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送給老爺子的禮物,寶馬X3 xDrive28i M運動套裝,提車一年小記!
最近在各大論壇看了很多提車貼,因為個別原因,這幾天在休假,朋友都在忙於生意,一個人無聊的發慌,於是決定來寫一篇世紀大片[嘻嘻]
車是買給老爺子的,他的明銳開了七八年10多萬公里,我覺得他50多歲了應該直接換個好點的,於是18年9月開始了我們的看車之旅。 家裡人都想買一台SUV,而因為車子是我提議買而老爺子喜歡德國車,根據價格定位在了賓士GLC,寶馬X3,奧迪Q5上。 從個人喜好上來說我最喜歡奧迪Q5,線條相對硬朗,比例和諧枯敏甚得我意
Q5
實際看車之前我沒有上網了解過這幾款車的具體信息。 到4S之後得知Q5已經更新為Q5L,老Q5即將停產可以給到更大的折扣。開過Q5L試駕車之後老爺子默默搖頭,問原因,答曰方向盤太輕無手感,其他的例如內飾和簡配等就不算問題了。老Q5因為內飾問題也被否掉了,忍痛離開奧迪4S。 賓士在奧迪的對面,試駕了GLC260,駕駛感受可以,沒有太大的缺點,內飾精緻HUD真的好用哎。然而這一代的外形與老爺子的年齡似有違和,不習慣懷擋以及略慢的變速箱反應,決定還是看看再說和畝。 寶馬4S的小姑娘很是熱情,X3第一次國產化但我並不擔心寶馬中國工廠的質量。 4S有30i最高配的試駕車,簡單聊了一會兒直接去試車。 30i的動力(252HP)絕對足夠,ZF變速箱相應積極無明顯頓挫感,操控不錯,內飾好看,腰線的線條讓這個車看起來運動一些,不臃腫。 回到家問了一下老爺子的意見,品牌上他更傾向於寶馬,家人基本達成一致選擇X3。
因為換了房子原計劃是19年春節之後再買車,但18年12月底某天在停車場我的BRZ被人剮蹭需要補漆修復(對方全責)。 黑色BRZ的漆面有珍珠粉,車在陽光下會有bling bling的感覺。 斯巴魯這幾年慘淡經營本地4S已經被取消了經銷權,只有保養和維修的項目,水平一般。去看了其他幾個4S和噴漆店,同樣不能保證噴漆一致(本地很多4S同一個噴漆供貨商)。 無奈之下想問問寶馬這些4S不能不能幫忙給噴漆,意外發現微信被寶馬4S店小姑娘拉黑了,黑人問號臉...
有朋友跟我說我家附近有一家新寶馬4S店,剛開業。反正要買車,直接去看看。沒想到銷售主管特別好聊,確認了X3的配置並給了很好的價格,無上牌費,保險店內買,送貼膜腳墊等贈品和保養券。 然後我問他能不能給我的其他品牌車補漆,得到肯定答復後就愉快的把車放在他們那裡了。 取車的時候老爺子開車陪我去的,看到BRZ終於修好心情特別愉快,順便就簽了合同把車定下來了。 發動機選擇了28i的224馬力,不算最大但是動力儲備足夠,超車不吃力。老爺子開車不急,224馬力足夠。 沒有選配任何輔助駕駛類的功能,下一台車再選吧。 車型:2019款寶馬X3 28i M運動套裝 選配:舒適套裝(無鑰匙、自動防眩目、360°環視) HUD(抬頭顯示) 前排腰撐(老爺子腰不好) 前排座椅加熱 顏色:寶石青(實際是偏黑色的金屬漆,碳黑色反而沒棚枝有些發藍) 動力:165Kw/224HP@5200-6500rpm,最大扭矩310N.m@1400-5000rpm (動力不算高,但是隨踩隨有,比25i動力高不少) 標配:環境燈(迎賓、氛圍燈),液晶儀表等 中控屏:ID6.0(新款是ID7.0)
2019年1月初訂車,2019年5月31日提車,歷時5個多月,中間經歷了一次配置小升級(增加胎壓計,輪轂樣式,黑色行李架),等的都快沒興趣的時候車終於來了。 帶上父母前往4S,付款開票一氣呵成。 按照論壇慣例囑咐4S不要撕膜不要洗車,去了之後再撕下的。
買保險的時候發現我爸的微信支付賬戶居然不是他的名字(保險要求受益人和付款人必須是同一個人)。 中間我媽還順便砍價替我省下了7000塊,同情下寶馬小哥。
一月最後一天的時候,趁著天氣不錯出去拍點照。
正面大鼻孔,取消了單獨霧燈。
被網上吐槽的鼻毛已經原廠改色了。
奇怪的低角度拍攝,X3:別...別那麼低
大燈,左側. LED隨動控制
大燈,右側. LED隨動控制
夜拍效果
側面,腰線的存在拉低了視線中心的高度,讓車看起來沒那麼笨重。有肌肉感。
右後方45°
後尾燈夜拍,「3D立體懸浮尾燈」。
跟賓士GLC停在一起。
改款過的輪轂,X3在19年有兩次改款。第一次是上半年,增加了數字胎壓計、槍灰色輪轂、黑色行李架。下半年改款增加了ID7.0中控,升級了音響等。
剎車
懸掛
防爆胎。
可選的黑色行李架,整個車看起來和諧很多。 請無視灰塵和泥巴,北方灰塵太重了,最近這段時間也沒地方可以洗車。
油箱蓋,95號及以上。
買了一盒快樂跑,一萬公里左右來一瓶。
"CHOPPED",雖然我不經常開但每台車必貼
門把手保護墊,老爺子的審美x1
迎賓燈
後部,雙出。
電子閥,據說3000轉時會開啟。
車漆,反射出了天空的顏色。
才半年多點太陽紋已經比我2年的BRZ嚴重。
打開艙蓋,看到偌大的發動機艙。
發動機B48B20D,165kW/224HP
銘牌信息
右邊這塊金屬板底下好像是空的,是為了40i的6缸機做的預留?
來個特寫,相機是RX100,畫質和寬容度已經明顯力不從心了。
氣缸桿支撐,沒有隔音棉,表示無所謂。
駕駛員位,腳墊是我買的,4S送的有點不好看。
又用索尼A7拍了一張。
選配的時候嫌麻煩,選的黑色座椅+黑色高光內飾。
氛圍燈,18和19款x3的毛病之一就是貼膜之後氛圍燈會出現斷點(水進入了LED燈)。 這台也中招了,現在的是更換後的
真皮座椅,選配了腰撐
電子調節按鈕
門上也是黑色高光內飾,缺點是特別容易留劃痕。
門上的開關和後視鏡調節按鈕。
安全鎖和駕駛員配置按鈕
大燈控制按鈕,我喜歡用自動,老爺子每次都是自己弄到手動上,也許是為了開啟時那一下的儀式感吧。
19年上半年是ID6.0的中控屏,支持CarPlay 9月份以後是ID7.0,功能更強一些,支持投屏。
改款後的數字胎壓顯示,之前只是胎壓差距大時提醒。另外,提車回家才發現胎壓高於3.0bar,以為4S會調整的。
多功能方向盤(HUD沒拍出來)
升檔/降擋撥片
選配的360°環視和倒車影像
防眩目後視鏡,閱讀燈以及全景天窗控制按鈕
選配的HUD
真的不容易拍出來
換擋撥桿,電子手剎和多媒體按鈕等
特別小的副駕駛儲物箱。
儲物箱,放了一張CD,老爺子的審美x2
GLC/Q5L/X3都標配天窗,X3這個全景天窗第一次開
後排座椅。 這一代的X3沒有加長,我身高185坐在後面並沒有不適感。
除非一家人出去,不然後排基本是貨架...
分區空調
電動後尾門,帶腳踢開啟功能,確實很方便。
後尾門按鈕,關閉和關閉鎖車。
電動推桿。
小馬扎,老爺子的審美x3
清空之後的空間,還可以。後備箱墊是4S送的。
工具和急救包標識,可以打開。
反光背心
這...怎麼吐槽?它走的很安詳?
並沒有宣傳冊上的急救包,也沒有N95口罩 據說是19年初國產寶馬取消了急救包。 從後排拍一張前面。
車從到手已經跑了1萬多公里,雖然是剛開始國產化但是使用中並沒有遇到太多問題。 目前網上反映的問題有後尾門自動開啟,氛圍燈斷點,B48發動機缺冷卻液,低速頓挫,天窗無法閉合等。 這台到現在只遇到過氛圍燈斷點,售後之後解決。 喜歡的地方: 1.) 動力足夠,油耗不高 2.) 不大的車身操作方便易於停車 3.) 駕駛室內噪音小(這個仁者見仁了,每個人對噪音的感受都不同) 4.) 我爸媽覺得很開心,這個最重要 5.) 好開,適合老爺子佛系開車 (這一代X3不如以前那麼操控取向,但仍然屬於好開的范疇。想要橫著走可以買X4M,寶馬在做市場下沉但它仍然提供了更好的選項。另外論壇里也有X3 40i的使用總結帖) 6.) 後備箱開口低方便取放物品 小缺點: 1.) 黑色車漆劃傷後特別明顯,作為強迫症患者現在的漆面我已經不能忍了。 2.) 剎車前半段特別軟,容易信心不足 3.) 定製款的交期特別長且配置變化太大。X3在19年改款兩次,8月以後似乎還有過一段不能選配無鑰匙進入的時光。應該是部分供貨商質量或者產能有問題。 總的來說這台車家裡絕對滿意,就如房子好了誰住誰知道,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以鑰匙結尾吧[嘻嘻]
⑵ 賣掉寶馬7系,花90萬買輛幾個月的賓士S350值嗎網友:賺大了
哈嘍!大家好又到了老司機又跟大家分享檢車趣事,我是檢車家的檢測技師「強仔」。今天這台車不得了,可以說成功的成熟男人必選車輛,不討論邁巴赫、勞斯萊斯、賓利,可能就屬這台車能代表豪華商務轎車的代表吧?可能有人會說寶馬7系呢,難道7系差了嗎?差不差我不知道,但是客戶說的這番話挺有意思的。
好了,今天的檢測分享就到這了,我是檢車家的一名二手車檢測技師。喜歡就贊、不喜歡就噴。我修車多、讀書少,寫的不好,請大家多擔待。檢車家,願做你最懂車的朋友!(點個贊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車主點評:BMW旗艦,磨砂極地灰大7】
#選車理由 駕乘都很平衡的7系,中期改款前後都去4S店看過,外觀很霸氣,坐進去那豪華的氛圍(跟家裡老寶馬比較),增添的各種黑科技都把我深深吸引了,因為以前用的就是5g t,所以對寶馬的操控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D級車自帶的氣場,M運動套的加持,可以說老少皆宜,就決定是它了,大7!
#最滿意 前臉很霸氣,實車比之家的圖片要好看太多,搭配選的磨砂灰漆面,提車到現在總忍不住拍拍拍,太帥了有木有!動力新3.0的直六,0-100比之前N55gt掀背轎跑還快,還是大一號的D級車,太驚喜了。還有與之匹配的舒適大後排,開的爽坐起來也很舒適,B&W音響比之前的高保真怕不是提升了N個檔次,ID7的系統絲滑流暢,方方面面的享早液受。
#最不滿意 轉向比之前的6缸5gt要輕很多,沒有那麼「粘手」,S模式推背感也沒有之前轎跑那麼直觀,因為D級車偏舒適的調教?
#空間 D級車的空間,縱向橫排都沒有問題,前後排坐上去相互之間總感覺離的好久啊,哈哈
家人乘坐評價:後排翹著二郎腿都還留有很長一截的空間,真的太舒服了
#外觀 前臉大格柵,M套件陸州物,後面立體貫穿式尾燈,整體修長飽滿,現在怎麼都看不夠
#內飾 還是大概老寶馬的布局,有的人說很無趣,不如S什麼的,但個人覺得中規中矩吧,實用性比較強,像我這樣的老寶馬車主很容易上手,merino真皮用料給人感覺也很顯檔次,唯一不咋的就是「高級」鋼琴漆的內飾板,太容易落灰了,一擦還很容易留下劃痕,這才提了幾天啊,心疼的啊,感覺換上領先的帶條紋的內飾都要好得多
#動力 340馬力直六,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情況,跟小鋼炮什麼的,就讓他們起飛吧,行政轎車的范兒不能丟,而且開久了真的很喜歡那種慢慢加速,穩穩當當的行駛感覺
加速推背感:百公里很快,比之前開的535gt實際上是要快的,但是給我的感覺卻沒那有數據上那麼直觀,整體感覺還是D級車,舒適占絕大部分
#操控 這個,藍天白雲的標就說明了,可能沒有純粹的M那麼厲害,但在大型行政車的級別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了
#舒適跡猜性 除了缺少體驗的副駕駛,別的位置坐起來都很舒服??,後排還帶了原廠的小枕頭,舒服啊!副駕頭枕無法調整確實惱火,只能將就了
車內噪音:非常的安靜,剛提車貼了膜開天窗散味道,噪音也不是很大
#油耗 不像之前的大掀背,除了起步偶爾深踩下油門,別的時候都不快不慢的開,現在平均10個不到
剛從4S開出來的時候,我的油箱已是飢渴難耐了
⑷ 開了500公里,來談談我的20款寶馬5系風尚提車作業
從17年國外新五系發布就開始關注了,期間在國外論壇上看別人的提車用車貼,研究配置,很早就確定了國產發布後一定選石青色,結果長軸發布後M套裝居然只有兩黑一白三種顏色,但長軸的後排電動座椅加上可以選配舒適座椅和座椅通風又讓人很糾結,想著實在不行就選炭黑色長軸了。配置方面,增強型駕駛輔助、HUD、舒適座椅是我必選的。標軸還是長軸也糾結了很久,長軸性價比高,有座椅通風,可選配舒適座椅。標軸有M卡鉗、標配運動座椅自帶腰托和側翼夾緊,比長軸標配的座椅好上了很多。我又是個喜歡開車的人,內心傾向標軸。直到19年下半年公布了風尚版,標配舒適座椅、HUD、無鑰匙進入,配置很高,再選上增強型駕駛輔助,除了座椅通風,幾乎我想要的配置都有了。加上19年7月後標軸全面換裝了TU發動機而長軸一直遲遲不做更換,最終決定選擇標軸。訂車前小小糾結了下風尚專屬的丹泉石藍,但從沒見過實車,照片上看又過於接近碳黑和地中海藍了,還是決定相信最初的選擇決定石青了。內飾方面由於我都見過實車,毫不猶豫選擇干邑色。選裝方面選了增強型駕駛輔助、方向盤加熱、後排加熱、四區空調、手勢控制和香氛系統,把530能選的都選滿了。由於選裝只能訂車,去年10月底跑了很多家4S終於把車訂了,12月配額,1月到港,結果碰上疫情遲遲不能提車,在海關白白多放了一個月,終於在3月初把車提了。目前開下來兩周,逐步把能試的功能都試了下。增強型輔助駕駛非常實用,開高架及堵車時能大大緩解疲勞,唯一的問題是最近的跟車距離還是略微遠了點,比我自己開要遠了大概一個車身左右,在地面道路上有時會被加塞。ACC的起步和剎車都很緩和,乘坐的人舒適性不錯。手勢控制和香氛,這兩個屬於選裝時很便宜的,想著沒多少錢就加了。手勢控制還是炫技成分更多些,不過用手勢快捷導航回家挺方便。香氛隨車原配兩種味道,都蠻好聞的。是由系統間歇性噴灑,防止嗅覺習慣效應,選配了香氛後系統還會多一個車內負離子功能。HUD不用說,寶馬的基本屬於獨一檔的。顯示面積大,能顯示的內容也多,配合上增強型輔助駕駛,開車時完全不用看儀表盤。目前車子只開了500公里,還沒敢激烈駕駛,等過了磨合期再好好感受下動力。總的來說非常滿意。下面上圖
刀鋒鑰匙
⑸ 寶馬車上的「華晨寶馬」那幾個字能扣掉么
可以。華晨寶馬汽車是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2003年3月27日共同組建一個生產和銷售寶馬汽車的合資公司,其生產廠將設在遼寧省省會沈陽市。
遵循寶馬集團的高檔品牌戰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承諾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與國際同步進行產品升級換代。
車型特點
作為寶馬集團最新一代產品,第五代BMW3系再次為同級轎車設立了新標准,其美學設計、工程學設計、高科技內涵,以及豪華舒適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達到了全新的境界。
在中國投產的兩個車型,在尺寸和性能上將和在德國生產的新一代BMW3系車型完全一致。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這兩款車型的基本配置將明顯高於國外相同型號的基本配置。其價格定位將體現其高檔運動轎車的市場定位,並反映其高檔產品內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
⑹ 從泯然眾人到鶴立雞群 看下這輛寶馬335i F30是如何改裝的
寶馬F30雖然已經停產退市了,不過寶馬3系F30自上市以來就受到了很多改裝車友的歡迎,本期小編就帶來一輛F30的寶馬335i改裝案例。
本期寶馬3系改裝案例鳴謝車主:royaltyf30
攝影師:groundedvisualz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