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奧迪前懸掛有哪些

奧迪前懸掛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2 12:52:12

㈠ 奧迪的前懸掛有哪些擺臂

分車型的,常見的A4L\A6L\Q5的前懸掛有上直臂、上彎臂、下直臂、下彎臂,左前和右前一共是8根臂。

㈡ 汽車前後輪一共有幾種懸架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簡單來說,懸掛系統就是指由車身與輪胎間的彈簧和避震器組成整個支持系統。懸掛系統應有的功能是支持車身,改善乘坐的感覺,不同的懸掛設置會使駕駛者有不同的駕駛感受。外表看似簡單的懸掛系統綜合多種作用力,決定著轎車的穩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是現代轎車十分關鍵的部件之一。

一般來說,汽車的懸掛系統分為非獨立懸掛和獨立懸掛兩種,非獨立懸掛的車輪裝在一根整體車軸的兩端,當一邊車輪跳動時,另一側車輪也相應跳動,使整個車身振動或傾斜;獨立懸掛的車軸分成兩段,每隻車輪由螺旋彈簧獨立安裝在車架下面,當一邊車輪發生跳動時,另一邊車輪不受影響,兩邊的車輪可以獨立運動,提高了汽車的平穩性和舒適性。

由於現代人對車子乘坐舒適性及操縱安定性的要求愈來愈高,所以非獨立懸掛系統已漸漸被淘汰。而獨立懸掛系統因其車輪觸地性良好、乘坐舒適性及操縱安定性大幅提升、左右兩輪可自由運動,輪胎與地面的自由度大,車輛操控性較好等優點目前被汽車廠家普遍採用。常見的獨立懸掛系統有多連桿式懸掛系統、麥佛遜式懸掛系統、燭式懸掛系統、拖曳臂式懸掛系統等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麥佛遜式和燭式懸掛系統。它們形狀相似,兩者都是將螺旋彈簧與減振器組合在一起,但因結構不同又有重大區別。燭式採用車輪沿主銷軸方向移動的懸架形式,形狀似燭形而得名。特點是主銷位置和前輪定位角不隨車輪的上下跳動而變化,有利於汽車的操縱性和穩定性。麥克弗遜式是絞結式滑柱與下橫臂組成的懸架形式,減振器可兼做轉向主銷,轉向節可以繞著它轉動。特點是主銷位置和前輪定位角隨車輪的上下跳動而變化,這點與燭式懸架正好相反。這種懸架構造簡單,布置緊湊,前輪定位變化小,具有良好的行駛穩定性。所以,目前轎車使用最多的獨立懸架是麥弗遜式懸架。

關於麥弗遜懸架,車壇歷史上還有這么一段記載。麥弗遜(Mcpherson)是美國伊利諾斯州人,1891年生。大學畢業後他曾在歐洲搞了多年的航空發動機,並於1924年加入了通用汽車公司的工程中心。30年代,通用的雪佛蘭分部想設計一種真正的小型汽車,總設計師就是麥弗遜。他對設計小型轎車非常感興趣,目標是將這種四座轎車的質量控制在0.9噸以內,軸距控制在2.74米以內,設計的關鍵是懸架。麥弗遜一改當時盛行的板簧與扭桿彈簧的前懸架方式,創造性地將減振器和螺旋彈簧組合在一起,裝在前軸上。實踐證明這種懸架形式的構造簡單,佔用空間小,而且操縱性很好。後來,麥弗遜跳槽到福特,1950年福特在英國的子公司生產的兩款車,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麥弗遜懸架的商品車。麥弗遜懸架由於構造簡單,性能優越的緣故,被行家譽為經典的設計。

在來看看拖曳臂式懸掛系統,拖曳臂式懸掛系統是專為後輪設計的懸掛系統,像標致車系、雪鐵龍車系、歐寶車系等歐洲轎車比較喜歡採用這種懸掛系統。對於拖曳臂式懸吊的復雜結構由於專業性過強,我們在此不作介紹。您只需要了解拖曳臂式懸掛系統的最大優點是左右兩輪的空間較大,而且車身的外傾角沒有變化,避震器不發生彎曲應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當其剎車時除了車頭較重會往下沉外,拖曳臂懸吊的後輪也會往下沉平衡車身;而其缺點是無法提供精準的幾何控制,所以某些車廠就會結合一些連桿來解決,形成復雜的多連桿懸掛。

最後再來看看多連桿懸掛系統,多連桿懸掛系統,又分為5連桿後懸掛和4連桿前懸掛系統。顧名思義,5連桿後懸掛系統包含5條連桿,分別為控制臂、後置定位臂、上臂、下臂和前置定位臂,其中控制臂可以調整後輪前束。5連桿懸掛的優點是構造簡單、重量輕,減少懸掛系統佔用的空間。5連桿後懸掛能實現主銷後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減少來自路面的前後方向力,從而改善加速和制動時的平順性和舒適性,同時也保證了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因為由螺旋彈簧拉伸或壓縮導致的車輪橫向偏移量很小,不易造成非直線行駛。在車輛轉彎或制動時,5連桿後懸掛結構可使後輪形成正前束,提高了車輛的控制性能,減少轉向不足的情況。同時緊湊的結構增加了後排座椅和行李廂空間。由於這種懸掛優點顯著,易於調整,因而受到廣泛的歡迎。而全新的4連桿前懸掛系統多用於豪華轎車,它通過運動學原理巧妙地將牽引力、制動力和轉向力分離,同時賦予車輛精確的轉向控制。4連桿式懸掛系統在奧迪A4、A6以及中華轎車上都可以看到。

所以車主們在選購輕巧型轎車的時候,懸掛的最佳搭配應該是前輪麥佛遜式或者燭式懸掛系統,後輪拖曳臂式懸掛系統,如何是非獨立懸掛的最好不要採用。在選購高檔車輛的時候不用說當然是選擇4連桿的懸掛系統了。少了一種懸掛種類懸掛系統有三種基本形式,即非獨立懸掛、獨立懸掛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半獨立懸掛。

非獨立懸掛由於是用一根桿件直接剛性地連接在兩側車輪上,一側車輪受到的沖擊、振動必然要影響另一側車輪,這樣自然不會得到較好的操縱穩定性及舒適性,同時由於左右兩側車輪的互相影響,也容易影響車身的穩定性,在轉向的時候較易發生側翻。目前,瑞風、風行採用的就是這種結構。

獨立懸掛底盤扎實感非常明顯。由於採用獨立懸掛汽車的兩側車輪彼此獨立地與車身相連,因此從使用過程來看,當一側車輪受到沖擊、振動後可通過彈性元件自身吸收沖擊力,這種沖擊力不會波及另一側車輪,使得廠家可在車型的設計之初通過適當的調校使汽車在乘坐舒適性、穩定性、操縱穩定性三方面取得合理的配置。華晨閣瑞斯就是採用這種結構,這種底盤基本都用在轎車設計中,讓乘坐者感受轎車的舒適感,保證駕乘人員在長時間行駛過程中有舒適享受,不會受到輕客底盤帶來的顛跛之苦。

半獨立懸實際上是非獨立懸掛的一種特殊形式,因為它的兩側車輪也由一根桿件直接連接,只不過這根桿件的材料並非完全剛性的,而是具有較好的扭曲特性,當一側車輪受到沖擊力後,對另一側車輪的影響並不像非獨立懸掛那樣強烈,但卻也很難達到獨立懸掛所具有的水平。這種形式實際上也是汽車廠家出於節約成本的角度所考慮所採用的,別克GL8採用的也是這種結構。

懸架按結構特點可分為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兩大類。

非獨立懸架是通過一根車軸將左右車輪連成一個整體,然後通過兩個懸架彈簧將這個整體車軸同車架或車身相連。

非獨立懸架多用於貨車和公共汽車的前輪和後輪,乘用車從舒適性和高速行車的穩定性需要出發,多用於後輪,而前輪一般不採用。

採用鋼板彈簧的非獨立懸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並且轉向時鋼板彈簧的偏角很小。除縱置鋼板彈簧的非獨力懸架不需要加裝導向桿件外,其他採用螺旋彈簧、空氣彈簧(主要用於大客車上)的非獨立懸架都必須設置能約束車軸運動的導向桿。

獨立懸架的左右車輪不是由一個整體車軸連在一起的,它的兩邊的車輪運動相互沒有聯系,這類懸架型式有如下優點:

①汽車懸架彈簧下的重量減輕了,乘用車的舒適性得到了改善。

②可以裝用很軟的彈簧,從而能提高乘車的舒適性。

③能預防前輪擺振的發生。

④對於FR型汽車的後輪,它可將差速器固定在車身的側面,從而使車身底版和後座椅的離地高度降低、汽車的重心也能降低。

與以上優點相對的是這種懸架型式存在如下的缺點:

①獨立懸架的結構復雜,製造成本高。

②汽車保養、修理困難。

③汽車行使時前輪定位和輪距常發生變化,因此有時輪胎磨損較大。

根據獨立懸架的獨立特點,它多採用在乘用車的前後輪和中、小型貨車的前輪上。

獨立懸架有多種結構型式,其中應用較多的由雙搖臂式、燭式、擺臂式、半後延擺臂式等獨立懸架。

再補充一些知識:

那什麼是扭轉梁式後懸架呢?

非獨立的硬軸懸架如果不使用鋼板彈簧(它的特殊性在於其既是彈性元件,同時也可以作為導向結構),就也需要有單獨的導向結構,最簡單的也是拖曳臂,所以不要把獨立拖曳臂懸架)和非獨立拖曳臂懸架搞混。

其實使用一根可以形變的車梁代替非獨立懸架的硬軸,我們可以得到一類特殊的懸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非獨立懸架,只不過這里的車軸不是剛性的;你又可以把它看作獨立懸架,因為這個非剛性車軸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防傾桿。它的「車軸」的安裝位置可以有各種變化,其具體形式也有很多變體,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VW常用的扭轉梁式(Torsion Beam)。通常有人稱這種懸架為半獨立懸架,實際是不準確的。

後搖臂式獨立懸架的結構與特點

後搖臂式獨立懸架主要用作汽車的後輪懸架,它在後輪的前方設置有縱向擺動的擺臂。擺臂分單擺臂和由上下並排的兩個擺桿組成的雙擺臂兩種,懸架彈簧是用螺旋彈簧直接裝在擺桿上。

後擺臂式獨立懸架在工作時車輪的外傾角和輪距都不變化,只有汽車的軸距稍有變動,因此這種懸架也可用於前輪,但前輪採用這種懸架,汽車制動時點頭的角度增大,對於後單擺臂式懸架,它的車輪傾角也有變化,這都是前懸架不希望出現的問題,因此後單擺臂懸架主要用作後懸架。

那Passat B5(GP)用的是什麼後懸掛呢???

答案是扭轉梁式後懸架!

VW選擇它的原因是:

一,它結構簡單,成本低;

二,它幫助Passat以較短的車長(原版)獲得了較大的後座空間和行李箱容積;三,這種懸架的發展歷程和VW是分不開的,VW對它有相當的感情。

問題是

但是,扭轉梁式後懸架是獨立的 or 非獨立的呢?

Passat (B6)為什麼要放棄扭轉梁式後懸架?

此類後懸掛對於普通小型轎車,它保持了拖曳臂式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對於運動型的小型轎車,它又容易提供夠用的操控性(代價是它們真的很硬)。

所以目前,仍有部分小型轎車選擇這種懸架。但是,(半)拖曳臂式後懸架的缺點它也始終沒有完全克服。

懸架類型一定,它的主要特性就不會大的變化,但是具體的細節調教仍能對性能有相當大的影響。比如扭轉梁式後懸架,雖然它技術上並不先進(目前其實是落後了),但VW對PSTB5懸掛的調教還是比較出色的。

現在知道了為什麼Passat (B6)為什麼要放棄扭轉梁式後懸架,改用多連桿獨立後懸架了!

因為:一、轉梁式後懸架等非獨立懸掛永遠無法獲得象諸如多連桿獨立後懸架那樣操控性和舒適性的平衡。

二、VW對自身的定位相對於以前高了,對操控性和舒適性的要求超過了成本的控制,相應的售價也提高了。

三、跟上技術發展的趨勢是必要的,VW還沒有傻到這種地步。

㈢ 奧迪A6L這款車採用的哪種懸架

奧迪a6l的前懸架和後懸架都是五連桿式獨立懸架。
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又稱之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這種類型的懸架分別為控制臂、後置定位臂、上臂、下臂和前置定位臂,其中,控制臂可以調整後輪前束。
這種類型的懸架最大的優點就是構造相對簡單,而且懸架的質量較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懸架佔用的空間。
相對於普通類型的懸架,這種類型的懸架可以大幅度減少來自路面的前後方向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舒適性和平順性。
在駕駛汽車轉彎或者是制動的過程中,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可以使後輪形成正前束,提高了汽車的控制性能,同時還減小了在行駛過程中出現轉向不足的現象。
因為這種類型的懸架佔用的空間相對較小,所以緊湊的結構增加了汽車後排的乘坐空間和後備廂的空間。
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在使用的過程中易於調整,所以有很多中高端汽車都會使用這種類型的懸架。

㈣ 奧迪S3為什麼使用麥弗遜的前懸掛,而不用多連桿或者雙叉臂前懸掛

常見的麥弗遜式懸架、雙叉臂式懸架、多連桿式懸架

結構上比麥弗遜式懸架多了一個上搖臂;我們可以簡單的看成,就是輪子和車身是靠上下兩個長得像叉子一樣的結構連接在一起的,這兩個叉子吸收地面給輪子的橫向力,叉子中間有一個豎著的減震器,用來吸收縱向力。之所以說它好是因為當輪子上下跳動的時候,它能自動調節輪子的外傾角,可以讓輪子每時每刻接觸地面的面積盡可能大,通常接觸面積越大,抓地性能越優異,其操控性也就越強。很多跑車和一些追求性能的SUV正式看中了它這點,紛紛採用了雙叉臂式獨立懸架,並將其譽為「為運動而生的懸架」。

㈤ 汽車懸架有哪些分類

非獨立懸架
非獨立懸架的結構特點是兩側車輪由一根整體式車架相連,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架懸掛在車架或車身的下面。非獨立懸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強度高、保養容易、行車中前輪定位變化小的優點,但由於其舒適性及操縱穩定性都較差,在現代轎車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貨車和大客車上。
獨立懸架
獨立懸架是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彈性懸架懸掛在車架或車身下面的。其優點是:質量輕,減少了車身受到的沖擊,並提高了車輪的地面附著力;可用剛度小的較軟彈簧,改善汽車的舒適性;可以使發動機位置降低,汽車重心也得到降低,從而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左右車輪單獨跳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不過,獨立懸架存在著結構復雜、成本高、維修不便的缺點。現代轎車大都是採用獨立式懸架,按其結構形式的不同,獨立懸架又可分為橫臂式、縱臂式、多連桿式、燭式以及麥弗遜式懸架等。
橫臂式懸架
橫臂式懸架是指車輪在汽車橫向平面內擺動的獨立懸架,按橫臂數量的多少又分為雙橫臂式和單橫臂式懸架。 單橫臂式具有結構簡單,側傾中心高,有較強的抗側傾能力的優點。但隨著現代汽車速度的提高,側傾中心過高會引起車輪跳動時輪距變化大,輪胎磨損加劇,而且在急轉彎時左右車輪垂直力轉移過大,導致後輪外傾增大。減少了後輪側偏剛度,從而產生高速甩尾的嚴重工況。單橫臂式獨立懸架多應用在後懸架上,但由於不能適應高速行駛的要求,目前應用不多。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按上下橫臂是否等長,又分為等長雙橫臂式和不等長雙橫臂式兩種懸架。等長雙橫臂式懸架在車輪上下跳動時,能保持主銷傾角不變,但輪距變化大(與單橫臂式相類似),造成輪胎磨損嚴重,現已很少用。對於不等長雙橫臂式懸架,只要適當選擇、優化上下橫臂的長度,並通過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輪距及前輪定位參數變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圍內,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行駛穩定性。目前不等長雙橫臂式懸架已廣泛應用在轎車的前後懸架上,部分運動型轎車及賽車的後輪也採用這—懸架結構。
多連桿式懸架
多連桿式懸架是由(3—5)根桿件組合起來控制車輪的位置變化的懸架。多連桿式能使車輪繞著與汽車縱軸線成一定角度的軸線內擺動,是橫臂式和縱臂式的折衷方案,適當地選擇擺臂軸線與汽車縱軸線所成的夾角,可不同程度地獲得橫臂式與縱臂式懸架的優點,能滿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連桿式懸架的主要優點是:車輪跳動時輪距和前束的變化很小,不管汽車是在驅動、制動狀態都可以按司機的意圖進行平穩地轉向,其不足之處是汽車高速時有軸擺動現象。 連桿式主要是在FR驅動方式,並且後車軸左右一體化(與中間的差速器剛性連接)的情況下使用的,過去多採用鋼板彈簧支撐車身,現在從提高行車平順性考慮,多使用連桿式和後面要說的擺臂式,並且使用平順性好的螺旋彈簧。連桿在左右兩側各有一對,分為上拉桿和下拉桿,作為傳遞橫向力(汽車驅動力)的機構,通常再與一根橫向推力桿一起組成五連桿式構成。橫向推力桿一端連接車身,一端連接車軸,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車軸(或車身)橫向竄動。當車軸因顛簸而上下運動時,橫向推力桿會以與車身連接的接點為軸做畫圓弧的運動,如果擺動角度過大會使車軸與車身之間產生明顯的橫向相對運動,與下擺臂的原理類似,橫向推力桿也要設計得比較長,以減小擺動角。 連桿式懸架與車軸形成一體,彈簧下方質量大,且左右車輪不能獨立運動,所以顛簸路面對車身產生的沖擊能量比較大,平順性差。因此出現了擺臂方式,這種方式是僅車軸中間的差速器固定,左右半軸在差速器與車輪之間設萬向節,並以其為中心擺動,車輪與車架之間用Y型下擺臂連接。「Y」的單獨一端與車輪剛性連接,另外兩個端點與車架連接並形成轉動軸。根據這個轉動軸是否與車軸平行,擺臂式懸架又分為全拖動式擺臂和半拖動式擺臂,平行的是全拖動式,不平行的叫半拖動式。 由於舒適性是轎車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而舒適性與車身的固有振動特性有關,而車身的固有振動特性又與懸架的特性相關。所以,汽車懸架是保證乘坐舒適性的重要部件。同時,汽車懸架做為車架(或車身)與車軸(或車輪)之間作連接的傳力機件,又是保證汽車行駛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車懸架往往列為重要部件編入轎車的技術規格表,作為衡量轎車質量的指標之一。
縱臂式懸架
縱臂式獨立懸架是指車輪在汽車縱向平面內擺動的懸架結構,又分為單縱臂式和雙縱臂式兩種形式。單縱臂式懸架當車輪上下跳動時會使主銷後傾角產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單縱臂式懸架不用在轉向輪上。雙縱臂式懸架的兩個擺臂一般做成等長的,形成一個平行四桿結構,這樣,當車輪上下跳動時主銷的後傾角保持不變。雙縱臂式懸架多應用在轉向輪上。
燭式懸架
燭式懸架的結構特點是車輪沿著剛性地固定在車架上的主銷軸線上下移動。燭式懸架的優點是:當懸架變形時,主銷的定位角不會發生變化,僅是輪距、軸距稍有變化,因此特別有利於汽車的轉向操縱穩定和行駛穩定。但燭式懸架有一個大缺點:就是汽車行駛時的側向力會全部由套在主銷套筒的主銷承受,致使套筒與主銷間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損也較嚴重。燭式懸架現已應用不多。
麥弗遜式懸架
麥弗遜式懸架的車輪也是沿著主銷滑動的懸架,但與燭式懸架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銷是可以擺動的,麥弗遜式懸架是擺臂式與燭式懸架的結合。與雙橫臂式懸架相比,麥弗遜式懸架的優點是:結構緊湊,車輪跳動時前輪定位參數變化小,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加上由於取消了上橫臂,給發動機及轉向系統的布置帶來方便;與燭式懸架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側向力又有了較大的改善。 麥弗遜式懸架多應用在中小型轎車的前懸架上,保時捷911、國產奧迪、桑塔納、夏利、富康等轎車的前懸架均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雖然麥弗遜式懸架並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懸架結構,但它仍是一種經久耐用的獨立懸架,具有很強的道路適應能力。
拖曳臂式懸掛
拖曳臂式懸掛我們姑且稱之為半獨立懸掛,從懸掛的大分類來看,所有的懸掛可以被分成兩大類,即: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但是在單縱臂扭轉梁懸掛上,這兩個分類變得有些模糊。從懸掛結構來看屬於不折不扣的非獨立懸掛,因為左右縱向搖臂被一跟粗大的扭轉梁焊接在一起,但是從懸掛性能來看,這種懸掛實現的是具有更高穩定性的全拖式獨立懸掛的性能。拖曳臂式懸掛本身具有非獨立懸掛的存在的缺點但同時也兼有獨立懸掛的優點,拖曳臂式懸掛的最大優點是左右兩輪的空間較大,而且車身的外傾角沒有變化,避震器不發生彎曲應力,所以摩擦小。這種懸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均有限,當其剎車時除了車頭較重會往下沉外,拖曳臂懸掛的後輪也會往下沉平衡車身,無法提供精準的幾何控制。
主動懸架
主動懸架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由電腦控制的一種新型懸架。它匯集了力學和電子學的技術知識,是一種比較復雜的高技術裝置。例如裝置了主動懸架的法國雪鐵龍桑蒂雅,該車懸架系統的中樞是一個微電腦,懸架上的5種感測器分別向微電腦傳送車速、前輪制動壓力、踏動油門踏板的速度、車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及頻率、轉向盤角度及轉向速度等數據。電腦不斷接收這些數據並與預先設定的臨界值進行比較,選擇相應的懸架狀態。同時,微電腦獨立控制每一隻車輪上的執行元件,通過控制減振器內油壓的變化產生抽動,從而能在任何時候、任何車輪上產生符合要求的懸架運動。因此,桑蒂雅轎車備有多種駕駛模式選擇,駕車者只要扳動位於副儀錶板上的「正常」或「運動」按鈕,轎車就會自動設置在最佳的懸架狀態,以求最好的舒適性能。 主動懸架具有控制車身運動的功能。當汽車制動或拐彎時的慣性引起彈簧變形時,主動懸架會產生一個與慣力相對抗的力,減少車身位置的變化。例如德國賓士2000款CL型跑車,當車輛拐彎時懸架感測器會立即檢測出車身的傾斜和橫向加速度。電腦根據感測器的信息,與預先設定的臨界值進行比較計算,立即確定在什麼位置上將多大的負載加到懸架上,使車身的傾斜減到最小。

㈥ 奧迪Q7的懸掛

除了在沙漠中親身體驗了Q7的操控外,奧迪請來一批沙漠四輪活動專家演示在沙漠快速駕駛的不凡功力,同時現場示範Q7種種特別功能,包括電子穩定系統ESP和經過特別調校的懸掛。
Q7的4個車輪均由雙橫臂結構獨立懸架支撐,絕大部分軸件為鋁制,配搭傾斜安裝的彈簧和減震器能夠降低懸架的整體高度,從而為後排提供更多的內部空間。
其中最出色的一項設計為有5個模式的自適應空氣懸架,這比其他奧迪車款的同樣懸掛多了一個模式。車身的離地間隙能夠在最小180毫米和最大240毫米之間動態調整。比如在快速駕駛的情況下,車子懸掛會自動降低,而在越野模式下,懸掛會自動調整將車身提高到205毫米的離地間隙,讓Q7足以應付各種路面狀況。
只要車速在時速120公里以下,車身的離地間隙都將維持在正常的180毫米。而在運動模式下,懸架在一開始就會降低15毫米,因為較低的重心高度能夠帶來更多的運動體驗。
自適應空氣懸架的另一個重要創新功能,是針對鄉村道路的動態擺動穩定控制,使車子的動力性更上一層樓。通過4個裝在車輪上的感測器和3個附加在車身上的感測器,提供反饋信息,系統會主動對轉向輸入及車身擺動做出反應,增加減震力,抵消汽車的搖擺運動。
在越野路面則有兩種模式可選,一種是普通越野模式。它將車身在一般行駛高度的基礎上提升25毫米,在每小時100公里內的車速情況下都可使用。另一種模式能提供35毫米的額外離地間隙,進一步強化越野性能。
Q7的風阻系數在SUV車型中遙遙領先。鋼制懸架的Q7風阻為0.37。搭載V6FSI發動機的和安裝空氣懸架的Q7,由於可以在高速時降低車身,其風阻更可降至0.34。 我們在從沙丘頂端往下時,基本上是將腳從剎車板上移開,讓車子自行調整下滑速度。這就是ESP電子穩定程序的作用。
ESP能在陡峭的下坡路段將車速控制在每小時20公里以下,並保持車速穩定。此外,在可能導致翻車的極端操作狀況下,橫向穩定程序RSP會進行干預,並且採取必要的制動修正。其附加的越野模式在松軟路面條件下,也可以將制動力以及牽引力調節至最佳狀態。
奧迪Q7的標准車輪配置為18英寸的輕質鋁合金輪轂和235/60輪胎,搭載4.2 FSI 發動機的車型則配備255/55輪胎。同時所有車型都可選裝19或者20英寸輪殼。 Q7頂棚採用流暢的寬線條,變窄的前部非常引人注目,搭配強有力的尾部,高車身很有動態特性。
Q7總長5086毫米,軸距達3002毫米。其尺寸在SUV領域屬於較大的一款。Q7還能通過座椅及載物空間多達28種的多功能組合創造出不同的空間大小。它也有同類車型中最大的775升行李艙空間。
車內提供許多儲物空間以方便乘客出行。4個門內側扶手上都有能安放1.5升茶杯的杯托,車內還有6個額外杯托。中央通道和中央扶手組成額外儲物空間。在前排乘客的腳部空間、前排座椅背後和行李箱上都裝有儲物網袋。車頂內還有眼鏡盒。
Q7 4.2FSI Quattro規格:
引擎:V8、4汽缸雙頂凸輪軸16活門
最大動力:350bhp/6800rpm
最大扭力:440Nm/3500rpm
驅動: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
排擋:6前速tiptronic
懸掛:前:帶轉向的雙簧臂懸架,鋁制橫臂、副車架及橫向穩定桿
懸掛:後:帶獨立上控制臂和橫拉桿的雙橫臂後懸架、鋁制橫臂、副車架及橫向穩定桿
制動:交叉式隧道雙迴路制動系統、ABS防鎖死系統、EBD電子制動力分配、EDL電子差速鎖、ASR牽引力控制系統,以及ESP電子穩定程序
最高時速:247公里
零到100公里加速:7.4秒
最大涉水程度:600ml
最小轉彎半徑:6米

㈦ 奧迪A6L前懸架什麼結構

上下拉臂式,穩定性強

㈧ 汽車的懸掛類型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一)非獨立懸掛系統
非獨立懸掛系統的結構特點是兩側車輪由一根整體式車架相連,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懸掛在車架或車身的下面。非獨立懸掛系統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強度高、保養容易、行車中前輪定位變化小的優點,但由於其舒適性及操縱穩定性都較差,在現代轎車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貨車和大客車上。
(二)獨立懸掛系統
獨立懸掛系統是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懸掛在車架或車身下面的。其優點是:質量輕,減少了車身受到的沖擊,並提高了車輪的地面附著力;可用剛度小的較軟彈簧,改善汽車的舒適性;可以使發動機位置降低,汽車重心也得到降低,從而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左右車輪單獨跳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不過,獨立懸掛系統存在著結構復雜、成本高、維修不便的缺點。現代轎車大都是採用獨立式懸掛系統,按其結構形式的不同,獨立懸掛系統又可分為橫臂式、縱臂式、多連桿式、燭式以及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等。
(三)橫臂式懸掛系統
橫臂式懸掛系統是指車輪在汽車橫向平面內擺動的獨立懸掛系統,按橫臂數量的多少又分為雙橫臂式和單橫臂式懸掛系統。
單橫臂式具有結構簡單,側傾中心高,有較強的抗側傾能力的優點。但隨著現代汽車速度的提高,側傾中心過高會引起車輪跳動時輪距變化大,輪胎磨損加劇,而且在急轉彎時左右車輪垂直力轉移過大,導致後輪外傾增大,減少了後輪側偏剛度,從而產生高速甩尾的嚴重工況。單橫臂式獨立懸掛系統多應用在後懸掛系統上,但由於不能適應高速行駛的要求,目前應用不多。
雙橫臂式獨立懸掛系統按上下橫臂是否等長,又分為等長雙橫臂式和不等長雙橫臂式兩種懸掛系統。等長雙橫臂式懸掛系統在車輪上下跳動時,能保持主銷傾角不變,但輪距變化大(與單橫臂式相類似),造成輪胎磨損嚴重,現已很少用。對於不等長雙橫臂式懸掛系統,只要適當選擇、優化上下橫臂的長度,並通過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輪距及前輪定位參數變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圍內,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行駛穩定性。目前不等長雙橫臂式懸掛系統已廣泛應用在轎車的前後懸掛系統上,部分運動型轎車及賽車的後輪也採用這一懸掛系統結構。
(四)多連桿式懸掛系統
多連桿式懸掛系統是由(35)根桿件組合起來控制車輪的位置變化的懸掛系統。多連桿式能使車輪繞著與汽車縱軸線成二定角度的軸線內擺動,是橫臂式和縱臂式的折衷方案,適當地選擇擺臂軸線與汽車縱軸線所成的夾角,可不同程度地獲得橫臂式與縱臂式懸掛系統的優點,能滿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連桿式懸掛系統的主要優點是:車輪跳動時輪距和前束的變化很小,不管汽車是在驅動、制動狀態都可以按司機的意圖進行平穩地轉向,其不足之處是汽車高速時有軸擺動現象。
(五)縱臂式懸掛系統
縱臂式獨立懸掛系統是指車輪在汽車縱向平面內擺動的懸掛系統結構,又分為單縱臂式和雙縱臂式兩種形式。單縱臂式懸掛系統當車輪上下跳動時會使主銷後傾角產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單縱臂式懸掛系統不用在轉向輪上。雙縱臂式懸掛系統的兩個擺臂一般做成等長的,形成一個平行四桿結構,這樣,當車輪上下跳動時主銷的後傾角保持不變。雙縱臂式懸掛系統多應用在轉向輪上。
(六)燭式懸掛系統
燭式懸掛系統的結構特點是車輪沿著剛性地固定在車架上的主銷軸線上下移動。燭式懸掛系統的優點是:當懸掛系統變形時,主銷的定位角不會發生變化,僅是輪距、軸距稍有變化,因此特別有利於汽車的轉向操縱穩定和行駛穩定。但燭式懸掛系統有一個大缺點:就是汽車行駛時的側向力會全部由套在主銷套筒的主銷承受,致使套筒與主銷間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損也較嚴重。燭式懸掛系統現已應用不多。
(七)麥弗遜式懸掛系統
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的車輪也是沿著主銷滑動的懸掛系統,但與燭式懸掛系統不完全相同,它的主銷是可以擺動的,麥弗遜式懸掛系統是擺臂式與燭式懸掛系統的結合。與雙橫臂式懸掛系統相比,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的優點是:結構緊湊,車輪跳動時前輪定位參數變化小,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加上由於取消了上橫臂,給發動機及轉向系統的布置帶來方便;與燭式懸掛系統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側向力又有了較大的改善。雖然麥弗遜式懸掛系統並不是技術含量最

㈨ 奧迪A6L採用的是什麼懸掛!!!!

四連桿前懸掛和改自A8的梯形連桿獨立後懸掛,還有其獨特的自適應空氣懸掛

㈩ 汽車奧迪懸掛系統叫什麼

:汽車的懸掛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緩沖彈簧(彈性元件)、減震器、導向機構。空氣懸掛指的是懸掛系統採用是空氣彈簧作為彈性元件,而普通車大多採用螺旋彈簧、扭桿彈簧或鋼板彈簧。多連桿是懸掛導向機構的類型,其他的類型有麥弗遜式、雙叉臂

閱讀全文

與奧迪前懸掛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1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49
工業污染人有什麼感覺 瀏覽:528
賓士e300怎麼折價 瀏覽:150
汽車哪些保養不建議去做 瀏覽:104
汽車活性碳罐多久更換 瀏覽:83
新款奧迪a6顯示屏藍屏怎麼解決 瀏覽:268
寶馬跟賓士哪個車更好 瀏覽:656
寶馬530怎麼解除鎖車喇叭 瀏覽:614
汽車超市如何引流 瀏覽:761
賓士c260油壓方向機如何匹配 瀏覽:587
奧迪a8汽油濾芯更換多少錢 瀏覽:683
賓士新款s屏幕成本多少錢 瀏覽:750
奧迪A8引擎蓋多少錢 瀏覽:900
北理和同濟工業設計哪個好 瀏覽:883
工業電動引擎怎麼用 瀏覽:408
寶馬3系馬牌跟倍耐力哪個好 瀏覽:692
哪裡找工業邊角料處理地點 瀏覽:731
進口賓士出廠運到4s店需要多久 瀏覽:885
賓士什麼車的後大燈是箭頭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