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在哪裡誕生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在哪裡誕生

發布時間:2022-05-10 16:36:00

⑴ 新中國第一輛汽車是怎樣誕生的

新中國第一輛汽車是經過自行研發誕生的,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載重汽車在吉林省長春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一汽集團前身)下線,這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甚至機械工業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這輛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為藍本的解放卡車,擁有90匹馬力的六缸汽油發動機,載重量為4噸,最高時速達到65公里。這款型號為CA10的載重卡車生產了30餘年,解放牌汽車也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國產汽車鼻祖。

新中國汽車的性能型號介紹。

初期的解放牌汽車有CA10 、CA10B、CA10C等型號,為後橋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千瓦,載重量4噸,可拖帶4.5噸重掛車,最高車速75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9升。

以後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 ,載重量為5噸 ,發動機功率85千瓦 ,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1956~1986年共生產102萬輛。

以上內容參考國資委——【1956年】新中國第一輛汽車下線

⑵ 我國第一輛汽車是什麼時候生產的,在什麼地方

我國第一輛汽車是1931年在沈陽生產的。

1929年張學良投資80萬大洋在沈陽迫擊炮廠內籌辦的名生工廠製造汽車,同時他讓李宜春從美國購買了「瑞雪」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進行拆解和研究,李宜春將整車拆卸,然後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對其它零件重新設計製造。

花了2年的時間,終於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牌75型載重1.8T汽車。一年中裝出10輛。開辟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由於九一八事變沒有能批量生產。

(2)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在哪裡誕生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個提出要建立中國汽車工業的是孫中山,他在《建國方略》一書中說道:「自動車乃為近代所發明,乃急速行動所必要」,中華民國時期有建立汽車工業的構想和行動,終因日本的侵華戰爭而遭破滅。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尚無汽車製造業,只有一些基礎薄弱的汽車維修和汽車配件製造小企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恢復和擴展汽車維修和配件製造業,並開始籌劃建立汽車工業。

⑶ 汽車在中國最早出現在何時何地

1931年5月31日,國產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終於問世。為了慶祝第一輛國產汽車的問世,遼寧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該車載重量1.82噸,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

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工廠對其他零件均進行了重新設計製造。中國第一輛鳳凰牌轎車於1958年9月28日誕生在上海汽車裝配廠(上海汽車廠前身。

1992年1月已合並進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當時,經過1956年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生產關系的變革,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上海廣大汽車工人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後,迫切要求改變汽車工業的落後生產面貌,決心結束上海不能製造轎車的歷史。當時上海汽車裝配廠職工一是由於有著上述迫切願望;二是已經取得了於1956年試製成功58型越野車和1957年試製成功上海58Ⅰ型三輪汽車的經驗。該廠領導接受了廣大職工試制轎車的迫切要求,決定試制轎車。但是試制轎車,由於技術要求高,技術裝備不足,場地簡陋,又缺乏經驗,把握不是很大。因此採取了悄悄的「埋頭造車」。經過廠領導、工程技術人員、有經驗的老工人共同研究選型,決定以華沙和順風兩種轎車為樣車,各取其長,按實樣進行仿製。車身採用無大梁結構,發動機採用南京汽車廠的仿製蘇聯勝利牌M—20型四缸發動機,功率為50馬力,底坐仿華沙轎車,車身外型仿順風轎車。在試制過程中,主要靠手工技術和在普通機床上搞革新進行零件切削加工,部分部件用越野車部件加以改用。整個車身製造全由手工敲制,僅一隻車頂要敲四萬多記,整個車殼要敲十萬多記。就這樣,工人們憑著精湛的手藝,經過四個月的努力,第一輛銀綠色的轎車,於1958年9月28日延生。經過試車,測得最高時速可達105公里。

⑷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哪一年生產的

中國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CA71

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討論《論十大關系》,毛主席在中間插話時說:「什麼時候能坐上我們自己製造的小汽車來開會就好了。」以饒斌為代表的一汽幹部職工銘記共和國領袖的殷切期望,將領袖的期望當作自己的使命。

1957年6月,一汽派設計處副處長史汝楫和工程師胡同勛到北京尋找樣車和開發國產轎車的相關資料。

東風轎車就是中國第一輛國產轎車,誕生於1958年5月12日。

東風轎車是四門六座的中級轎車,裝有直列四缸、頂置式高速發動機,四檔機械變速箱,最大馬力70匹,最高時速128公里。

東風轎車的參考樣車是法國的「西姆卡」,發動機以德國「賓士190」為樣機,仿造為主,自主設計。整車造型美觀大方,富有民族風格。車頭鑲有「東風」兩個漢字和一條金龍象徵中國;車頭兩側鑲有毛主席題寫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尾燈為「宮燈」造型。

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後花園觀看並乘坐了東風轎車。毛主席高興地說:「坐了我們自己製造的小汽車了。」

東風轎車開創了中國轎車工業的紀元。

⑸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什麼

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是在1931年5月31日生產的民生牌75型6缸水冷載貨汽車。

民生廠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和實際情況,計劃製造兩種型號的載貨汽車,一為75型,載重量約為兩噸,適用於城鎮;一為100型,載重量約為3噸,適用於道路條件較差的地區。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是1956年下線的解放CA10汽車,其實解放汽車只是新中國的第一輛汽車。而中國的第一輛汽車誕生於1931年的東北,那個時候沈陽還叫奉天。

1929年張學良給奉天兵工廠撥了70萬研究經費,用於研發製造載重汽車。本項目負責人通過借鑒美國瑞雷汽車,開始了難苦的研發之路,歷時兩年,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民生卡車問世。

(5)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在哪裡誕生擴展閱讀:

1931年9月12日,民生牌汽車開進了大上海,參加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展覽會,擺放在展會中央,與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品牌汽車日月爭輝。美國還向中國訂購了46台汽油機。

展會結束僅僅幾天,九一八事變,將剛剛啟蒙的汽車工廠公司弓手讓給了日本人,接手的正是如今的豐田公司,當時還是一家紡織工廠,汽車業務剛獨立出來沒多久。

豐田將民生牌75型汽車改造成來豐田31C型卡車,不能說「民生75」成就了豐田汽車,但是對豐田在貨車領域的技術提升幫助巨大!如今的豐田已經全球十大汽車品牌之一,銷量更是擊敗大眾,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企業。

⑹ 中國第一輛汽車,你知道是什麼車嗎

眾所周知,新中國的第一輛車是解放牌卡車,但回想起來,中國人製造的第一輛國產車要追溯到1931年5月31日,誕生於東北沈陽的民生牌轎車。

⑺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哪個廠生產的

我從《張學良全傳》上了解到是中國自己民生汽車資料如下:
我國的第一輛汽車於1929年5月在沈陽問世,由張學良將軍掌管的遼寧迫擊炮廠製造。張學良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瑞雪」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李宜春將整車拆卸,然後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對其它零件重新設計製造,到1931年5月歷時兩年,終於試製成功我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開辟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工興建,1956年7月投產,1957年7月13日我國生產出第一輛載貨的解放牌汽車,又於1958年5月,我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自行研製設計生產了第一輛與當時政治風雲起伏顛簸、榮辱與共的紅旗牌轎車,被譽為「東方神韻」。幾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汽車生產採用了各種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設施,汲國外汽車科研之精華。不僅秉乘了傳統的堅固造型,更具時尚汽車的柔媚風貌,線條流暢,駕乘舒適的「座駕」新寵不斷誕生。
汽車的先河,終究是值得欽佩的。
但從歷史教材上了解到是解放牌汽車

⑻ 中國第一輛汽車生產是哪一年

1931年5月31日

1931年5月31日中國第一輛自主生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汽車在遼寧迫擊炮廠下線。

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在當時並沒有落後 日本的豐田2噸卡車。有人做了統計:在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製的,202種是進口的,國產化率高達70%,在國內機械工業水平極低的條件下,能夠達到這一水平,相當不易。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歷史意義:

「民生」牌汽車在展會上亮相,對當時的政治和經濟,均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因此,在展會期間和會後,道路協會曾先後通過兩個決議案,對「民生」牌汽車予以嘉獎和推廣,並致電張學良將軍:「以民生之自製汽車,為展會增光,迫擊 炮廠雖被日軍強占,

中途停頓,望本革命精神犧牲一切,對日反抗,恢復工廠,加工製造,以應時需。

中國第一輛國產「民生」牌75型2.5噸載貨汽車,填補了中國汽車製造工業的空白,掀起一股民族汽車製造工業熱浪 ,激發了全國民眾抗日救國信念,極大地激發了國人的愛國主義激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民生牌汽車

⑼ 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哪年生產的

汽車本該與中國人有緣。早在清康熙年間(1678-1679)中國就發明了汽車,但未見中國典藉,卻被國外奉若神明,聯想到西太後命司機跪著開車也就不免扼腕長嘆了。跨入新世紀,"汽車機遇"再度光臨中國,人們不禁要問,我們還會失之交臂嗎?
1901年,中國第一輛進口汽車登陸上海。從此,中國有了汽車的概念。2001年,上海誕生了一份「行報」,從此,這座城市把「行」的革命當作了對新世紀的宣言。這兩件事雖風馬牛不相及,但都與車輪有關。

1901年,對了解汽車史的人來說是個值得關注的一年。這一年,一位叫李恩時(Leinz)的匈牙利人攜兩輛汽車來滬,開中國汽車風氣之先。現存有照片為證。但也有人說,西太後乘坐過的一輛Duryen汽車是我國進口的第一輛汽車。現還有實物陳列在頤和園內。

究竟誰是中國進口的第一輛汽車?據我國汽車史家魏勵勇先生考證,「李恩時進口汽車之具體日期已不可考。」但由工部局例會之日——1902年1月30日來看,時光緒27年12月。如果考慮到申請執照前從事貿易會討論中間尚需經過一定時間,則進口日期可能在一個多月前,即1901年冬天。比西太後乘坐的那一輛還要早一年。

照此認證,上海是中國第一輛進口汽車的城市可蓋棺定論。當時有新聞這樣報道:「汽車進入本埠首張執照頒布」。不過,工部局發出的首張汽車牌照是臨時的,暫例馬車類征稅,每月捐銀2元。有意思的是,工部局決定在當年(1902年)下半除增設汽車執照專門項目之外,還起草制定了汽車主遵守的規則。也就是說,我國第一部汽車交通法規也由此伴隨產生。但遺憾的是,此事卻從沒有人提起過。

嚴格地說,舊中國沒有汽車業,幾次嘗試建立汽車業都以失敗而告終。歷史上最先提出這一想法的是孫中山先生。1920年,他把這一想法寫進了《建國方略》中,還邀請亨利·福特來華發展汽車工業。但都因戰亂,國難和民不聊生,「甫出娘胎,當即夭亡。」

1931年5月,在張學良先生的支持下,遼寧迫擊炮廠歷時兩年,終於試製成功「民生牌」75型1.8t載重汽車。中國人自己試制的第一輛汽車,誕生於東北國土即將淪陷之際。但無論是張學良「化兵為工」造車,還是閻錫山「造產救國,開發實業」,都沒有把「造車」堅持下去,即使動用當時舊政府的力量也無濟於事。

從1936年至1946年,舊中國曾試制過不少汽車,如沈陽的「民生牌」、太原的「山西牌」、長沙的「衡岳牌」,上海的「中國牌」、雲南的「資源牌」、天津的「飛鷹牌」等,但都僅僅是曇花一現。

相比之下,上海威海路上的汽車生意伴著洋字則「香火不斷」。在今天看來,昔日在這條街上最出名的「四大金剛」也只不過是舊配件商而已。難怪有人說,在沒有工業基礎的舊中國想造汽車等於「無米之炊」。不過,在老上海的眼裡,那些外國「銅匠」(指汽修工)倒是很吃香,要比一般的手藝人還受尊重。

1953年7月15日,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這是新中國自己的第一個汽車製造廠。1956年7月14日8時,吉林長春,從第一汽車製造廠總裝線上,依次駛下第一批12輛「解放牌」載重汽車。至此,中國汽車工業才算是誕生了。

1958年9月28日,上海也終於宣告了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結束了。1965年,鳳凰牌轎車通過第一機械部的技術鑒定,同意批量生產,即後來更名的上海牌轎車。這就形成了在我國轎車史上北有「紅旗」,南有「鳳凰」(上海)的格局。長期以來,紅旗牌轎車是中國的「總統車」,在老百姓的眼裡,它是政治地位的象徵。國外汽車收藏家也把此車列為收藏精品。相比之下,上海牌轎車比較親切,也是當年使用最多的國產轎車。

1975年7月1日,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車製造廠「東風」系列的第一個基本車型2.5噸越野車正式投產。

1984年1月15日,首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中美合資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開業,生產當時的美國汽車公司切諾基XJ系列四輪驅動越野車。大規模地引入外資,中國汽車工業自此全面開放,合資企業從此開始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4年3月12日,國務院批准中國第一部、到目前為止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產業政策——《汽車工業產業政策》。

1996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計委《關於取消地方限制經濟型轎車使用意見》的通知。

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中法合資廣州標致轎車項目陷入困境,最後雙方不得不結束長達十年之久的合作。作為最早的中外合資汽車項目之一,廣州標致的「失利」昭示了中外合資合作失敗的可能。

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幾年時間里,德國大眾、日本本田、美國通用等跨國公司,通過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大興銷售服務體系的建立與規范。隨著一批中外合資轎車品牌專賣店的建立,中國汽車銷售體系存在的問題日漸突出:國有大型汽車銷售企業陷入困境、有形汽車市場的境遇每況愈下、民營企業規模不夠、生產企業銷售力量獨木難支……跨國公司銷售體系的調整顯然是大舉進軍中國汽車市場的前奏:國外汽車公司的爭奪戰已然全面打響。

1996年,中國摩托車產量超過1000萬輛,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摩托車第一生產大國。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是摩托車產量上的大國,並不是強國。摩托車行業普遍存在的技術含量低、開發能力差、相互抄襲,市場環境混亂、假冒偽劣猖獗、無序競爭,出口競爭能力差等諸多弊病,阻礙著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與進步。

2000年,中國汽車產量預計首次超過200萬輛。

私家車,曾是個陌生的概念。記得十多年前,一輛掛有自備車牌照的轎車停在上海展覽館門前好多人圍著看不懂,議論了一番。為了避人耳目,怕露富,私家車牌照掛上了「Z」字頭,甚至有人怕遭「麻煩」,乾脆私車掛上公家的牌照。有趣的是,從前開公家車是個很風光,體面的事,現在倒過來了,開私家車的顯得自信起來了。當造車人也買得起車時,人們才意識到中國汽車元年真的到來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在哪裡誕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車型低音怎麼調 瀏覽:76
無錫奧迪a3怎麼樣 瀏覽:269
賓士汽車內備什麼 瀏覽:447
三鄉鎮平東工業區有什麼廠 瀏覽:940
汽車後尾板如何拆卸 瀏覽:562
賓士e保養a1怎麼取消 瀏覽:356
賓士新款s買什麼版本最好 瀏覽:626
賓士兩座敞篷多少錢一輛 瀏覽:260
汽車空調沒搭鐵怎麼辦 瀏覽:147
鎮江市紅梅工業區在什麼地方 瀏覽:921
奧迪七個輪箍是什麼車 瀏覽:315
汽車沒電了怎麼辦啟動 瀏覽:142
汽車大燈系統該怎麼調整 瀏覽:406
賓士2012款e260中文怎麼設置 瀏覽:596
汽車tpu和tpu哪個好 瀏覽:535
佛山工業重點發展哪個地方 瀏覽:587
汽車雨刷怎麼改感應 瀏覽:847
汽車過戶可以延遲多久 瀏覽:318
奧迪有哪些缸內直噴發動機 瀏覽:443
汽車收音機火線哪個是零線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