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8萬左右你選誰寶馬3系和賓士C級選擇誰
1、寶馬3系的車頭看起來十分的炫酷,而且雙腎型進氣格柵搭配直瀑式中網,也給人帶來了十足的運動氣息,而鍍鉻飾條的點綴也提升了前臉的精緻感。賓士C級的車頭的造型則給人一種比較貴氣的感覺,並且繁星狀的進氣格柵搭配中央三叉星的大標,也給人一種不錯的視覺效果。
2、寶馬3系的內飾設計十分的運動和個性,而且非對稱式中控台看上去也十分的貼心,此外銀色飾條和黑色烤漆飾板的點綴也提升了整個內飾的豪華感。相比於優雅且貴氣的外觀,賓士C級的內飾設計似乎更偏向於運動的色彩,而且銀色飾條以及黑色木紋飾板的點綴也提升了內飾的時尚感。
8、先來說說寶馬3系吧,其實從市場反響和口碑等多方面來看,小哥更願意把票投給寶馬3系,原因大家也都很清楚,因為該車無論是豪華感、舒適性以及操控性相比賓士C級來講都要稍好一些,雖然它的配置不如賓士C級豐富,但是小哥依舊覺得選寶馬3系是比較正確的。
9、賓士C級,近年來國內的消費者對於賓士這個品牌的認知度正在逐步的清晰。當然就賓士C級這款車來說,小哥認為從紙面數據上來看,它還是不錯的,至少該車的配置要比寶馬3系要來的高一些,而且它也配備了一些主動安全的配置,這也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強的安全感。
B. 寶馬3系和賓士C級怎麼選
對於一些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人來說,入門級的豪華車對他們的吸引力極大,而在這個細分領域中,寶馬3系和賓士C級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兩者也相愛相殺了多年。那麼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如何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呢?我們不妨通過幾點來對比一二。
外觀比拼
賓士C級的座椅略顯不足,整體偏硬,坐墊也短了一些,不過它的包裹性和支撐性還是相對不錯的,中短途乘坐並不會明顯的區別,而長途乘坐時體驗感要差於寶馬3系。
綜合來看,兩款車水平旗鼓相當,車主在選擇時要首先考慮自己的喜好和對品牌的偏愛,如果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那麼不妨把重點放在乘坐體驗上,如果經常開長途那麼寶馬3系可能更適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寶馬3系與賓士c級,這兩款汽車該如何選擇呢
個人認為還是選擇寶馬3系比較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後期的保養費用比賓士C級要低很多,而且在動力性能方面要比後者更強一些。此外,賓士C有一些明顯的缺點,比如駕駛舒適度不夠,空間不大,比較耗油等等。
賓士C相比來說,雖然也在豪車之列,但讓人感覺不太值得。除了舒適度不如寶馬,它的懸架和減震調教也偏硬,所以對於車子的穩定性會用一定影響。總的來說,寶馬3的綜合性能比賓士C要優越許多,所以才會有這么多人選擇它。
D. 賓士C級和寶馬3系,該如何做選擇呢
首先來說這款車值得買的地方,比較大的空間是一方面,不管是乘坐空間表現非常不錯,後備箱也大,座椅舒適,靜謐性和底盤懸架的舒適性都達到了一款豪華車的水準,再加上原裝進口的身份,多年來一直不錯的口碑和保修期內的免費保養,這款車可以說是非常省心的一款產品了。寶馬3系臨近換代,考慮到目前3系的優惠和新一代上市之後價格短期內不太可能降到現在的水平,所以現款和新一代少說也要有5萬的差價,我個人倒是覺得現款3系從各方面來說都算是比較均衡的產品,320車型動力夠用,駕駛感受也不錯,空間也不算小,就是胎噪控制的一般,而且舒適性配置也很一般。
第二次是去車展,就進去跟銷售談了下,基本上都快要談成了,訂金都快交了,中間有個小插曲,我們一開始談的是金色的那款,這個車配這個顏色看著很大氣,我們要求他多送我們兩個配置,銷售向主管請示後明確告訴我們,A4L:我一直對奧迪這個品牌的金色沒辦法送這兩個配置,只能另一款顏色的,奈何實在對那個顏色不喜歡,只好作罷。
E. 賓士C級和寶馬3系怎麼選你更適合哪一輛
記得在筆者幼年時期,賓士和寶馬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便留下了各種傳說,在那個時候賓士、寶馬、奧迪等豪華車簡直就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豪華車的門檻被不斷降低,尤其入門級的豪車,不僅有著極高的競爭力,其價位也是被更多的人所介紹。其中的佼佼者當屬賓士C級和寶馬3系,對於在兩者之間糾結的消費者來說,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綜合來看,兩款車都無愧於入門級豪華車的標桿產品,只不過風格迥異適合著不同的消費群體。賓士C級豪華感更強,適合沉穩內斂,但又不失個性的車主,而寶馬3系則更加奔放,適合追求運動和操控的車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想買寶馬三系和賓士C級中的一款,該怎麼去做選擇呢
想買寶馬三系和賓士C級中的一款,該怎麼去做選擇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BBA的三款入門級車型已經成為城市街頭最常見的車型。中國對BBA的比較從未停止過。畢竟BBA是最貼近普通中產階級甚至小康家庭的最豪華的入門級轎車。今天,哥哥又一次來看你。這三款車應該怎麼選?為了在對比中突出三款車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以下三種配置進行對比:賓士c級2017 C200L運動版,寶馬3系2017 320Li M運動型,奧迪A4L 2017 Plus 40TFSI時尚型。
一直以動力和操控為最大賣點的寶馬三系,在這種動力對比上並沒有其他兩個的優勢。相反,奧迪A4L在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方面優勢明顯。可以說寶馬的中期改裝並沒有發生劇烈的演變,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一個小小的升級。
G. 寶馬320li和賓士C200l,我應該如何選擇呢
隨著人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大豪華品牌的入門級中級車型價格已降至30萬元以下,這將促使更多用戶拋棄同價位的普通品牌車型,轉而購買賓士、寶馬等豪華品牌產品。30萬元以內,已經可以買到寶馬320Li、賓士C200L這樣的中級車了,那麼哪一款更適合呢?
不過賓士C200L在大部分項目上輸給了320Li,但在內飾方面卻徹底吹爆了競爭對手。重要的是,作為一款豪華品牌車型,最重要的是讓很多用戶在車內營造出一種高檔豪華的氛圍感,而不太注重機械素質。所以,如果你追求車輛的豪華,選擇賓士C200L更合適;如果你更注重駕駛和乘坐舒適性,那麼寶馬320Li是你更好的選擇。
H. 賓士C級寶馬3系奧迪A4怎麼選擇
你好,賓士C級、寶馬3系和奧迪A4L可謂是豪華中級車市場的重要車型,這三台車長期是彼此的主要競爭對手,凡是購買這個級別車的朋友相信都考慮過這三款車,賓士C級和奧迪A4L剛做了小改款,寶馬3系則是換代前的最後改款車型,下面主要從外觀內飾、駕駛感受以及性價比方面分析一下這三款車。
一、外觀內飾
賓士向來以豪華優雅著稱,而C級則是在豪華優雅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運動元素,像大車標、大燈以及前包圍的設計看起來更加運動,內飾則是繼承了賓士一貫的豪華感,做工用料都很講究,改款後更換了新的方向盤和中控大屏,使整車的豪華感再度升級。
小結:賓士C級所營造的駕駛感受不錯,各方面比較均衡。寶馬三系雖然兼顧舒適性,但它的確是偏向運動的車型。奧迪A4L雖然動力強勁,但依然是偏向舒適的。
三、性價比
相同價位的前提下,賓士C級和寶馬三系的配置差不多,而奧迪A4L 在配置上是比較突出的,相比較更加豐富。
總的來說,賓士C級在各方面表現比較均衡,豪華感強烈。寶馬一貫強調操控性,對於想追求更極致的駕駛感受建議選擇寶馬三系。由於奧迪終端市場優惠幅度較大,如果更注重性價比的話就選奧迪A4L。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I. 30萬級豪華轎車,寶馬3系、賓士C級、奧迪A4L該怎麼選
我認為應該選寶馬三系,理由有以下三點。
一、寶馬三系更有面子。
買30萬的豪華轎車,那麼開出去就一定得有面子,這個面子可以有助於你的事業發展,比如開出去談生意或者談合作等等,人家就會敬你幾分。還有一個面子就是朋友親戚們的面子,開寶馬三系出去比開奧迪A4L或者賓士C級有面子多了,這是因為寶馬三系那外觀就體現了豪華的設計,它那寶石般的logo,為它增添了不少的回頭率,也顯得比奧迪和賓士的logo強多了。另外寶馬三系的全車設計都體現了一種奢華感,有錢的老闆都喜歡開寶馬。也進一步增加了它的名氣,因此在普通人眼中,寶馬開出去就是有錢人的代表,一般都是公司老闆或者暴發戶等等,開奧迪和賓士的一般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以及高級白領居多。他們一般都比較低調而且含蓄,不喜歡顯山露水等等,因此奧迪和賓士成了他們的選擇。
綜上:寶馬三系的性價比最高,我認為應該優先選它。
J. 中型車月銷量亞、季軍,寶馬3系和賓士C級怎麼選
在定義上,B級車,即大家所稱的中型車車長一般為4.5~5米,軸距2.7~3米左右。這樣的車身尺寸、動力、油耗等綜合指標無疑在國內是最適宜普通家用的,除了保證了空間外,內在的功能、品質也更能滿足家庭之需。
而豪華品牌的中型車在國內也異常火爆,除了上述的優點外,還有就是它們屬於本品牌相對比較入門的車型,擁有品牌價值的同時價格上也讓更多人可以負擔,這其中,風頭最盛的莫過於BBA的中型車,其中奧迪A4L在三者中以更高的性價比占據領先地位。如今賓士C級和寶馬3系也一步步在銷量上迎頭趕上,上月3系銷量2.34萬台,C級銷量1.46萬台,今天我們就是要將它們兩放到一起進行對比,看看各自的特點。
外觀:
寶馬3系
賓士C級搭載了1.5T和2.0T兩種規格的動力系統,匹配9AT手自一體變速箱,不同級別的車型最大馬力分別為156/184/258匹,峰值扭矩分別為250/280/370牛米。車輪規格分17和18寸兩種規格。
總結:
寶馬三系的320和325車型售價為29.39~36.39萬元,頂配的330車型售價為37.99~40.99萬元。賓士C級的200和260車型售價為30.78~37.38萬元,2.0T的C300L車型售價47.48萬元。可見除去頂配車型外兩車售價差不多,但在動力系統和配置上,3系更高;而空間表現和內飾設計方面,C級則更顯高級一些,同時還是那句老話,三叉星標志,在品牌效應上更強,具體選擇哪款,還是看個人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