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用水定額是單位的哪些人負責

工業用水定額是單位的哪些人負責

發布時間:2022-07-13 14:53:39

❶ 水資源承載力指標體系

2.4.1 構建原則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是屬於評價、規劃與預測一體化性質的綜合研究,它以水資源評價為基礎,以水資源合理配置為前提,以水資源潛力和開發前景為核心,以水資源供需平衡為目的,以系統分析和動態分析為手段,以人口、資源、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為最終目標。在對區域水資源承載力進行綜合評判時,首先必須要確定水資源承載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要求擬定若干個代表性好、針對性強、易於量化、便於相互比較的指標。由於受到水資源條件、生態環境、社會發展水平、經濟技術條件和產業結構和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在選擇指標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區域性原則

以區域為評價主體進行綜合評價。構建水資源承載力指標體系時既要遵循一般的區域共性特徵,又要考慮區域本身的特殊性。

(2)動態性原則

水資源承載力本身就具有動態性的特點,所以在構建其指標體系時要考慮具體的歷史發展階段下所獨具的特徵,所選取的指標也就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

(3)戰略性原則

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必須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進行的,那麼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力研究只有把近期和遠期結合起來,對遠期水資源承載力作出較為客觀的預測和評價,使水資源支持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近期與遠期相協調,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才能得以實現。

(4)生態性原則

生態環境是影響水資源承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岩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對承載力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岩溶地區的地表水極易通過裂隙、管道、溶洞等轉為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轉換頻繁,地下水也易受到污染。在構建指標體系時,要考慮這種生態環境的特殊性。

(5)整體性原則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不僅涉及承載主體——水資源系統,還涉及承載客體——經濟社會系統和環境系統,在選擇指標體系時,要整體地、全面地考慮,不僅要反映各子系統的特徵,更要體現水資源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系,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指標體系的完備。

(6)可操作性原則

建立的指標體系往往在理論上反映較好,但實踐性不強。因此選擇指標時,不能脫離指標相關資料信息條件的實際,盡量選擇那些關鍵性的具有綜合性的指標,而且所選擇的指標含義要明確,具有可量化性,數據要規范,使得建立的指標體系簡潔明確,易於計算和分析,對於所設計的模型要具有可操作性。

2.4.2 構建指標體系

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的建立是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影響水資源承載力的因素很多,涉及「水資源-經濟-社會-環境」系統的各個方面,所以指標的選取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考慮,從眾多的因素中選取能夠反映問題本質的因素,並除去重復因素的作用。現根據建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從不同方面、不同層面客觀地反映區域水資源條件、開發利用狀況、供需關系、生態環境、經濟水平及社會狀況等方面[12~14],擬建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7所示,將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分為4個層次,即1個目標層、3個准則層、9個領域層、34項基本指標層。

圖2.7 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框圖

2.4.3 參考指標的分析

(1)目標層:水資源承載力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最終目標是使水資源系統在供需兩方面總體上達到平衡,以實現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也反映了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及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一種關系。

(2)准則層1:水資源系統水平指數

在水資源-社會經濟-環境復合系統中,水資源處於核心地位,水資源系統水平指數體現了水資源系統的運行結果,或者說是它的發展水平,主要用狀態指標來描述,水資源系統水平指數主要包括水資源條件、開發利用程度和供水水平3個領域層。

1)領域層:水資源條件。水資源條件是由當地的氣候因素和地域環境特點所決定的,是自然支撐能力指標。水資源條件由水量和水質兩部分構成,它是決定一個地區水資源緊張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a.水資源總量(m3)。水資源總量的確定是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的基礎,是決定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水資源量是指某一區域內,當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產水量。根據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轉化和平衡關系,水資源總量可用下式計算:

W=P-ES

式中:W為水資源總量;P為降水量;ES為地表蒸散發量。

b.人均水資源量(m3/人)。

人均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人口總數

人均水資源量可綜合反映區域發展的水資源條件。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認為,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可按人均年擁有淡水量的多少來衡量其水資源的緊缺程度。因此,人均水資源量是判斷區域水資源條件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是直觀判斷缺水程度的指標。

c.地表徑流模數(104m3/km2·a)。

地表徑流模數=徑流量/土地面積

地表徑流模數是反映區域內地表水資源量的一個衡量指標。

d.地下水補給模數(104m3/km2·a)。

地下水補給模數=地下水補給出量/土地面積

地下水補給模數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區域地下水資源的豐富程度及可更新恢復能力,它是衡量地下水資源豐歉的指標。

e.地表水水質等級。地表水水質等級(河流)判斷地表水質量,主要根據我國地表水水環境質量標准(GHZB1—1999)獲得,這個標准適用於我國江、河、湖泊、水庫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地表水五類(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域的水質根據特定的要求執行。地表水水質等級反映了地表水水質狀況,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表水受污染的情況。

f.礦化度(mg/L)。礦化度反映了區域地下水資源可利用性大小,是體現地下水水質狀況的指標,一般來講,礦化度越小,說明區域地下水資源的可利用性越大(除去特殊用途),反之亦然。

2)領域層:開發利用程度。由於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不均衡性和隨機特性的原有分布狀況,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那麼人類只有對水資源進行調節控制和再分配,才能滿足人類生活、社會經濟活動和環境對水資源競爭性需求的行為。開發利用程度不僅體現了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實力,更加反映了這個地區水資源的開發潛力的承載力,以及它的開發難易程度。開發利用程度包括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水資源利用率和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4項指標。

a.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

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地表水年供水量/地表水總量

反映地區地表水的開發程度,以及可利用的潛力。

b.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

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地下水供水量/地下水可供水量

地下水開采程度不同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地下水資源開發潛力的大小。

c.水資源利用率(%)。

水資源利用率=需水量/可供水資源量

d.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m3/人)。

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可供水資源量/人口總數

3)領域層:供水水平。對水資源進行開發的目的之一就是供水。供水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供水能力也是當地水資源條件、經濟技術水平、供水工程建設的反映。評價供水能力主要有地表水控制率、地下水開采能力、供水量模數和人均可供水量4項指標。

a.地表水控制率(%)。

地表水控制率=地表水蓄水工程年入庫水量/地表水資源量

它反映地表水的調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水供水能力和抗洪防禦能力大小的指標。

b.地下水開采能力(%)。

地下水開采能力=地下水可供水量/地下水資源量

反映地下水可供開采水量的大小,若超過其開采能力,則會導致環境地質問題。

c.供水量模數(104m3/km2)。

供水量模數=供水量/土地面積

供水模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區供水工程基礎設施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d.人均可供水量(m3/人)。

人均可供水量=實際供水量/人口總數

人均供水量反映水資源供水系統的供水能力和水資源對區域發展的支撐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區域的用水水平。

(3)准則層2:經濟社會系統水平指數

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始終離不開社會背景和經濟支持。水與社會的關系主要是水能否滿足人類的用水需求,以及人類對水資源系統的有效管理。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對水量和水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樣,社會也肩負著管理、保護水資源的責任。經濟發展與水也不是單純的表面供需關系,而是要把水資源開發利用決策同經濟發展的戰略決策綜合起來考慮,即要統一考慮需求結構(經濟結構)與供水結構,又要統一考慮水投資與其他經濟部門的投資,還要統一考慮供水能力不足時經濟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所導致的水增加。在綜合考慮水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方面,選取了社會水平、經濟水平、用水水平、用水效益和用水效率5個方面作為經濟社會系統的評價指標。

1)領域層:社會水平。區域人口的多少,增長狀況,人口的素質,人均收入等,這些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很大關系,人口危機往往引發水的危機,這種危機一旦處理不好將直接危及社會的安定和政局的穩定。「社會狀況」與水相關的因素有人口總數、人口增長率、城市化率。

a.人口總數。人口的數量反映對水需求的程度,人口越多的地方,對水的需求就越多,對水的壓力就越大。

b.人口增長率(人/km2)。人口的增長同時也意味著需水的增長,而區域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口的增長應控制在水資源的承載力范圍之內,應嚴格控制人口快速增長。

c.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城鎮人口/總人口

城市化率取決於農業發展水平、工業化程度及第三產業的發達狀況,另一方面,城市化率又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城市化率的提高,則無論是對水質還是對水量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城鎮人口急劇增長所帶來的城市廢水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2)領域層:經濟水平。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等與水有直接聯系。經濟發展一方面要求水的供給,經濟發展變化則對水要求也會相應變化,同時它的工業廢污水排泄也會給水造成壓力;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也決定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經濟水平」包括人均GDP、工業產值模數、人均糧食產量和第三產業總產值4項指標。

a.人均GDP(元/a)。人均GDP最直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

b.工業產值模數(元/km2)。工業產值模數反映區域工業化程度,即生產力水平。

c.人均糧食產量(kg/a)。人均糧食產量反映農業生產比重,也反映水對農業生產的支持程度。

3)領域層:用水水平。隨著社會水平和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水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但是人們的用水水平受水資源本身條件、人口分布、供水系統的供水能力等因素影響。「用水水平」包括生活用水定額、工業用水定額、農業灌溉用水定額、缺水率和需水量模數等5項指標。

a.生活用水定額。生活用水定額是指單位時間內,人均生活所需要的用水量。包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需消耗的水量,在農村還應包括大小牲畜用水量,又稱人畜用水定額。因此,城市和農村居民應規定一個合理的生活用水定額,單位為L/人·d。

b.工業用水定額。工業用水定額是指為提供一單位數量的工業產品而規定的必需的用水量,也就是在工業生產中,每完成單位產品所需要的用水量。不同行業,不同產品所需的用水定額相差很大,即使是同一種產品,因設備狀況、工藝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用水定額也會有較大差別。

c.農業灌溉用水定額。農業灌溉用水定額是指某一種作物在單位面積上,各次灌水定額的總和,即在播種前以及全生育期內單位面積的總灌水量,通常以m3/hm2來表示。灌溉用水定額是指導農田灌水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灌區水利規劃、設計灌溉工程、編制灌區用水計劃的基本資料。

d.缺水率(%)。

缺水率=缺水量/總需水量

缺水率綜合衡量一個地區的缺水程度。

e.需水量模數(104m3/km2)。

需水量模數=需水量與土地面積之比

4)領域層:用水效益。用水效益是衡量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標志之一,反映水資源利用效率,是體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一個「質」的飛躍。「用水效益」包括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和耕地灌溉率兩項指標。

a.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104m3/萬元)。

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工業需水量與工業總產值之比

該量反映工業綜合用水效率、節水程度和產業結構狀況。

b.耕地灌溉率(%)。

耕地灌溉率=灌溉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

5)領域層:用水效率。用水效率的高低反映水資源利用與管理程度的高低,用水效率越高,則反映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無效耗用與損失越小,反之亦然。用水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用水的自然條件、工程狀況、工藝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用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系數、工業用水損失率和農業用水保證率等4項指標來表示。

a.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重復利用水量/(生產中取用的新水量+重復利用水量)

指在一定的計量時間(年)內,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重復利用水量與總用水量之比,反映工業用水效率、工業的科技含量和工業節水潛力。

b.渠系水利用系數(%)。

渠系水利用系數=凈用水量/毛用水量

該系數反映了從渠首到農渠的各級輸配水渠道的輸水損失,表示整個渠系水的利用效率,反映了渠道工作狀況和灌溉管理水平,是衡量灌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4)准則層3:環境系統水平指數

領域層: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是區域實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反映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區域由於供水不足,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解決城市生活及工業用水需求,只能依靠現有工程設施超標准運行,擠占農業用水和減少生活環境用水來維持,致使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因此,治理、保護環境成為實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決策之一。

a.BOD濃度(mg/L)。生化耗氧量 BOD普遍使用於描述城市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治理的關系,以及河流水質情況。因此,選取 BOD濃度作為水環境污染負荷指標是合理的。

b.污徑比。污徑比即一定水體內認為排放的污水流量與河流徑流量的比值。一般的,河流的污徑比越小,稀釋能力越強,稀釋容量越大,水質不易被污染;反之則水質易受污染。

c.水體自凈能力。水體自凈能力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定義指受污染的水體經物理、化學與生物作用,使污染的濃度降低,並恢復到污染前的水平;狹義定義是指水體中的氧化物分解有機污染物而使水體得以凈化的過程。

d.產水模數(104m3/km2)。產水模數是指單位面積上的產水量,反映了水資源對生態環境的保障能力。

e.生態環境用水率(%)。生態環境用水率是指生態環境需水量與水資源總量的比值。

2.4.4 參考指標的選取

在綜合分析水資源承載力的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參照全國水資源供需分析中的指標體系和一些關於水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考慮岩溶區水資源自然賦存量的差異以及開發利用方式不同的基礎上,選取了以下8個相對性評價指標:

1)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U1(m3/人):可供水資源量與人口總數之比。

2)水資源利用率U2(%):需水量與可供水資源量之比。

3)人均供水量U3(m3/人):實際供水量與人口總數之比。

4)需水量模數U4(104m3/km2):需水量與土地面積之比。

5)生活用水定額U5(L/人·d):生活需水總量與人口總數之比。

6)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U6(104m3/萬元):工業需水量與工業總產值之比。

7)耕地灌溉率U7(%):灌溉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

8)生態環境用水率U8(%):生態環境需水量與水資源總量之比。

❷ 水利部已經發布的70項工業用水定額有哪些

一、水資源收費標准

1、水利工程供水(除農業和環境用水外)水資源費由每立方米0.60元調整為1.10元。

2、市自來水集團企業、各區縣自來水公司取用地下水水資源費由每立方米0.60元調整為1.10元。

3、自備井取用地下水水資源費:生活、工業等取用地下水由每立方米1.50元調整為2.00元;鄉鎮企業取用地下水由每立方米0.40元調整為2.00元;生產純凈水取用地下水由每立方米4.00元調整為40元;洗車業取用地下水由每立方米1.50元調整為40元;洗浴業取用地下水由每立方米1.50元調整為60元。
二、自來水收費標准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由2.30元調整為2.80元;行政事業用水每立方米由3.20元調整為3.90元;工商業用水每立方米由3.20元調整為4.10元;賓館、飯店、餐飲業等用水每立方米由4.20元調整為4.60元;洗浴業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10元、30元、60元三檔統一調整為60元;洗車業、純凈水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20元調整為40元;農業賠水價格每由立方米0.50元調整為0.60元。

三、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污水處理費按用水量計征。居民用水每立方米由0.60元調整為0.90元;其他用戶用水每立方米由1.20元調整為1.50元。

❸ 用水定額單位L/人.

每人每天用多少升水的意思.
L代表體積單位 升
/表示分數,每 的意思
.代表乘數,
d代表天.
具體用水定額可以去國民經濟手冊查找,河北省的定額有地方標准《河北省用水定額》,分為工業農業用水、生活用水、景觀綠化用水等.

❹ 化工系統節約用水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根據化工生產用水的特點,加強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資源,挖掘節水潛力,發揮水資源的綜合經濟效益,本著節約有獎、浪費有罰的原則,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化工系統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各級化工管理部門。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節約用水,是指通過技術進步、綜合利用、科學管理及產品、產業結構合理化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地降低單位產品的用水量,以最合理的用水量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二章節水管理機構和職責第四條化學工業部生產綜合司負責全國化工系統節約用水歸口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節約用水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二)制定化學工業節約用水規章、規程、技術標准,並組織實施;
(三)協助編制化工系統節約用水規劃;
(四)組織制定化工主要產品取水定額,並組織檢查;
(五)指導化工系統節約用水的技術開發、技術改造,參與審核有關節約用水的技術改造項目。第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化工廳(局、總公司)節水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上級有關政策、條例,負責制定本地區節約用水規劃,技術政策,並組織指導節約用水的技術開發、參與審核節約用水的技術改造項目;
(二)負責檢查本系統化工企業節約用水管理工作;
(三)負責或協同有關部門對本地區化工企業、事業單位節約用水獎金的審批工作;
(四)負責對本地區化工企業、事業單位用水定額的考核工作;
(五)負責或協同有關部門對本地區化工企業用水指標的分配和管理工作;
(六)負責建立本地區的節約用水統計體系,並負責統計數據的匯總上報工作。第六條化工企業、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本單位節約用水工作。根據管理工作需要,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年耗水一百萬噸以上的企業應設專職人員,企業應建立廠、車間,班組三級節水管理網。企業節約用水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節約用水的方針,政策;
(二)制定本單位各類用水定額,進行統計,分析及匯總上報工作;
(三)制定本單位節約用水的有關制度,並監督執行;
(四)參與制定本單位的用水規劃,技術進步措施,並組織實施;
(五)負責考核本單位各類用水指標及節約用水獎金的計算,申報和分配工作。第三章節約用水管理工作第七條根據節約用水管理工作的職責分工,化學工業部生產綜合司負責建立化工系統節約用水的指標體系和統計體系,並定期匯總化工系統用水情況及主要化工產品的單位產品取水量情況。各級化工主管部門及化工企業,事業單位負責本地區或本單位的用水統計,考核,建立健全用水統計台帳及原始記錄,並按上級部門要求及時上報統計報表。第八條各化工企業、事業單位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化學工業部有關計量工作的具體規定,配備水的計量器具,加強計量管理。第九條各化工企業必須依照國家有關標准,定期進行水平衡測試。第十條新建、擴建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選用節水型的生產工藝、設備、節水器具。節水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節約用水投資,凡屬於基本建設項目,由基本建設投資安排;屬於更新改造措施,由更新改造資金安排。第十一條化學工業用水應盡量採用循環水,一水多用,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沿海地區化學工業應盡可能利用海水做冷卻水。第十二條各化工企業、事業單位的供、用水裝置均應按國家有關規范及產品標准要求設計、製造和安裝。第十三條所有供、用水裝置必須定期檢測和維護,嚴防泄漏。第十四條凡使用地下水、自來水作為間接冷卻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循環利用。第十五條間接蒸汽冷凝水回收率必須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第十六條生產用水、生活用水必須分開。實行裝表計量,按量收費,不得實行包費制。第四章節約用水的考核第十七條主要產品(指能夠代表企業水平並起主導作用的產品)的取水量考核,一般可採用單位產品取水量的考核辦法,考核量應占企業總取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不便採用單位產品取水量考核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化工企業,可採用萬元產值取水量的考核辦法,考核量應占企業總取水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❺ 河南省用水定額

法律分析:河南省用水定額系列地方標準的修訂工作已經完成。此次修訂內容包括農業與農村生活用水定額、工業與城鎮生活用水定額兩個方面。新修訂的河南省《農業與農村生活用水定額》、《工業與城鎮生活用水定額》已於2020年12月2日正式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條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第四條 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❻ 南寧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201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節約用水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城市規劃區內管理和使用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的單位和用戶,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城市實行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節約用水納入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

城市公共供水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其他用水。對各行各業用水,實行定額管理,對居民提倡節約用水。第四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采水和管網輸水、用戶用水中的節約用水工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節約用水管理工作。第二章用水計劃第五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城市節約用水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行業綜合用水定額和單項用水定額,按照規定的程序報批後實施。第六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月用水量在一千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單位列為計劃用水單位,建立用水檔案,並根據城市節約用水年度計劃以及自治區行業用水定額,向計劃用水單位下達用水計劃,並按季度或年度進行考核。第七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供水情況和生活、生產需要調整用水計劃,並及時通知計劃用水單位。

計劃用水單位因生產經營情況需要增加用水量的,可以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接受申請的部門應當在三日內作出答復。 計劃用水單位因停業、歇業、減少或停止用水,應當及時報告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計劃用水單位應當執行用水計劃。超過用水計劃的,應當繳納超計劃部分的加價水費。加價水費的加價幅度及其具體繳納辦法按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第九條計劃用水單位收到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通知後,應當在通知限定的時間內到指定的銀行交納加價水費;逾期不繳納的,按日加收應交金額的千分之三的違約金。第十條超計劃用水加價水費列入市財政專戶儲存,專項用於開展城市節約用水管理、科研等工作。第十一條計劃用水單位應當加強節約用水的管理,建立、健全用水統計制度,定期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用水統計報表、資料。第十二條用水單位因建設工程施工需要臨時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應當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臨時用水計劃,供水單位按批準的臨時用水計劃給予供水。

未辦理臨時用水計劃而用水的,按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繳納超計劃用水加價水費。第十三條自建設施向本單位供水或向其附近單位和個人供水的,應當編報年度供水和用水計劃,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三章用水管理第十四條用水單位應當按規定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量器具。城市居民住宅應當安裝分戶計量器具。第十五條建設工程施工、園林綠化及環境衛生用水現場,應當有專人負責用水管理,防止用水漏失,並實行計量器具計量。第十六條供水單位、用水單位、房屋管理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產權歸屬及時保養和維修各自的供水、用水設施、設備和計量器具,保持供水、用水設施、設備和計量器具完好。第十七條工業用水單位應當採取循環用水、一水多用、廢水處理、綜合利用等措施,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不到自治區同行業平均水平的,應當進行節約用水技術改造並限期完成。第十八條用水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實行循環用水:

(一)四千大卡以上的製冷設備;

(二)集中式中央空調;

(三)營業性和訓練性游泳池;

(四)機械化洗車;

(五)其它按規定必須實行的循環用水。第十九條月用水量在五千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單位,應當會同技術監督部門按國家標準定期對本單位的用水情況進行水量平衡測試和合理用水分析,發現有浪費用水現象的,應當及時改正。第二十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用水設施的,應當採用節水型工藝、設備和器具。配套建設的節約用水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參與節約用水設施的設計方案、選型的審核和竣工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供水單位不予供水。

❼ 用水定額的單位L/人·d是什麼意思!!

L/人·d,即單位時間內,每人每日所消耗的水量。

用水定額是每個用水單位(如每人每日、每平方米營業面積等)所需要的用水量,一般以L為單位。用水量每日都發生著變化,在一日之內用水量也是不均勻的。

用水定額一般可分為工業用水定額、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和農業灌溉用水定額三部分。

(7)工業用水定額是單位的哪些人負責擴展閱讀

建築用水定額的計算

生產用水一般比較均勻,並且具有規律性,其用水量可按消耗在單位產品上的水量計算,或按單位時間消耗在生產設備上的水量計算。

消防用水量大而集中,並與建築物的使用性質、規模、耐火等級和火災危險程度等密切相關。為保證滅火效果,消防用水量應按需要同時開啟的消防滅火設備的用水量之和計算。

用最高日最大時用水量確定水箱、貯水池容積和水泵出水量,以及進行廠區和居住區室外給水管網的設計計算。

閱讀全文

與工業用水定額是單位的哪些人負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用品廠家哪裡有 瀏覽:71
寶馬3系專車什麼級別 瀏覽:627
工業互聯網如何提升應急能力 瀏覽:529
汽車流量一般收費多少 瀏覽:704
汽車線束檢測台是什麼原理 瀏覽:48
長樂工業園區一畝地多少錢 瀏覽:890
汽車油泵堵塞如何檢查 瀏覽:293
汽車在路上什麼 瀏覽:45
海口寶馬油耗多少 瀏覽:236
西北工業大學兩個校區哪個好 瀏覽:313
寶馬七系裸車價多少錢 瀏覽:438
沈陽工業大學與西工大哪個好 瀏覽:134
賓士cla和君越哪個有面子 瀏覽:319
奧迪剎車硬怎麼修 瀏覽:992
錄音定位安裝到汽車哪裡 瀏覽:984
工業水平儀哪個牌子質量好 瀏覽:449
寶馬是什麼時候做的 瀏覽:79
老賓士s左前門板怎麼拆 瀏覽:623
賓士選裝智能遙控鑰匙多少錢 瀏覽:315
生產汽車有哪些設備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