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馬汽車 > 各大汽車賽事為什麼沒有寶馬

各大汽車賽事為什麼沒有寶馬

發布時間:2022-11-07 07:00:33

㈠ 寶馬為什麼要退出F1

因為寶馬的賽車車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薄弱環節使其舉步維艱。賽季大部分時間里車隊在困境中掙扎,無法取得理想成績。寶馬自從2009年退出F1,把賽車的重心轉向FE賽事,在電動賽車領域非常有競爭力。

寶馬集團負責賽車運動的馬奎達德,曾對《Auto Bild》記者談到寶馬不參加F1的原因:「V6渦輪混合動力系統對民用車一點用處也沒有。從工程技術的角度看,在F1取得的成就與這項技術與民用車沒有關系。」

(1)各大汽車賽事為什麼沒有寶馬擴展閱讀:

寶馬車隊歷史

2000賽季,迪尼茲繼續留在車隊效力,搭檔則換成了米卡·薩洛。然而,始終與首場勝利無緣。

2001年,索伯更換了全部車手陣容。新車手中,一名是前普羅斯特車手尼克·海菲爾德。搭檔的是剛剛進入F1的車手萊科寧。盡管許多人對這位年輕的芬蘭人的能力報有疑慮,但顯而易見的天才卻在比賽中不斷閃現,很快邁凱輪車隊將之招入麾下。

2003賽季,車隊用經驗豐富的車手弗倫岑換下了馬薩。2003年車隊繼續使用法拉利發動機,馬薩將回到隊里與費斯切拉搭檔。兩名隊友之間可望展開激烈爭奪,馬薩渴望在18場比賽結束後讓索伯確信沒有任何理由棄他不用,而費斯切拉則希望通過優異表現打動法拉利。

㈡ 為什麼WRC比賽中幾乎見不到BBA車型標致雪鐵龍操控很厲害嗎

BBA中賓士主要還是更加專注在場地賽,寶馬雖然沒有官方參賽但很多組別里都有它的賽車,而奧迪Quattro曾經也是WRC冠軍。就算是標致雪鐵龍冠軍如麻,車迷心中最惦記的實際上還是斯巴魯翼豹WRX和三菱翼豪陸神,為何?你看看WRC賽場上奪冠的標致206,前後保險杠為了符合規則都進行了加長,車尾還有一個大尾翼,並且是四驅的。買不到大尾翼的標致就算了,那麼我們拿著錢能到就近的4S買到一部四驅的標致206嗎?根本不可能!同理你能買到四驅帶大尾翼的C4嗎?根本不可能!

一方面FIA在本世紀初期開始在WRC推行WRCar戰略,讓曾經在和量產車差距並不是很大的A組中表現很好的三菱和斯巴魯過的很難受。標致和雪鐵龍用短軸距的塞納和206就非常的有優勢,實際上標致和雪鐵龍運動部開發的這兩款車,看那大輪拱、前包圍、大尾翼,你就能知道這倆實際上跟街車沒幾毛錢關系,哪怕是福特的福克斯RS,它至少還是個四驅的。盡管如此2001年和2003年軸距更長更難開的斯巴魯仍然能夠戰勝這兩個貨,反而更讓人佩服。

再說一個事兒,本世紀初的時候現代就參加了WRC,採用雅紳特車款基本上就是廠商車隊的吊車尾,也就是混個積分,拿冠軍完全沒希望。而這兩年現代又開始跑WRC,成績還挺好,為什麼?因為現代現在參加WRC僱傭的那幫人是當時標致拿冠軍時用的班底,可以看出WRC成績好壞跟街車操控好壞關系屬實不大。

【WRC】·FIA國際汽聯四大賽事之一,僅以這一項賽事評價某個品牌的實力並沒有意義,賽場上拿到的成績也不代表量產車的實際水平。
FIA國際汽聯四大賽事分別為:

這四大賽事中能體現極限技術儲備的是F1,其次是勒芒,勒芒耐力賽是建議各大參賽廠商以近期研發並預計量產的技術為基礎進行競技,勒芒賽事中體現的技術會更快的應用到民用車上,當然這些技術也要取決以車型定位和製造商的態度。

至於WRC的賽車成績並沒有很大意義,基本屬於看個樂呵就得了;雖然WRC要求車輛必須以量產車為藍本,但是要知道每一台賽車都是經過嚴格的重新調校和懸架升級,費用誇張到發動機改造成本能買套別墅、一根減震器買台量產跑車、一套防滾架也的值幾台PSA的中低端車,這樣的車拿到好成績是應該的但並不能說明其他問題。

PSA標致雪鐵龍基本屬於叫好不叫座,叫好的群體也僅限於官水,這點從各大平台整齊劃一的評論區文案可以看得出來,只能說這是一個沒有下限的品牌。量產車中除某些高價中端轎車使用四輪獨立懸架,SUV全系車型包括入門級轎車均為後扭力梁,這種結構談的到操控嗎?

所以在賽場上即使是扭力梁懸架也能拿到不錯的成績,不過重點不在於車而在技術改裝團隊和車手。而同樣的結構在量產民用車上不會有如此理想的狀態,不論從材質剛度還是懸架支撐性、再到動力調教和變速箱的匹配,可以說代步PSA和WRC·PSA完全是兩個概念的產物,不過法系車總善於拿改裝車的測試成績去宣傳量產車,只是作為車主或意向消費者需要明白那些賽車和店裡的展車沒關系。

對於這種宣傳方式看一看就好不能當真,如果量產法系車真的比德系車性能強為什麼沒有銷量呢?

1.6T、1.8T兩台寶馬技術的發動機去和BBA競爭直接面對寶馬不尷尬嗎?這是徒弟和師傅的關系,fast4ward有法系車的身影嗎?前置前驅扭力梁對於前後五連桿後驅或四驅在公路上有懸念嗎?

PSA標致雪鐵龍需要的是技術更新,首先更新發動機升級2.0T發動機才有競爭轎車中高端的實力,其次換掉扭力梁推出四驅在SUV領域才有生存空間,否則1月份兩個品牌銷量共計只有1.22台的銷量在無法壓庫存之後會持續走低。

BBA現在是不屑於拉低身份去參加WRC的,WRC太過於平民化,與他們高大上的品牌形象不符。

不過他們旗下的比較親民的品牌就參與過WRC,例如大眾跟迷你。

雪鐵龍稱霸WRC屬於很正常的表現,一是技術實力,二是這么多年來持續的投入,想想雪鐵龍熬走了多少對手吧,以前的三菱,斯巴魯,現在的大眾,迷你……

除了WRC上出彩的表現,雪鐵龍的民用車地盤也是一流的,不論是平民車還是豪華車。

日系跟雪鐵龍比地盤質感?渣渣!

拿自己短處跟人家長處比一點意思都沒有。

首先WRC中文稱為世界越野錦標賽,是最接近真實世界的一種比賽。

BBA或者豪華品牌發展的是超級跑車,而WRC需要的是量產車。BBA和其他頂級豪華品牌法拉利、蘭博基尼什麼的一般參加勒芒、WTCC、F1……

WRC參賽車輛是以量產車種為基礎研發製作而成,不只是馬力解決的。最為常見的在粗造的碎石路面上PK,車輛將遭遇路面上大小碎石的撞擊,懸吊、車輪等相當容易遭到損壞;在平滑的碎石路面上速度飛快,而路面松軟的,如英國站等如遇到下雨的話,路面將會變得非常泥濘不堪,非常容易打滑。總而言之路況是極端嚴苛多變。 

WRC這種復雜路況的比賽,最主要的核心是底盤技術,而在這個領域寶馬賓士法拉利在PSA面前均屬晚輩,液壓升降底盤的鼻祖,後輪隨動轉向的專利...出於產品定位和成本原因。用自己的短處去跟比人比賽確實不太明智。

其實BBA也是有不少車型參加過此項目,如奧迪quattro、寶馬M1/M3、MINI COOPER.....

WRC上雪鐵龍確實表現得很不錯,甚至可以說法系車整體都很強勢。而WRC上幾乎見不到BBA是因為人家已經過了玩的年紀,也不怎麼需要通過WRC來標榜品牌,都是忙著賺錢哩。不過能在WRC上蟬聯冠那麼標志和雪鐵龍的底盤及操控性肯定毋庸置疑,但是賽車畢竟是賽車和平民用車沒有太多可比性,平民車更注重實用和耐用性。

賽場上能取得好成績一方面看車輛性能另一方面車手的素質和技術也很關鍵,沒有好的車手就是再牛X的車也白搭,本人就喜歡看勒布和奧吉爾比賽。另外雪鐵龍在WRC摸爬滾打多年,持續的投入和豐富的賽場經驗本來就比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對手有實力。如今不僅熬走了牛逼哄哄的三菱、斯巴魯,大眾、奧迪不玩了mini也走了,差不多有實力的對手一個個都忙著去賺錢了。

WRC上一輛賽車造價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萬還不包括一些列的周邊成本,還得一大群人伺候著,這樣的開銷對於普通車企來說承受不起,對知名度高的車企來說有錢了去玩玩,不想浪費錢了也不怎麼看重這個聲譽。WRC就是各種砸錢用最好的材質,發動機在保證穩定運行的情況下盡可能壓榨更出色性能,總之就是不考慮維修、配件、保養和耐用性只要能跑完全程就行。而就算標雪有這個技術民用車也不敢用,只能說法系它有底盤和操控的基因傳承。

那麼賽車牛並不代表民用車就牛,這就如同創意T台秀一樣,老百姓平時誰會穿著那種花里胡哨的衣服上街。現在的WRC奪冠幾率幾乎是一邊倒的局面,也越來越缺乏競技性和 體育 精神,車企把競爭力和預算都投放到新一輪技術的研發上,畢竟未來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未來死了的企業才會留下「想當年的傳奇故事」,然後不禁讓人感嘆下……

其實也沒必要一直拿WRC來說法系車,國產後標志、雪鐵龍車型本來就不怎麼占優勢也和WRC不沾邊,說操控能有多好?為什麼賣不過思域、昂克賽拉、高爾夫?甚至連三缸福克斯都不如?說底盤國人就認准獨立懸掛比扭力梁高端,配置一般還高冷,家用車嘛還准備用板懸跑拉力賽?說到底還是因為綜合條件不如競品,在國內市場你玩不好,也不要說國人不懂車之類的。
麋鹿測試法系車也是虎的一比,但是這種偏極限性能的測試似乎被人們不怎麼看好,幾分之差似乎看起來不那麼顯眼,再者這些偏極限的駕駛都需要一個優秀的駕駛員,這樣似乎就容易規避車輛問題。看看去年法系表現,法系去年全球銷量約388萬,80%以上銷量集中在歐洲市場,國內銷量佔比不到8%跌幅達34%,為什麼不把WRC的開支用到提升自身硬實力上或者營銷上呢?

BBA玩的最嗨皮的是勒芒24小時耐力賽,廠方直接參與,大量投入精力和資金,熱衷於研發新的技術,並把技術成果應用到量產車,奧迪R8就是勒芒賽車的產物。而F1比賽,則是豪門品牌之間的土豪 游戲 ,各家賽車都是絕對的戰略發展方向,研發投資屬於高投入,但是不一定會帶來回報,相對於前兩者,房車大師賽的 科技 和研發投入最少,基本上就可以延用勒芒比賽積累的成熟技術了,而且這些技術和設備改裝都是可以轉賣給不同車隊的。長方參加國際比賽為的就是宣傳品牌和帶動技術進步,而二者的最終目的就是變現的經濟效益,有了F1和勒芒賽事積累的技術和零部件改裝經驗,完全可以在其他賽事上將其出售,達到利益變現,所以世界拉力賽也就不用參加了。而且參加世界拉力賽的品牌全是各大廠商大集團中的子品牌,F1和勒芒是各大品牌集團之間的豪門搏殺,拉力賽就是子品牌的變相的銷售廣告。

呵呵,其實這是一個偷換概念的題。沒有看別人的答案,就有知道挺派和罵派會有很多爭論。

首先明白一件事,民用的與比賽的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比賽的東西,不會用到民用。賽車都是改裝。中國人不喜歡標志雪鐵龍的車,不能說人家東西不好。當年中國人還喜歡D&G呢,他們的都就真的好嗎?還想多說一句,大眾的車好,怎麼就好了?沒有中國人捧,他們真的不見得有今天的樣子。早就說過,大眾靠著全球10%的投資,拿回了全球70%的回報。可標志雪鐵龍就顯得情商有點低了,當年也是老三樣的生產商,為何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是太有性格,還是太不懂中國人?

有了這個鋪墊我們還是說賽車。 年初一的《飛馳人生》,韓寒給了雪鐵龍車做了一個廣告,確實一個黑廣告。那就是沈騰重新考駕照,一腳下去就給雪鐵龍的車踩爆缸了。 為何?韓寒深深忌憚這個品牌的賽車給他的贊助商,BBA中的「A(奧迪)」就他們大眾公司的產品。拉力錦標賽,底盤技術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指標,標志雪鐵龍這方面是第一,這個別人沒有辦法辯駁,這是他們吃飯的傢伙。當然標志雪鐵龍其他的除了還有令你意想不到的設計外,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了。而這個設計恰恰是多數中國人接受不了的。同時BBA認為,做好了民用比賽車更有用,他們的投入也不如標志雪鐵龍多,這一點也事實。例如F1,還有頂級 汽車 品牌沒進來,為啥?不想干這個事情。駕駛過大眾,也開過雪鐵龍,在轉彎時,雪鐵龍過完確實平順,大眾比不了。關於標志雪鐵龍的扭力梁後懸掛,被國人罵慘。可是為何單獨罵他們?為了控製成本,有多少家是這么做的?標志雪鐵龍的問題是,在面對流言蜚語時,反應速度太慢。

其實同法系車的國情有關系,世界上最崎嶇的山路在歐洲,歐洲最崎嶇的山路在法國,再加上法國人骨子裡激情和浪漫的性格,法國車的底盤調教肯定是一流的。現在雪鐵龍是標致旗下的品牌,有機會去試一下標致車,記得一定要上高速感受一下,你會發現在相同級別的車里其他品牌基本都沒得比。

不是不參加,誰有粉不往臉上擦,實力不行而已,民用是賽車的延伸,相輔相成

mini其實是拉力賽的常客,包括現在也還有用mini作為賽車的車手。奧迪在上個世紀是B組的傳奇之一,quattro四驅系統到現在都還在不停發展,成為rs系列的標志性配置。不過現在確實已經過了豪華品牌的拉力情節段了,他們更注重強抓地力比賽,也許更軸距也有關系。現在的拉力賽車A組R組甚至N組車軸距都不長,更靈活。

㈢ 為什麼在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中幾乎不會見到BBA的車型

bba的故事要從豪華三大品牌開始說起,bba其實賓士、寶馬以及奧迪的聯合簡稱,bba分別是它們三款品牌英文BMW、Benz、Audi的首字母,當然只是行業內對它們的說法,而賓士、寶馬以及奧迪也分別詮釋著豪華、運動,科技。

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WRC)是與F1齊名的另一個世界頂級汽車賽事。各隊車手駕駛經過專業改裝的量產車,轉戰全球各地,戰勝包括沙石、冰雪、柏油、泥澤、雨地在內數千公里的種種惡劣地形,力拚11個月才能決出最終的王者。 被譽為世界上最嚴苛的汽車拉力賽。

BBA主要是豪華車型,不適合惡劣環境行駛

WRC是每輛賽車必須同時搭乘一名車手和一名領航員。車手只管開車,充分發揮自己高超的駕車水平,而領航員既要在比賽期間安排好一些生活瑣事,而且還要在比賽時為車手指明每一天比賽的正確方位和路線,並在賽段里及時准確地提供前方的路況。[1]

㈣ 為什麼賓士寶馬法拉利保時捷馬莎蘭博不參加拉力賽

法拉利,蘭博基尼,保時捷沒有可以參賽的車型,而且法拉利跟保時捷在別的賽事投入很大,很難再去投身另一個賽事,賓士寶馬他們不差錢,也有合適的車型,他們不參賽也就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㈤ f1為什麼沒有寶馬奧迪

寶馬奧迪沒有參加F1的原因如下:1、奧迪:參加F1的車必須是相同的技術要求賽車都是後驅奧迪是quattro全驅車型沒有製造後驅車的經驗因此不參加F1比賽。2、寶馬:寶馬退出F1除了戰績不佳之外寶馬的車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薄弱使得車隊之後比賽舉步維艱賽季大部分時間里車隊都在困境中掙扎自09年退出F1之後把賽車的重心轉向FE賽事在電動賽車領域非常有競爭力。

㈥ 奧迪、寶馬先後宣布退出電動方程式賽車,FE輝煌時代落幕

在奧迪宣布退出FormulaE(電動方程式賽車,以下簡稱FE)僅兩天之後,寶馬也宣布不再參與這一賽事。

12月3日,德國豪華車製造商寶馬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集團戰略重心的轉移,其將在2020-21賽季結束後(明年年底)正式退出FE賽事。

無獨有偶,12月1日,作為最早一批加入該賽事的奧迪表示,將於明年年底前退出,轉而專注於達喀爾拉力賽和耐力賽,以及最終回到勒芒。

FE是FIA(國際汽聯)錦標賽中新成立的比賽,賽車完全採用電力驅動。FE發展至今雖只有六年歷史,卻吸引了諸多像賓士、寶馬、奧迪這樣的大廠商的參與。

這背後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隨著歐洲排放法規的趨嚴,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因此,FE不僅成為了各大傳統車企的電動化技術「試驗場」,也成為極佳的以及唯一的電動化產品宣傳平台。

另一方面,FE作為一個全新的賽事平台,也有著不錯的「性價比」,根據捷豹車隊在2019年末發布的財政報告顯示,一個賽季下來花費1170萬美元,不到F1末尾車隊威廉姆斯年度支出的十分之一。為此,既不需要花費大額的成本,又能將研發而來的FE賽車科技向民用車轉化,這對於傳統車企而言的確誘惑力不小。

當然,FE也有小「bug」,那就是它對於參賽車型的限制度較高。例如,2014年是FE的第一年賽季,FE賽事的運作模式是各支車隊必須只能使用由雷諾提供的電動賽車作為單一車型。

而隨著技術規則逐步開放,從第三賽季開始,FE各車隊和製造商可以自行研發製造車輛的核心——動力總成(逆變器、電機、變速器)和能量管理系統,但車架、輪胎、座艙和電池系統仍舊要求統一。

這也成為了寶馬退出FE賽事的「導火索」。這家德國豪華車製造商認為,就目前FE開放的研發限度之下,集團已經完成了所有賽車技術轉化的利用,包括能源管理、能源效率、電控軟體及電動車能量密度等。

接下來,寶馬的戰略重點將放在自主研發三電系統(包括電池)方面。據寶馬電動出行與i品牌傳播負責人WielandBruch強調,未來無論上到電驅系統,下到一個小小的電芯,寶馬都會堅持自主研發。而這一戰略與目前FE遲遲不開放電池研發相「違背」。

寶馬表示,隨著規則的改變,不排除未來重返FE的可能性。「我們期待在適當的時候宣布我們繼續我們的E級方程式項目的計劃。」

據悉,FE第七個賽季將於明年1月在智利開始。其他參賽的主要汽車製造商包括賓士、保時捷、日產、捷豹和PSA的DS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寶馬為什麼不參加f1

寶馬為什麼不參加f1?由於寶馬計劃將投入f1賽事的資源用於開發全新的動力總成,也就是寶馬的新能源汽車,所以寶馬在2009年退出f1是很自然的事情。
截至2019年8月,市場上的寶馬新能源車為I系,包括i3和i8,下面詳細講解。
1.寶馬i3:
寶馬i3是寶馬車輛生產的純電動微型車,售價區間為33.98萬-40.58萬元。2019款寶馬i3採用170馬力電機,最大功率124kw,最大功率250nm。
驅動形式方面,2019款寶馬i3採用了後置後驅的形式。
懸架類型方面,2019款寶馬i3的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2.寶馬i8:
寶馬i8是寶馬車輛生產的純電動雙座硬頂跑車,售價區間為179.8萬-195.8萬元。2019款寶馬採用1.5升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最大馬力231,電機最大馬力143。
駕駛形式方面,2019款寶馬i8採用中置四驅的形式,
懸架類型方面,2019款寶馬i8的前懸架為獨立雙橫臂懸架,後懸架為五連桿獨立懸架。

㈧ 寶馬,本田,豐田為什麼退出F1車壇

本田,豐田是日本的。
在經濟危機的全球大背景下,汽車製造業也不景氣,豐田,本田銷量大幅下滑,甚至出現了N年不遇的虧損。這幾家汽車公司都是燒錢的主,在F1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收效不明顯,成績甚微。所以總結起來就是2點:1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2投入太大收益太小。
F1每支車隊支付給車手的年薪一年就要幾百萬到幾千萬歐元,門票收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收益主要來自廣告商贊助和全球電視轉播費用的收取。一輛F1賽車百公里油耗是75升甚至更高,對環境的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很多國家反對F1賽事。

㈨ 為什麼賓士寶馬等豪車在國際汽車比賽上成績不行

國際賽事很多,賓士寶馬也不是不重視,主要看其運動管理部門的任務和能力分配,F1中賓士和寶馬都有參與,威廉姆斯也是由寶馬提供引擎。另外DTM中賓士的成績也無出其右,寶馬的運動部門也是達喀爾比賽中的雙料冠軍了,使用車型是迷你的countryman。只不過這幾項賽事在國內推廣和認可度不是很高。另外,作為這種高度的品牌,在賽事的品牌度推廣投入上已經不需要太多了,就好像保時捷、法拉利、蘭博基尼、路虎等也都是如此

㈩ 寶馬是什麼時候退出的F1

北京時間7月29日,寶馬索伯車隊在慕尼黑宣布,2009賽季結束後將退出F1。寶馬索伯在聲明中說:本賽季結束後,寶馬汽車集團將不再繼續F1活動。
寶馬集團董事會主席雷瑟菲爾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出於公司長遠戰略考慮,我們必須做出這樣的決定,所有人都感到惋惜。」董事會負責發展的德拉格表示:「2009賽季寶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是我們沒有預期到的,在過去三個賽季,車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本賽季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對此我們感到遺憾。」
寶馬汽車運動主管馬里奧·泰森說:「車隊中的每個人還有新威爾基地的工作人員都很難接受這個現實,我們的目標是取得更出色的成績,過往三個賽季我們做到了這點。但本賽季規則發生很大變化,顯然車隊沒有充分准備好迎接新的挑戰。
盡管做出了退出的決定,但是我們依然會全力以赴參加剩下的比賽,履行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證明寶馬索伯是一支充滿競賽精神的車隊。」
雖然寶馬將要離開F1,但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表示會繼續參與其他的汽車賽事,如寶馬方程式、勒芒系列賽以及WTCC等賽事。

閱讀全文

與各大汽車賽事為什麼沒有寶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換前保險杠多少錢 瀏覽:537
方舟工業熔爐怎麼放平台鞍上 瀏覽:64
汽車定位防盜費在哪裡交 瀏覽:158
奧迪q5地板棉有異味怎麼處理 瀏覽:519
賓士唯雅諾空調膨脹閥在哪裡 瀏覽:950
汽車用品廠家哪裡有 瀏覽:75
寶馬3系專車什麼級別 瀏覽:631
工業互聯網如何提升應急能力 瀏覽:531
汽車流量一般收費多少 瀏覽:704
汽車線束檢測台是什麼原理 瀏覽:48
長樂工業園區一畝地多少錢 瀏覽:890
汽車油泵堵塞如何檢查 瀏覽:293
汽車在路上什麼 瀏覽:45
海口寶馬油耗多少 瀏覽:236
西北工業大學兩個校區哪個好 瀏覽:313
寶馬七系裸車價多少錢 瀏覽:438
沈陽工業大學與西工大哪個好 瀏覽:134
賓士cla和君越哪個有面子 瀏覽:319
奧迪剎車硬怎麼修 瀏覽:992
錄音定位安裝到汽車哪裡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