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英国克莱斯特有什么工业特色

英国克莱斯特有什么工业特色

发布时间:2022-10-04 08:58:43

1. 听说牛津大学位于牛津城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历史之中吗?这风情万种的建筑,这云飞浪卷的校园,这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在那里可以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重温昔日的辉煌。市内有圣迈克尔教堂的萨克森人塔楼,诺曼人碉堡和城墙遗址等等,处处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难怪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齐尔维河和爱西斯河(泰晤士河流经本市之名)的河滨步道,你也可租艘平底船,在齐尔维河上消磨悠闲的午后。
四合院:
牛津的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并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围。街两旁布满中世纪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就是一所学院,由于在当时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院式建筑来设计,不过四周往往围绕着美丽的庭园。尽管大多数的学院这些年来多有改变,但是依然融合许多原有特色。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可以描画出各种有趣的史实。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会觉得每个学院都像是中国各地那些破旧的古庙,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寂寞与荒凉的感觉。因为每个学院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这也反应牛津人强烈的思古情怀。城内多塔状建筑,故又得名“塔城”。中世纪的塔楼古色古香,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弥漫着浪漫气息;位于民众方庭的图书馆,建于1371年,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大学植物园,建于1621年,是英国最早的教学植物园;蜿蜒曲折,幽深绵长的皇后小巷, 快700年历史了,路边的石凳长满了青苔,让人回忆起牛津的起始。王尔德坐过的木凳,肖伯纳倚过的书架,都照原样没动。外面环境如此,走进楼内,让人更加感到历史的份量。在学校最早的图书馆韩夫瑞公爵图书馆里,时光仿佛是静止不动的,寂静充满了这书本的圣殿。从地板到屋顶,全是手稿和未刊资料,它们像宝库一样等待着后来的人去开发。
广场、教堂、剧院:
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这是整个古城的中心,它远隔了主要街道的喧闹。附近红砖地的铜鼻小巷(Brasenose Lane),巷中三两行人,绿树遮天,让人觉得心阔神逸。圣玛利教堂(St.Mary‘s Church)位于广场南边,十七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西侧是建于1509年的Brasenose College,学院因创校时,大门上有一只铜制的“狮鼻扣门环”而得名。学院正门的天庭中,有一座宝蓝色的日晷钟,但因为英格兰特有阴霾天气,一个夏天,也没能见到几次钟上的日影。有人说:“英国只有气候,没有天气”。并不夸张,往往一日之间可以见到下雪、下雨、甚至出太阳,是很平常的情况。
广场的西角是建于十五世纪的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有古典式圆顶的雷德克利夫建筑是牛津很特殊的建筑。它是图书馆的原始建筑。早期作为大学的研讨教室之用, 改为大学图书馆Bodlien Library的阅览室。
克莱斯特教堂被牛津人亲切呼为“The House”。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是牛津众多学院中唯一没有大学生的学院,因为学院中只有研究生,因而被视为世界最具学术权威的高级学府之一。城东的莫德林学院的城堡,被人们称为“凝固了的音乐”,的确优美异常。钟楼以大青石砌筑,朝天高指。据说,楼内挂着十口铁钟,当它们相继敲响时,仿佛一曲雄浑磅礴的交响乐!
建于十七世纪的谢尔登尼安剧院是列恩所设计的第一栋建筑,是牛津大学传统授予学位典礼的举行场地。每年夏天,学期结束时,身披黑袍,头戴方帽的学子们,将列队经过大街,进入剧院,在此获得被授予学位的荣誉。
本科生必须信仰英国国教的要求于1871年废止。1920年之前,古希腊知识为必须。1960年前,则需要懂得拉丁语。而女性直到1920年后才能够得到牛津学位。
叹息桥(The Bridge of Sighs)甚美,这座优美的地标建于1914年,是威尼斯陡峭拱桥的复制品,连接赫特福学院(HertfordCollege)。
圣母教堂:据说此大学校用教堂是英格兰最多人参观的教区教堂,包括塔楼的古老部分建于14世纪初,从塔顶可以欣赏秀丽风光。教堂是三位牛津殉道者在1555年被称为异教徒地方。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建于1637年的巴洛克式南门廊。
林肯学院:中世纪学院保存最好的一所。校舍仍然保留早期屋顶,包括用来散烟的裂口。
莫德林学院:是既典型又美丽的牛津学院。其15世纪方园的风格于齐尔维河畔为莫德林桥横跨的公园成对比。
最可贵的是图书馆中,藏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手稿。这些手稿置于精致的玻璃柜中供人参观。但当每位参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其对古物的珍惜保藏之情,可见一斑。
剧院、书店:
大学庆典活动的主要场地薛多年剧院(Sheldonian Theatre),位于广场的正北方。在十七世纪左右,由于圣玛利教堂神职人员,抗议过多的活动在教堂举行,影响了教堂清修。于是在一六六九年,由当时的大学校长Sheldonian大主教,筹资兴建这座剧院。剧院的对面就是世界第二大书店Blackwell书店,在这可以买到或邮购到世界各地的书籍。
牛津的书店几乎与图书馆一样多,大大小小也有100多个。有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性书店布莱克韦尔书店(Blackwel),也有许多非常小但内蕴丰富的旧书店。百年老店布莱克韦尔创建于1897年,位于博德林图书馆的对面,在销售图书的同时它还从事出版事业。从外表看,这家书店虽仅有三个不大的店面,但书店的三层楼和地下层连通,最顶层还有二手书店,书的数量和种类多到找书必须借助指示牌的地步。书店中那块从开张就有的着名木牌镶在墙上。牌上仍然是一百多年前开张时的那段让人高兴的话:“没有人会来问你要什么,你想随手翻阅任何书籍,尽管自便。如果你需要,店里职员随时为你服务。不论顾客来看书或是买书,都会受到一样的欢迎。”它在英国有78家连锁店,仅牛津就有10多家分店,分别经营艺术、文学等分类图书和音像资料。另外在其它国家也有许多分店。 通过网络,读者可以迅速查书、订书、购书,享受一流的国际性服务。1994年6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回母校牛津大学参加荣誉院士的授予仪式,还特地到这家书店买书。而书摊则随处可见。
学习在牛津:
英国的高等教育规定,一般上大学,不需再行入学考试,凭中学毕业成绩即可进入;但进牛津、剑桥还要单独报名。按近几年情况,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想报名的中学生需要中学老师校长推荐在入学前一年报名。所以一般是成绩优异学生才报名。然后牛津、剑桥在报名的中学生中初选,通常是招生额的3-5倍。一些工程专业可能低些,另一些专业如医科等则可能到10倍以上。
入学至牛津大学须同时获得大学系所及学院入学的同意。牛津初步录取的学生在年底要在牛津的学院进行考试。考试一般是三天,包括笔试和几次面试(口试)。这次通过的学生可以拿到有条件录取,条件即学生明年的中学毕业考试成绩。一般要求是三门主课都是A。但对于比较冷的专业或非常想要的学生,可能也会很低。收到这个录取的学子们如果在次年6月会考中拿到所需的成绩,则就可以在一个愉快的假期后,准备入学了。
牛津大学创建之时没有规划统一的校区,当时学生和教师都租住在城内不同地方。后来为了管理方便就采用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的方式,逐渐建起了学院,至今仍保持着这一传统。牛津学院及其机构散布于牛津全城。每个学院由300-500个师生组成一个集体,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文理工科基本齐全。大学的建筑也基本都是各个学院自成一体。学院都是由一片片绿茸茸的草坪与四周环绕的中世纪的土黄色哥特式建筑楼群构成的一座座四方院。并且大多数学院是院中有院。有的学院甚至河、湖、花、草、虫、鱼、鸟、兽一应俱全。汉语把英文词college译为“学院”,大概就来源于牛津和剑桥的四方“院”。虽然从建筑外表看,牛津十分古老,但从内部设备看,却十分现代。在大学科学区里,你可以看到工程科学、核物理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先进设备。
至今牛津大学最老的据说是默顿学院,建于1264年,最年轻的叫圣凯瑟琳学院,建于1963年,两个学院相差整整七个世纪。学院除要照料学生食宿外,并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负责指派导师(tutor)照顾学生。由于各学院财务状况不一,有的学院很有钱,有广大的场地及良好的设备或福利,像客房、图书馆及研究室等。而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学院,统一安排全校课堂讲授(lecture)及讨论会(Seminar),以及统一颁发毕业文凭等工作。就实质情况来看,学生和所属学院的关系,远超过了大学。
学院的名称听起来很奇怪,其实不少学院的命名是很偶然的原因。比如,基督教堂学院,是因为牛津城最古老的大教堂就在学院之内;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战死者的英灵;奥里尔学院则因为刚刚建立的时候,学院买了一所名叫“奥里尔”(意为黄莺)的房子。还有一所学院叫“布拉斯诺兹”,这个字是由英语“铜鼻子”一词演变过来的,因为学院大门上的铜门环很像个鼻子,而且至今还供在学院的餐厅里。学院也不按专业划分,但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学院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基督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氛着称;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圣埃德蒙大厅学院特别喜欢招收运动员;奥里尔学院侧重培养牧师;摩德林学院有许多赛艇高手。这些学院彼此平等,学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学院学习,直到毕业。
钱钟书毕业的是埃可塞特学院(Exeter),就在耶稣(Jesus)学院对面。在附近Walton Street旁边可以找到克来登小巷,钱就是以之为名编了个克来等大学。
学校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每10个学生学校配一名校工,照顾学生,替他们整理床铺、打扫房间;除此之外,还负责早晨叫醒睡懒觉的学生,检查学生是否去上课。校工有这样双重的责任,所以他们有一个很特殊的称呼,叫“侦察”。
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此外,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海阔天空的议论是很吸引人的,但在议论之后,要交作业。与导师单独见面,宣读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时,导师要评论,要提问,如果论文质量不行,答辩不好,要影响成绩、影响毕业。须知,一周一次,不得耽误,而且周复一周,哪有那么多新见解、新思想呢?可是,导师不相信解释。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带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督促学生上进,但这一周一次的压力无论如何让青年学生轻松不起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2.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个人经历

1940年实施西方攻势的时候,克莱斯特任A集团军群的坦克集群司令,辖2000坦克军共5个坦克师和一个步兵军共5个摩托比师,成为战役突击主力。5月10日,攻击开始,当博克的B集团军群猛烈地冲向荷兰与比利时的阵地时,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群也攻向了南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前面突进的是克莱斯特的坦克集群。克莱斯特以古德里安的坦克军担任第十二集团军为前卫。摧毁了卢森堡边界的障碍构筑。进攻第一天晚上就突破了比利时军队的边界防御。接着迅速向蒙特梅攻击前进,沿途克服了种种障碍,通过了狭窄难行的山路,渡过了很深的塞穆瓦河,于12日晚,3个坦克师的先遣部队齐抵马斯河,夺取了该河东岸的色当。在摩托化师进抵马斯河后,克莱斯特立即命令已到达马斯河西岸的古德里安坦克军向西、南两个方向分兵前进。
另一支由莱因哈特将军率领的坦克军奉克莱斯特的命令于5月13日在蒙特梅稍往北处强渡了马斯河。其他摩托化师已开进到迪南、蒙特梅和色当附近。由于克莱斯特装甲部队的神速进展,为德军第四、第十二集团军创造了极佳的进攻条件,粉碎了法军防御作战的企图。法军第二集团军曾企图由南突入色当附近的登陆场地域,被德军坦克第十师的顽强防御所阻止。24日,正当克莱斯特的坦克部队进抵圣奥梅尔和格拉夫林两市之间的阿河一线,并派出先头坦克部队向贝蒂讷和朗斯进行侦察,准备沿拉芒什海峡向英军和法军进攻时,却接到了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克莱斯特对此感到莫名其妙,眼睁睁地看着英法军队逃脱了被歼灭的境地。
德军右翼这时调整下部署。在雷泰勒以北第十二集团军后方,组建了由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坦克集群,下辖四个坦克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从亚眠、佩罗纳登陆场发起进攻的两个坦克军,合编成一个坦克集群,由克莱斯特指挥。
6月5日,克莱斯特的坦克部队遇到了法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坦克向法军防御阵地发起数个波次的强击,都无法楔入进去,而法国空军却对德军集中的坦克队形实施了猛烈空袭,使克莱斯特遭到不小的损失。6日,克莱斯特指挥自己的坦克终于突破了法军阵地,两个坦克军继续向南挺进,开入贡比涅、努瓦永地域。9日,突破贡比涅法军防御。此时,克莱斯特接到德军统帅部的决定,把部队前调,在兰斯以西向南进攻。11日,迅速前调的克莱斯特坦克集群各先遣支队在蒂耶里堡地域抵达马恩河,并占领了该地以东的兰斯。随后,继续向南越过里昂而到达伊泽尔河。法兰西战役于6月22日结束。克莱斯特在战役中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将。 为实现希特勒控制巴尔干半岛的企图,克莱斯特上将指挥德军坦克第一集群参加了向贝尔格莱德进攻的作战(参见巴尔干战役)。1941年4月8日,克莱斯特率部从索非亚西北越过南斯拉夫边境,对南斯拉夫第五集团军南翼实施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强大火力支援下,德军坦克第一集群沿索非亚一尼什铁路两侧迅速推进,第一天就完成了突破。9日晨,德军坦克冲进了尼什市,立即沿摩拉瓦河谷继续北进。
克莱斯特把南斯拉夫第五集团军劈成了两半,一半退过了摩拉瓦河,一半仍留在河东。德军坦克穿过密集的南军部队,于4月11日晚从南进至距贝尔格莱德仅80公里处,在此与退却的南军第六集团军南翼遭遇,展开了激战。次日,将南军击溃。日终前,克莱斯特的先头部队已占领贝尔格莱德以南诸高地。12日当天,德军魏克斯的第二集团军的坦克师由西北进抵该地。17日,南斯拉夫军队被迫投降。23日,希腊军队投降,克莱斯特一路迅猛追击英国远征军,于27日进抵科林西斯湾,并进入雅典。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英国远征军遭到突进的克莱斯特坦克部队的重创,伤亡极惨。继之,克莱斯特马不停蹄地奉凋率部开往罗马尼亚。
在东方战役打响后,在德军第六、第十七集团军之间配置的克莱斯特第一坦克集群,担负突贯苏军在俄罗斯拉瓦和科韦利之间阵地,尔后经别尔季切夫和日托米尔进抵基辅地域的第聂伯河及其下游的任务。德军统帅部希望克莱斯特能从那里继续向东南挺进,以便向苏军后方实施突击,阻止苏军退过第聂伯河。
克莱斯特挥军突向达罗夫诺和卢茨克地区,他以600辆坦克同苏军布琼尼元帅指挥的2400辆坦克相对抗,先是在南面,接着又在北面击退了苏军猛烈的多次反冲击,迫使苏军不住后退,7月4日,他率坦克第一集群进抵斯卢奇河以西地域。经12天激战,克莱斯特虽取得了不小战绩,但未能像预料的那样前出到战役地幅。
5日,坦克第一集群在克莱斯特指挥下又向南方突进,开始对“斯大林防线”进攻。并在沃伦斯基新城及其以南地域突破成功,几天后进抵战役地区。夏季的暴雨使坦克部队遇到很大阻碍,克莱斯特在一个星期多的日子里,不得不一面在泥水里爬行,一面抗击苏军对坦克集群的猛攻,好不容易推进到白采尔科维,正打算转向东南进攻时,却被迫在苏军新增兵力的强大突击下分兵进行防御。直到德军第六集团军部队与坦克集群取齐后,克莱斯特才又继续向东南方向开进。他企图迅速在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推进,包围向德涅斯特河退却的苏军集团,完成自己的任务。 德军坦克第一集群在支援第六集团军向乌曼方向进攻的同时,击退了苏军多次反冲击,深远突击到苏军后方;于27日在东南切断了苏军退路。8月2日,它与在五一城以北实施深远推进的第十七集团军南翼会师,台围圈形成。8月8日,歼灭了台围圈内的10万多苏军。满怀喜悦的克莱斯特率胜利之师再向东南方向前进。以图追击未遭合围的苏军,把苏军兵力尽可能多的堵截住。
他兵分三个纵队,分别经五一城沿南布格河,经基洛夫格勒向大工业中心克里沃罗格,由克列缅丘格以南地域向东南推进,击溃了第聂伯河以西地区的苏军残余兵力。8月20日前夺占了由切尔卡瑟到赫尔松的整个第聂伯河弯曲部,还在东岸夺取了两个登陆场。到24日,该河以西直到河口尽落入德军手中。在25日的激战中,克莱斯特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附近击溃了苏军,建立了对下一步作战十分有利的出发阵地,
德军坦克第一集群在9月10日从登陆场发起突然进攻,至16日在洛赫维察地域与坦克第二集群会师封闭了基辅、切尔卡瑟、洛赫维察合围圈。苏军为解救被围部队,一面组织兵力从东面向合围圈进击,一面命令合围圈内的部队突围。战斗非常激烈,德军出动了大量空军对增援的苏军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以阻止其企图。德军坦克经反复突击,终于以重兵分割开合围圈内的苏军各集团军。会战于9月26日结束时,共有65万苏军被俘,884辆苏军坦克被缴获(参见基辅战役)。克莱斯特在此战中的指挥作战能力,深受希特勒的赞赏。
当曼斯坦因将军接替阵亡的舒伯特上将指挥第十一集团军攻向克里木时,克莱斯特率领在基辅交战获胜的坦克部队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域强行渡河,首先击溃了登陆场附近的苏军5个师,接着瓦解了苏军在扎波罗热以北第聂伯河的防御。他的及时赶来,给正在与德军第十一集团军交战的苏军后方予巨大威胁。德军坦克第一集群和第十一集团军台围了退却缓慢的苏军,经过5天时间的“亚速海会战”,歼灭了苏军两个集团军(参见克里木战役)。
由坦克第一集群改称为坦克第一集团军的克莱斯特部队,向东追击溃退的苏军残部,会同第十七集团军南翼强渡了北顿涅茨河,10月20日以一部夺占了位于重要工业区中心的斯大林诺市,另一部推进到塔甘罗格。随后它又碰上了艰难的雨季,陷入泥泞难以自拔,坦克都成了爬行的乌龟。等它到达罗斯托夫以北地域时,已是11月中旬。严寒这时候来临了,克莱斯特的车辆一台又一台地抛锚在路上,冻得没法发动。当该坦克集团军右翼一个军开始向罗斯托夫进攻时,苏军三个集团军
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指挥下转入了反攻,打退了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的翼侧部队使其失去掩护,迫使该集团军放弃了夺占的罗靳托夫,退到了米乌斯河对岸。这一仗,克莱斯特是头一回品尝大败的滋味,一下子损失了200多辆坦克和许多火炮,伤亡了2万多人(参见罗斯托夫战役)。
在苏军强有力的反击下退出罗斯托夫的责任,由下此命令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承担了,他因此被希特勒免职,赖歇瑙元帅接替了他的职务。希特勒命令停止一切退却,而赖歇瑙也守不住原来阵地,被迫退至米乌斯河一线。
1942年6月底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分成了两部分,一部为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一部为B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准备对苏军进行新的攻势。
克莱斯特的第一坦克集团军隶属A集团军群,担负从伊久姆地域向北顿涅茨河与顿河之间实施突击的任务。
6月28日进攻开始,克莱斯特从有利的出发阵地一举突破了防御,进入追击。其南翼沿北顿涅茨河推进,7月10日夺取了米列罗沃地域。随后;克莱斯特率军折向东南,月底前已进至新切尔卡斯克和齐姆良斯卡亚之间的顿河沿岸。
战争现在好像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斯大林命令铁木辛哥停止任何退却;苏军面前只有一个选择:或是胜利,或是死亡。
在顿河下游防守的苏军无法击退德军的猛攻。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配合第十七集团军于7月22日再次攻克罗斯托夫,强渡了顿河。但克莱斯特的左翼部队却被苏军激烈的抗击阻在顿河边上,经较长时间的战斗才过河会齐。7月的最后几天,德军渡过了马内奇河;8月8日切断叶伊斯克一巴库铁路,进抵库班河,夺取了迈科普石油区。克莱斯特的成功除了他的指挥才能和部队的善战外,也因为坦克第四集团军的一些部队调入了他的编成,加强了其战斗力量。
9月初,斯大林格勒地域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已在高加索战线表现出来,克莱斯特不得不把自己很大一部分高射炮兵、数个摩托化师和所有配合作战的航空兵再交给坦克第四集团军。10日,希特勒将与他意见不合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利斯特元帅免职,自己瞎指挥了3个月之后才任命克莱斯特继任该集团军群总司令。不久,晋升克莱斯特为元帅。
克莱斯特元帅上任时,在苏军压迫下,A集团军群的正面已成一个经新罗西斯克、迈科普和纳尔奇克以南延伸到莫兹多克的大弧形局面。集团军群左翼与罗斯托夫的直线距离差不多有60公里,而当时苏军已进至距该市70公里处。假如坦克第四集团军不能在罗斯托夫以东阻止苏军的推进,那么A集团军群的所有退路都会被切断。克莱斯特紧急将这种情况报给了统帅部,在参谋总长蔡茨勒的帮助说服下,希特勒才下了从高加索撤退的命令。克莱斯特以他的灵活机动指挥两个集团军避开了苏军的合围,并以坦克第一集团军所属部队及时前出,以增强坦克第四集团军在马内奇河以南的防御,使退却部队能在罗斯托夫两侧渡过顿河。这些部队的及时赶到,正好还支援了陷入困境的霍利特集群。尔后,第十七集团军沿库班河两岸退到库班基地进行坚守。
1943年1月30日,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围歼(参见斯大林格勒战役),司令官保卢斯元帅被俘。苏军的深远突击逼使克莱斯特的部队后撤。他们在德军肯普夫战役集群和坦克第一集团军之间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而且立即利用这一态势,经洛佐瓦亚和巴尔文科沃南下,尔后通过巴甫洛格勒,几乎推进到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
为反击苏军的进攻,克莱斯特把所属的一些师调给了曼施泰因元帅用于2月22日开始的反突击,德军于3月15日重占哈尔科夫,在利昌克西斯、斯拉维扬斯克地段,苏军被逐过了北顿涅茨河。于是德军的正面军又连接起来。克莱斯特自己的A集团军群经过反冲击,于3月底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与塔甘罗格一线阵地。
7月17日,苏军对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发动了猛攻,北顿涅茨河的伊久姆两侧及伏罗希洛夫格勒以西战事紧张,而在米乌斯河的古比雪沃地域,苏军深深楔入了新编第六集团军阵地。克莱斯特只好调遣庞大预备队去援救,30日,他亲自指挥德军3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实施的反突击分外激烈,苦战3天,好不容易夺回了宽20公里,纵深10公里的地域。这-战果,让克莱斯特松了口气。
这段时期,克莱斯特的防御战术比较出色,他在防御纵深内受到致命威胁的地段后面预先集中必要的预备队,待苏军突破后企图扩大战果时,以较小的兵力进行顽强的消耗作战,然后用强大的预备队实施突然反冲击,往往能很快夺回失去的阵地。这种饿术既能使对方付出巨大代价,又能较长时间巩固防御。可是到后来,在预备队消耗光的情况下,该战术就基本上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8月,苏军以优势兵力突破了曼施泰因元帅南方集团军群的防御,压迫该集团军群向第聂伯河退却。
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在米鸟斯河的防御也被大规模进攻的苏军突破。8月29日丢了塔甘罗格,顿涅茨工业区各大中心城市也一个接一个迅速落入苏联人手中。9月8日,苏军进入斯大林诺,只剩下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做预备队的A集团军群大受削弱,不得不加速向第聂伯河下游退却。25日,克莱斯特退抵第聂伯河,他指望在这宽阔的水障碍掩护下获得喘息的机会,把自己的部队休整休整。同时。归克莱斯特指挥的库班基地守军在激战后被迫放弃了新罗西新克、阿纳帕、库班,经刻赤海峡撤退。
10月里苏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与德军A集团军群的新编第六集团军在梅利托波尔苦战一周,最终突破了德军防御并夺占了大片地区,接着以一部兵力前出彼列科普地峡,切断了克里木德军集团的陆上交通线。苏军一些集团军直抵第聂伯河边,克莱斯特死死扼守尼古拉耶夫地域登陆场,击退了苏军渡河的企图。
刻赤地域的德军第十七集团军顶住了登陆的苏军,也坚守住了克里木半岛。
到12月份,克莱斯特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被迫放弃了赫尔松地域的登陆场。向后退却到尼科波尔等地域。在这里,由于苏军正在变更部署,使他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希特勒要求克莱斯特和曼施泰因继续扼守在此向东突出的德军防线。可是这个要求在苏军的炮火下破灭了,克莱斯特右翼防守的新编第六集团军被苏军压迫着不得不由尼科波尔退到因古列茨河。
残暴恼怒的希特勒对一切道理都置若罔闻。他像中了邪似的。眼睛死盯着普洛耶什蒂石油区,指望通过继续扼守克里木半岛和保住各集团军过于突出的南翼,对它进行可靠的掩护。希特勒宣称如果继续向东南欧撤退,德军的威信就会进一步下降。他公然忽视任何战役准则,瞎指挥,才导致了德军由高加索和伏尔加河向第聂伯河的大溃败。而他却把责任推到曼施泰因和克莱斯特两位集团军群司令身上。
苏军变更部署并占领出发地位以后,于1944年3月初发起进攻。德军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群被苏联元帅朱可夫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苏联元帅科涅夫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一举击溃。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也在进行苦战,并且常常处于危急之中。由于不断遭到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冲击,A集团军群的北翼又受到压迫,只好由因古列茨河退到了季利古尔河对岸。陷入极端艰难境地的克莱斯特妄想说服希特勒及时放弃第聂伯河下游的最后一个基地,因为它无论如何都已无助于被孤立的克里木半岛,希特勒根本不答应。经过一系列的血战后,A集团军群退过了因古尔河与由一些深海湾构成的独特半岛。克莱斯特见于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中央部队已在新布格西南强渡了固古尔河,紧急将还在新乌克兰卡和新阿尔汉格尔斯克两地继续防守突出部的德军各师撤过布格河,以避免被围歼。同时,A集团军群又经尼古拉耶夫实施了退却,由于苏军不断实施突破并由第聂伯河南岸和金布伦沙嘴进行袭扰,使这一退却变得异常艰难,并造成极大损失。尼古拉耶夫于3月底被苏军攻占。
经常干预指挥的希特勒,这时与两个集团军群的司令——曼施泰因元帅和克莱斯特元帅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他把他们当作德军在1944年3月失利的祸首。
3月30日,希特勒召见了曼施泰因和克莱斯特两位元帅,在给他们佩戴上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同时解除了他们的指挥职务。并由莫德尔元帅和舍尔纳上将取而代之。两个集团军群也分别改称为“北乌克兰”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
克莱斯特最初退居于西里西亚过了段安静的日子。当战争逼近德国边境时,他又迁居到下巴伐利亚的米特费尔斯。

3. 美国的工业技术为什么高度发达

工业概览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着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布局的特点是发展地区集中,分布不平衡;如汽车工业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围五大湖区各州,这里集中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特汽车公司,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全国总数的80%左右;造船业集中在4个地区,最主要的是以波士顿、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海湾地区;第二个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圣地亚哥地区;第三个是墨西哥湾各港口四周地区;第四个是五大湖沿岸地区;钢铁工业集中在匹兹堡。因此地临近煤矿和五大湖工业区,容易获得煤、铁矿石的供应,背后又紧靠大西洋沿岸的工业区,有利于钢铁业的发展;飞机制造及航天业则集中在西雅图、洛杉矶等西部地区;高技术工业,如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生物工程等则集中在加利福尼亚洲的硅谷周围地区。

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方面,传统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工业国家的剧烈竞争,正呈衰落状态,被称之为“夕阳工业”;另一方面,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整个工业水平下降的趋势;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工业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为美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70年代以后,钢铁工业面临着设备老化,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激烈等方面的挑战,处境非常困难;为此美国钢铁工业部门从80年代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结构调整;据估算,美国钢铁工业仅在80年代后半期就投入企业和设备技术改造资金6000亿美元,使其转炉效率、连续铸钢能力、带钢轧机等技术和设备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当然,同其它工业部门相比,美国的钢铁工业仍有很大困难,这不仅是美国国内因素所致,而是因为钢铁设备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问题;近10年来,世界钢铁总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美国钢产量则一直保持在世界总产量的11%左右。

世界前20名大型钢铁企业中,美国占有7家,它们是: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Group)、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国民钢铁公司、共和钢铁公司、内陆钢铁公司(Inland Steel Instries)、阿姆拜钢铁公司以及约翰和拉费尔公司。

汽车工业

美国汽车工业是本世纪刚兴起的一个工业部门,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290万辆后逐年下降,美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公司都出现了10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为此,这三家大汽车公司都在80年代着手进行了企业调整和改革;经过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与调整,美国汽车工业到80年代后半期渡过了难关,使美国汽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在1100万辆的水平,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均居世界最先进行列;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克莱斯特汽车公司排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七位;进入90年代以来,因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工业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车公司宣布,3年内关闭12个工厂,裁员1.6万人,到1995年,该公司将关闭21个工厂,解雇7.4万名职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1991年,美国共销售汽车1230万辆,比1990年下降11.5%,为1983年以来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所占的销售份额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车公司的亏损额高达70多亿美元,这一境况使布什总统1992年初访问日本时,也要带上三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以帮助美国汽车工业渡过难关。

建筑工业

建筑工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地位相当重要,它消费全国冶金工业10%的产品,70%的水泥、玻璃、砖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业产品,并占有全国8%的运输能力,被称作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业发展迅速,也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到1972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年建房230万套;但在此之后,建筑工业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落而衰退;到1981年降至最低点,年建房110万套,不足1972年的50%;从1982年开始,建筑工业又开始回升,到1988~1989年度,甚至达到了繁荣的程度;但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繁荣,使银行业对房地产和建筑业信贷过度膨胀,造成了1990年民用高级住宅和办公楼严重过剩,年底有1/3的新建筑闲置无用,银行贷款回收困难,导致对工商企业和个人信贷的收缩,引发了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美国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

美国建筑业现代化程度很高,设计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也大胆采用新材料,如特种塑料、铝合金、大面积平板玻璃等,在抗震力学和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仍领导世界建筑工业的发展方向。

机器制造业

美国机器制造业在二战前落后于德国,到1969年,美国的机床产值才超过德国和前苏联,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到70年代后期,则又面临世界各国的挑战;美国机器制造业由大约500家大公司组成,但在1972~1986年间,美国在经合组织各国机床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4.9%下降到11%。里根政府为了阻止这一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部门继续衰落,提出了一项“国内行动计划”,在限制进口的同时,增加资金投入;1988年,由于美元贬值和投资需求的增加,机器制造业部门状况有所改善,订货增加,生产回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仅为1.5%左右;在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制造方面,美国所面临来自日本的挑战更为严重,外国高级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几乎占领了美国国内市场的75%左右。

高技术工业

与美国传统工业普遍衰败的状况相反,美国的高技术工业则生机勃勃,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潜力;高技术工业包括微电子技术、电脑软件、机器人、通讯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光纤技术、超导研究、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等。

美国政府把高技术工业作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据经合组织估计,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工程、化学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部门居世界首位,只有在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芯片和金属合方面落后于日本。

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高技术工业的核心。
此外,美国在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超导、核能等方面,都保持着世界领先的位置,并对这些领域的继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工业

能源工业部门是美国工业中最大的部门,它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电力、核能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美国能源工业中最主要的部门, 1989年,美国能源消费构成是:石油占40.3%;天然气占24.1%;煤炭占24.8%;核能占5.8%;水力及地热占5.0%;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很大,全国50个州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美国提供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60年代末期国际上出现石油危机后,美国的采煤业才略有回升;特别是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的采煤技术设备更新运动,使美国煤炭采掘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煤炭的主要产区是阿巴拉契山脉一带,仅此处煤炭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除传统的石油和煤炭能源外,美国还特别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美国正在开展利用潮汐、合成燃料、太阳能等新能源;核能更是美国大力发展的重点,1970年,美国拥有核电站19座,1980年增加为70座,1990年则增加到110座,另有4座正在兴建中,按这种增长速度,到1995年,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就可以超过煤炭发电量,位于石油之后居第二位。

4. 美国汽车有哪些品牌

美国汽车品牌比较多,主要有凯迪拉克、福特、克莱斯勒、GMC、吉普、雪佛兰、别克、悍马、林肯、道奇等众多汽车品牌。




美国汽车品牌介绍:

1、凯迪拉克:凯迪拉克1902年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百多年来,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事物”的同义词。

2、福特: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

3、克莱斯勒:克莱斯勒(香港译名:佳士拿),是美国着名汽车公司,同时也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

4、GMC:GMC“商务之星”是一款纯为商务人士打造的豪华型商务旅行车。车头宽大的前脸十字星车标和四个高承铝合金锻造轮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配以5.7m/6.2m长、2.4m高、2m宽的宽大车身设计,一派豪华、大气的纯正美式风格已跃然映入眼帘。

5、吉普:吉普车是越野车的一种,是四轮驱动,稳定性良好的车型。越野车有军用民用两种,作为军用是最普遍的。其他还有专用越野拖炮车,越野测量车等。民用越野车,吉普车也是最常用的。另外还有越野地质探矿车、民用越野敞蓬车等。

5. 二战中各个国家的实力排名

按照以下排名依据:战斗力包括装备、人员素质、战略指挥、军事指导思想等等,除此之外在不同或相同条件下,交锋的战绩也是主要因素。此排名是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而得的个人观点。
1、德军。无论从装备、人员素质、指挥水平、军事思想、战绩各个方面,德军都是翘楚。即使德国与列强相比处于弱势的海军也把英美搞得够呛。至于空军陆军更是打遍欧洲无敌手。在对称条件下,德军几乎在所有的战斗中保持不败(在非对称条件下,后期面对东西线两面夹攻,能打成那样也颇为不易。在北非战场更是名扬天下,虽败犹荣——在北非,德军从来没有真正占有过优势),只输了斯大林格勒一仗。其闪电战的战术思想更是大大领先于其他各国,其前线部队间的低空配合堪称完美,即使后来的美军苏军也没有达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2、美军。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其军队排名第二完全是因为其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力。其三军的标准化程度、保障力度在参战各国中是最好的。这点大大弥补了美军人员素质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使美军成为战后实力最强大的军队。
3、苏军。把苏军排在美军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苏军在海军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其海军战术思想也不是很灵光。其他方面,苏军在士兵素质上也比美军要差,尤其在对欧洲平民的尊重和军队纪律上差些。
4、日军。日军陆海空三军实力较为均衡,但和美、苏有明显的差距,除了装备因素外,战术思想的陈旧时期致命伤(这也是当时亚洲军队的通病),使得日本军队在与欧美军队对抗时明显感觉落后。1939年诺门汗,最精锐跋扈的关东军被朱可夫的苏联坦克打得稀里哗啦,45年时,苏军铁流更是横扫东北;在太平洋诸岛争夺战中,冲着美军机枪列队拚刺刀也只有日本人干得出来。即使表现较好的海军,也是抱着大舰巨炮的陈腐信念,虽然有山本五十六这样的重视海军航空兵的将领,但总的来说日海军在对于航母、潜艇的使用上乏善可陈。日军之所以排名如此,是因为其武士道精神激发出的战斗力,以及还算合格的三军装备水平。
5、英军。英军在欧洲的战绩只能用凑合来形容。其装备水平虽然好于日军、苏军,但略次于美、德军,其海军战机虽然较突出,但鉴于其对德、意有优势,这种战绩含金量要比日本与美国海军硬碰硬要低些。而且其海军在太平洋与日军交锋处于下风。综合其装备水平和气战斗意志及战绩,只有空军的不列颠之战拿得出手。排名第5已经不错了。
6、中贡�6�9军。排第6完全是拜牌第7的国军所赐。主要是由于中贡�6�9军在装备如此差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有人统计研究得出结论,中贡军战斗力几乎等于国军的3倍。假设中贡�6�9军的装备达到中央军二线部队的水平,中贡�6�9军完全可以取得比现在更大的战果。假设中贡�6�9军的装备达到日军的水平,他完全可以在正面战场把日本赶出中国。假设中贡军装备达到德军水平……但不能假设,中贡�6�9军受装备水平和环境所累,只能排在这个档次。
7、中国�6�1党民国�6�9军。应当说,日军、中贡军、国军三支军队在轻兵器和战术层面上述入同一水平。主要区别就是在重武器上,日军在炮火、空军支援上有极大优势。对于国军和中贡�6�9军来说,国军在装备标准化、补给供应、维修以及获得国际支援上要强很多。而国军对日军的作战、以及与中贡军的摩擦上都是胜少负多。而且国军时期和团队凝聚力也不济二者,所以,排在二者之后。

6. 美国工业主要有哪些特点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着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兰的南部。这一工业密集的东西狭长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其面积只约占全国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1/2以上的制造业,成为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造船、飞机、导弹、电子、汽车装配等得到巨大发展。南部得克萨斯等州的产油区,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来,经济和人口出现南移现象。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地区。

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第一,工业生产规模大。第二,部门齐全,体系完整。第三,新兴部门和尖端技术发达。第四,工业生产分布不平衡。在东北部,所属十四个州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8%,却集中了50%制造业,80%的刚产量和90%的汽车产量。在西部工业带,航空、造船、电子和导弹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在南部工业带,石油、化工、造船和军工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0%。
工业分述:

电力工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发电装机容量、机组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始终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国发电量为3000亿千瓦小时时(1947),用了20年的时间翻了两番,1967年达13000亿千瓦小时以上。电力增长的超前系数(电力弹性系数)达 2左右。此后的20年,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电力增长速度减慢,年平均增长率为3~4%,但仍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1989年,全美总发电量为29582亿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6.85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为33%。这一比重逐年增长,反映了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到2000年,这一比重将增至45%以上。用电构成主要是三大用电部类:工业用电占38%,生活用电占34%,商业用电占26%。随着工业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产值电耗上升,而单位产值能耗却不断下降,如1960年每美元产值电耗为0.9千瓦小时,能耗为1.65千克标准煤。1980年,前者增加到1.25千瓦小时,而后者却下降为1.35千克标准煤。与此同时,生活用电水平也不断提高。1980年,美国年人均生活用电为9536千瓦小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美国电力工业的所有制格局由私营电力公司、联邦政府经营的电力局、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和农电合作社4种形式的电力企业构成,并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今。私营电力公司几经合并,已由2000余家变为240家,其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占全国总数的78%;联邦政府经营的6个电力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邦维尔电力局、西南电力局、阿拉斯加电力局、东南电力局和西部地区电力局)和1900家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0%和19%。农村电气化计划由1936年开始执行,由内务部的农村电气化局(REA) 向全国各农电合作社贷款,经20多年的努力,全美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现有农电合作社1000余个,装机1850万千瓦。

美国的发电能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火电比重一直占70%左右,火电中又以煤电为主,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煤电比重不断增长,1984年煤电比重由1972年的44%增加为56%,油电和天然气发电相应地由37%下降到17%。与此同时,由于易开发的水电减少,水电比重由15.6%下降到13.3%;核电比重由3.1%增加到13.5%。

美国现有火电装机4.97亿千瓦。早在1930年,世界第一台20万千瓦机组在美国投入运行;接着在1955、1960和1965年分别投入了第一台30万千瓦、50万千瓦和 100万千瓦机组。这是单机容量迅速发展的高潮时期,大致每隔5年左右单机容量翻一番,这对加快电力建设速度、降低造价和发电成本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后,由于发电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放慢了机组容量增长的速度。

煤炭工业美国的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3个地区,即美国三大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主要产焦煤;中央煤田,主要产动力煤,现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地区;还有就是西部煤田,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06年西部地区的煤炭产量达6.19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53.3%,主要生产矿山为露天矿;其次是阿巴拉契亚地区,为3.90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33.6%,主要生产矿山为地下矿;中部地区的产量为1.52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13.1%。

东北部原来是美国最大的燃料开采地,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采重点已经逐步移向南部。

油气工业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的西部油田(主要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石油产量占全国的近1/2,天然气产量约占全国的80%。其次为加利福尼亚油田(占全国产量的12%),主要分布在洛杉矶附近。1967年于阿拉斯加北部发现了新的大油气田。据估计,阿拉斯加大陆架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12亿吨,占全国可开采储量的1/3,现已大规模开采,1988年产量近1亿吨,占全国产量的1/4,成为美国新的石油基地。美国为了把南部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运到主要消费区——东北部,修建了30多万公里的输油管和40多万公里的输气管,并有大量油船专门向东北部运油。在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各港市),以及沿五大湖的许多城市中,都建有大规模的石油加工厂(1991年美国共有炼油厂192座,原油年加工能力为7.66亿吨),加工原油能力为国内石油产量的2倍。因此,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等进口的原油。

汽车工业 美国汽车工业是本世纪刚兴起的一个工业部门,汽车制造业的分布特别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在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维尔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其中以底特律周围地区最为集中,底特律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中心。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总部都设在底特律。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290万辆后逐年下降,美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公司都出现了10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为此,这三家大汽车公司都在80年代着手进行了企业调整和改革。经过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与调整,美国汽车工业到80年代后半期渡过了难关,使美国汽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在1100万辆的水平,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均居世界最先进行列。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克莱斯特汽车公司排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七位。进入90年代以来,因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工业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车公司宣布,3年内关闭12个工厂,裁员1.6万人,到1995年,该公司将关闭21个工厂,解雇7.4万名职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1991年,美国共销售汽车1230万辆,比1990年下降11.5%,为1983年以来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所占的销售份额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车公司的亏损额高达70多亿美元。这一境况使布什总统1992年初访问日本时,也要带上三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以帮助美国汽车工业渡过难关。

航天工业航空航天业对美国的贸易平衡贡献最大,每年达到21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航空工业是美国国防工业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工业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以满足美国国防部的需求。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总体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导致国防经费大幅度削减,对军用航空产品的需求急剧减少,生产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国防预算从80年代的顶峰时期已经削减了1/3,采办资金下降了大约67%,军用飞机的销售额从1987年的437亿下降到1997年的314亿美元,导弹的销售额从高峰时期的142亿下降到1997年的52亿美元。92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后,民用运输业不景气,民机工业亦受到冲击,民机的销售额逐年下降,95年销售额239亿美元较92年下降40%,96年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复苏,民机工业开始回升,1997年销售额为406亿美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民机市场和国防预算的不断削减,美国航空工业为自身的发展,正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美国的航天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钢铁工业美国的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为中心的大湖带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消费区。随着各地小钢厂的纷纷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过去钢铁工业高度集中的状况,分散趋势进一步加强。

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17世纪后期为一毛皮贸易站。18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据点迪尤肯堡。1758年为英国殖民者夺取,改今名。1816年与附近一些移民点合并。1837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年铁路通达,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1936年曾遭洪水严重破坏。40~50年代实施城市重建规划取得成功,基本上控制了洪水和工业烟尘污染。

美国最老的钢铁工业中心。附近有优质大煤田,通过大湖和内河廉价运入苏必利尔的铁矿石。又当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中部两大制造业带之间的有利位置,发展钢铁工业条件优越。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国内钢铁产品供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钢都”之称。在钢铁工业基础上,建立了重型机器制造、化学、原子能、电气器材、金属加工和运输机械等工业。5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目前炼钢能力约占全国1/5。许多大工业公司总部的所在地,着名的有美国钢铁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等。拥有美国第一座完整的核动力工厂和工业用核反应堆。

化学工业发展的初期,主要生产酸、碱等基本化工产品,之后,有机合成化学工业逐渐占优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化学工业的分布也从五大湖沿岸和东北大西洋沿岸迅速转移到了石油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一带。

石油化工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化工部门。其布局特点是与炼油厂密切结合,建立大型石油加工与化工基地。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产地,当然也是石油化工最集中的地区,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区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学工业的40%,休斯敦生产的合成橡胶占全国的一半。墨西哥湾地区化工产品数量虽然很大,但主要是些中间产品,而化工产品,特别是高级化工产品仍逊于北部,所以在化工产值方面,目前北部仍占优势。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在煤炭和冶金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化工区,后来也兴建了石油化学工业。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军队数量,装备,军种等等)

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德国VS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誉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作为兵器,一种人类为了在战斗中获得优势的工具,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国为了在战争取得主动权,更好的消灭敌人,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有很多研究甚至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当这种研究带上了一层血色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伤感。我们研究战争,不代表我们热爱战争。我们了解战争,是为了更好的珍惜和平。

陆军兵器方面,德军陆军兵器在质量和工艺上无疑是一流的。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一向严谨的民族,同时他们对精密的仪器也有着特殊的兴趣,但这带来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造价太高。同时,德军兵器通常会很复杂,这样的结果是使德军兵器单独作战能力会很强,具有很高的精度,但不易于批量生产,生产工时长,另外在武器损坏之后修理困难,同时武器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差,故障率高。如在苏德战场上,德军普遍装备的毛瑟K98式步枪经常会在苏联恶劣的气候中被冻住枪栓。

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投入了192辆豹式参加了首曰的进攻,但机械故障频频,再加上在一个雷场遭遇伏击,当曰幸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辆。但没发现被正面击毁的豹式。而德军后期装备装甲部队的重型战车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的故障率更是高得惊人,盟军对于这种更加厚重、防护能力更好的坦克几乎无技可施,只能咒这个怪物快点自己出故障,一般很快就能灵验。高故障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军武器.

美国兵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修理,零件的高度标准化让美国在战场上能够及时的对装备进行修理以重新投入战斗,而不会出现大量兵器因损坏严重而被丢弃的现象,就连一颗螺丝钉都可以用在重型坦克或者是摩托车上。但美军装备的单独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好,美国在陆军武器制造技术方面要略低于德国,与苏联相近,当然是在JS-3坦克投产以前。由于美国工业实力的雄厚,很难判断出美军兵器是否易于批量生产,但从美国零件的高度标准化来看,生产方面应该是没问题.

不过有的人总是喜欢把美国兵贬得一文不值,因为美国陆军在二战中确实体现不出良好的单兵作战力,一旦失去了空中保护,美国陆军几乎无法与德国西线部队相抗衡。但是有一点需要声明,我们总是在拿身经百战的德国兵去和美国的老爷兵去比,这样做未免有失公允。美国的地理位置限制了美国陆军的发展。美国周边都是些弱小国家,美国陆军并不需要非常强大就可以保护本土的安全,美国真正需要的是一支强大的海军。陆军只要能够满足本土防御就可以了。而且美国并不是像德国那样具备战斗传统,德国的战斗传统是德军优秀战斗力的来源,而美国由于其民族组成复杂,没有封建史,以及其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因素,美国人并不善于战斗。因此对美国陆军的种种批判未免有失偏颇,如果让美国置身于欧洲那样列强纷争的环境之中,美国陆军究竟会怎么样,我们只能去推测。另外仅仅从武器火力方面来看的话,美国并不弱于德国。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样在1944年3月投产的豹G型坦克和M4A3(76)W型坦克的火炮能力。美国坦克装备的76mm M7 L/53式火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最大穿甲能力可以达到157毫米,而德军装备的75mm Kw.K.42 L/70式火炮在同样的距离上的最大穿甲能力为149毫米。。

所以美军在武器质量方面其实并不弱于德国。同时,在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美军也在实战中逐渐积累着自己的经验,第630坦克歼击营在1944年7月的报告中显示,他们摧毁了包括“虎”式坦克在内的53辆德军坦克和15辆自行火炮,自身损失为17辆M18式坦克歼击车。

苏军装备情况介于两者之间,苏联兵器在零件标准化上没有美国做的好,但苏联兵器做工简单,工艺好,造价低,易于批量生产,而且可靠性好,在恶劣天气下故障率低。最大特点体现在苏军装备的Ppsh-41型冲锋枪和着名的T-34中型坦克上。

Ppsh-41型冲锋枪的大部分零件都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好,易于大批量制造,即使出现故障也可以及时排除。理论射速为900发/分,可以配用71发弹鼓或35发弯弹夹。在巷战的短兵相接中,Ppsh-41可以提供极其可观的火力。因为在这种距离上,德国武器的高精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而苏联武器则可以发挥出巨大的火力压制效果,同时为苏军士兵的生命加上几分保险。到了1943年,苏联在Ppsh的基础上开发出PPS43冲锋枪,这种冲锋枪甚至取消了快慢机,只能进行连发射击

8. 蒸汽时代有电吗

有电,电的发明和应用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开始的。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1734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号电相互吸引的现象。1745,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9. 历史问题。时间排列

200万年前,人类进入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1.4142156。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识到声音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发表《动物自然史》等书,记载有500多种动物,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广泛观察的基础之上。
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
前4世纪,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 《几何原本》13卷。
前3世纪,希腊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发明阿基米德螺旋。韩非记载司南。
前285年,埃及国王托勒密2世即位,奖励保护学术。
前258年,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前250年,中国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中有用“司南”识别南北的记载。
前245年,希腊的克达席布斯在埃及亚历山大发明压力泵、气枪等。
前230年,希腊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测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国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体制沿用到20世纪。
前206-公元220年,汉朝。
前2世纪,刘安(前179-122)着淮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
前2世纪,中国西汉用丝麻纤维纸。
1世纪,希腊希龙(Hero,62-150)发明蒸汽旋转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这是蒸汽涡轮机和热气涡轮机的萌芽。发明虹吸管。
1世纪,罗马普利尼的网络全书《博物学》问世。
1世纪,中国的《汉书》记载尖端放电。
100年,希腊尼寇马写《算术引论》一书,此后算术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105年,中国东汉时蔡伦造纸。
132年,中国东汉时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2世纪,希腊托勒密运用圆锥、圆筒等方法绘制地球,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体系。发现大气折射。已知道中国。
220-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3世纪初,中国汉末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3世纪,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提出割圆术,得圆周率为3.1416 。
5世纪,中国南北朝时南朝的祖冲之(429-500)算出圆周率的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纪,中国北魏时贾思勰写《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国南宫说等人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西方,阿拉伯炼金术获得发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为向化学过渡准备了条件。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火药。
9世纪,阿拉伯花剌子模发表《印度计数算法》,使西欧人熟悉了十进位制,他也是代数学的奠基人,阿拉伯阿尔•拉兹写成《医学集成》,被后人认为是医疗化学的先驱。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了火药,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大发现。
10世纪,阿拉伯伊本•西拿写成《医学经典》,对以后6个世纪影响很深。
10世纪,中国宋代发明了胆矾溶液浸铜法生产铜,这是水法冶金术的开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纪,中国宋代沈括写成《梦溪笔谈》一书。
11世纪,阿拉伯爱萨(西方人称为阿维森纳)写成《医典》。
1041年,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400年,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1054年,中国《宋史》记载了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超新星爆发的文字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12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
1202年,意大利斐波那契发表《计算之书》把印度-阿拉伯计数法介绍到西方。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充有火药,可用投掷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形。
1259年,中国南宋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形。
13世纪中前叶,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意大利人发明眼镜。
14世纪中前叶,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国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的但丁发表《神曲》。文艺复兴的开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达芬奇设计了风力计、湿度计、降落伞、纺纱机、踏动车床等草图。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
1589年,荷兰的史特芬发现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590年,意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体等一系列科学实验。
1590年,荷兰的詹森发明复式显微镜。
159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
1596年,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是重要的科学典籍。
1600年,意大利的布鲁诺因拥护哥白尼地动说并宣传宇宙无限,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5年,英国的培根(1561-1626)着《学术的进展》,提倡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
1607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尝试测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国的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用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测光速,未获成功。
1620年,荷兰的斯涅尔发现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贝尔发明潜水船。
1628年,英国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632年,意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对性原理。
1637年,中国明朝的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工农业生产技术。
1638年,法国的笛卡尔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马尔西发现光的色散。
1654年,德国的盖里克发明真空泵,表演马德堡半球实验。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现弹性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用三棱镜分光。
1676年,丹麦的罗默利用木卫食测光速。
1677年,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
1687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和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
1699年,法国的阿蒙顿发现摩擦定律。
1701年,英国的贝努利创建变分法。
1728年,英国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测光速。
1745年,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莱顿瓶。
1750年,英国的米切尔设计测静电力扭秤,并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作风筝引天电实验。
1775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起电盘。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
1780年,意大利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
1781年,英国的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92年,意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1800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伏打电堆。英国的赫谢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1801年,英国的杨用干涉法测出光波波长。
1802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造出了蒸汽机车。
1808年,法国的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08年,英国的道尔顿发表提出化学原子论。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法国的安培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爱沙尼亚的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
1826年,德国的欧姆确立欧姆定律。
1827年,英国的布朗发现液体中的微粒作无规则运动。
1830年,意大利的诺比利发明温差电堆。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4年,法国的珀耳帖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1835年,美国的亨利发现自感。
1840年,鸦片战争。
1845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磁场使光的偏振面旋转。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9年,法国的斐索用转动齿轮法测光速。
1849年,英国的开尔文提出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国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1850年,中国太平军起义。
1851年,法国的富科证明地球自转。
1852年,英国的焦耳和汤姆生发现气体膨胀致冷效应。
1858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59年,德国的基尔霍夫开创光谱分析法。
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开创了生物进化论。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耶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国的克尔发现电光效应。
1875年,巴黎会议签订米制公约。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
1879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出版《电磁通论》,集电磁理论之大成。
1879年,美国的霍尔发现电流通过金属,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灯。
1880年,法国的居里兄弟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1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发明灵敏度极高的干涉仪。
1883年,奥地利的马赫的《力学科学》出版,批判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质量的概念。
1885年,德国的本茨发明了汽油内燃汽车。
1887年,德国的赫兹发现电磁波,发现光电效应。
1887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和莫雷试图由地球在“以太”中运动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应,证实“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结果。
1889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化学纲要》,开创了化学新纪元。
1889年,英国的菲茨杰拉德提出了收缩假说,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由于发表其论文的英国《科学》杂志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假说才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
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假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法国的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
1896年,荷兰的塞曼发现磁场使光谱线分裂。
1897年,英国的汤姆生从阴极射线证实电子的存在。
1899年,俄国的列别捷夫用实验证实光压的存在。
1899年,德国的卢梅尔和鲁本斯做空腔辐射实验,精确测得辐射能量分布曲线,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说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德国的考夫曼从镭辐射测β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3年,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采用多级火箭实现航天飞行的理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荷兰的洛伦兹提出时空坐标变换方程组。法国的彭加勒提出电动力学相对性原理,并认为光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1905年,俄国“波将金”号战舰起义。
1905至1906年,法国的彭加勒阐明了电磁场方程对洛伦兹变换的不变性,并提出了四维时空理论。
1907年,德国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的空间-时间四维表示形式。
1908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动量统一定义,肯定了质能关系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国的佩兰(J.B.Perrin)用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罗常数。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兰的翁纳斯发现低温下金属的超导现象。首次将氦液化。
1911年,英国的威尔逊发明云室。
1911年,奥地利的海斯发现宇宙射线。
1913年,丹麦的玻尔提出定态跃迁原子模型。
1913年,德国的斯塔克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国的布拉格父子用晶体的x光衍射测定晶格常数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英国的爱丁顿等人在巴西和几内亚湾观测日全食,证实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苏联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场方程的非定态解,据此提出宇宙膨胀假说。
1925年,美国的亚当斯发现天狼星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1929年,美国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发现星系的红移与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
1931年,美国的劳伦斯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英国的考克拉夫特和爱尔兰瓦尔顿发明高电压倍增器,用以加速质子。
1932年,美国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正电子。
1932年,英国的乍得威克发现中子。
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国的契仑柯夫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德国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现了铀的裂变。
1939年,奥地利的迈特纳、弗立施提出铀裂变的解释,并预言每次核裂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斯奈德预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第一次实现电视直播。
1940年,敦刻尔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意大利人罗西和美国的霍耳由介子蜕变实验证实时间的相对论效应。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
1942年,美国的阿伦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国在费米等人领导下,根据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2年,美日中途岛海战。
1945年,美国在奥本海默领导下制成原子弹。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问世。
1946年,美国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国的肖克利、巴丁与布拉顿发明晶体三极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美国的格拉塞发明气泡室。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德国的穆斯堡尔实现了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
1960年,美国的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美国的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电弱统一理论。
1963年,发现类星体(Quasar),体积不大,能量极大,亮度剧变。宇宙中大约有106个。
1964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检测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时,发现在波长7.35cm处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中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8年,英国的休伊什发现脉冲星。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制成微处理器,开始计算机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国的凯汀和海弗尔携带原子钟环绕地球飞行80小时,证明了时间的相对性。
1973年,英国的霍金发现量子效应会使黑洞辐射粒子,并使黑洞蒸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1978年,美国的泰勒观测短周期双星证实引力波,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验证。
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国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口径2.4m,重12.5吨)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国北京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0. 二战期间美国有多少辆坦克留这么多坦克有何用

下面是2战各国的军事力量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 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 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 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
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
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 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小日本与美国的比较: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 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 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 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 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 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 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德国和苏联:
1941 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阅读全文

与英国克莱斯特有什么工业特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沙汽修工业和万通哪个好 浏览:884
汽车修理厂如何经营客户 浏览:344
为什么官车都是奥迪a6没有车标 浏览:757
泰山到济南长途汽车多少钱 浏览:968
家里汽车有哪些功能实用 浏览:429
a6l和奔驰c哪个好 浏览:701
奥迪车显示屏怎么收回 浏览:476
汽车首保发票怎么赔 浏览:132
重庆汽车公司哪个最好 浏览:185
堰桥工业园区哪里有超市 浏览:535
宝马七系玛莎拉蒂总裁哪个好 浏览:446
宝马z4怎么熄火 浏览:978
16t汽车车船税是多少 浏览:325
锦州有什么重工业 浏览:890
高港临港工业园属于哪个街道 浏览:896
东风标致和宝马野牛哪个好 浏览:107
奥迪容易自燃为什么还销量好 浏览:197
汽车合理时差多少合适 浏览:41
武进有什么工业园 浏览:101
宝马一百公里需要多少钱 浏览:64