咳血等症。它的嫩葉葯名叫「天精草」,有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的功效,主治熱毒、瘡腫:葉與羊肉一起做羹,味美而益人,還可以製成枸杞茶。枸杞的果實「枸杞子」色澤鮮紅,背譽為「紅寶」,營 養成分十分豐富,並有很高的葯物價值,不僅含鐵、磷、鈣等物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糖、脂肪、蛋白質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維生素等,有濕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名目、強筋骨的功能。特別是對人體醫療保健作用含糖量河有益於人體智力開發的有機含量均高於其他中國省區。1993年經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臨床驗證,寧夏枸杞還是人體免役功能的增強劑,應用十分廣泛。現在市面上多為經過脫水處理的乾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葯、泡酒、做菜。它的系列產品有:干鮮枸杞、枸杞酒、枸杞菜、枸杞水晶糖、鮮枸杞罐頭等。
黃寶——甘草
甘草別名甜食根,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其根莖可入葯,是中葯常用的解毒、調和葯劑,故有「十方九草」之說。甘草多生長在沙漠邊緣,黃土高原及黃土丘陵地帶。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能起到抗潰、抗炎症、降血壓、中樞抑制、甚至抗腫瘤的作用,被稱為中葯里的「國老」,贊為「葯中之王」。甘草又是副食品工業的原料,可做醬油、口香糖、餅干、香煙的添加劑。在工業和印染業中,甘草也有廣泛的用途,寧夏素來就是甘草之鄉,所產甘草色紅皮細,骨重粉足、條干順直,名蓋西北,國際市場上俗稱「西正甘草」。自古就是向皇室進獻的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藍寶——賀蘭石
賀蘭石出產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賀蘭山筆架山一帶。賀蘭石有淺綠、深紫相掩飾的鮮明色彩,深紫石質大約佔78%,藝人稱為「紫底」,其他的是淺綠色石質,藝人稱為「綠彩」和「紫底」配合起來,猶如晶瑩嫩綠的翡翠,鑲嵌在平坦柔韌的紫絨上,顯得十分素雅清秀。不少賀蘭石還呈現出紫中嵌綠,綠中付紫的「三彩」,這就更加美麗、典雅了,極少數還夾有褐色石線,更為難得。賀蘭石可做硯台、屏風、插屏台燈、鼻煙壺、鎮紙等。用它刻制的硯台具有存墨、護毫、不幹不臭的特點。
白寶——灘羊皮
灘羊石以長年放牧在賀蘭山東麓和黃河兩岸廣闊草灘上而得名的,它屬於長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綿陽品種。在世界裘皮中獨樹一幟。毛色有純白、純黑、淺褐、雜毛幾中,多為純白色。在民間有「非三十日齡而不撥之規」三十天左右的羊羔,宰殺取皮,經過精細加工成「二毛皮」皮薄如紙,質地堅韌,柔軟豐勻,非常輕便,以「輕裘」著稱。色澤晶瑩的毛穗,長約8厘米——10厘米,柔軟彎曲,波浪起伏,有「九道彎」之稱,若將皮板倒,潔白的毛穗順次自然下垂,潔白如雪。
黑寶——發菜
是一種陸生藻類植物,學名發狀念珠藻。是一種珍貴山珍,主要生長在寧夏中部和同寧夏比鄰的內蒙古西部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上。新鮮的發菜呈綠色或橄欖褐色,風干後呈黝黑色,因其縷縷交織酷似東方女子的秀發故得名。發菜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於20%(是雞蛋的6倍),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元素。有助消化、解油膩、清腸胃、降血壓之功用。臨床上常用為營養醫療食品,輔助治療高血壓和某些婦女病。手術後的病人食用發菜還能促進傷口癒合。發菜是一種高檔食品,與海參、魚肚、燕窩、魷魚、猴頭、魚翅、熊掌並稱為「美味八珍」因其諧音「發財」富含吉祥,是喜慶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佳餚。
寧夏珍珠米
寧夏大米,產量豐盈,以品優質量佳而著稱,清朝曾被列為朔方貢米。康熙訪寧夏時欽點為宴席主食,稱為「珍珠粳米」。珍珠米粒圓,色澤油潤、味香、蛋白質脂肪含量高,營養豐富。用其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黏而不膩,油潤香口,特別是青銅峽葉盛「白皮大稻」加工的粳米,更是佳品。
太西煤
因原產於山西太原市而得名。寧夏石嘴山市汝箕溝盛產此煤。它有三低(低硫、低磷、低灰)六高(高發熱量、高比電阻、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機械強度)的特點。是國內之冠的優質無煙煤,遠銷亞歐美等十多個國家。太西煤的經濟價值很高,它既是冶金、工業和民用的好燃料,又是化學工業的好原料。
特色食物
燴羊雜碎:風味獨特。其製作方法是:用羊的內臟、頭蹄肉,經仔細沖洗後,入開水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蔥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膻不膩,味道香醇濃郁。
清蒸羊羔肉: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凈,擺在碗內,放上生薑、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鍾左右;然後扣至湯盤內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香酥雞:銀川地方風味小吃,特點是香酥脆嫩。製法:先把煮熟的母雞去骨不去皮,將雞肉撕成長條形,拌以鹽、香油、味精,另用3個蛋清,加澱粉、白面各半,攪勻;將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盤中,然後投入雞肉條,用剩餘的一半泡沫糊將雞肉條包起。包好的雞肉條放進7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白黃色撈出,切2刀3條,再橫切、碼盤,蘸椒鹽食用。
西北人飲酒者居多,當地盛產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純正.
蓋碗茶:當地人叫做團子,西北人多飲蓋碗茶,即便甘南藏區的茶館里也供應的是蓋碗茶,講究使用三炮台的碗。最主要的當然是茶葉和冰糖兩樣,其他的配料有枸杞子、沙棗、紅棗、核桃仁、葡萄乾、桂圓、話梅等滋補佳品,稱之為八寶茶。沏茶的水要沸騰的水,稱之為「牡丹花水」。甘肅的臨夏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所產的團子茶最為正宗,如果沒有嘗嘗這道特色是個遺憾。商店八寶茶售價10袋裝10元,茶館和餐館2元/ 碗,水免費,而真正的好茶兩三道以後味道更好。

地方特產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發菜五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黑,所以又稱「五寶」。
發菜:諧音「發財」,產於同心、中寧、海原一帶荒漠、半荒漠地區,體細長,色黑亮。新鮮發菜呈藍綠色或褐色,喜慶筵宴必不可少。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葯界有「十(個中葯)方(中)九(個要用甘)草」之說。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抗癌、補脾、益氣等功能。
枸杞:寧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馳名中外。其不僅含鐵、磷、鈣,且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常服能潤肺清肝、滋腎、祛風、明目、強筋骨。
賀蘭石:產於賀蘭山,質地細密、剛柔相宜、紫綠相間。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具有發墨、存墨、不幹不臭、護毫等特點,雅趣天成。
灘羊裘皮:寧夏特產毛皮,以產自銀川平原黃河兩岸水草豐美的灘地而得名。俗稱「二毛皮」,毛長2寸,毛穗潔白,質地細潤,輕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稱,是國家傳統名牌出口商品。
地椒子 沙棘 苦蕎 銀川-賀蘭石 寧夏地毯 西夏貢米 香酥雞 銀川灘羊牌提花毛毯 鴿子魚 吳忠-黃酒 吳忠-沙棘 灘羊二毛皮 甜瓜 香水梨 百合干 丁香肘子 賀蘭石 燴羊雜碎 青銅峽柳編 清蒸羊羔肉 石咀山「迎春壺 胡麻 寧夏發菜 寧夏甘草 寧夏枸杞 糖醋黃河鯉魚 燕麥

Ⅳ 營口有什麼好的出名的特產

一、稻米:國家優質米生產基地

營口市種植水稻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水利建設,將大石橋市(營口縣)西部、老邊區(郊區)、蓋州市(蓋縣)西海農場、團山鎮(鄉)等大片鹽鹼荒灘改造成渠道縱橫、排灌暢通、土地平坦、條田連片的水稻高產農田。由於加強了科學研究,在水稻生產上,推行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在水稻品種上,進行了4次較大規模的更新換代;在栽培耕作技術上,進行了4次重大變革;到1984年,從整地、育苗到田間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畝產千斤的栽培技術措施,單產由開發水田初期的135.5公斤,上升到636.5公斤,水稻總產36.6萬噸,面積達57.6萬畝。

50年代水稻優質品種主要有農林7號和農林1號水稻;後經雜交選育出水稻新品種——衛國。該新品種在產量、質量以及生物學特性等方面,都優於當時栽培的其它品種,特別適於在遼南地區種植,比其它品種平均增產15%,最多增產達40%。1955年被國家農業部批准在遼南地區推廣。它是遼寧省第一個自己選育的水稻優良品種。

進入80年代以後,營口市推廣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主要有黎優57、遼粳5號、7826—10、1195、S16等。黎優57是在國內第一個大面積種植的水稻雜交品種,具有明顯的根系優勢、同化優勢、穗粒優勢和高產穩產、適應性強、米質好等特點。7826—10(營豐1號)是大石橋市示範農場、大石橋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持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單產比豐錦增產10%。

到90年代,大石橋市大力推廣金牌稻種8433,超過從日本引進的王牌品種,風靡水稻產區和大米市場。從1993年開始成為大石橋市水田地區主栽品之一。1994年,遼寧省100萬畝水田推廣種植。

營口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米質清白,香軟適口,暢銷國內外,被國家列為優質米生產基地。

二、海鹽:廣闊無垠的海鹽田

營口鹽田的開發始於1730年,具有269年的歷史。全市曬鹽總面積為2.06萬公頃,年產量達80萬噸。鹽化工產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大多中短線產品,產品種類和數量均滿足不了國家的需要。營口海鹽為發展鹽化工生產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以海鹽年產量80萬噸計算,產鹽後所排泄的苦鹵為80萬立方米,這些苦鹵中約含氯化鈉3.35萬噸,氯化鎂13.5萬噸,氯化鉀1.6萬噸,硫酸鎂6.93萬噸,溴化鎂2855噸,為開展苦鹵綜合利用、生產鹽化工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源。為此,營口市充分利用產鹽後的苦鹵綜合利用,以及發展加工鹽的系列產品和鹽的二次加工系列產品(食用鹽、專用鹽、佐料鹽、畜牧鹽、營養鹽)等,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三、水產:
1、產量、質量居全國首位的海蜇

營口海蜇馳名中外。海蜇為腔腸動物,是一種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異體,在水質半咸半淡,泥沙底質的河口附近飄游生活。營口海蜇產區分布在北起遼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歸州沿海。主要產區為團山鎮北海漁場,其產量占蓋州市的60%,主要品種為綿蜇(碗蜇)和沙蜇。綿蜇味美肉嫩,色紫白,為海蜇中的上品,約占海蜇群體的70%。其次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無雜質,以個大體重為特點。最大沙蜇如碾盤,重量達數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國外出口以來,捕撈量逐年增長,全市捕撈量最高年產達1萬多噸,占遼東灣總產量的32.7%。營口海蜇的產量、質量位居全國之首。

2、最早的對蝦養殖

營口沿海灘塗平坦,水質肥沃,餌料資源豐富,是東方對蝦產卵、繁殖的優良場地。營口養殖對蝦的歷史較長,最初是靠漲潮納入天然苗種進行魚蝦混養,是一種粗放的養殖方法。進入70年代中期,對蝦養殖發展很快。1974年,營口市水產研究所和老邊區海水養殖場協作,開展了對蝦人工產卵孵化試驗獲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開展了人工飼養對蝦和精養試驗,回收率為94.4%,平均畝產369.3千克,達到遼寧省領先水平。每年育蝦苗6億多尾,除供本市養殖外,還供應給外市。1983年,為在宏觀上增加對蝦資源,國家農牧漁業部批准在營口建立隸屬於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渤海水產增殖科學實驗基地營口增殖實驗站。其任務是開展對蝦資源增殖技術研究,對蝦人工育苗和進行大海流放增殖試驗。營口對蝦養殖走上了科學化、規模化的軌道。對蝦養殖面積達33511畝,年產量從1981年的4噸增加到現在的2268噸,養殖對蝦成為近年來營口市產量最多、產值最高的水產品之一。

3、最大的毛蝦市場

毛蝦是遼東灣水產資源主要品種之一。常年捕撈量都在萬噸左右,最高年產量達18700噸。毛蝦捕撈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營口市成為遼寧省毛蝦生產的集散地。每逢捕撈旺季,山東、河北等外地和市漁業公司以及沿海漁村的漁船前來捕撈作業。並在毛蝦市場進行交易。由於營口蝦皮加工質量好,價格合理,非常暢銷,在東北三省及北京、青島、上海、浙江等地區,很受消費者歡迎。

4、遼寧省唯一的虹鱒魚養殖基地

虹鱒魚是名貴的魚類,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遼寧省養殖品種中唯一的冷水魚類。1966年4月,營口市、大石橋市(營口縣)農業局從黑龍江省引進虹鱒魚發眼卵3000粒,在大石橋市百寨鎮(公社)聖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魚苗成功。1972年10月,將499尾魚苗放入大石橋市建一鄉(公社)廂房水庫的400平方米池塘中進行養殖馴化。1973年1月,從該池中捕出種魚和大魚481尾,魚苗成活率為96.2%。營口市水產科學研究所經過兩年,從發眼卵培育到種魚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鱒魚試驗成功,並通過技術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1980年,榮獲營口市科技成果一等獎。虹鱒魚投放到市場後,成為賓館、飯店搶手貨,供不應求。

四、水果:
1、中外馳名的蘋果之鄉

營口市的蘋果生產,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是遼寧省四大主產區之一,產量名列遼寧省第二。由於營口的土壤、氣溫、雨量等自然條件適宜蘋果生長,且蘋果以果質香甜、耐貯運而聞名中外,素有蘋果之鄉美稱。營口蘋果主要栽培區是蓋州市中東丘陵區各鄉鎮、大石橋市部分鄉鎮和老邊區柳樹鎮等。蓋州市和大石橋市部分鄉鎮於1995年分別被列為全國和遼寧省的蘋果生產基地。全市蘋果以國光系、富士系、元帥系、金冠系為主,品種有98個,其中,國光、富士、紅玉、倭錦、雞冠、迎秋、青香蕉、甜黃魁、祝光、印度、伏錦、元帥、紅星、金星等為主要栽培品種。到1998年,蘋果樹已發展到3100萬株,產量達到37.4萬噸。營口蘋果除銷往國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北京、上海、廣東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外,還出口到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數量每年在2萬噸左右。

2、葡萄之鄉

營口市中部平原適於栽植葡萄,葡萄栽植面積10813畝,株數僅次於蘋果,共300多萬株,占果樹總株數的10.7%。蓋州市陳屯鄉葡萄栽植量居全市之最,紅旗滿族鎮大棚葡萄2600畝。分別被譽為「葡萄之鄉」和「東北葡萄第一鎮」。

全市有葡萄品種27個,其中龍眼、巨豐、北醇、玫瑰香、康拜爾、黑奧林、紅富士為主栽品種。龍眼是多年來在熊岳城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優良品種。大部分為鮮食品種,只有北醇為釀造品種,龍眼是兼用品種。

營口栽植與培育葡萄的歷史悠久。早在1913年,熊岳農事試驗場就進行葡萄優良品種的選育,到1945年,共推出晚香玉、白雞心、龍眼、黑漢堡、瑪卡特漢堡、牛奶、白大粒紅雞心、湯姆森西多力思等9個優良品種。

1967年,熊岳農業專科學校經過十多年的試驗、比較和系統觀察,選育出新品種——熊岳白葡萄。該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耐寒性,在熊岳地區5年生葡萄畝產可達1500公斤。白葡萄果實白色透明,平均粒重2.82克,含糖量20%,出汁率75%,每千粒果含維生素C20—20.7毫克,單寧含量較低,含酸量適中,榨取的果汁抗氧化強,澄清速度快,是釀造高檔白葡萄酒的優良原料。1983年,營口鹽鹼地利用研究所經過多年試驗,選育出具有穩定的抗寒、抗病、早熟、耐鹼、豐產等優良新品種——紫豐。1985年通過省級鑒定,並被命名推廣。

3、享譽省內外的蓋州大李子

營口市的李子樹有150萬株,年產量2萬噸,共有9個品種。其中主栽品種有:香蕉李、硃砂李、雞心李和黃干核李4種。搭配品種有伏李、秋李、麥黃李、長把李和黃肉李。

1982年,蓋州市在進行植物品種普查中,發現了李子的新品種——蓋州大李子,當時全縣只有5棵大李子樹。該樹結果期長,樹齡一般在30年以上,果子個頭大,平均單果重125克,最大的達160克以上。果味好,香甜適口,早熟,每年7月20日前後成熟,比香蕉李子早熟半月至20天。由於登市早,價格好,經濟效益高。蓋州市科委在安平、蘆屯、九寨、高屯、紅旗、九壟地、羅屯等鄉鎮進行推廣,建立了成片大果園。其中僅蓋州市安平鄉李武溝村就有李子樹2萬株,年產400噸,被譽為「李子之鄉」。遼寧省科委將其列為優良品種開發和「星火科技」項目。該品種已被黑龍江、吉林、北京、山東、河北、四川等15個省、市引種。紅果之鄉

營口市栽培山楂的歷史比較久遠,但多為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而形成類型繁多的群體。進入80年代,又陸續引進一些新品種進行栽培。現在主栽品種有大山楂、遼紅、西豐紅、磨盤、八楞和金星。搭配品種有大山裡紅、早熟大山裡紅、小山裡紅。遼紅山楂是遼寧省果樹研究所選育的。該品種在9月下旬成熟,具有果肉細膩、果味濃香、抗寒、耐貯運等特點。全市種植山楂樹約18.33萬株。大石橋市呂王鄉被稱譽為「紅果之鄉」。

4、各具特色的杏樹

營口市杏樹共有19個品種,其中以紅臉杏、麥黃枵、荷花杏、龍王帽、大杏梅為主栽品種,全市共有杏樹2.5萬株,年產量0.08萬噸。

早在19世紀30年代,熊岳農事試驗場就開始了杏樹的栽培試驗。到1945年,先後推出了大杏梅、二杏梅、李子杏等優良品種。1983年至1984年,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先後在陝西省眉縣和遼寧省北票市大黑山發現陝梅杏樹和遼梅杏樹。經過在資源圃中進行嫁接系統培植,選育出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系——遼梅杏和陝梅杏。遼梅杏屬西伯利亞山杏的變種,耐—38℃低溫,枝幹呈紅褐色。花型與江南梅花完全一樣,每年4月開花,花期長達20多天,花色粉紅、復瓣,每朵花開出30多個瓣。陝梅杏一朵花有100多個瓣。花的直徑達4厘米到6厘米。這兩種梅杏雖然坐果率低,但卻深得人們格外的偏愛。為北方增加了新的亞喬木觀賞樹種,結束了北方只能賞盆梅的歷史。

五、畜牧:
1、國寶——遼寧絨山羊

營口市農村養羊歷史悠久,其中蓋州市培育的絨山羊最為著名。絨山羊是產於蓋州市東部山區的優良絨肉兼用型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體質壯、適應性強、耐粗飼料、抗病力強、遺傳性穩定、產絨產肉量高、絨質肉質好等特點,可與世界著名的普列頓羊相媲美,被國家農牧漁業部譽為國寶。1981年,遼寧省畜牧局將蓋州絨山羊正式定名為遼寧絨山羊。1984年通過國家標准鑒定,正式確定為國家絨山羊優良品種。1986年國家確定蓋州市為絨山羊生產基地。十幾年來,先後向21個省(區)市、190個縣(旗)輸送優良羊種,改良外地山羊取得了顯著效果。

2、稀有的野生動物

遼河下游的營口蘆葦沼澤地帶是發展經濟獸類麝鼠等(均可製作裘皮)的良好環境,也是遼寧省麝鼠集中分布區之一。麝鼠由北部自然遷入遼寧,並擴展到沼澤地帶,數量逐年增加,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經濟獸類的野生動物資源。

廣闊的蘆葦沼澤給雁鴨和鷗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有針尾鴨、綠頭鴨、白眉鴨、銀鷗、海鷗等,遷徙季節有近百支的雁群停留。該區也是稀世珍禽丹頂鶴的主要繁殖場所之一,著名的珍禽白鸛也棲於此地。

東部山區毛皮獸種有黃鼬、松鼠、狗獾等,花尾榛雞、大杜鵑、鳳頭百靈、金翅等鳥類也廣布山區。

六、柞蠶:
歷史最早、面積最大的柞蠶業

柞蠶是營口市的重要特產之一。營口的柞蠶生產具有300多年的歷史。早在清朝順治年間,就開始放養柞蠶,而後傳播到庄河、岫岩、海城等地,是遼寧省和東北地區人工大量放養柞蠶歷史最早、時間最長的地區。

營口的柞蠶主要分布在大石橋市、蓋州市的東部山區。全市共有各種柞林資源250萬畝,占東部山區30個鄉鎮土地總面積的51.5%,是全市農業生產中佔用資源面積最大的一種。

營口的柞蠶按品種來源可分為四大系列,即青蠶系統、黃蠶系統、靛藍系統、銀白系統;按放養量來說,以青蠶系統的青6號、黃蠶系統的青黃1號為主放品種。其中青6號占放養量的60%,青黃1號佔30%。柞蠶產量逐年提高,1998年達到6212噸。

柞蠶屬於多層次加工增值性產品,其商品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是山區農民致富和創匯農業的骨幹項目。

七、林業:
1、中國北方著名的樹木標本園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樹木標本園座落於蓋州市熊岳鎮溫泉路東側。始建於1915年,土地面積1.5公頃,各類樹種48科、120屬、382個樹種。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園林事業的發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標本園面積不斷擴大,樹木品種不斷增加。到1998年,該樹木標本園(包括標本林在內)土地面積為6.5公頃,比建園初期擴大近4倍。樹種增加到61科152屬、594個樹種。其中從日本、美國、蘇聯、朝鮮以及歐洲各國或地區引進的著名樹種40多個,內含造林樹種25種,野生果樹5種,觀賞樹種10種。在引進的觀賞樹種中,針葉樹種有萌芽松、北美喬松、西黃松、短葉松、脂松、歐洲雲杉等。闊葉樹種有火炬樹、美國鵝掌楸、日本厚朴、銀槭、紅桷櫟、沼生柞、歐洲白樺等。在國產樹種中有中外馳名的古老孑遺樹種,素有「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和水杉,有國內稀有罕見的珍貴樹種天女木蘭、馬掛木、玉蘭花、刺楸、三椏釣樟、刺五加等,有經濟價值很高的中國特產樹種杜仲和漆樹。

熊岳樹木標本園樹種之豐富,在中國北方省份中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引種的外來針葉樹更為突出。

2、全國唯一的李杏種質資源圃

中國果樹種質熊岳李杏圃位於遼寧省蓋州市熊岳鎮望兒山下,佔地9.46公頃,建於1983年,是由國家農業部委託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建設的,是全國唯一的一個李杏種質資源圃。

種質資源收集始於1981年,現有李資源437份,居世界第一,杏資源450份,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這個資源圃是全國李杏資源的保護和研究中心,也是李杏生產的推廣基地和全國農業院校師生實習的場所,並為全國各地提供李杏良種。

3、繁多的野生植物

營口在植物區(區系)劃上屬於華北植物區,是華北植物區向東北延伸部分,包括遼東半島西北部的蓋州東南部、遼東山區西麓低山、丘陵的蓋州西北部及大石橋市東部、遼東灣北岸濱海平原的營口市老邊區和大石橋市西部。由於河流較多,地上水資源豐富,土壤條件又比較好,加之佔有絕對優勢的華北植物區系種類,又有長白山植物區系和內蒙古植物區系的植物滲入,使營口地區成為遼寧省野生植物種類比較豐富的地方,計有纖維、野果、油脂、干鮮野菜、蜜源、調味等15大類,輪葉沙參、山梨、百里香、蒼耳、栗碗、東北天南星、黃柏、桔梗、珍珠梅、苣蕒菜、花椒、松脂等150餘種,其中蘆葦是重要的野生纖維植物資源,成為遼寧特產。營口地區有蘆葦面積32980畝,蘆葦產量7272噸,主要用於葦漿造紙,蘆根葯用。

4、東北聞名的葯材集散地

營口中葯有著悠久的歷史,葯材業比較繁榮。早在1861年營口開埠後,成為當時全東北唯一的水陸交通商埠,素有東北地區葯材集散地之稱。

1984年6月至1986年4月,營口市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中葯資源普查,兩年共採集鑒定2903份標本,實測樣方861個。全市中葯資源有517種,總蘊藏量約2086萬公斤。在這次中葯資源普查中,發現了全地區從未記載和使用的新品種13種,如五加科的東北土當歸、夾竹桃科的羅布麻、虎耳草科的落新婦等,還有東北草本葯用植物志沒有記載的本市獨有的傘形科珊瑚菜。同時還發現了過去棄之為草的薔薇科匐枝萎陵菜,據研究證明,具有抗菌消炎療效。本地區引種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百合科植物——蘆筍,不僅是一種品味兼優的名貴蔬菜,而且還有很高的葯用效能,對心臟病、高血壓、膀胱炎、癌症等都有一定療效。

營口常年生產的中草葯約120多種,有許多地道的北方特產或重要葯材,如細辛、刺五加、遠志等是南方所沒有的。還有一些葯用植物,如北沙參、天女木蘭、八面楓等,又是吉林、黑龍江兩省所沒有的。因此,營口的葯物資源不僅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在遼寧省內葯材生產上也有重要地位。

八、礦產:
1、遼寧省最大的金礦

金礦是營口市的重要礦藏資源,主要分布在蓋州市和大石橋市。蓋州市貓嶺金礦位於太平庄鄉境內,礦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從1985年起,國家進行詳細的地質勘探,已探明黃金金屬儲量74.2噸,其中大於5克/噸的礦體總計24個,金屬量9168公斤;大於3克/噸的礦體總計34個,金屬量共17410公斤,屬低硫化物易采、易選特大型礦床。該礦已被營口市列入「十五」期間重點開發項目,是中國允許對外招商的十大金礦之一。

2、遼寧省白雲岩儲量第一位

白雲岩集中分布在大石橋市百寨鎮境內,儲量豐富,礦石質量優良,埋藏較淺,適於大規模露天開采。陳家堡子、峪子溝兩個大型白雲岩礦床,探明儲量47790萬噸,保有儲量47000萬噸,佔全省總儲量的87%,儲量居遼寧省第一位。白雲岩主要用於冶金煉熔劑,該礦已被列為國家規劃礦區加以保護。

3、遼寧省唯一探明儲量的砷礦床

遼寧省唯一探明的砷礦床——虎皮峪砷礦,位於大石橋市黃土嶺鎮虎皮峪村,該礦共有25個礦體,其中以7號礦體為主,長50米,厚1.58米,延深180米。礦石量為26.5萬噸,含砷量20837噸。平均品位As7—87%,礦石礦物主要為毒砂,其次為磁黃鐵礦和黃鐵礦。規模較大,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4、全國最大的菱鎂礦

營口市菱鎂礦屬於晶質菱鎂礦,探明儲量29.4億噸,占遼寧省的84%,是世界四大鎂礦之一。

主要礦藏資源分布在大石橋市的官屯鎮青山懷、百寨鎮高庄屯、聖水寺一帶。菱鎂礦床、礦點共發現12處,其中大型菱鎂礦床3處,小型菱鎂礦5處。開采菱鎂礦的礦山企業有遼寧鎂礦公司青山懷鎂礦、營口市電熔鎂磚廠和鄉鎮集體礦山企業32個,營口青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鎂砂及系列產品暢銷全國,遠銷美、日、法、韓、俄等40多個國家,已成為全國鎂製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被國家農業部、經貿部授予全國出口大戶。營口耐火材料廠試制出的電熔鎂砂,是冶金工業和特種工業理想的耐火材料。可加工出電熔鎂砂磚、電熔鎂質出鋼口磚、電熔再結和電鉻磚等產品。其中,電熔鎂質出鋼口磚被稱為三高磚(高純原料、高壓成型、高溫燒結),馳名全國。

5、東北最大的花崗岩生產基地

花崗岩俗稱花崗石,結構均勻,質地堅實,顏色美觀,為優質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營口市花崗岩出露面積約9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蓋州市南部的16個鄉鎮內,大石橋市境內出露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全地區總儲量為250億立方米,正在開采利用的儲量為22億立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花崗岩生產基地。

營口花崗岩有:黑雲母二長花崗岩、中細粒黑雲母花崗岩、似斑狀中—中粗粒花崗岩、中粗粒花崗閃長岩、粗粒花崗片麻岩、混合花崗岩等。其中蓋州市花崗岩石材國內外聞名,現有大小採石場68個,年產量100—159萬立方米。產品有:各種樓房基石、路崖石、囤底石、礦井石、碑石、紀念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和各種拋光飾面板材等,大量銷往國內各地,並批量出口。特別是黑色花崗石更受國內外用戶的青睞。

花崗岩的分布約占營口市總面積的16%,具有出露面積廣、地質儲量大、分布集中、風化層淺、質量好、易開采、交通方便等特點,成為全市的優勢建材礦產資源。

6、遼寧省唯一的鈷礦產地

營口市的銅、鈷礦產地共有5處,主要分布在大石橋市境內,蓋州市1處。已探明儲量的有2處,其中1處為銅、鈷伴生產礦。鈷D級礦石量538.6萬噸,鈷金屬量2023噸。鈷平均品位0.038%,礦石工業類型為銅鈷硫化礦石。營口鈷礦是目前遼寧省唯一的鈷礦產地。

7、硼礦保有儲量占絕對優勢

營口硼礦主要產地分布在大石橋市黃土嶺鄉後仙峪村和呂王鄉馮家堡子。硼礦保有儲量居遼寧省第二位,是營口市的優勢礦產之一。

後仙峪硼礦床共見4條礦化帶,其中2號礦化帶規模最大,礦化最好,是遼寧省開采條件較好的富硼礦。保有儲量398.1萬噸,平均含三氧化二硼(B203)14.83%。該礦化帶長150米,寬164米,最窄處12米,平均寬60米,向地下延深100—700米。以富含遂安石為主要特徵,礦石的礦組成主要有硼鎂石、遂安石、硼鎂鐵礦3種。

該礦於1960年由遼寧省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發現,經歷6年地質勘查。到1989年,有國營礦山1個和集體礦山5個正在開采。其中五○一礦屬國家化工部統配的大型礦山企業,1973年10月開始建設,總投資1975萬元。設計生產能力10萬噸/年,以露采為主,擴大建後逐漸轉為地下開采,主要開采對象為5號礦體。集體礦山有建一鄉硼礦、黃土嶺鄉硼礦等,年產礦石總量13萬噸。硼礦石銷往全國13個省、市。

Ⅳ 黃石特產是什麼

黃石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新興的工貿城市和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黃石素有「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之鄉"、「服裝新城"的美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里「大興爐冶」,開采鼓鑄,為中國古代燦爛的青銅文化寫下了輝煌的篇章,留下了斐聲中外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19世紀80年代,清代兩湖總督張之洞在黃石興辦大冶鐵礦和煉鐵廠,後成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揭開了近代中國冶金工業的第一章,成為我國近代鋼鐵工業的搖籃;黃石又有「水泥之鄉」的美譽,誕生於1907年的湖北水泥公司,曾有過「遠東第一」的稱號,如今仍是全國最大的水泥集團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黃石服裝工業異軍突起,名牌精品薈萃,有獲得全國唯一金牌的康賽T恤衫,有獲得歐洲質量獎的美爾雅西服。尤其是美爾雅服飾集團,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年創匯1.2億美元的大型上市企業集團。
黃石1950年建市,為當時湖北省兩大省轄市之一。建市50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黃石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繼建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大中型企業,形成了以原材料工業為主體,以大中型企業為骨幹,冶金、建材、電力、機械、紡織、化工、輕工、電子等行業綜合發展的工業體系,涌現了美爾雅西服、堡壘牌水泥、康賽T恤衫、中國勁酒等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名特優產品。據統計,共有17項產品獲國家金銀牌,142項產品獲省部優稱號,13個商標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美爾雅』被評為全國馳名商標,形成了多層次,多系列、多品種的名優特產品群,有力地帶動了我市優勢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給我市經濟賦予強勁的生機和活力。

Ⅵ 呂梁特產有哪些啊

呂梁特產有交城駿棗,孝義火燒,柳林大紅棗,孝義柿子,冀村長山葯,山西汾州核桃,交城梨棗,臨縣開陽大棗,汾陽釀酒高粱,孝義梧桐山葯等。

交城駿棗。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孝義火燒。火燒是我省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

孝義柿子。柿樹產量高,壽命長,木質優良,俗有鳥木之稱。果實含糖量高,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冀村長山葯。長山葯是仁岩村傳統的土特產,特點是面長,甜而有絲,營養滋補功能極佳。

山西汾州核桃。歷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質,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

呂梁的其他簡介。

呂梁市隸屬於山西省,是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呂梁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屬於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在9℃左右,四季分明。這里有北武當山,卦山,龐泉溝,酒都杏花村等著名景點。

呂梁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解放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該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能源重化工業也有長足的發展。

Ⅶ 河北省的特色

河北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郊遊」場所,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是我國最早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清代皇家游獵的場所——木蘭圍場。河北是中國的文物大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名列全國首位,著名的還有邯鄲趙王城遺址、涉縣媧皇宮、響堂山石窟、保定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清西陵, 唐山清東陵、滄州鐵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正定隆興寺等。在悠悠歷史古跡的背後,河北省也不乏擁有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北戴河、秦皇島南戴河和唐山沿海的天然海濱風光,遼闊壯美的壩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淶水野三坡,險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種景緻相映相成,為「燕趙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河北是我國重要糧棉產區。現有耕地1億畝以上,大部分的地區農作物可兩年三熟,但各地耕作制差異很大。全省的糧食播種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本省是我國重要產棉基地。石家莊以南各縣出產集中,素稱「冀南棉海」。此外,油料、麻類、甜菜、煙葉也重要,與棉花合為本省五大經濟作物。畜牧業是本省僅次於耕作業的重要農業部門。河北還是我國重要漁區之一,以沿海漁業為主,秦皇島是主要中心。本省盛產栗、杏、柿、梨等果品。主要煤礦有開灤、井陘、峰峰等多處,產品部分輸出國外。傳統手工業品有曲陽石雕、馬鞍、易水硯等。
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指標分別於1994年和1996年提前實現了翻兩番。全省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葯等十大產業為主體,布局基本合理的資源加加工結合型工業經濟結構。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其中,唐山鋼鐵佔全省一半以上,佔全國九分之一!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鋼和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葯工業在全國占優勢地位;河北有兩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中國電谷。
【各地特產】 晉州鴨梨 深州蜜桃 興隆紅果 滄州蜜棗 河北血杞 藁城宮面 阜平大棗
京東板栗 趙縣雪花梨 巨鹿串枝紅杏 宣化白葡萄 贊皇金絲大棗
紅星蘋果 磨盤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滄州金絲小棗
巨鹿銀花 滄州冬菜 祁州漏蘆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張北馬 定州豬 虎皮黃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衡水金魚 深澤西河肉糕
冀南牛 壩上長尾雞 抽沙刺綉 曲陽石雕 秦皇島貝雕畫
易水古硯 唐山陶瓷 磁州窯 承德木雕 侯店毛筆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錯橋果核雕 武強年畫 黃驊毛蚶
邯鄲叢台酒 壩上莜麥 陽原供佛杏 龍眼葡萄 宣化鸚哥綠豆
八棱海棠 發菜 蕨菜 桑洋驢 西八里大蒜 安平豆口灑
口蘑 蔚州貢米 小石庄大甜椒 雞澤椒干 金絲掛毯
棗強營皮 口皮 內畫鼻煙壺 固安柳編 保定槐茂醬菜
汾州黃酒 徐水劉伶醉 衡水老白乾 晉州咸驢肉 高碑店豆腐絲
漕河驢肉火燒 保定春不老 辛集皮革

閱讀全文

與冶金工業特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水平儀哪個牌子質量好 瀏覽:446
寶馬是什麼時候做的 瀏覽:73
老賓士s左前門板怎麼拆 瀏覽:618
賓士選裝智能遙控鑰匙多少錢 瀏覽:309
生產汽車有哪些設備 瀏覽:6
奧迪a4提前多久訂車 瀏覽:768
汽車鑰匙無法熄火怎麼辦 瀏覽:901
東北買奧迪哪個好 瀏覽:309
蘇州黃埭汽車違章亂停處理多少錢 瀏覽:737
寶馬1200水鳥保養用什麼機油 瀏覽:400
汽車一個小白點補漆多少錢 瀏覽:287
惠山區堰橋工業園汽車年檢在哪裡 瀏覽:293
寶馬前嘴一套什麼意思 瀏覽:168
奧迪a六一次保養大概多少錢 瀏覽:579
奧迪a4l選裝矩陣式大燈要等多久 瀏覽:808
賓士跑高速顛簸怎麼解決 瀏覽:686
如何去天津工業大學網球場地預約 瀏覽:117
汽車輪胎內側的橡膠叫什麼 瀏覽:97
工業城保安職責是什麼 瀏覽:73
美規寶馬x7收音機雙頻怎麼設置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